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冷麵王爺磐石心腸,勤勞而又刻薄的一個君主
愛新覺羅·胤禛(公元1678.12.13—1735.10.08),這是大清王朝自入關以來的第三位皇帝,康熙皇帝的第四個而子,其母為孝恭仁皇后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這是康熙皇帝在位的第六十一年了。時年寒冬,天氣特別冷,宮內氣氛特別壓抑,這是否是改朝換代的氣息,自然有人往這裡想了,畢竟那個時候的康熙,已入遲暮之年。太子被廢已久,作為一個封建王朝,儲君甄選,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就因為沒有立太子之位,導致了九子奪嫡這樣的慘劇發生,而今到了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逝,同時昭告天下,由雍親王胤禛繼位,次年改年號雍正,九子奪嫡以四阿哥勝出結束,但是宮鬥黨爭並未結束。
我們先來盤點下雍正在位期間的政績吧。第一是革新吏治:他一上臺就撤併了一些機構同時設置軍機處加強皇權,簡化了一些流程,改革了一些體制。第二是改變了土地使用權以及稅收的問題,實行改土歸流,攤丁入畝的制度。第三整頓財務:追繳王公貴族借用國庫銀兩,實行耗羨歸公等。第四是: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
雍正跟很多皇帝一樣,上臺之後擔心自己帝位不穩,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排除異己,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已經很明確地看到了誰是對手誰是盟友,這個時候的冷麵王本性留體現出來了,他對待自己的兄弟圈禁削籍,發配邊疆等。八阿哥被圈禁宗人府並且削籍,改名為「阿其那」,大概意思是豬狗的意思;就阿哥胤禟被貶到青海西寧,削宗籍圈禁,改名為「塞思黑」,大概意思是極其厭惡的讓你;三阿哥胤祉被圈禁宗人府;皇十四子本跟他是同母胞弟,本應善待,但因為在奪位中站了對立面,就被派去守陵,最後也是圈禁,可見其冷麵王之美譽,是名副其實呀!
在對待功臣方面也是兔死狗烹!隆科多在雍正奪位的過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最好還是不得善終,年羹堯就更是,雖然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後來也做到陝甘總督的位置,算是封疆大吏,總體上看,年羹堯並未有異心,只是桀驁不羈而已。也罪不致死,但是最後還是穿著黃馬褂被賜死。雍正作為一個兄弟是不夠格的,作為一個皇帝他的政績還是不錯的,就從他大力整頓吏治這件事情上來說,他是痛恨貪官汙吏,痛恨盤剝老百姓的惡吏的。民間傳說「雍正一朝,無官不清」,雖然有點誇張,但終究不是無影蹤的事情。他為了收集民間信息,了解民情民冤,建立密折制度。做到信息是直接到達天聽,省略中間各種環節,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據說到時有一千多人不同等級的人有這個特許,這就保證了政令暢通,民情有途徑可以上傳到他手上。
雍正可以說是康乾盛世的延續,總體來說,雍正除了對自己人刻薄以外,對百姓,對政事還是很勤勉的。他作為承上啟下的一朝皇帝,在奠定乾隆朝的盛世基礎,起了很大的作用。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其第四子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