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大權在握的葉爾欽為何要把權力交給普京?他怕什麼?

2020-12-22 笑語千年

我曾看過葉爾欽的回憶錄,裡面有一句話我印象十分深刻:「普京不急於覬覦權力頂峰,但他比其他人更能感覺到處在權力頂峰的危險,他總是這樣提醒我。我明白,讓普裡馬科夫下臺的必要性之後,便經常痛苦地反問自己,誰會支持我呢?誰真正能站在我的身後呢?突然,我茅塞頓開——普京!」

1999 年的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辭職,由普京任代總統。一向嗜權如命的葉爾欽在世紀末的最後一天捉弄了整個世界,使得俄羅斯變幻不定的政壇充滿變數。葉爾欽為何突然撂挑子?後葉爾欽時代,俄羅斯又將向何處去?

葉爾欽為何辭職

葉爾欽辭職之時,正值俄議會、總統雙選進程中。雖然葉爾欽辭職乃是迫於形勢、忍痛作出的決斷,但卻不失為明智之舉。他的辭職,也使俄局勢峰迴路轉,進入一個繼往開來的轉折時期。

大多數人都認為,葉爾欽辭職的原因是為自己和家人留後路。因為當時俄羅斯有關葉爾欽家人涉嫌洗錢、受賄等經濟犯罪的指控頻頻見諸媒體,各種政治勢力也一直在尋求對葉爾欽進行彈劾,想置葉爾欽於死地。葉爾欽擔心一旦總統大權落在反對黨手中,他將被秋後算帳。因此葉爾欽激流勇退,把自己信得過的普京不失時機地推向前臺,並將總統大選提前三個月,讓反對派一時無所適從。一旦普京當選,必然會保全葉氏家族。

葉爾欽辭職時,健康情況已極度不佳。他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履職,常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且葉爾欽上臺後,對俄羅斯進行的休克療法徹底失敗,俄羅斯政治、經濟秩序失控,俄羅斯人對葉爾欽極度失望,支持率不足5%。所以葉爾欽的辭職實屬不得已而為之。

葉爾欽是1991 年 6 月當選俄羅斯首任總統的,當時俄羅斯政治轉軌的進程剛剛啟動,圍繞國家權力體制、經濟改革戰略和憲法制定等問題,執政的民主派與反對派展開了激烈交鋒,整個俄羅斯都被扯進了無休無止的政治鬥爭中。不久 「民主派」內部又因權力分配問題產生嚴重矛盾,議會與總統開始展開對抗,甚至同時宣布廢止對方的權力。當年10 月,葉爾欽動用武力包圍議會大廈,解散議會,通過新的 《俄羅斯聯邦憲法》確立以總統為核心的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這才逐漸平息了這場歷史三年的高烈度政治鬥爭。

政治鬥爭剛剛平息,經濟改革中的問題又湧現出來。在1994—1998 年間,俄羅斯 「全面西靠」的政策非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使國內政治經濟危機全面加深,國際地位嚴重下降,民族分裂勢力猖獗。俄羅斯經濟在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機中遭受重創,葉爾欽雖然一年多換了四個總理,仍然無法治癒千瘡百孔的經濟。這也讓葉爾欽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危機。

為什麼是普京接班

葉爾欽為什麼會選擇普京接班?在回憶錄中,葉爾欽回憶道:「我覺得這個人很沉穩,儘管他很年輕,在我看來,這個人完全能夠應付生活中的事情,可以乾淨利落地完成任何重任。開始時我對他的人品還有點警惕,但是後來我就明白了,他就是這樣的人。」

在1999年底的時候,普京在總統選舉民調中的支持率是50%,這樣的支持率在俄羅斯政治家們身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當時其他政治家面對這個數字都感到了絕望,就連之前被認為最有希望當選的前總理普裡馬科夫都宣布退出總統選舉。

葉爾欽為什麼這麼信任普京,相信自己辭職後不會遭到清算呢?這裡面還有個故事。1999 年初,俄羅斯總檢察院長斯庫拉託夫下令調查葉爾欽的"親信"、大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和女兒塔季揚娜涉嫌經濟犯罪的案件,這讓葉爾欽十分被動。葉爾欽想讓斯庫拉託夫"體面"地辭職,但是這個任務看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

沒想到就在這時,俄羅斯電視臺播放了一段斯庫拉託夫與妓女在床上鬼混的錄像!這給葉爾欽找到了解除斯庫拉託夫職務的藉口,最終擺脫了困境。當然,這盤錄影帶是聯邦安全局局長普京向電視臺提供的。

2000 年普京順利當選總統後,俄羅斯出現了政治穩定、經濟增長的良好態勢。普京將自己的政治改革稱為是在葉爾欽過去的基礎上推行的,所有的成就都是葉爾欽的政治遺產。這讓葉爾欽感到十分欣慰。

後葉爾欽時代的俄羅斯

諸多跡象表明,葉爾欽之所以比較痛快地宣布辭職,似乎存在一種默契:普京允許他在俄政治生活中"繼續發揮作用"。

葉爾欽宣布辭職後不到一周,就由外長伊萬諾夫陪同,乘坐專機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訪問,普京親自到機場送行。葉爾欽辭職後,在克裡姆林宮仍然擁有一間辦公室,葉爾欽說他還要繼續工作,要幫助普京,為俄羅斯效力。

實際上從1998 年金融危機後,葉爾欽對俄羅斯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小,擔任總理的普京實際上已經按照自己的執政理念調整了俄羅斯的內外政策。對外政策方面,普京改變了葉爾欽的親西方戰略,重新高揚大國主義旗幟,強調俄羅斯的大國地位,斷然拒絕西方染指車臣事務的企圖。普京多次宣稱俄羅斯致力於推動多極世界,堅決反對美國為首的的單極世界,表明了俄羅斯與西方對抗的強硬立場。

對內,普京認為俄羅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須把普世價值與俄羅斯的傳統價值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普京向人民承諾:俄羅斯決不會回到過去,因為他確信市場經濟和民主是"全人類都在走的主幹道,只有這條道路可以使經濟迅速發展,可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

就任總統以來,普京繼續加大打擊車臣非法武裝的力度,削弱地方政治勢力,確保國家統一,並努力創造條件逐步摒棄寡頭政治,贏得了國民的信任。事實證明,葉爾欽選擇普京,是非常明智和正確的。

葉爾欽退休後的生活如何?我們可以看看他的夫人奈娜的回憶:我們擔心過鮑裡斯該怎麼過退休生活, 擔心他會不會有些空虛、失落。 幸好他酷愛閱讀,退休後終於有時間讀書了。 另外,在那天晚上,我們就開始制訂旅遊計劃,終於能平靜地生活了。

相關焦點

  • 葉爾欽提前引退,普京從名不見經傳到開闢新時代
    葉爾欽這位用人極為苛刻的總統,幾年來不斷更換總理,最終選擇了資歷不深的普京。葉爾欽任命普京為總理的當天,就曾公開宣布他是「當之無愧的俄羅斯下屆總統候選人」。葉爾欽在其回憶錄《總統馬拉松》一書中專門闢出一章的篇幅,詳細描述了他衝破阻力,臨危授權,委任普京為總理,為向後者提前交出總統大權鋪平道路的經過。葉爾欽說,越接觸就越信任普京。「普京是1997年3月來克裡姆林宮工作的。
  • 普京之後誰來執掌俄羅斯:葉爾欽集團蠢蠢欲動,打算東山再起?
    普京總統究竟什麼時候才會退休?一直是所有人關注的話題,儘管前幾年有無恥之徒「進諫」要普京總統直接自立為沙皇,但從最近的情況看,普京總統似乎準備再幹四年後就正式退休,一系列消息顯示,普京總統的身體狀況似乎出現了問題,帕金森症惡化,當然,這類消息跟普京總統及其家人的負面消息一樣,都被克裡姆林宮否認。
  • 葉爾欽如果不選擇普京,俄羅斯將如何發展,會再次走向解體嗎?
    在外界眼裡,俄羅斯自從蘇聯解體獨立以後,已經有近30年歷史,而俄羅斯之所以保持強大,主要還因為俄羅斯選擇了普京,正是普京確保了俄羅斯強大。但有些學者曾認為,葉爾欽一生唯一做對的事,就是選擇了普京。其實選擇普京也是歷史的選擇,俄羅斯的正確選擇。這就如考試做單選題,選錯了可能會是俄羅斯的悲哀。
  • 最可能接班普京的候選人是他:跟隨普京20年的「御前護衛」
    阿列克謝·久明與普京今年還不到50歲,比普京整整小20歲的阿列克謝·久明是一個正年輕的少壯派。他已經追隨普京20年了,被認為是普京派系的老面孔,他的行政路線和方法都經過了長期鍛鍊,現在已經被普京放到了關鍵位置,我相信這是普京在培養他的接班人。
  • 普京:沉默的沙皇
    加上丘拜斯的推薦,普京反而升官了。也因為這次的「有情有義」,葉爾欽後面才放心將總統大位交給普京,因為普京當年不會背叛索布恰克,今天也不會背叛他葉爾欽。俄羅斯政壇高層的很多故事風格特別像黑手黨往事,總把我看懵半天,搞不清是在看政壇舊事還是黑幫傳奇。而索布恰克流亡海外時,季姆琴科就在中間替普京傳遞消息,可以說這些人早就是生死之交。
  • 「小英大權雖在握,基層實力卻虛弱」,專家揭秘蔡英文權力遊戲
    他講的是我在外面好的親戚都沒有,我自己家連個小孩都沒有,蔡英文也是這樣,她選舉都是靠棋子,選新北市長的時候就是代表黨,大家聚攏拱她,她沒有自己的基層實力。可是當她慢慢地權力越來越大,她就注意到一件事,她這時候必須要廣結派系,要提拔後人。所以她在廣結派系的時候,這個時候她必須南北各押一個人,北部就是鄭文燦,南部將來陳其邁回去。
  • 普京:一個人的戰爭,一個人的國家
    一、1974年,正在列寧格勒大學讀書的普京,突然接到學校通知,有個中年人在教室等他。那時的普京只有23歲,還是一枚青澀的學生,聽說陌生人要見他,難免有點忐忑不安。這些外國企業為什麼非要來聖彼得堡,還不是普京的關係起作用嘛。負責一線工作幾年之後,普京已經成為聖彼得堡的二號人物,江湖人稱「灰衣主教」,也有人說他是索布恰克的「守護天使。」
  • 葉爾欽敢大聲喝斥戈巴契夫,為何勃列日涅夫時期卻沒人敢這樣?
    那麼,葉爾欽為何敢喝斥戈巴契夫。一,戈巴契夫手裡沒有權力了。戈巴契夫上臺之後,試圖通過改革將蘇聯這艘大船走出泥沼,他提出了「新浪潮」改革運動,所謂的「新浪潮」不過是把蘇聯的政治制度由社會主義改為資本主義。
  • 只要不賣國,將沒人能管得了他!是什麼讓普京全家獲得特赦權?
    在莫斯科只工作了3年,在1999年連升三級,被提拔為俄聯邦總理;在1999年底,當上了俄羅斯的代總統;3個月後獲得超過53%的支持率,成功地競選為俄羅斯第三屆總統。在1999年12月31日,俄羅斯前總統葉爾欽突然宣布辭職,同時任命僅47歲的普京為代總統,這個決定讓全球各國感到驚訝。葉爾欽未到任期,怎麼提前辭職呢?又為什麼選擇普京繼任呢?葉爾欽,蘇聯解體後的第一任俄羅斯總統。
  • 1994年,葉爾欽籤署的一個條約,給俄羅斯留下巨大的隱患
    尤其是大國來說,更是如此,最典型就是俄羅斯,前任總統的很多行為,至今都產生巨大的影響,最典型就是葉爾欽。在1994年,葉爾欽總統籤署的一個條約,給俄羅斯留下巨大的隱患,將威脅俄羅斯未來。俄羅斯是戰鬥民族,也是一個非常崇尚英雄和強人的國家。所以自古至今俄羅斯正是在很多強人的帶領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在俄羅斯歷代領導人之中,葉爾欽其實評價很低。
  • 普京一家罕見舊照:年輕時很帥
    1976年,普京完成了克格勃的訓練,兩年後他進入了列寧格勒情報機關機要部門。他在此部門工作到1983年,隨後在莫斯科的克格勃學校學習一年。1985-1990年,克格勃將普京派遣到東德,普京在當地得到一個次要工作。
  • 20年前,俄羅斯人問:普京是誰?
    記者 | 安晶1999年8月9日,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任命普京為第一副總理兼代總理之時,大部分政客和民眾都認為葉爾欽「瘋了」。出身克格勃、擔任過聖彼得堡第一副市長、總統辦公廳第一副主任的普京當時並不為外界所知。反對人士紛紛指責葉爾欽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扶持缺乏政治經驗的親信上臺。
  • 劉備臨死前,為什麼將內外軍事大權交給李嚴而不是諸葛亮?
    在許多人看來,諸葛亮對於劉備絕對忠誠,而劉備對於諸葛亮絕對信任,可為何劉備臨死前要將兵權交給李嚴而非諸葛亮呢?危急關頭李嚴再一次站了出來,他帶領著5000兵馬前去鎮壓叛亂,憑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李嚴成功實現以弱勝強,誅殺馬秦、高勝,平定叛亂。從戰績上看,顯然李嚴的軍事才能要高於諸葛亮,所以劉備託孤時才會就將他任命為中都護,掌管蜀漢內外軍事大權。
  • 總統普京,以強硬手腕贏得世界尊重,一個老婦人紙條卻成他的遺憾
    鐵漢柔情,普京強腕之下其實也有一顆柔軟的心 普京總統執政俄羅斯多年,他是克格勃特工出身,也因此,普京的頭腦和身手都十分了得;而且幾十年的克格勃生涯,也帶給了這個男人堅定、忠誠和強硬等精神品質;但是很少有人能夠了解到,普京內心強硬之下的柔軟。
  • 從翩翩少年成長為「鐵血硬漢」,普京成了俄羅斯的全民偶像
    四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曾連續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人物排行榜首位。2000年的俄羅斯可謂滿目瘡痍,當普京問鼎總統寶座之後,俄羅斯重新站立在強國之列。從小在工人大院長大的普京頑皮,老師的評價是愛打架。到了六年級才當上少先隊員。和同班同學站在一起的普京青澀的臉龐上流露出嚴肅的表情。從這張老照片中,還可以依稀辨認出普京的神態。1970年,普京和同班同學艾蓮娜在一場晚會上跳舞。
  • 普京的「孩子們」⑬|小普裡馬科夫:俄羅斯公共外交新掌門
    【編者按】這裡所說普京的「孩子們」,並非生物學概念,而是政治社會學概念。他們指在普京執政俄羅斯20多年期間成長起來、開始在俄羅斯政界嶄露頭角、並有可能在2024年後掌管俄羅斯的新一代權力精英。因此,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馮玉軍教授推出「普京的『孩子們』」專題系列,與大家共同盤點,哪些人有可能進入未來俄羅斯的權力核心?
  • 梅德韋傑夫內閣辭職原因不簡單,俄專家:普京成功挫敗了蓄謀政變
    他認為,年初之所以發生政壇「地震」,是因為梅德韋傑夫政府的部分成員被寡頭集團控制,普京總統收到了一些寡頭集團頭目和政府高官蓄謀發動政變的確切證據,於是採取了先下手為強的辦法,直接讓內閣成員全部下臺,從而挫敗了這場陰謀。阿維裡揚諾指出,那場未遂政變把「賭注」壓在了一些自主義色彩濃厚的政府官員身上,同樣想通過憲改讓權力更迭更有利於境外勢力代理人。
  • 走向自我毀滅的泥足巨人:在普京之後,誰能拯救俄羅斯這個國家?
    俄羅斯的人口危機2000年莫斯科大學人口教授鮑裡斯·謝爾蓋耶維奇·霍列夫針對俄羅斯的人口問題闡述一番論斷:1999年,俄羅斯出生人口只有121.58萬人,但死亡人口卻高達214.03萬。如果照這樣繼續下去,至21世紀末,俄羅斯民族將從地球上消失,整個俄羅斯將變為墳墓。
  • 普京「寵愛」的搭檔,「七朝元老」俄外長拉夫羅夫
    有這麼一位外交長,他頗受讚譽,被人稱為傑出的外交家;他強硬敢言,在美國巔峰時期在聯合國等國際舞臺上對其進行言語嘲諷;他是鐵血硬漢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完美搭檔,他,就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拉夫羅夫,身材高大頭髮整潔得體,精緻的無框眼鏡更顯得其儒雅得體。
  • 妻子67歲病逝後,戈巴契夫負罪感沉重:我為何不能挽救她生命
    1999年,戈巴契夫妻子賴莎去世,年僅67歲。 戈巴契夫深受打擊,賴莎在病中遭受的折磨和最終的早逝讓他背上了沉重的負罪感,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為何不能挽救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