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的《甄嬛傳》大熱螢屏,許多人都喜歡裡面心直口快的華妃,她是因為哥哥年羹堯平定西北軍有功而封華貴妃的,憑藉自己家族的強大實力在後宮呼風喚雨,唯我獨尊。歷史上有過華妃的原型,敦肅皇貴妃,被康熙指嫁給了雍正。真正的華妃不像電視劇裡那麼潑辣,而是一個溫文爾雅,純潔無瑕的女人,雍正稱讚她「性情溫順,持躬淑慎」。畢竟《甄嬛傳》是電視劇不能當歷史看的,但劇中有些情節也參考了真實歷史。華妃的哥哥年羹堯一言未發,數次不放皇上,惹得雍正早有不滿,最後因年羹堯寫錯幾個字,將他處死。年羹堯也有驕傲自滿的毛病,最後出亂子被雍正警覺了,落得一個家破人亡的下場,死後的屍體還因家中的城門上掛著幾個字而被關了十年。
年羹堯生於1679年,21歲考中進士,28歲升四品,39歲任四川巡撫。在四川任職期間,年羹堯勵精圖治,清除弊政,平定數次暴亂,深受康熙的愛戴,康熙還勉勵年羹堯「一絲不苟,一絲不苟」。
年羹堯也沒有滿足康熙的期望,42歲時被提升為川陝總督,並在青海平定叛亂。同年9月,青海郭羅克發生叛亂,他利用當地部族矛盾平定戰爭。年羹堯前四十年一生能文能武,還很聰明,能想出「以番攻番」的計策來平息這場戰爭,難怪雍正會看不起這樣的人,可他後來又是如何得罪雍正呢?在「九子奪嫡」中,年羹堯站在雍正一邊,1722年12月20日,雍正登基,封他為撫遠大將軍。在清朝只有9個人擔任過撫遠大將軍的職務,其中大多數都是有皇族血統的人,雍正能將如此重要的職務授予給雍正,雍正對年羹堯仍然十分信任。
一七二三年十月,青海又發生了一次叛亂,還是年羹堯去鎮壓,年羹堯以極快的速度,在半年之內平定了由羅卜藏丹津挑起的叛亂,羅卜藏丹津化妝成女人逃走,年羹堯的金字招牌在朝廷上徹底打響。
#這個人一旦登上高位就會飄然而去,年羹堯也不例外,除了不自封為皇上,皇上能做的事他也不少,給官員寫「詔書」,讓官員「跪拜」自己,「賞賜」東西給下屬,連給雍正寫書信都要用教訓雍正的口吻,甚至建立自己的小團體,反對他的一律不用,那些支持他的都被當作親信,這對皇權構成了極大的挑戰。
年羹堯這些下面的罪過,不僅僅是雍正見過,連其他同僚也見過,雍正三年十二月,官員們列出了年羹堯的九十二條大罪,這可恨多了年羹堯,能夠列出九十二條大罪,其中還有五條是非死之罪,雍正也沒有看見年羹堯是自己小舅子的包庇,一同下聖旨,讓年羹堯在監獄裡自盡,還抄了年家。
#浙江巡撫富察福敏負責抄寫,在年羹堯家中的暗格裡發現了一本《西徵文集》,康熙年間舉人汪景祺所著。汪景祺經人介紹進了年羹堯府,《西徵文集》相當於他所寫的日記,裡面寫了許多關於皇上的壞話,甚至連皇上雍正的當朝之人也沒有放過,還在日記上寫了一句"皇帝分不到什麼值錢的"。福敏見此侮辱皇上的話不敢不告而別,雍正見此血吐出來,把汪景祺的頭摘下來洩憤。雖然年羹堯已經死在獄中,雍正還是很氣憤,將年羹堯的屍體拉出十年之久的城門,年羹堯也許做夢也沒想到曾與雍正有過兄弟之誼,但一翻臉就死,連屍體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