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世紀尚無人能單獨獲獎

2020-12-10 騰訊網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5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7:30)公布。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諾貝爾本人對實驗生理學很感興趣,並想為那些通過在實驗室的科學發現而取得的新進展設立獎項。

一、透過數據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16人次

據諾貝爾獎項官方網站數據顯示,自獎項設立的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0次,總計219人次獲獎。與同年設立的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相比,獲獎人數是最多的。

21年

距離上一次獲獎者獨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經過去了整整21年,那還是1999年,本世紀還無人能單獨獲獎。而在已頒發的110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有39人單獨獲獎,33人和一位同仁獲獎,38次出現三人同時獲獎。

32歲

截至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最年輕的獲獎者是加拿大的弗雷德裡克·班廷爵士,1923年獲獎時只有32歲。他和同事英國生理學家約翰·麥克勞德的獲獎原因是在研究糖尿病治療方法時合成了可以控制血糖的注射劑人造胰島素。

87歲

年齡最大的獲獎者是美國病毒學家佩頓·勞斯,1966年獲獎時已經87歲高齡。他和同事哈金斯的獲獎原因是發現了勞斯腫瘤病毒,這種病毒至今仍是癌症研究中的重要實驗材料。

32次被提名

諾獎界的「小李子」: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2次,但一次都沒有獲獎。

12位女性

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16位獲獎者中,有12位是女性。而其中最為中國人熟知的就是2015年的獲獎者屠呦呦了,她因發現青蒿素而獲獎,而這種物質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還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此外,唯一一位單獨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芭芭拉·麥克林託克,她於1983年獲獎。

1位獲獎者去世後獲獎

從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規定,除非在諾貝爾獎宣布後死亡,否則獎項不能在死後頒發。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後,人們發現其中一位醫學獎得主拉爾夫·斯坦曼在三天前去世。諾貝爾基金會的董事會檢查法規後,諾貝爾委員會決定遵循誠信原則,仍將該獎項授予他。

1人被當局強制拒絕頒獎

阿道夫·希特勒曾禁止三位德國諾貝爾獎得主接受諾貝爾獎,其中包括193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哈德·多馬克。他們都可以獲得諾貝爾獎文憑和獎章,但不能獲得獎金數額。

二、獎牌什麼樣?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的正面與物理學、化學及文學獎獎章相同,都鐫刻著諾貝爾的浮雕像,但獎章的背面是獨特的。由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授予的獎章背面的圖案是「一位醫學天才在她的膝上放著一本打開的書,為了給生病的女孩解渴,正在收集從巖石上湧出的水」。獎章上刻的話取自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翻譯為「發明使由藝術裝飾的生活更美好。」

三、爭議

評定標準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應授予在前一年度,賦予人類最大的利益;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內作出最重要發現的人。遺囑中的關鍵詞是發現和對人類最大的好處。在與諾貝爾基金會章程的準備工作中,對這些詞的實質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但是,最後沒有提供任何準則。因此,如何在挑選獲獎者時應用這些術語,就取決於頒獎機構了。基礎科學領域的發現比臨床醫學領域的發現更容易定義。另一方面,對人類最大的好處往往在臨床醫學中比在基礎研究中更明顯。發現被定義為新知識的突然而顯著的增長,而不是知識的穩定增長。因此,獎勵的是具有高度原創性的科學突破,而不是終身成就。

獲獎者數量的限制

1968年頒布的條款規定:任何諾貝爾獎項的獲得者都不得超過三人,這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多於一人已呈上升趨勢。在上世紀前50年共有59人獲得該獎,而1951至2000年期間,共有113人獲獎。進入本世紀,還從未有人單獨獲獎。而當前的生物醫學研究更多的是以團隊進行而不是由個別科學家單獨進行,使得不太可能是任何一個科學家,甚至一些科學家,是某一研究發現的主要貢獻者;這也就意味著當一個獎項的提名可能有超過三名參與者時會被自動排除在外。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免疫學家艾利森和本庶佑獲獎
    癌症每年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是人類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人類和癌症抗爭的裡程碑。在2018年醫學獎獲得者的發現之前,癌症臨床發展的進展長期以來沒有重大突破。「免疫檢查點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癌症治療方法,並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看待癌症如何管理的方式。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為何頒給這3人
    1976,布林伯格(Baruch Blumberg)因對B型肝炎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74年Golafield首先報告輸血後非甲非B型肝炎。此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獎委員會說,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貢獻」。此前對甲型和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已有不少發現,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是誰?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們的發現,揭示了慢性肝炎其餘病例的病因,並使得血液檢查成為可能,新的藥物也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作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美國)、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Rice)(美國)共同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附過去5年得主名單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意義何在?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獲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近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三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2日電(記者李驥志 付一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2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名美國科學家傑弗裡·霍爾、麥可·羅斯巴什和麥可·揚,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有外媒分析,諾貝爾和平獎或將成為「新冠和平獎」,及獎項會頒給在抗擊疫情上有突出成就的組織或個人。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你知道嗎?圖片來自nobelprize.org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和平,化學,物理,生理學或醫學,文學),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1]。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度解讀!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Harvey J. Alter、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Michael Houghton和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Charles M. Rice因發現了C肝病毒而獲得此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
    諾貝爾獎(瑞典語:Nobel priset;英語:Nobel Prize)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包括五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這五個領域「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重磅解讀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C肝病毒發現者獲獎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給了三位在血源性肝炎研究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全球人群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其會導致很多人患上肝硬化乃至肝癌。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位科學家,他們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從而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日揭曉,獲獎者是三位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過程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邢斯嘉 李行健 見習記者苗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時間昨天傍晚,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國科學家分享這一殊榮。兩年前,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女科學家,也讓這個獎項被更多中國人所了解。屠呦呦是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而得獎。今年,這三位科學家又是因為什麼得獎呢?為了搞明白這個問題,昨晚,央廣記者多方求教,用了近四個小時,力求給大家做靠譜兒的翻譯。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龍雲 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諾貝爾委員會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在斯德哥爾摩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J·阿爾特(Harvey
  • 這是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
    網傳消息截圖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4個字的健康建議,價值740萬!》,文章稱:三位科學家通過精密的實驗得出幾個結論:熬夜會打破人體內精妙的時鐘,疾病匍匐而來。
  • 從果蠅處見微知著——記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從果蠅處見微知著——記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記者彭茜 李驥志  一隻小小的果蠅體內,竟有揭示人類生物鐘機制的基因密碼。  三位「40」後美國科學家歷時幾十年,從果蠅處見微知著,發現了其中的奧秘。
  • 生物節律研究,揭開人類生物鐘的秘密——解讀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
    新華網上海12月10日電 今日,由上海市科協主辦,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及上海科協大講壇管理辦公室共同承辦的「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科普報告會」在滬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主持。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Harvey J. Alter, Michael...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為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數百萬人的生命...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美國)、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和查爾斯·賴斯(Charles M.
  • 科普:生命時鐘的振蕩器——解讀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
    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三位科學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生命時鐘怎樣「滴答」走動。  含羞草葉子在黑暗中仍按晝夜規律開閉,向日葵在太陽尚未升起時已經朝向東方,人在亮如白晝的辦公室裡待到半夜照樣犯困——生物的自然節律並不依賴於外界條件刺激,而是由某種內在機制掌控。鐘錶的核心元件是振蕩器,比如鐘擺、機械振子或石英電路,它們產生穩定的周期性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