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掀起發幣潮:幣價大漲17倍,崩盤就在不遠處?

2021-01-09 一本區塊鏈

文 | 棘輪 比薩

現在,幣圈的哪個概念版塊最受人關注?答案不是公鏈,不是平臺幣,而是DeFi。

近三個月來,DeFi項目MakerDAO的代幣MKR,最高漲幅達到了124%。

6月15日才剛剛發幣的Compound,其代幣COMP發行價僅18美元,但最高價卻一度突破300美元,漲幅高達1700%。

從知名度到流量,發幣讓DeFi項目收穫頗豐。但DeFi市值是否已被高估?在未來,高漲的幣價會不會反噬DeFi?

這些問題,只能留給時間來解答。

01 DeFi發幣潮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6月,DeFi項目紛紛掀起了發幣浪潮。

在洶湧浪潮中,Compound的代幣COMP可謂獨領風騷。

6月15日,COMP幣正式上線,並啟用了「借貸即挖礦」的分發獎勵機制。

玩家只要在Compound上參與借貸,就可以獲得COMP。(參考:《Compound「借貸即挖礦」走紅DeFi圈,資金盤騙局or未來標配??》)

COMP一經推出,就立刻受到熱捧,幣價漲幅一度達到316美元。此後,COMP幣價開始回落,但目前幣價仍有212美元,較上線價格上漲1077%。

COMP幣價大漲,也直接帶動了Compound的業務量。DeBank數據顯示,目前Compound的資金規模(抵押總額+在貸餘額)已突破10億美元大關。短短兩周內,其資產規模上漲了7倍。

與此同時,COMP的推出,還刺激了整個DeFi生態的增長。DeFi Pulse數據顯示,在COMP上線後的7日內,有超過5億美元的資金注入了各類DeFi協議,平均每天超過7800萬美元。

在Compound之外,6月1日,去中心化交易所Balancer上線了自己的治理代幣BAL。

它推出了「流動性挖礦」的機制,玩家在平臺上存入數字資產,為平臺提供流動性,就可以獲得BAL作為挖礦獎勵。

6月23日,BAL開放提幣交易。交易所數據顯示,其起始價格為6.95美元,當日一度上漲到21.6美元,當前價格為10.19美元。

DeFi Pulse數據顯示,Balancer鎖倉量在最近一月內大漲1280%,已超越Uniswap,成為第一大去中心化交易所。

DeFi Pulse去中心化交易所鎖倉量排名

6月22日,DeFi項目DMM也發行了其治理代幣DMG,1570萬枚DMG被售出。

DMM是一個以現實資產(汽車)抵押作為背書,提供USDC、DAI與ETH的DeFi借貸平臺。在公開發行DMG後,DMM從中獲利680萬美元。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DeFi項目的發幣潮還將繼續。

02 原因

DeFi項目紛紛發幣,這是為什麼?

數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對一本區塊鍊表示,可能是因為需要給投資人一個交代。

例如,Compound發的幣有23.96%都分配給了投資人;而Balancer也有25%的代幣歸投資人、創始團隊與開發者所有。

此外,他認為,DeFi項目發幣,可以提升項目的流動性,讓項目實現冷啟動。

「無論是Compound還是Balancer,都通過發幣獲得了用戶與業務的雙重增長。」他稱。

DeFi項目dForce的社區負責人張棨彰對一本區塊鍊表示,DeFi發幣潮出現的原因,是大家認為DeFi已經成為風口,由此可以獲得更充裕的現金流。

「如果錯過了這個風口,團隊的現金流就會差很多。」他表示。

而像dYdX這樣有穩定現金流的DeFi項目,在他看來,不一定需要發幣。

dYdX是一個主打槓桿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槓桿交易與活期存款業務。

今年3月,dYdX開始收取手續費,玩家每筆交易需要向平臺支付0.05%-0.5%的手續費。

DeBank數據顯示,dYdX的最新24小時交易量為248萬美元。如果它能實現每天500萬美元的交易量,就能獲得一年180萬美元的手續費收入。

「這意味著光靠手續費,就能養活一支小團隊了。」張棨彰稱。

而網錄科技副總裁李尼則表示,DeFi發幣潮的出現,會促使更多項目儘快發幣。

「目前來看,DeFi的應用場景還不是很豐富,項目同質化非常嚴重。」他表示。

以抵押借貸應用為例,目前,僅在以太坊平臺,就有若干個與Compound類似的DeFi項目,用智能合約做數字貨幣借貸。

「這就會讓DeFi發幣產生先發效應。」李尼稱,「前期發幣的項目會倍受追捧,但後期發幣的項目則很難複製神話。」

多位從業者指出,大多數DeFi項目,可能最終都會發幣。

「像dYdX做到行業龍頭地位,一年的收入不過幾百萬美金。而Compound通過發幣,兩周時間就做到了23億美元的估值。」張棨彰說。

與此同時,業界人士也指出,與ICO相比,DeFi發幣潮出現了明顯的進步。

「DeFi項目發幣,可以被理解成是繼ICO之後的新階段。」李尼說,「現在的DeFi項目是先做產品、再發幣,比ICO進步了一大步。當年ICO靠一本白皮書就圈錢的模式已經破滅了。」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發幣之後的DeFi項目,撐得起來那麼高的估值嗎?

03 未來

業界仍然普遍認為,DeFi代幣大多欠缺價值捕獲機制。

MakerDAO、Compound發行的MKR、COMP等代幣,大多被稱作「治理代幣」。持有這些代幣,玩家可以擁有項目的治理權,如參與項目投票等,但代幣本身並不能為玩家帶來分紅。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監管。如果代幣加入了分紅功能,就很容易被美國SEC認定為證券並叫停。」曹寅說,「此外,價值捕獲機制也十分考驗團隊水平,例如FCoin的FT最終就以崩盤告終。」

「不敢做」「不能做」,成為了許多DeFi代幣對價值捕獲態度謹慎的原因。

許多從業者指出,DeFi目前的市值存在虛高。

曹寅表示,傳統意義上的市值指標,即「當前幣價×發行總量」的算法,並不適合評估COMP、BAL等剛剛發幣的DeFi項目——這些項目當前發行的數量有限,還沒有進行充分地交易。

他指出,應該使用「實現市值(realized cap)」來評估它們的真實市值。而實現市值的計算方式,則是計算一個項目歷史上所有幣的最新成交價格之和。

例如,某項目發幣1000個。第一天,A按照1塊錢的幣價買走50個;第二天,B按照10塊錢的幣價買走100個;剩下的850個尚未流入市場。如果按照傳統市值計算,該項目市值高達1萬元(10×1000),而其實現市值僅有1050元(50×1+100×10)。

顯然,實現市值更能表現出投資者付出的真實成本。

「COMP、BAL等項目的實現市值,遠遠小於市值。」曹寅說。

區塊鏈研究員孫原也表示,目前DeFi市場被嚴重高估。

他類比股票市場的市盈率指標,提出了「市存率」的概念,即市值與存款總量的比值,並以此評估DeFi的溢價。

例如,截至2019年末,工商銀行存款總量為22.98萬億元,市值為2.1萬億元。其存款總量是市值的10.94倍,市存率為0.09。

而DeFi Pause及DeFiMarketCap數據顯示,目前DeFi市場的總鎖倉量為16.2億美元,總市值卻高達61億美元,市存率為3.76。

也就是說,DeFi的溢價是工商銀行的41.8倍。「顯然過高了。」孫原說。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DeFi發行的幣,未來會如何?

張棨彰認為,從現金流的角度看,Compound是有泡沫的,其現金流遠遠無法支撐起23億美金的估值。

然而,Compound的泡沫還在繼續變大。「第一個原因是DeFi很火,有資金願意炒作DeFi;第二個原因是項目方希望持有更多的代幣,可能會回購COMP。」他說。

張棨彰指出,長期來看,如果Compound沒有給代幣持有人帶來足夠多的價值,這個泡沫肯定會破。

「對於DeFi項目而言,發幣就是一把雙刃劍。」 李尼說。

DeFi代幣會重複ICO的命運嗎?人們難免提出這個質疑。

6月18日,有用戶詢問Compound創始人Robert:「早在2018年,中國交易所FCoin就提出了『XX即挖礦』的概念。但FCoin最終跑路、幣價歸零。如果COMP的幣價一直在跌,你會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即使沒有COMP,Compound協議也能正常工作。「因此,幣價下跌對我來說不是問題。」

但對他來說,發幣成本是0,而投資者掏出的,則是真金白銀。

相關焦點

  • PGN幣30天10倍,ACM幣35天5倍,為何CITEX P板明星幣如潮?
    C網P板明星幣如潮,繼AXE、IMG、ARRR、SERO等明星幣之後,近期,PGN(鴿子幣)在30天內幣價上漲約8倍;ACM(Actinium)在35天內幣價上漲約5倍。 那麼,C網P板能夠明星幣如潮的原因何在?
  • PGN幣30天10倍,ACM幣35天5倍,為何CITEX(大C網)P板牛幣如潮?
    CITEX(大C網)P板明星幣如潮,繼AXE、IMG、ARRR、SERO等明星幣之後,近期,PGN(鴿子幣)在30天內幣價上漲約8倍;ACM(Actinium)在35天內幣價上漲約5倍。那麼,CITEX(大C網)P板能夠明星幣如潮的原因何在?
  • Uniswap發幣引爆熱潮 Defi: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漲幅較大,將市場關注度再次帶回defi,defi概念冷卻已有一段時間,如今有再度激活的跡象。今天漲幅榜上defi幣種居多,有LRC、YAMV2、UNI和HOT四個上榜,其它幣種中最近上線交易所的幣表現也比較好,另外KCASH連續兩天上榜。1、defi流動性挖礦Uniswap昨天發布代幣UNI,多個交易所同時上線,目前在幣安上漲幅33%,報價3.82,合規性的coinbase也上了這個幣。
  • YFI幣今日最新行情大漲19.35%突破15萬一枚分叉幣YFII漲9.41%
    截至2020-11-27 15:45:23,YFI幣今日最新行情大漲19.35%,報¥159,428.39/枚,24H最高$25,623.79,24H最低$18,446.91。8月20日,YFI價格首次突破13000美元,超越比特幣,成為新晉「幣王」。人們驚嘆之餘,YFI再次用實力證明了「火箭速度」。9月13日,YFI價格突破43000美元,成為史上最貴的加密貨幣。僅僅不到兩個月時間,YFI走完比特幣10年行情,漲幅超過10000倍,放眼全球資本市場,恐怕無人能出其右。58天,漲幅10000倍。YFI成為加密貨幣史上當之無愧的超級黑馬。
  • WGRT打下DeFi龍頭「江山」,投資維基鏈必將「一統江湖」
    比如BTC從3800美元漲到了現在的11517美元,翻了3倍;以太坊從87美元漲到了現在的397美元,翻了4.5倍;而Link這樣的新項目更是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從1.35美元漲到了現在的15.5美元,翻了11倍。
  • 幣圈麗姐:比特幣幣價持續上漲 成為金融系統不可或缺的部分
    幣圈這一戰直接打響2021年投資的開門紅,可謂是驚天動地整個金融市場,一天內幣價直上扶搖九萬裡直接暴漲3000多個點,比特幣價格在昨日突破35000美元直接成為2021年全球最被關注的話題之一,伴隨著全球投資者的喧囂關注,比特幣自誕生以來,目前價格漲幅已經超1200萬倍!縱觀這些年幣圈的發展,其實比特幣上漲在情理之中。
  • DeFi發幣潮之下,散戶真能賺到錢嗎?
    「大家對 DeFi 市場的期待,某種程度上是矛盾的,怕它不增長,又怕它失控式瘋長。」DeFi項目開啟發幣潮,小水窪吹成新藍海7 月 1 日,去中心化穩定幣交易平臺 Curve 公布治理代幣 CRV 的分配機制,及其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CurveDAO 的草案。Curve Finance 是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Uniswap 的一個分支,專門專注於高效的穩定幣交易。
  • 「雙子新約」崩盤幕後黑手是
    人家只告訴你幣來自暗網,你要問團隊是誰?人家就告訴你是暗網團隊,你還不能反駁人家。就這樣吹的牛逼的項目,還是逃脫不了崩盤的結局。不知高位接盤的投資者山頂的風涼不涼快? 雙子 幣價崩是肯定的,推土機模式,再加上內盤的泡沫,沒有新入資金,怎麼來支撐,年下馬上到了,你不跑,別人跑了,你可能就直接埋再裡面。
  • DeFi 生態大潰敗:「壽司」,糊了;「三文魚」,焦了
    但近期,多個DeFi項目卻進入下行期,一些項目甚至崩盤。這些項目的崩盤原因也五花八門:代碼漏洞、黑客入侵、創始人砸盤……在一部分人眼中,DeFi正在成為下一個ICO泡沫。也有人指出,DeFi生態存在諸多風險隱患,正面臨生死考驗。01 DeFi暴跌2020年,幣圈熱點四起,但最熱的,無疑是DeFi。
  • 4年一次的比特幣減半,幣價漲了多少倍?本次減半行情何時「引爆」?
    4年一次的比特幣減半,幣價漲了多少倍?本次減半行情何時「引爆」?2016年7月10日,比特幣完成第二次減半,區塊獎勵為12.5枚比特幣,當時價格達652.29美元,在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價格突破2萬美元,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漲幅直逼3000%。從前兩次減半行情中可以看出,比特幣在完成減半後短時間內不會發生超級牛市,現在距第三次減半完成已經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比特幣行情一直處於橫盤狀態,昨天甚至還跌下9000美元。
  • All in主流幣 你真的考慮好了嗎?
    當我們準備追高或者All in各種主流幣甚至山寨幣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幾個風險性問題。1、部分小夥伴想All in主流幣是根據2017年的牛市推斷,特別是比特幣上漲之後主流幣開始上漲,仿佛看到了「只有比特幣上漲不叫牛市,集體上漲才叫牛市」的曙光,但當前的邏輯和17年是否一樣?17年有沒有這些華爾街機構抱團買比特幣?
  • DeFi項目紛紛暴雷,為什麼維基鏈治理幣WGRT高歌猛進
    像前些天YAM官方突然宣布說出現了bug,YAM這波紅薯被烤成了炭,後來隨著問題的惡化,YAM核心開發者belmore不得不在推特上公開道歉——對不起,我失敗了。YAM的價格迅速跌去99%,價值7億美元,37小時崩盤,創造了歷史記錄。
  • 礦業編年史系列:幣價下跌礦難不斷 礦機家庭化或成新趨勢
    一方面礦機算力集中問題凸顯,另一方面比特幣價格已經逼近關機價格,已經造成部分礦工停工,曾經3倍溢價的礦機如今按廢鐵出售。於是,也讓我們不得思考礦機市場的未來究竟在何方?痛苦並堅強地活著 全民挖礦或成突破口從比特幣誕生至今,礦機已經存在了將近10個年頭,隨著幣價的不斷上漲,礦機與挖礦也成為一個龐大的產業,不斷的進化。
  • Gemini雙子新約崩盤割韭菜,各路垃圾交易所平臺幣割韭菜序幕開始上演
    割韭菜、吃韭菜......莊家樂在其中難以釋懷......韭菜有N種割法,總有一款適合你,因為你逃離不了貪婪的慾海! 黑箱曝光的Gemini雙子新約昨日崩盤跌幅超過50%,搶先上演大尺度割韭菜的序幕。CGC自只漲不跌以來首次出現超級馬裡奧,跌幅超過58%。LGC從單邊上揚至今首次出現太公釣魚冷靜線,跌幅超過52%。
  • 五年幣圈:7萬本金,最高7000萬,25歲的他今天說要戒合約了
    故事的緣起,是在幣圈沉浮5年後,今天他發微博表示受夠了開單,要戒「賭」回歸生活了。到底經歷了什麼,讓這位25歲的幣圈合約老人也覺得「賭」夠了呢?(這裡的7萬,就是小高整個幣圈沉浮史的本金)兩周後,以太開始大漲,漲破200後,小高把一部分以太坊換成了一堆山寨幣:狗狗,新經、瑞波等七八種幣,每個換了些。而這些山寨幣,也紛紛開始暴漲,小高的資產迅速增長。
  • 阿爾法Pha交易所崩盤後更名「海豚協議」繼續圈錢
    Alpha的套路確實很深,技術不強,貨幣被盜,就立馬甩鍋推責任由會員承擔。他說,是下面的會員收集的黑錢凍結了大多數人的帳戶。 平臺幣暴跌,破發後再象徵性的拉一把,然後在幾天之內再次下跌。不承認這是一個自己玩的把戲。 就在母幣破發潔癖,立馬轉頭就搞了個子幣,然後宣傳吹牛說會拉百倍。後面又搞了個ETF,又是半死不活。不久後又出來了ATM,企圖救活之前死掉的項目,結果又是沒多大能耐。現在又開始搞了個海豚協議了,妄想來拯救整個項目組了。 這一系列的項目像蘿蔔一樣一個接著一個拔地而起,然而沒一個成功的,背後操盤的手段是有多差?
  • 比特幣的魔幻一年:從跌60%到暴漲8倍 投機者自稱賭徒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比特幣的魔幻一年:從跌60%到暴漲8倍,投機者自稱賭徒截至北京時間1月11日14點15分,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報34150美元(約合22.11萬元人民幣),相較於2020年3月疫情下的3800美元低位暴力上漲近8倍,令圈內人都感到魔幻。此前一天,比特幣一度觸及40700美元。
  • 雷神Thor:雙向價值錨定的「黑馬礦幣」
    幣圈項目分兩種:一種是內涵價值增長邏輯的持續收益幣,一種是風口引領暴利效應的「潮水」資產。僅用了8天就暴漲83倍,直接火出圈的DeFi項目YFI就是一個集合了「DeFi」、「流動性挖礦」等所有近期熱點詞彙的項目。在早期Balancer開放交易時,YFI僅為3美元左右,不到一周時間價格就超過了4000刀,目前單價以及在30000刀以上,遠遠高過了比特幣的歷史最高點。但很快YFI價格不斷腰斬,泡沫破裂。
  • Coinbase正式申請公開募股 平臺幣潛力大大增強
    但同時,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市的問題也很明顯,即會不會跟隨幣價變化,若是如當前一樣的牛市,比特幣上漲之際,交易所的股價也高奏凱歌,但若是熊市幣價低迷之時,股價是否也起伏不定。畢竟交易所最大的「財產」是用戶,而用戶的參與熱情則是跟隨比較變化,所以日後若是真上市了,交易所股價和幣價或許能形成互相影響的局面。
  • 比特幣大漲恰逢ETH2.0來襲,投資挖礦如何?
    現在普通投資者或者大資金想參與比特幣挖礦,基本不需要像早期礦工那樣買礦機後自己運維挖礦,只需要到市場上找相關的礦機銷售商買到礦機後直接將礦機託管,完全不用擔心日常運維的事;甚至更簡單的直接找一些雲算力公司購買挖礦雲算力,按算力佔比收比特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