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東西式的口碑營銷,不用於瑞幸咖啡的營銷選擇!

2021-01-09 艾瑞網

導語:全年虧損8個億?這符合我們的預期!而且補貼還將繼續!

全年虧損8個億?這符合我們的預期!而且補貼還將繼續!

如果這句話,不是出自瑞幸咖啡CEO的口中,可能都不會有人相信!要知道在這個資本的寒冬,能夠有這麼大的魄力繼續燒錢補貼的企業,除了瑞幸之外,很難找到第二個。

資本的寒冬,對於瑞幸來說仿佛不復存在。以8個億的補貼,獲得了2000家直營門店以及1200萬付費用戶的瑞幸咖啡,他有這樣的底氣。

用適度補貼,獲取這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對於這家有著傳統網際網路基因的公司來說,這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而且這套網際網路燒錢營銷的玩法,對於他們團隊而言更是駕輕就熟,十幾年的創業老兵,多家盈利上市公司的經驗,使得瑞幸咖啡有足夠的自信度過這個寒冬。

l沒有專業的團隊操刀,別玩火自焚!

「網際網路燒錢營銷的玩法雖然看上去簡單,但是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操刀,最好不要嘗試!」談到瑞幸咖啡這種通過補貼快速獲取客戶的商業戰略時,有好東西的創始人兼CEO陳郢在旁邊提醒道。

陳郢看來,在整個資本的寒冬,這種燒錢營銷固然能夠快速地擴大規模,為自己的融資PPT增加更多的數據支撐,但是如果你沒有如此專業的團隊操刀運行,一旦資金鍊斷裂,後果很難想像。

在陳郢的戰略思維中,品質為先是支撐企業熬過資本寒冬最溫暖的外套。堅持做好品質,服務好現有的老用戶,將他們留下來。然後通過老用戶的口碑傳播,吸引更多的新用戶,以留存促拉新。這就是陳郢為有好東西規劃的戰略方針。雖然前期積累得很慢,但是勝在穩妥,而且一旦發展起來就像滾雪球一樣根本無法阻擋。

l打鐵還需自身硬,品質不過關別提發展!

為了保障產品品質,有好東西專門設立了為消費者尋找品質好物的崗位,「尋味師」。尋味師,顧名思義,尋找生活的滋味。他的存在則保證了有好東西從供應鏈的源頭上把控品質。

「一個月30天,我有20多天都在尋味的路上。」尋味師的話中依稀可以聽出一絲艱辛。每天都在奔赴世界各地的路上,探訪一線源產地、深入產品的設計、研發、檢驗環節,耐心篩選、挖掘優質商品,將品質的概念埋進心底!

在有好東西,一款商品要上架,需要經過層層關卡。首先有好東西會通過大數據研究會員消費習慣和偏好,把會員的反饋結果給到尋味師團隊,然後尋味師們按照會員的要求進行選品。選出的商品要經過公司產品部論證調研,送到專業機構進行質檢,商品樣品分發給公司各部門員工及甄選師進行試吃、試用並打分評價,符合標準、滿意度高的商品才上架。而且每月每個尋味師只準上架1-2款商品,就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品質。

與其他零售企業相比,有好東西尋味師選品的時候非常嚴苛,一般需要從幾百個供應商中,選擇一款品質最好的商品,這跟一般零售的採購思維是截然相反的。

一般零售企業負責選品的都是採購,採購為了出業績,每個月上線100款,他都能找到供應商,有時候,甚至找到一個供應商,幾百款產品就解決了。而在有好東西,這種情況根本不會存在。

l每一次尋味之旅,都是吹毛求疵的過程!

Lulu是一個對生活品質本身就有極高追求的尋味師,她在選品的時候會直接把控產品的設計加工環節,並及時收集用戶的反饋信息,不斷跟供應商協商需求,親自「打造」和「迭代」了不少好產品,所以她推選的每個商品都是平臺的爆款。

一次,為了驗證摩飛榨汁機的實用性和耐用性,她將從一款新產品放在公司的用餐區讓大家免費試用了一個月,在得到廣泛好評後才正式將產品上線,結果上線兩小時便被搶購一空,成為平臺的一件奇談。後來,她還曾經為了證明一款德國去汙膏的安全無毒,竟然直接挖了一塊直接丟進嘴巴吃掉。這樣的舉動足以證明她對產品品質的自信。最後事實也證明,去汙膏不僅無毒而且功能也是超級棒。

其實在有好東西平臺,像這樣嚴苛選品、優中求精的尋味師還大有人在。比如立志做中國好橙子的「橙先生」、國外網紅水果達人「寶柱」、驚豔爆品專業戶「濤哥」、不走尋常路女孩「榴姑娘」、健康食品的傳遞者「沙沙」……他們的每一次尋味之旅都是對品質甄選的另一種詮釋。

一位坐標上海的寶媽曾經在平臺留言道:「自從寶寶出生後,品質和安全就成了我們家買東西時首要考慮的因素。而作為一個資深的剁手黨,用過了這麼多的電商平臺,只有有好東西的產品品質最值得保障,經得起持續、反覆購買。這也是我選擇有好東西的原因所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經典案例之瑞幸咖啡營銷策略的成功之道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投放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新媒體精準快速營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和做策略確定是很重要的。市場以27% 的速度在增長,但是民眾的消費習慣尚未養成,這個時候瑞幸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營銷策略並呢。
  • 瑞幸咖啡暴跌80%,沒有模式的營銷都是鏡花水月
    不得不說瑞幸的營銷手段是真的厲害,這個品牌單單靠自我營銷和IP設立就把自己的段位和星巴克拉平,要知道咖啡界的元老,小白領們沒事都喜歡在星巴克去坐一坐。我自己也是一名瑞幸咖啡的用戶,講道理咖啡口味還可以,小鹿茶的口味和隔壁的就差太多了,但是如果讓我也星巴克的價格去買一杯瑞幸咖啡,恐怕我是不願意的。至少星巴克有一個寬敞的小屋子,我可以坐這兒免費上WiFi。
  • 和瑞幸咖啡學裂變營銷怎麼玩?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知名品牌漸漸被專業的營銷所引領,瑞幸咖啡的成功要得益於其背後的營銷諮詢機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裂變營銷。 一個寂寂無聞的咖啡市場初生之犢敢於叫板咖啡行業老大星巴克,不管人們怎麼評價,說他是勇氣可嘉也好,或者說他自不量力也罷,但這次策劃的確使瑞幸品牌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更多的網友開始逐漸把目光聚焦到瑞幸品牌上來。從營銷上來看,這也是使用了比附大品牌的策略。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在5月16日當天,瑞幸咖啡的搜索指數直達頂峰,本次策劃的目標完美達成。
  • 看瑞幸咖啡如何做網際網路營銷
    你真正了解網絡營銷嗎?一個故事告訴你離網絡銷售的距離有多遠,不是網際網路沒用,可能是你根本不了解網際網路.... 非常火的瑞幸 網際網路咖啡,半年時間完成從0到660家門店,9個月後估值10億美元,14個月後估值22億美元,現在門店已經超過3000家,入駐28個城市,這一杯誰不愛。
  • 瑞幸咖啡,從0到1500杯/1天,只需這3步:裂變營銷
    因此即便的的位置再好,也無法實現也在倍增。其次即便入住同城的團購平臺,可以獲得流量增長,但流量成本和扣點也高的離譜,最終還是很難盈利。那麼對於實體店想要讓業績倍增,該何去何從呢?看完以下的3個方案,就可以找到答案。
  • 瑞幸咖啡不把星巴克放在眼裡?憑什麼這麼牛?
    不把老大星巴克放在眼裡? 這就要說到瑞幸咖啡的的幕後營銷操盤手—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滬琛策劃曾操盤過多個大型項目,並打造出多個知名網紅品牌如:喜茶、FF汽車等。 既然有這麼牛叉的營銷諮詢機構操盤著瑞幸咖啡的營銷,就不由得使我產生興趣,探探瑞幸咖啡的營銷思路和套路。
  • 方寸大亂的瑞幸咖啡
    但是不要忘了,能夠一瞬間得到市場爆發式的增長認可,恰恰是因為低價策略,賣一杯咖啡不僅不掙錢還虧錢,未來要盈利,要麼提價,要麼降低成本,但是靠營銷堆積起來的市場份額,一旦提價其賴以立足的核心優勢將蕩然無存。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咖啡這種消費品,不同於其他的任何飲品,消費者對場景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簡單來說,欺騙資本,沒有盈利,還在造假。從2019年4月起到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瑞幸咖啡「復活」記:中國廉價咖啡的故事未完待續
    今年8月份,瑞幸咖啡通過委任「低度幹預式」聯合臨時清盤人,確定了「賺錢還債」的制度,使瑞幸得以繼續運營;隨後又確定了新的管理層任命,制定了新的經營戰略,為瑞幸咖啡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據瑞幸咖啡透露,退市後,全國4000多家門店照常營業,3萬多名員工按時到崗,新增用戶數量繼續上升。
  • 瑞幸咖啡逐步精細化運營 有望明年實現整體盈利
    門店精細化運營:新店和新品持續推進今年初,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風波發生後,內部發生了一系列的調整。新管理層上任後調整了戰略規劃和營銷策略,以精細化運營創造盈利為主。6 月27 日,全國首家瑞幸咖啡餐車店亮相合肥步行街。7月14日,瑞幸咖啡南昌火車站店和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1店也陸續開出。據了解,從今年4月以來,瑞幸咖啡至少在全國各地開了150家以上新門店。在產品方面,瑞幸咖啡推出多款「季節限定」,三個月時間裡,上線了近50款新品。
  • 瑞幸咖啡虧損 瑞幸咖啡虧損6.8億怎麼回事
    這也讓我們有信心對第三季度的指引做出比較好的預測,不僅包括產品收入還有我們在今年三季度門店層面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對於你第二個留存率問題,我們現在的確不公布留存率的具體數據,但是我們在PPT的第15頁說明了所有客戶群體的每單位客戶的消費價格,這個數值不斷地上漲,現在是年齡較大的客戶群體每單位客戶每月70元人民幣,這反映了我們的關鍵指標一個比較好的趨勢。
  • 瑞幸咖啡,打了雞血的咖啡,味道還好嗎?
    2020年4月2日,瑞幸自爆造假醜聞,股價一瀉千裡,數次熔斷,同時還不忘波及中概股。作為中國咖啡市場代表,瑞幸一度被人們視為對抗星巴克的「小確幸」。這種超常規的發展,依靠的是瑞幸不斷的補貼和拓店,以及瑞幸瘋狂的市場宣傳活動。那麼,這種打了雞血的瑞幸咖啡,味道還純嗎?
  • 牛鹿桃打歌《咖啡》,真正營銷贏家卻是它?
    三方睽違已久的互動,就在這首《咖啡》裡達成了,一聲隊長一聲鹿哥,隨即引發一波回憶殺。翻查了這首歌的製作名單後,網娛君有信心的說一句,合作應該是鹿晗這邊在主推,從作詞作曲製作包括出品,都是鹿晗的御用班底。
  • 奧利奧、星巴克、奈雪等品牌,如何用「體驗式營銷」俘獲人心?
    他們追求新潮、個性,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消費模式,希望在互動、參與中獲得更豐富的快樂和滿足,也就是所謂的「體驗感」。所以,那些有體驗感的品牌營銷,也更能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贏得他們的認同感。誠然,屈臣氏的這種服務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一個導購員的專業、熱情,但同時也會渾身不自在,甚至「粉轉黑」,這樣的服務並不能帶來好體驗。但感知這種東西,也並不是虛無縹緲的。人都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感,品牌想要提供讓人滿意愉悅的體驗感,其實可以從非常豐富多元的層面來探索。
  • 瑞幸咖啡放開加盟:前期投入至少35萬,不收加盟費
    來源:澎湃新聞瑞幸咖啡放開加盟:前期投入至少35萬,不收加盟費澎湃新聞記者 王啟帆瑞幸咖啡全面向加盟商開放了。1月18日,瑞幸咖啡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新零售合作夥伴招募計劃,宣布放開加盟。瑞幸咖啡官方披露加盟信息顯示,加盟方需支付瑞幸咖啡提供的前期投入總費用在35-37萬之間,具體包括裝修費用11至13萬元、生產設備19萬左右以及保證金5萬元。但同時瑞幸咖啡強調,其不收取任何形式加盟費。此外,總部還將在營銷方面支持,如:新用戶可領100元專享抵用金;營銷推廣資源由總部支持與共享;標準品牌+社交營銷SOP手冊提供支持。
  • 營銷已死,口碑為王
    口碑營銷在當今的時代才是真正營銷的核心。甚至有很多人表示,網際網路時代口碑意味著一切。 渠道已死,口碑為王。 那麼如何做好口碑營銷呢?今天筆者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想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從受眾傳播的原因來看: 病毒營銷利用的是羊群效應,用戶基於有趣去傳播。而對於傳播的內容並不負責任,甚至不知道真假。例如我們經常在微信看到的砍價活動,某某市城管打人,轉發送流量等。 口碑營銷利用的是人們的炫耀心理與分享心理。碰到好的東西,去跟別人說說,分享一下。
  • 吃下12億天價罰單背後:瑞幸咖啡,起死回生?
    帶著這個問題查找資料並實地調研後,我發現了瑞幸的幾個動作:其一,發力私域營銷。自曝出財務造假以來,瑞幸逐漸把營銷重心轉向留存用戶和私域社群。為激活現有沉澱流量黏性,提高復購率,7月起,瑞幸還玩起了社群營銷。
  • 這套實用的營銷模型,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以最近勢頭正旺的瑞幸咖啡為例,如果你是經常出入寫字樓的白領,無疑對電梯裡湯唯、張震手捧瑞幸咖啡的廣告不陌生,打著「免費」、「大師咖啡」的旗號,讓我們對長期霸屏在分眾電梯廣告上的「小藍杯」有了基礎的認知。瑞幸投放的分眾廣告,就是讓更多過去不知道、不了解瑞幸咖啡的消費者認識瑞幸咖啡,在消費者心中植入瑞幸咖啡的品牌。
  • 瑞幸咖啡被行政處罰200萬元 2020咖啡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
    瑞幸咖啡被罰200萬元。10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不正當競爭案行政處罰決定書。根據決定書,涉及業績造假達22億元的瑞幸咖啡及相關公司,被各自罰款200萬元,合計1000萬元。
  •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餘波來襲…
    ,餐飲業的新鮮事兒,熱鬧事兒,盡在【餐飲人必讀】的周點評: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餘波來襲,前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被罰30萬 11月27日,據媒體報導,證監會歷時4個月調查,對前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開出兩份罰單,共計30萬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