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魚濤 徐燕祥
隨著「美麗杭州」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菜籃子」工程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杭州拱墅區祥符轄區吉如菜場、工發路、塘萍路等人流集中地方,部分經營戶因為店面小、顧客多等原因,出店經營成為了一道「靚麗風景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遍地是紙箱、果皮屑、包裝盒,給群眾的出行帶了極大的困擾。
如何讓轄區商鋪的經營規範有序,百姓消費舒心,拱墅城管祥符中隊頻繁問診把脈,終於,在今年,「城市環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集中攻堅行動的開展,給中隊治理出店經營這一「頑疾」,找到了「藥方」。
「連續一周,我們每天出動6批人員車輛,持續對吉如菜場、工發路、塘萍路等熱點區域進行整治。」祥符中隊的執法人員表示,「對有出店行為的商家,我們明確告知店主商品擺放範圍,同時幫助他們將佔道商品移至店內;對那些反覆多次勸改無效的商家,依法依規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
從整治開展以來,他們共勸導商戶出店行為30餘次,下達3次限期整改通知書,道路通行條件明顯改善。
在勸改、取締部分出店經營行為中,執法人員掌握到,造成連續惡意出店的三個「疾病」主要是:店面狹小、不便經營;惡意競爭、相互攀比;特殊行業、缺乏規範。
針對這些情況,中隊積極聯繫相關商戶制定了「一改二促三倡議」的治本之方,督促部分店家拓展內部空間,定製貨架,解決店面內部空間問題,對於快遞等特殊行業,主動與社區聯繫,幫助店家協調內部場地、庫房,解決尖峰時段快遞無處安放等問題,商戶經營的「癥結」基本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商家自覺自律意識顯著增強。
為了使商戶在以後的經營中能規範行為,祥符中隊與各商戶籤訂了倡議書,在相鄰店家之間共同倡議、共同監督、共同維護的好秩序,組織求商戶認真學習《門前三包責任書》,切實履行商戶的責任和義務,做到依法依規經營,全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大整治行動全部步入長效之際,祥符中隊表示將繼續緊盯出店經營這一「頑疾」,不定期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加強日常巡查監管,完善執法手段,引導商家行動自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