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臨死前都想不明白:「雍正,我拿你當兄弟,你為何一直拿我當僕人?」
為什麼年羹堯寧願死都不肯向雍正低頭認錯?
因為他不知道他錯就錯在不應該拿雍正當兄弟。年羹堯當年受盡皇恩浩蕩,自己是大將軍妹妹更是雍正寵愛的華妃,是雍正的大舅子。他到死都沒有想到,雍正時真的會對他下毒手,他一直把雍正當作自己的妹夫,可雍正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僕人,還是一個不怎麼聽話難管的僕人。
我們首先回顧年羹堯的發家史。
年羹堯發家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是雍正還是四皇子時候的家臣。
當時雍正和十三皇子前去江夏辦案時,被當地的地頭蛇劉八女欺負,回到朝廷後就是安排年羹堯去滅掉江夏鎮的,並將劉八女滿門抄斬,其實這只是電視劇的情節。
真實歷史中年羹堯不僅軍事能力突出還自幼飽讀詩書,深受雍正父親康熙皇帝的重用。康熙在位48年,年羹堯已經成為四川巡撫,是響噹噹的一名封疆大吏。年羹堯軍事才能突出,當時西部邊陲一帶發生動亂,年羹堯接連平定西藏、青海的叛亂,受到康熙的嘉獎並升為川陝總督。
所以說並不是電視劇《雍正王朝》描述是雍正提攜了年羹堯,而是年羹堯自己能力太突出,被雍正的父親康熙重用。
康熙晚年,一生中遺憾就是發生九子奪嫡歷史慘劇。當太子被廢後新太子人選裡,年羹堯一開始在四皇子和八皇子中搖擺不定,最後還是堅定站在四皇子雍正的這邊,為雍正奪得皇位立下汗馬功勞。
年羹堯和雍正的關係
年羹堯不僅是康熙留給雍正的肱股之臣,而且兩者還是大舅子和妹夫之間的關係。
在康熙年間,年羹堯的妹妹就嫁入雍親王府,被封為側福晉。當雍正順利繼位後被封為年貴妃,盡享寵愛。當時的朝廷軍事有年羹堯做主,後宮由年貴妃獨寵,年家可謂是權傾朝野。當時雍正剛剛繼位,朝廷政局不穩,他需要年羹堯這個掌握朝廷數十萬兵馬的封疆大臣支持。
此時的年羹堯還平定了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為雍正解決了西陲的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架空十四王爺的兵權,免除雍正的心腹大患。隨後年羹堯封為撫遠大將軍,各種嘉獎賞賜應有盡有。
那時年羹堯位居權臣,雍正給他的書寫中甚至寫到「朕實不知如何疼你」這樣千古肉麻的名言。甚至雍正為了給年羹堯吃到新鮮荔枝,派快馬把荔枝從北京運到西北,這可是楊貴妃才有的待遇啊,足以看到雍正對年羹堯的寵愛之情。
不怪雍正太殘忍 只怪年羹堯太勇猛
有句古話叫做:賞無可賞、封無可封時候,唯有殺之。
年羹堯當初就是這個狀態,雍正信任到西北的官員任職都由年羹堯說了算這種地步。但年羹堯不但沒有及時意識到自己功高蓋主的危險性,還憑藉自己是皇帝的大舅子,經常以曾經幫雍正上位作出突出貢獻,平定西北戰功赫赫這些功勞沾沾自喜。殊不知自古以來,多少皇帝只能共患難、不可同享福。
其實這是《雍正王朝》杜撰的,自從年羹堯把賀表中「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惹得雍正不悅後,年羹堯就一直上書承認錯誤。但此時雍正上位已久政權穩定,西北又無戰事,心中早就想找個理由除掉年羹堯,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機會,怎肯輕易放棄。
因為在奏摺上說錯一句話,年羹堯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所以歷史上不是年羹堯不願意向雍正認錯,而是年羹堯一直向雍正認錯,但雍正一直不接受。最終雍正又不願落個殘害忠良的口碑,逼迫年羹堯自盡了。一代權傾朝野幾十年的大將軍,居然落得如此悽涼下場豈不讓人可悲。
其實寫到這,我也在想當年霍去病如果不是早逝,會不會晚年落得跟年羹堯一樣下場?
作為一個弘揚正能量自媒體,堅持每天寫歷史文化。願我的文字鼓舞更多的人 ,讓更多人認清歷史,歡迎點讚、評論、關注。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你的評論,我會認真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