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特殊之處在於,他們的官職劃分及名稱,在入關前與入關後有著比較大的差異。根據《清史稿》記載,清朝最早的武將官位,如「經略大臣」與「大將軍」等,都是從常設官職變為了非常設官職。尤其是「經略大臣」及「將軍」等官職,更是逐漸被取消或變為變為其他作用。
「大將軍」這個官職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大徵伐則置,畢乃省」的非常設官職。但儘管如此,在清朝276年裡的歷史中,還是出現過不下二十位的大將軍之職。而在這些大將軍中,以「撫遠大將軍」最為出名,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這個官職擔任過的人數最多,且出現過以年羹堯為首的大量清朝知名人物。
康熙時期的5位「撫遠大將軍」
第一位,愛新覺羅·福全
福全是順治皇帝真正意義上的長子,也是康熙皇帝的親哥哥。起初,福全很有可能代替康熙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但因為福全曾說過一句「願為賢王」的謙恭之詞,所以無奈地與皇位失之交臂。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年僅35歲的康熙皇帝決定親徵噶爾丹,而這次作為他本人實際上的第一次帶兵,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康熙親自任命自己的哥哥福全為「撫遠大將軍」,並以其他宗室成員為各級將領。
福全雖然不是康熙任命的第一位「撫遠大將軍」職位,但絕對是康熙最愛的那一位。因為福全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病逝後,不僅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親自登門祭奠,還讓康熙皇帝在他出殯時二次登門並嚎啕大哭。縱觀有清一朝,此種情況僅此一例而已。
第二位,愛新覺羅·鄂扎
鄂扎是清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的豫親王多鐸之孫,同時也只比康熙皇帝小了一歲。多鐸曾有「開國諸王戰功之最」的美名。而作為多鐸的親孫子,鄂扎也是完美地繼承了多鐸的勇猛與機智。
鄂扎是清朝入關後第一位受封的「撫遠大將軍」官職,而且作為刀尖舔血的武將,鄂扎充分吸取了爺爺的教訓,所以他本人也是於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病逝,且成功地延續了自己家族的鐵帽子王封號。
第三位,愛新覺羅·胤禵(tí)
胤禵是康熙皇帝的十四子,算起也是康熙眾多孩子當中最能戰善戰的一個。截止到今天,歷史屆還有很多關於胤禵的爭論,最出名的莫過於「九子奪嫡」中,康熙到底是想將皇位給他還是給老四(雍正皇帝)。康熙57年(公元1718年)西北發生戰亂,已經65歲高齡的康熙皇帝下令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並賜他代天子親徵的大權。
然而可惜的是,康熙駕崩後剛即位的雍正皇帝,便立刻下令剝奪胤禵的一切權力,並圈禁在康熙的景陵邊上。好在13年後,新即位的乾隆皇帝礙於胤禵為自己的親叔叔,便無奈地將其放出,並改封為貝勒及郡王。
第四位,董鄂·費揚古
費揚古是順治愛妃董鄂氏的親弟弟,但此人並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是不斷學習不斷磨練,最終憑藉自己的真本事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賞識。費揚古受封這個官職是在康熙35年(公元1696年)的第二次親徵噶爾丹中,當時年輕力壯的費揚古被康熙賞識,直接從低級的雜牌將軍一躍成為軍中頭號的「撫遠大將軍」官職。
在這次戰鬥中,費揚古並沒有讓康熙失望,他不但多次打敗噶爾丹主力,還隻身一人擔起了西路軍的統帥之職。因而費揚古在此後也是不斷地加官進爵,直到康熙40年(公元1701年)病逝為止。
第五位,馬佳·圖海
圖海是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圖海將軍的原型,算起來他也是康熙一朝中戰功赫赫的絕世猛將。圖海屬於能文能武型,他最厲害的時候曾擔任過中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類似內閣首輔)。圖海的「撫遠大將軍」之職是在康熙15年(公元1676年)平定王輔臣之亂時加封的,而且他也確實沒有讓康熙失望,幾乎是用最小的代價便平定了陝甘總督王輔臣的叛亂。
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常年徵戰的圖海積勞成疾,病倒在朝堂之上,而康熙皇帝則特準他提前退休,並親自在乾清門送他出宮。同年,圖海病逝,康熙皇帝為了表彰他的貢獻,也是允許他配享太廟。
雍正時期的4位「撫遠大將軍」
第一位,愛新覺羅·延信
延信也是八大鐵帽子之一,即肅親王豪格的孫子。延信擔任「撫遠大將軍」是在雍正初年(公元1772年),那時康熙皇帝剛剛駕崩,胤禵被雍正緊急召回京城,所以這個職位便落到了當時作為胤禵副手的延信身上。
但可惜的是,延信因為在「九子奪嫡」中站到了胤禵那邊,所以在雍正五年(公元1777年)被人舉報清算,最終落了個終身圈禁的下場。值得一提的是,延信本人是黃帶子,但因為此事影響過大,所以被直接降成了紅帶子。
第二位,馬佳·馬爾塞
馬爾賽是上文提到過的圖海的親孫子,雍正七年時曾做到了武英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內閣首輔)。但尷尬的是,馬爾賽並沒有爺爺圖海的能力,所以在雍正九年(公元1779年)被封為「撫遠大將軍」後就開始了自己的悲劇人生。馬爾賽先是因為情報有誤而打了敗仗,緊接著又因為內部掣肘而不斷退兵,所以同年,他就被暴怒的雍正以貽誤軍機罪名下令斬首。
第三位,愛新覺羅·崇安
崇安也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即康秦王的第三代傳承者。崇安受封「撫遠大將軍」是在馬爾賽死後的次年,原因是接替群龍無首的前線大軍。但奇怪的是,崇安剛受封不到一年便因病去世,年僅29歲。因為去世的太過迅速,太過離奇,所以後世都認為崇安的死與雍正有關,至於因為何事就不太清楚了。
第四位,年羹堯
年羹堯是九位「撫遠大將軍」中唯一的漢人,但同時也是下場最慘的一個。年羹堯之所以能受封這樣的職位,原因有三個,一個是他的妹妹為雍正寵妃,二是他本人確實有很強的能力,三是他跟隨雍正的時間很早,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已經跟著了。
雍正三年(公元1773年)12月,年羹堯被以92款大罪賜死,並處抄家。而究其原因,莫過於他自己不知進退,不可一世,竟然曾多次羞辱清朝皇室及蒙古貴族,而且是在公眾場合。這裡多嘴一句,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官職應該是這九位當中權力最大的一個,因為當時的年羹堯幾乎是全權負責西北戰事,而且有直接任命四品以下官員的權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