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艦長講武德,禁止水兵射殺落水美軍,還向美軍艦長敬禮

2020-12-22 騰訊網

1944年10月25日拂曉,雷伊泰灣海戰在薩馬島海域的晨曦中迎來了高潮階段。慄田健男中將率領的第二艦隊主力幾經周折,終於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進抵薩馬島海域。在日軍艦隊和雷伊泰灣灘頭之間,只有美軍第77.4特混大隊的3個護航航母編隊,它們在以世界第一巨艦"大和"號為首的日軍艦隊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為了掩護航母撤退,美軍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不顧懸殊的實力差距拼死反擊,付出了沉重的犧牲,2艘驅逐艦和1艘護航驅逐艦被日艦集火擊沉,另有1艘護航航母也在日軍炮火的蹂躪下緩緩下沉,數以千計的美軍官兵在彈雨橫飛的海面上痛苦地掙扎著……

這幅畫作表現了薩馬島海戰中美軍"約翰斯頓"號驅逐艦冒著日軍炮火發起反擊。

就在美軍倍感絕望之時,出於複雜的原因,慄田居然下令掉頭撤退。就在此時,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極為罕見的一幕發生了,一艘日軍驅逐艦從千瘡百孔的美軍"約翰斯頓"號驅逐艦身旁駛過,日軍素有殺害戰俘的惡行,那些漂浮在水中的美軍倖存艦員已經看到日軍水兵將炮口對準了自己。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在劫難逃之際,軍艦上突然傳來厲聲喝令,但並不是開火的信號,更讓美軍官兵驚訝不已的是,這艘日艦不僅沒有射殺落水者,艦上水兵還向他們拋下食物和淡水,而在日艦艦橋的舷側平臺上,一位身穿草綠色軍裝的日軍軍官將右手舉起,致以軍禮,一動不動地注視著他們……

薩馬島海戰中拖著長長的煙霧向慄田艦隊衝去的美國驅逐艦分隊。

這艘大發慈悲的日軍戰艦就是著名的祥瑞艦"雪風"號,而下令不準攻擊美軍倖存者,並向對手致敬的軍官正是該艦艦長寺內正道海軍中佐。在二戰時期,日軍的殘暴冷酷是眾所周知的,在畸形的武士道精神的灌輸下,日軍官兵對於落敗的敵軍毫不留情,極盡侮辱虐待之能事,屠殺戰俘之舉屢有發生。在這種大環境下,為何"雪風"號的官兵會有這種富於人道精神和騎士風度的舉動呢?還要從這位頗有傳奇色彩的寺內艦長說起。

"雪風"號是陽炎級驅逐艦的八號艦,因為屢經惡戰卻能始終倖存而被視為"祥瑞"。

寺內正道於1905年出生於日本栃木縣,海軍兵學校第55期畢業生,又在海軍水雷學校進修魚雷戰術,常年在驅逐艦部隊服役,是根正苗紅的"水雷屋"(日本海軍對於驅逐艦指揮官的稱呼)。寺內生性耿直豪放,嗜酒如命,酒量極大,是軍中有名的"酒豪",據說曾經拎著容量一升的大酒瓶四處找艦上同僚對飲。不過,寺內可不是一個無能的酒徒,他的業務能力極強,操艦航海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手,平時靠岸都比其他戰艦來得快,對於海戰戰術也十分精通。更為重要的是,寺內為人坦蕩,富於人格魅力,對待下屬和藹可親,從來不擺官架子,深受官兵愛戴。

寺內正道,"雪風"號驅逐艦第五任艦長,也是最傳奇的一任艦長。

1943年12月10日,寺內正道成為"雪風"號第五任艦長,他向全體官兵致辭時以斬釘截鐵的口氣說道:"雪風不會沉!要問為什麼?就因為我是艦長!"他後來的確兌現了諾言,在戰爭後期帶領全艦官兵經歷了馬裡亞納海戰、雷伊泰灣海戰以及最後的衝繩特攻,避開了無數魚雷和航空炸彈的襲擊,成功倖存到戰後。在"雪風"號上,寺內保持了自己一貫的坦率作風和耿直性格,敢於對上級不合理的命令提出質疑,極力維護自己的部下,曾經因為頂撞上司而被推遲半年晉升。在1945年4月"大和"號前往衝繩執行特攻行動前的作戰會議上,身為一介艦長的寺內當面怒懟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之介少將,直接表達了對自殺特攻的不滿:"口口聲聲說是聯合艦隊最後的作戰,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參謀長您待在日吉臺的防空洞(當時的聯合艦隊司令部)裡呢?難道不應該親自指揮我們出擊嗎?"

表現"雪風"號奮力迎擊美軍空襲的畫作,該艦在寺內指揮下沒有遭受任何嚴重損傷。

相關焦點

  • 二戰美軍醫療兵哭訴:德軍很「紳士」,日軍卻是「屠夫」
    西歐戰場,德軍明令禁止射殺敵方醫療兵在很多二戰影視劇中,我們卻很少看到美軍醫務兵中彈的鏡頭,難道這是「神劇」的節奏?其實並不是,在歐洲戰場,美軍救護兵們確實敢毫不顧忌撲上前搶救,身上這麼扎眼的標誌倒成了他們的底氣。
  • 美軍提名女航母艦長是為國內局勢作秀?
    ▲美軍薪酬等級表Enlisted為士兵職稱Offcer為軍官職稱這個等級可不是熬工齡就能拿到的,由於美軍常年在海外執行任務1996年畢業後,大谷先後服役於「島雪」號訓練艦與「山霧」號護衛艦,並創下首個女性訓練艦艦長、首個女性護衛艦長的記錄,2018年晉升一等海佐(海軍上校)。中國海軍中目前還沒有正職女性艦長,但距離這一步已經很近了。
  • 二戰丟人一幕:美軍為一日本兵舉行隆重海葬,國旗裹屍鳴槍致敬
    圖:密蘇裡號上一個麵包師抓拍的日軍飛機撞艦瞬間艦上水兵清除戰鬥機殘骸時,在機艙內找到了一個日本飛行員的屍體,水兵們本打算將他拋到海裡,但被艦長威廉·卡拉漢制止了。那一刻,卡拉漢不知道何種「騎士精神」附體,固執地認為,這個日軍飛行員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是一個值得尊重的敵人,應該為其舉行正式的軍事葬禮。圖:密蘇裡號艦長威廉·卡拉漢這個決定震驚了他的手下,紛紛表示抗議。
  • 自稱射殺200多名美軍,所謂的日本最強兵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戰鬥打響後不久,美軍就成功登陸,日軍只得退往島內死守,船阪弘則不斷地用步槍和擲彈筒對抗美軍。(美軍向島上日軍發起搶灘登陸)戰鬥的第三天,船阪弘的左大腿嚴重受傷,軍醫在檢查後認為現場的條件不足以進行治療,就留下了一枚手榴彈給他,意思是讓他與美軍同歸於盡。
  • 美軍史上第一位航母女艦長誕生,一個優勢非常明顯
    (圖/星條旗報) 據美國海軍研究學會(USNI)網站12月23日報導,美國海軍於當天宣布,美國海軍有了首位女性航母艦長!她就是艾米·鮑恩施密特。她在6名航母艦長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海軍"林肯"號航母艦長。她的新職務,也填補了美軍女兵又一任職空白。
  • 第5艦隊杜魯門號開赴波斯灣,艦長是伊朗裔,美軍提拔其有何意義
    但很快有好事的媒體挖出新聞,讓人詫異的是,CVN-75杜魯門號航母的現任艦長卡文. 哈基姆扎德是一名正宗的伊朗裔軍人,其父是伊朗人,母親為美國人。卡文艦長雖然出生於美國德州,但其很小的時候就舉家搬回了伊朗,而他的童年時期都在伊朗接受教育,當時伊朗有不少西方國際學校。
  • 美軍吹哨航母艦長被革職,原因卻不是失職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海軍已經解除了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艦長克洛澤的職務,美國媒體認為艦長洩密曝出美軍慘狀是撤職的主要原因。克洛澤此前因為羅斯福號航母上爆發疫情,而緊急向美國海軍寫信,要求美國海軍同意讓艦上所有船員儘快下船。
  • 日軍驅逐艦升起白布,投降還是詐降?美軍:管他呢,一概炮火招呼
    隨著美軍將越來越多的艦艇和飛機投入戰場,日軍開始逐漸處於下風,為了能挽回戰局,日軍試圖在夜間出動艦隊對美軍佔據的機場進行炮擊,並藉機向島上運輸人員和裝備。但是美軍司令卡拉漢少將在接敵過程中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命令艦隊右轉以規避與日艦隊直接接觸,結果不但沒有規避成功,反而縮短了和日艦之間的距離。美艦隊司令的錯誤還造成了其艦艇編隊一片混亂,打頭的4艘驅逐艦在夜暗中沒有接收到來自旗艦「舊金山」號重巡洋艦的命令。此時日艦主力已經逼近,由於雙方無法判識敵我,因此誰也沒有開火。
  • 航母艦長是什麼軍銜?美國核動力航母艦長是上校,那山東艦呢?
    那麼問題來了,航母上的艦長,究竟是什麼軍銜等級呢?這是一個讓許多人感興趣的問題。我們不妨以美國航母為例,對這個問題進行一些解釋。比如前段時間被美軍解除職務的前「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的艦長布雷特·克羅澤爾,這個大叔可不簡單。
  • 二戰航母爆炸70次卻因官兵自救而倖存,讓現代美軍準航母汗顏
    而75年前一艘曾承受難以想像破壞的美軍航母無疑和好人理察號形成鮮明對比,它就是1942年12月開工的富蘭克林號,該艦長約270米,最大速度33節,滿載排水量33000噸,可搭載最多近百架戰機,同時還有體系化的先進防空火力以及配套的各種雷達和指揮系統,是當時世界一流航母之一。
  • 薩沃島海戰,美軍死亡人數是日軍的20倍,為何山本五十六卻大怒?
    當時日軍多名高級軍官的判斷是:美軍不會出現在西太平洋諸島。但是,日軍的判斷失誤了!中途島之戰後,盟軍雖然挽回了頹勢,但是在南部太平洋地區還是比較被動,美軍迫切想要從日本手中奪取戰略主動權,但對於下一步動作,當時美軍內部存在爭議,當然,大體上美軍是有共識的,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和西南太平洋戰區司令麥克阿瑟都認為應該儘快奪取拉包爾。
  • 別抬槓,女艦長,咱們中國海軍也有
    本月9日,美國海軍提名女性軍官艾米·鮑恩施密特(Amy Bauernschmidt)上校擔任航空母艦艦長,這是美國海軍歷史上首位女性航母艦長。 有網友看見這條消息說,看看人家美軍,航母都有女性艦長,再看看我們軍隊。安不安全表示,這麼說純屬抬槓。
  • 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是什麼軍銜?
    而作為一艘航空母艦的艦長,也應該是軍銜相當高的海軍軍官,才能夠勝任,一般都要到大校軍銜才能夠當上航空母艦的艦長。1、我國航母的艦長軍銜我國現在擁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兩艘航母,現在我國航母的艦長軍銜是大校軍銜,相當於正師級軍官,也是僅次於少將的軍銜。
  • 印度艦長一聲令下,航母艦隊攔住美軍去路,企業號航母無功而返
    也正是見識到美軍航母在二戰中出現的表現,一直立志要成為世界大國的印度在獨立不久後便向英國採購了一艘半人馬座級航母裝備海軍,成為二戰之後第一個裝備航母的國家。雖然印度國產航母計劃讓印度海軍受盡了外界的嘲笑,並且因為多次的事故也讓不少人覺得印度海軍實力非常弱,但是印度海軍也有自己的高光時刻。
  • 中國海軍7艘特殊戰艦:個個身懷絕技,曾讓美軍艦長後怕
    而面對它們,曾有美軍艦長直言有些「後怕」。作為中國海軍的前主力,四艘現代級驅逐艦可謂是勞苦功高,有美軍艦長在觀看完現代級驅逐艦上的日炙反艦飛彈發射後被深深震撼,直言想起當初與其碰面有些「後怕」。圖為中國海軍115、116號艦可以預見,尚未開始改裝的其餘3艘現代級接下來都會按照中國海軍最新的標準裝備進行改裝,在完成中期升級後,還將繼續在中國海軍長期服役。
  • 日本帝國覆滅記——日軍艦被美擊沉,艦長拒絕撤離,一同沉入海底
    1944年10月21日,正當慄田艦隊全速通過婆羅洲的時候,接到日軍聯合艦隊的命令,要求他的艦隊進入雷伊泰灣並摧毀美軍的兩棲船隻。他的上司建議從兩頭攻入這一地區,第1攻擊部隊的主力沿著巴拉望島的北岸前進,通過呂宋和薩馬之間的聖貝納迪諾海峽,從北面逼近雷伊泰灣。
  • 美軍都怕死嗎?小軍艦敢對日軍戰列艦衝鋒,死傷數萬機組依舊戰鬥
    其實,美軍名將麥克阿瑟曾經有這麼一句話: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著。論戰鬥精神和勇氣,美軍還真沒怵過多少對手。甚至在很多地方,美軍同樣是以強大的鬥志和戰鬥精神與敵人血拼到底。 1944年10月25日,由於日軍聲東擊西的戰略成功吸引了美軍注意力,導致大批日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突入雷伊泰灣。此時雷伊泰灣只剩下了「塔菲3小隊」的3艘被稱為「錫罐戰艦」的弗萊徹級驅逐艦和4艘戰鬥力不值一提的護航驅逐艦,外加上6艘護航航母。而他們面對的日軍是一支非常強大的艦隊,其兵力有4艘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11艘驅逐艦。
  • 美日關於夕立號戰果分歧大,突入美軍編隊造成混亂,重創多艘軍艦
    雙方在鐵底灣遭遇後,日軍夕立、天津風與春雨一同衝向美軍陣型的後5艦:朱諾、阿倫.華特、巴頓、蒙森、弗萊徹。隨後夕立打開探照燈照射美軍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導致亞特蘭大號遭到日軍編隊的集火射擊,位於艦橋的編隊司令當場陣亡並造成嚴重受損,後沉沒。在日軍主力集火亞特蘭大的同時,天津風發射的2枚魚雷擊中巴頓,巴頓號帶著慘重的傷亡而沉沒。天津風與春雨轉向北邊撤退,而夕立繼續向美軍編隊靠近並開火。
  • 俾斯麥號艦長林德曼上校犧牲後,德國都做了什麼來紀念他?
    在俾斯麥號的最後一刻,她的艦長奧託·恩斯特·林德曼和他的戰鬥信使站立在艦艏的旗杆處,向落水的士兵敬禮。當船翻向左舷時,戰鬥信使落入了水中。林德曼緊握旗杆,繼續向他們敬禮,最終隨船沉沒了。柏林達勒姆地區的林德曼家族墓地在林德曼犧牲後,德國以多種方式來表彰這位勇敢善戰,恪盡職守的艦長。
  •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美軍本是乘勝追擊,卻陣亡1000多人落得慘敗
    除此之外日軍還動用了四個航空聯隊,一切目標皆在於首先摧毀美軍運輸船隻,然後尋找一個適當的機會與美軍展開決戰,摧毀美軍主力軍艦並消滅試圖逃亡的美軍。 而事實上,戰鬥在9日當天夜裡還在進行,美軍還沒有進行撤退,美軍指揮官還在衡量是否有必要撤退,因為連續36小時的高強度作戰加上確實有軍艦損失,已經令美軍有些感到疲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