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什麼時候,一位友人送了記者一本書,這本書便是全球知名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裡奧的《原則》,由於疏於閱讀,一直放在書架上已有一段時間,直到近兩日關於「橋水基金爆倉」的傳聞出現,記者才想起它。
市場傳聞,對衝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s)遭遇了重大虧損,原因是旗下進行RiskParity策略交易的基金,在此前重倉了波動率均比較低的美股與高收益債券。而隨著疫情衝擊與油價下跌導致美股與高收益債券同時下跌,該基金不得不同時出手股票與高收益債券,從而遭遇了巨大虧損。
有消息稱,橋水基金目前正處於爆倉的關鍵階段,甚至有人將橋水基金的可能爆倉與2008年金融危機中雷曼兄弟的破產相比較。但同時,也有消息稱,橋水基金也在加大對歐洲市場的做空布局。
對此,包括瑞達裡奧在內的橋水基金相關人士均有所回應。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瑞達裡奧否認定了爆倉的傳聞,但沒有否定基金回撤的說法,也沒有否定做空歐洲市場的調倉布局。
對於爆倉的傳聞,瑞達裡奧回應稱,「我保證:橋水一切安好。」
3月18日晚間,瑞達裡奧通過微博回應稱,「今天中國國內有傳言橋水『崩了』、『遇上麻煩了』。我向你們保證這完全是錯誤的,橋水一切安好。橋水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定,既沒有出現在目前情況下與我們預期不符的投資虧損,也沒有出現與我們過去45年來做投資的常態不符的損失。我附上了我昨天發給客戶的信件來說明事實情況。希望你能閱讀來了解目前的事實是如何。」
「你要知道有不善的人會試圖傳播謠言來造成傷害、製造恐慌。他們讓危險的境況變得更加致命。他們應該被找出來並受到嚴懲。我想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謠言的傳播人,可能的話,我們會採取法律手段並向大眾公布。」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研究員張明表示,「目前有觀點將橋水爆倉類比於雷曼兄弟倒閉,但我不認同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區別在於:雷曼是真實槓桿率極高的賣方機構,而且在2008年危機之前是美國資產支持商業票據(ABCP)市場的重要做市商,雷曼兄弟的倒閉既導致了美國批發融資市場的停止運轉,又導致了其他很多金融機構出現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Risk)。相比之下,橋水基金是一家買方機構,無論在批發融資市場上還是衍生品交易市場上,橋水的核心節點地位都遠遜於雷曼兄弟。」
張明認為,在疫情擴散得到充分抑制之前,在投資者充分把全球衰退與發達國家經濟衰退的風險pricein(消化)之前,本次美國股市的調整恐怕都沒有結束。
有些投資者所謂當下應該抄底美國股市的說法,似乎有些偏樂觀了。
對於虧損,橋水的PureAlphaFundII在本月初截至12日期間下跌了約13%,今年累計下跌約20%。據知情人士透露,橋水本月的大幅虧損主要是因為股市多頭倉位及國債空頭倉位所造成。
對於做空歐洲市場,有消息稱,橋水已建立了140億美元的空頭頭寸,押注歐洲公司的股票將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惡化而持續暴跌,具體包括對德國軟體巨頭SAP的10億美元空倉,對英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ASML控股的7.15億美元空倉。
雖然這些消息,瑞達裡奧沒有公開回應,但橋水基金相關人士此前曾表示,雖然不會評論具體頭寸,但公司在世界各地150多個市場進行交易,有許多相互關聯頭寸,通常是對衝其他頭寸,而這些頭寸的調倉經常發生變化。因此,在任何時候考慮任何一個頭寸,試圖確定一個總體戰略都是不正確的。
因為這次橋水基金的爆倉傳聞,記者拿起了《原則》這本書,力求從中找到答案。
在這本書中,瑞達裡奧沒有迴避自己的家庭生活和公司運作情況,他直言:橋水基金目前是全球頂尖投資公司之一,公司為客戶賺取的收益遠遠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家對衝基金公司。瑞達裡奧認為,橋水基金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則,而這些原則也是他一生中所學到的最重要東西。
在《原則》一書中,瑞達裡奧提出超過500多條奉行原則,認為自己的成功並非自身的資質所在,而是因為他從失敗中學會了做人、做事的原則,而大多數人和公司都可以運用他的這些原則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目標。
由此可見,從無數次失敗中汲取經驗,這是瑞達裡奧走向成功的原則。
其實,在這次關於橋水基金爆倉的傳聞中,也體現了瑞達裡奧的奉行原則之一,即:沒有迴避真實的投資現狀。一是虧損,二是做空歐股。
在傳聞橋水基金爆倉的當日,不少人將瑞達裡奧的《原則》一書,作為開玩笑形式的丟棄,但記者則從中獲取了大量的信息。
瑞達裡奧的目標路徑是:一個大膽的目標提出——失敗——學習原則——提高——更大膽的目標提出。這便是橋水基金能夠一步步成為全球公認的投資公司成功密碼。
在工作上,瑞達裡奧提出三點原則:一是要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二是要用對人,三是建造並進化你的機器。
他認為,公司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要在做決策時從觀點的可信度出發,知道如何超越分歧,求取共識並堅持;比做什麼事更重要的是找對做事的人,要用對人;像操作一部機器那樣進行管理以實現目標,發現問題、診斷問題、解決問題、改進機器,按既定計劃行事。
在《原則》中,瑞達裡奧介紹了自己近30年與中國一同成長的過程。第一次來到中國,作為客人,瑞達裡奧幫助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了解金融市場,直到1989年組成「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即『聯辦』)」,才開始構建中國資本市場,直到現在近30年。
近30年間,瑞達裡奧經常來到中國,還曾把11歲的兒子送到一所全中文學校讀書。瑞達裡奧的兒子在16歲時,創建了一家慈善機構——中國關愛基金會。
從《原則》中,瑞達裡奧講述了自己近半生的生活和工作,從原則中,找到了瑞達裡奧對橋水基金的成功發展經驗,從中獲得了橋水基金的投資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