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產手機品牌的代表之一,小米在過去十年有過2014與2015國內第一的巔峰,也有2016斷崖式滑坡的低谷,但喜歡也好,討厭也罷,我們都必須承認小米真正意義上讓智慧型手機走向大眾。
遺憾的是,即便如此,外界對小米的誤解依舊未曾減少。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亞布力論壇開幕式發表演講,談到了外界對小米的三大誤解,心裡很是鬱悶。
第一個誤解就是「小米產品都是中低端」:在十年前,小米希望用網際網路解決製造業的問題,解決國貨質量差、被人看不起的問題,結果乾了十年,大家覺得小米還是中低端,我挺鬱悶的。而要消除這個誤解,做大家理解的高端手機,那就是賣得貴,小米產品只有在貴的價格立住了,才能得到認可。
作為今年最貴的小米手機,小米10至尊紀念版賣到了6999元,而最貴的小米Redmi智能電視Max 98英寸更是高達19999元,兩款產品卻都很受歡迎。
第二個誤解是小米的產品都是代工的、貼牌的。在雷軍看來,其實代工也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生產模型,為什麼大家對代工有誤解?
不過在這裡要補充一點,位於北京亦莊的小米智能工廠已經投產,並且成為全行業領先的智能化「黑燈工廠」,可實現全廠生產管理過程、機械加工過程和包裝儲運過程的全程自動化無人黑燈生產。小米10至尊紀念版透明版是小米智能工廠的首款產品,或許這也是雷軍想要擺脫「代工」、「貼牌」的方式之一。
第三個誤解是認為小米沒技術。雷軍表示小米處在全球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有蘋果、三星、華為,沒有立足之本根本活不下去。
其實有沒有技術看數據就知道,全球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科睿唯安發布的《德溫特2020年度全球百強創新機構》報告顯示,今年僅有三家中國大陸企業入選該榜單,分別為小米、華為、騰訊,騰訊為今年首次上榜。三家企業,分別代表中國企業在三大專利領域的頂級成就。
全球AI相關專利申請最多的15家企業中,中國佔據六家,小米位於第十一位,華為緊隨其後。截至2019年底,小米的AI領域專利申請數量,已完全進入全球網際網路企業第一陣營。
小米之所以給人「沒有技術」的印象,其實就是來自缺乏手機晶片,事實上小米是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第四家擁有手機晶片自研能力的科技公司,只不過澎湃S2技術受阻,至今仍未發布。
此外,在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AIoT戰略委員會主席、IoT平臺部總經理範典宣布小米將研發全新的物聯網作業系統Vela,這都表明了小米在技術方面的成績與決心。
有一說一,小米之所以留給外界「誤解」,除了友商刻意誤導,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自己本身不夠強大。對於小米來說,想要擺脫各種「誤解」,做強、做大才是關鍵。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