清朝共有9位「撫遠大將軍」,除了年羹堯外,其他人都是什麼下場

2021-01-09 網易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特殊之處在於,他們的官職劃分及名稱,在入關前與入關後有著比較大的差異。根據《清史稿》記載,清朝最早的武將官位,如「經略大臣」「大將軍」等,都是從常設官職變為了非常設官職。尤其是「經略大臣」「將軍」等官職,更是逐漸被取消或變為變為其他作用。

  「大將軍」這個官職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大徵伐則置,畢乃省」的非常設官職。但儘管如此,在清朝276年裡的歷史中,還是出現過不下二十位的大將軍之職。而在這些大將軍中,以「撫遠大將軍」最為出名,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這個官職擔任過的人數最多,且出現過以年羹堯為首的大量清朝知名人物。

  

  康熙時期的5位「撫遠大將軍」

  第一位,愛新覺羅·福全

  福全是順治皇帝真正意義上的長子,也是康熙皇帝的親哥哥。起初,福全很有可能代替康熙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但因為福全曾說過一句「願為賢王」的謙恭之詞,所以無奈地與皇位失之交臂。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年僅35歲的康熙皇帝決定親徵噶爾丹,而這次作為他本人實際上的第一次帶兵,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康熙親自任命自己的哥哥福全為「撫遠大將軍」,並以其他宗室成員為各級將領。

  福全雖然不是康熙任命的第一位「撫遠大將軍」職位,但絕對是康熙最愛的那一位。因為福全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病逝後,不僅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親自登門祭奠,還讓康熙皇帝在他出殯時二次登門並嚎啕大哭。縱觀有清一朝,此種情況僅此一例而已。

  

  第二位,愛新覺羅·鄂扎

  鄂扎是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豫親王多鐸之孫,同時也只比康熙皇帝小了一歲。多鐸曾有「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美名。而作為多鐸的親孫子,鄂扎也是完美地繼承了多鐸的勇猛與機智。

  鄂扎是清朝入關後第一位受封的「撫遠大將軍」官職,而且作為刀尖舔血的武將,鄂扎充分吸取了爺爺的教訓,所以他本人也是於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病逝,且成功地延續了自己家族的鐵帽子王封號。

  

  第三位,愛新覺羅·胤禵(tí)

  胤禵是康熙皇帝的十四子,算起也是康熙眾多孩子當中最能戰善戰的一個。截止到今天,歷史屆還有很多關於胤禵的爭論,最出名的莫過於「九子奪嫡」中,康熙到底是想將皇位給他還是給老四(雍正皇帝)。康熙57年(公元1718年)西北發生戰亂,已經65歲高齡的康熙皇帝下令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並賜他代天子親徵的大權。

  然而可惜的是,康熙駕崩後剛即位的雍正皇帝,便立刻下令剝奪胤禵的一切權力,並圈禁在康熙的景陵邊上。好在13年後,新即位的乾隆皇帝礙於胤禵為自己的親叔叔,便無奈地將其放出,並改封為貝勒及郡王。

  

  第四位,董鄂·費揚古

  費揚古是順治愛妃董鄂氏的親弟弟,但此人並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是不斷學習不斷磨練,最終憑藉自己的真本事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費揚古受封這個官職是在康熙35年(公元1696年)的第二次親徵噶爾丹中,當時年輕力壯的費揚古被康熙賞識,直接從低級的雜牌將軍一躍成為軍中頭號的「撫遠大將軍」官職。

  在這次戰鬥中,費揚古並沒有讓康熙失望,他不但多次打敗噶爾丹主力,還隻身一人擔起了西路軍的統帥之職。因而費揚古在此後也是不斷地加官進爵,直到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病逝為止。

  

  第五位,馬佳·圖海

  圖海是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圖海將軍的原型,算起來他也是康熙一朝中戰功赫赫的絕世猛將。圖海屬於能文能武型,他最厲害的時候曾擔任過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類似內閣首輔)。圖海的「撫遠大將軍」之職是在康熙15年(公元1676年)平定王輔臣之亂時加封的,而且他也確實沒有讓康熙失望,幾乎是用最小的代價便平定了陝甘總督王輔臣的叛亂。

  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常年徵戰的圖海積勞成疾,病倒在朝堂之上,而康熙皇帝則特準他提前退休,並親自在乾清門送他出宮。同年,圖海病逝,康熙皇帝為了表彰他的貢獻,也是允許他配享太廟。

  

  雍正時期的4位「撫遠大將軍」

  第一位,愛新覺羅·延信

  延信也是八大鐵帽子之一,即肅親王豪格的孫子。延信擔任「撫遠大將軍」是在雍正初年(公元1772年),那時康熙皇帝剛剛駕崩,胤禵被雍正緊急召回京城,所以這個職位便落到了當時作為胤禵副手的延信身上。

  但可惜的是,延信因為在「九子奪嫡」中站到了胤禵那邊,所以在雍正五年(公元1777年)被人舉報清算,最終落了個終身圈禁的下場。值得一提的是,延信本人是黃帶子,但因為此事影響過大,所以被直接降成了紅帶子。

  

  第二位,馬佳·馬爾塞

  馬爾賽是上文提到過的圖海的親孫子,雍正七年時曾做到了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內閣首輔)。但尷尬的是,馬爾賽並沒有爺爺圖海的能力,所以在雍正九年(公元1779年)被封為「撫遠大將軍」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悲劇人生。馬爾賽先是因為情報有誤而打了敗仗,緊接著又因為內部掣肘而不斷退兵,所以同年,他就被暴怒的雍正以貽誤軍機罪名下令斬首。

  

  第三位,愛新覺羅·崇安

  崇安也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即康秦王的第三代傳承者。崇安受封「撫遠大將軍」是在馬爾賽死後的次年,原因是接替群龍無首的前線大軍。但奇怪的是,崇安剛受封不到一年便因病去世,年僅29歲。因為去世的太過迅速,太過離奇,所以後世都認為崇安的死與雍正有關,至於因為何事就不太清楚了。

  

  第四位,年羹堯

  年羹堯是九位「撫遠大將軍」中唯一的漢人,但同時也是下場最慘的一個。年羹堯之所以能受封這樣的職位,原因有三個,一個是他的妹妹為雍正寵妃,二是他本人確實有很強的能力,三是他跟隨雍正的時間很早,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跟著了。

  

  雍正三年(公元1773年)12月,年羹堯被以92款大罪賜死,並處抄家。而究其原因,莫過於他自己不知進退,不可一世,竟然曾多次羞辱清朝皇室及蒙古貴族,而且是在公眾場合。這裡多嘴一句,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官職應該是這九位當中權力最大的一個,因為當時的年羹堯幾乎是全權負責西北戰事,而且有直接任命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撫遠大將軍是一個什麼職位?除了年羹堯,其他人都是什麼下場
    在清朝體制之中有這麼一個官職,他叫做「撫遠大將軍」,在清朝歷史上他都是不常設的,因為在清朝歷史上能擔任這個職位的總計就9人,而且這九人每一個都是非富即貴或者在清朝風雲一時。雍正對這些事情瞭若指掌,可是他始終沒有處置年羹堯,不是他不想,一來他需要年羹堯為他打勝仗,二來這確實是在撫遠大將軍的管轄範圍之內。因為清朝時期為了平息西北戰亂,清朝給予了前先將領很多的權力,這就是中國古語說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故而一旦擔任撫遠大將軍就等於掌控了當地的人事任免,生殺大權以及軍需調配的權力。
  • 雍正封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撫遠大將軍是什麼級別,權力大嗎?
    任命「撫遠大將軍」都必須是皇帝信任的大臣和倍加倚重的將領。  戰事結束後,受任命者這個撫遠將軍頭銜,就要交還撫遠大將軍信印給皇帝。原來什麼職位就是什麼職位,原來幾品還幾品。  清朝的撫遠大將軍實際上就是大規模作戰時的軍隊統帥,一般都是皇親宗室擔任,即使不是滿洲勳貴,那也是屬於愛新覺羅家族,或親信大臣。
  • 感覺撫遠大將軍很厲害啊,為何年羹堯被雍正打擊時,毫無還手之力
    雍正準備拿下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是撫遠大將軍。在我們的印象中,「撫遠大將軍」是非常厲害的。可是為什麼,雍正扳倒年羹堯的時候,年羹堯卻毫無還手之力,輕輕鬆鬆就被雍正拿下了呢?這個撫遠大將軍,究竟厲害,還是不厲害呢?
  • 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後,他的權力有多大?總督見了他都要下跪
    很大程度上來說,胤禛之所以能笑到最後,離不開年羹堯與隆科多的扶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病逝,雍正登基。在康熙去世後的第二天,雍正就給延信下了一封密令,收繳彼時的撫遠大將軍胤禵的所有奏摺、硃批諭旨等等。這一舉動令胤禵很是憤怒,後來拜謁父親的靈柩時,不肯跪胤禛。
  • 年羹堯擔任撫遠大將軍後,權力到底有多大?總督見他都要下跪
    年羹堯出生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父親年遐齡是清朝官員,官至湖廣總督。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裡,他自小就衣食無憂,而且非常聰明。年僅21歲便考入翰林院,此時的他可謂前途無量。其實也是,康熙皇帝非常喜歡他,特別賞識他,還破格提拔他。
  • 年羹堯被罷免了大將軍,降級為杭州將軍,這個官職到底有多大權力
    在京城呆了幾年以後,年羹堯被調任為四川提督,開始進入封疆大吏的行列。西北準噶爾部再次挑戰清朝以後,在老十四胤禵的推薦下,年羹堯又擔任了陝甘總督。雍親王胤禛隨後成為了雍正皇帝,為了掌握西北的軍事控制權,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堯出任撫遠大將軍,率領20多萬軍隊圍剿清朝蒙古貴族的叛亂。雍正時期,年羹堯被罷免了大將軍,降級為杭州將軍。
  • 一代名將年羹堯,為何從撫遠大將軍王淪落到被雍正賜自盡?
    年羹堯是天生的好戰分子,生性殘暴,在其官職不大的時候,這點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而到了雍正時期,年羹堯作為西北王的時候常常因為各省巡撫送糧隊,沒有湊齊軍糧隨意殺害押送官。這一點也是為年羹堯後期的下場埋下了伏筆。
  • 《雍正王朝》中康熙帝派十四阿哥為撫遠大將軍王真實意圖是什麼?
    康熙皇帝為什麼選擇十四阿哥做撫遠大將軍康熙皇帝選擇十四阿哥做撫遠大將軍,主要是看中了十四阿哥的能力。康熙皇帝想要平定西北的叛亂,就必須要選拔一個有能力的皇子擔任大將軍。三阿哥和四阿哥的身體條件都比較差,不適合做大將出徵。十三阿哥被圈禁了十年,也不可能帶領大軍出徵。
  • 年羹堯大將軍的十二世孫女,73年一直蝸居在北京西城,這是真是假?
    那麼,作為清朝重臣的年羹堯如何一步步靠近死亡的邊緣?他的子孫後代生活的又怎麼樣? 等到康熙統治後期,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時不時出現一些兵變、叛亂,對於此時的年羹堯而言,也是他大展拳腳的好機會。此時此刻,世人才知道年羹堯是一位能徵慣戰的大將軍。 公元1721年,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並升為川陝總督,成為西陲的重臣要員。次年十一月份,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
  • 年羹堯被賜死後,大臣抄家時在暗格發現一本書,雍正看後口溢鮮血
    華妃的哥哥年羹堯一言未發,數次不放皇上,惹得雍正早有不滿,最後因年羹堯寫錯幾個字,將他處死。年羹堯也有驕傲自滿的毛病,最後出亂子被雍正警覺了,落得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死後的屍體還因家中的城門上掛著幾個字而被關了十年。年羹堯生於1679年,21歲考中進士,28歲升四品,39歲任四川巡撫。
  • 年羹堯不懂政治,功高蓋主卻因不知低調,最後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本文詳細地介紹了清朝一品武官的兩大職責:一是掌鑾儀衛士,二是掌鑾儀衛士。除此兩職外,其餘官職均為從一品,包括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營長、內侍、將軍、都統、提督等職。但有不少網友並不認同,提出雍正時期的撫遠大將年羹堯是一名武官,但他絕對是一名一品大員。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認可年羹堯一品官銜。不過,年羹堯這一品官職還屬於文官。小編想對大家說。
  •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為什麼會落得家破人亡?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年羹堯正與蒙古王爺喝酒,突然一匹快馬飛馳而來,來人驚慌報告:「出大事了,嶽鍾琪把大營佔了,」年羹堯聽後大驚,急慌慌趕回行轅,可是晚了,已經回天乏術了。原來,年羹堯因為擅殺孫嘉誠,雍正忍無可忍:年羹堯這個奴才有點飄啊,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於是,令十三爺調兵遣將,升嶽鍾琪為大將軍,年羹堯貶為杭州將軍。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誰的權力更大? 清朝大部分地區軍隊中的封疆大吏,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體系:八旗、行政和八旗外其他軍隊。其中最高權力掌控者,主要有將軍、都統、提督、總兵。
  • 從大將軍到階下囚,他是年羹堯,只因說錯一句話被雍正皇帝賜死
    年羹堯臨死前都想不明白:「雍正,我拿你當兄弟,你為何一直拿我當僕人?」為什麼年羹堯寧願死都不肯向雍正低頭認錯?年羹堯當年受盡皇恩浩蕩,自己是大將軍妹妹更是雍正寵愛的華妃,是雍正的大舅子。他到死都沒有想到,雍正時真的會對他下毒手,他一直把雍正當作自己的妹夫,可雍正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僕人,還是一個不怎麼聽話難管的僕人。我們首先回顧年羹堯的發家史。
  • 年羹堯一貶再貶,到最後被賜自盡,他的政治智慧去哪了?
    年羹堯自幼讀書,頗有才識,後來還中了進士,偏偏他不懂官場最樸素的道理,最終落個被賜死的下場。 年羹堯死得比較突然,恐怕連他自己都沒有預料到。
  • 手握大權,一心效忠清朝的嶽鍾琪,為何會被雍正帝判處斬監候?
    1717年,位於天山附近的準葛爾部控制了西藏,康熙拜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駐守西寧平叛。嶽鍾琪就是在這次平叛中開始嶄露頭角,展現了他的軍事才華。嶽鍾琪開始任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相當於現在的副旅長),駐紮打箭爐(今四川康定)。
  • 年羹堯被罷免了大將軍,被貶為杭州將軍,這個官職有多大權力?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雍正王朝,這部劇非常經典。在劇中年羹堯有很多虛構的部分,本身他是官宦家庭,在康熙時期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而在劇中他卻是皇四子胤禛的潛邸奴才,正是由於他的特別出身,使得他跟隨著雍正逐漸水漲船高,成為威震一方的大將軍。
  • 年羹堯嶽鍾琪誰的方案對?雍正立志平定青海
    清朝統治和碩特汗國,基本上已經是順治康熙年間的慣例了。這個充滿宗教意味的帝國,其實清廷也是不願多加摻和。不過新疆地區的準噶爾蒙古部落,卻再次蠢蠢欲動。尤其是佔領南疆以後,準噶爾部落的首領噶爾丹繼承了哥哥僧格的汗位以後,公然與清朝決裂。
  • 大將軍王胤禵在西北立了啥功勳?為何後人隻字不提?雍正毀了石碑
    胤禵以撫遠大將軍的身份,帶兵前往青海。因為是代替康熙親徵,所以被封為大將軍王。這個面子就大了去了,難怪不少人都認為康熙要把皇位傳給他,這個我們等會兒再講。胤禵到了青海西寧以後,立刻開始布置戰場。當時新疆和西藏已經落入策妄阿拉布坦之手,西北打仗,打得不是軍隊實力,而是後勤。誰能夠控制好源源不斷的補給,誰就能夠穩住西北的局勢。
  • 雍正登基後罔顧舊情,嚴厲處置功臣年羹堯的背後原因
    為了讓彼此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年羹堯將自己寵愛的妹妹嫁給了胤禛,雖然暫時只是側福晉但卻非常受寵,從那以後他的身份便水漲船高變成了皇親國戚。除了這一層身份以外,年羹堯不但有軍功還有能力,甚至憑自己的努力做到過翰林院檢討一職,就當時的環境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後來,年羹堯又在胤禛的幫助下官路順風順水,直至執掌西北軍務,真正成為了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備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