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在扎西持林羅漢殿的釋迦牟尼佛及兩大弟子聖像
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些濁世眾生付出如此難以描述、難以盡數的代價與心血,若沒有他的精進修行與終成正果,這娑婆世間哪裡還會有佛法?我們這些愚痴眾生又何以擺脫輪迴?他如果不成佛,或不宣說佛法,身陷無明暗夜中的眾生又怎會知道這世上還有朗朗慧日,還有湛湛乾坤?
——法王如意寶
供奉在扎西持林羅漢殿 釋迦牟尼佛像及十六羅漢像(局部)
供奉在扎西持林羅漢殿 釋迦牟尼佛像及十六羅漢像(局部)
供奉在扎西持林羅漢殿 釋迦牟尼佛像及十六羅漢像(局部)
我們所在的世界名叫「娑婆世界」,所處的劫叫「賢劫」。在此劫形成之前,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一大海洋,海中生出千朵千瓣蓮花。淨居天的眾天人 以神通觀察原因,得知此劫中將有一千尊佛出世,因此說:「如今此劫是賢妙之劫。」所以將此劫取名為賢劫。
無等本師釋迦牟尼佛是賢劫千佛中的第四尊佛,我們正處於他的教法時期。釋迦牟尼佛是一切傳承教法的源頭,所以稱之為「本師」。
《悲華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因地時叫做寶海梵志,於寶藏如來面前,勸無數眷屬發菩提心。他看到除了婆由毗紐一人之外,全部都是發願攝取莊嚴清淨的佛土,於賢劫成就的那些菩薩們也都是選擇沒有五濁或者是五濁相對淡薄的時期。
當時寶海梵誌哀愍濁世無依無靠的苦難眾生,於是隨學婆由毗紐菩薩,在寶藏如來面前發下了五百大願,誓願攝取不淨國土,調服教化煩惱愚痴的穢土眾生,令得解脫苦海。
經中說,發願攝取淨土的菩薩猶如一般花;只有大悲苦行,攝取穢土的菩薩,猶如芬陀利華一樣稀有。
在1997年,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曾用半年多的時間為學院的四眾弟子講解了《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
每當上師如意寶宣說釋迦牟尼佛因地時廣行布施、安忍、精進求法等公案時,他老人家總會流出信心的淚水。特別是在傳講釋尊行菩薩道以身布施的諸多公案過程中,法王更是淚流滿 面、哽咽難言,有時竟無語凝咽很長時間。
他曾經這樣說過:「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這些濁世眾生付出如此難以描述、難以盡數的代價與心血,若沒有他的精 進修行與終成正果,這娑婆世間哪裡還會有佛法?我們這些愚痴眾生又何以擺脫輪迴?他如果不成佛,或不宣說佛法,身陷無明暗夜中的眾生又怎會知道這世上還有朗朗慧日,還有湛湛乾坤?」
如今我們有幸聽聞佛法,皆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恩賜。當時在場的幾千名有緣弟子也常常被打動得淚溼雙眼。
法王如意寶還說道:「作為佛門弟子,每天都應該念誦釋迦牟尼佛的儀軌及心咒,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太令人慚愧了。」在法王的帶動下,當時聞法的四眾弟子以及後來的無數有緣人都發願每日念誦此儀軌與心咒。
如今流傳下來的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傳承下來的。我們都是本師的弟子,無論修學什麼法脈,當憶念本師的恩德,如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