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官名「太子洗馬」是個什麼職務?你可別小看這個官職

2021-01-20 大咖說史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這樣一個奇怪的官名,那就是太子洗馬,如果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這個職務應該是給太子洗馬的雜役,與任職內容風馬牛不相及。

歷史上最有名的太子洗馬,莫過於西晉初年的李密(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李密)。李密被封為太子洗馬以後,因為牽掛自己的祖母,於是給皇帝上書,讓皇帝了解自己的心意,同時希望皇帝能夠放自己回家,李密給皇帝的這份上書,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情表》。

不過,從這段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太子洗馬是可以給皇帝上書的,並且太子洗馬的任免是需要皇帝的認可。這就說明太子洗馬這個職務不簡單,絕對不是個沒有存在感的雜役。那麼,太子洗馬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的職務?

圖片:洗馬劇照

一、太子洗馬的變革

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的話,太子洗馬確實是一個沒有什麼出息的職務,但如果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太子洗馬這種職務,還真是一般小官僚敢得罪的。

圖片:朝廷的官員們劇照

1、太子洗馬的來歷

所謂的太子洗馬,其實最初並不叫這樣,而是叫做太子先馬,古代的貴族是天底下最講究儀式感的一個群體,官員和貴族出行的時候,身旁都會存在一大堆儀仗隊。並且,不同級別的官僚,儀仗隊有著不同的規格,如果亂用儀仗隊,輕了會挨板子,嚴重的話,只怕會被砍頭,比如親王用皇帝的儀仗隊試試。

在先秦時期,太子的儀仗隊裡存在這樣的職務,會有專人負責在前面騎著馬開路,這個職務就是著名的「先馬」。不過,隨著時代的演變,太子洗馬這個職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繼續負責給太子開路了。

在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先馬是春秋時代的越王勾踐,當初,吳國滅亡越國以後,越王勾踐成為吳王夫差的奴僕,夫差為了羞辱勾踐,於是在出門的時候,讓勾踐擔任先馬這項工作,當然,由於夫差並不是太子,從這個角度來說,勾踐當然也不是太子洗馬。

不過,從對先秦時代的官職體系來看,先馬應該並不是一個常設的職務,而是臨時職務,秦漢以後,先馬開始成為一個常設的職務。並且一般認為:從東漢時候開始,太子洗馬的職能就發生了變化,有學者認為從東漢時代開始,太子洗馬的職能就不再是為太子出行開路了,而是負責其他工作。

圖片:在前面騎馬開路劇照

2、沿革

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從秦漢時期便開始存在,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在唐朝的時候,太子洗馬的職務大概是從五品,品級相對低一些,不過,權限卻很大。

到了清朝的時候,雖然清王朝並沒有規定太子洗馬的工作內容,但是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卻依舊存在。並且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在清朝的時候,也是從五品這個級別。

需要說明的是:在清朝的時候,太子洗馬其實類似於臨時安置的職務,屬於翰林的官員在進行調派或者換崗的時候,臨時擔任這個職務,因此,這種情況可以理解成現代的虛職。

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撤銷了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就這樣,這個歷史長達2000年的官職畫上了句號。

圖片:清朝時期的太子洗馬劇照

二、太子與洗馬各自有哪些職能

前面說過:太子洗馬這一職務原本是給太子開路的官員,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太子洗馬演變成了類似於太子助理的官員,一般來說,太子洗馬的主要職能是負責管理太子府的文書以及檔案管理。

1. 太子的作用

在封建社會,太子其實就是預選的皇帝,因此,有必要學習熟知處理國家事務,只要有太子在,一旦皇帝去世,朝廷便不會因為皇帝的去世而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太子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繼承皇位。

不過,治理國家是非常需要專業技能的事情,因此皇帝在世的時候就會交給太子一些工作,並且通過這些工作來鍛鍊太子的執政能力。

此外,有的時候皇帝不在朝廷,比如御駕親徵,或者在外地視察民間的時候,朝廷裡面的事情總是需要有人來處理的,這個時候,太子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太子會在這個時候暫時行使皇帝的權利,如果太子始終沒有接受過治國理政方面的鍛鍊的話,要如何來治理偌大的國家?

圖片:明朝太子與群臣劇照

2. 洗馬的作用

所以,古代皇帝為了讓太子能夠好好掌握治理國家的技能,會給太子爺安排一個官署,其實客觀上可以理解成一個壓縮型的小朝廷,太子身邊的這些大臣,就是朝廷文武百官的一個縮影。

而太子洗馬是負責太子的文書資料檔案的工作,並且輔助太子工作,綜合來說,太子洗馬可以理解成是太子的秘書,或者是太子的助理、副手。

太子洗馬雖然是一個五品左右的職務,在朝廷裡面像太子洗馬這樣級別的官員可謂比比皆是,但是,太子洗馬卻是最不能得罪的官吏之一。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歷史上每當一個新的皇帝上臺以後,朝廷裡面的官員都會經過一番更新,比如李世民登基以後,唐朝朝廷的官員幾乎全部都換成了秦王府裡的人。

所以,如果太子登基,所重用的人肯定也是太子府裡的,按照過去的慣例,太子成為新的皇帝以後,或許會安排原先的太子洗馬待任新一任宰相,從唐朝以後,唐朝皇帝為了稀釋宰相權限,會同時設立多名宰相,讓其互相牽制。

圖片:唐朝時期的太子洗馬劇照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子洗馬其實是非常有潛力的職業,不過,世事無絕對,因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太子並沒能順利繼承皇位,如果洗馬所輔佐的太子沒能繼承皇位的話,太子洗馬也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太子洗馬」?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職務呢?
    「太子洗馬」?一想太子還有專門洗馬的,確實不賴,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那這個職務到底是不是給太子洗馬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太子洗馬」這個職務。在明朝時期,「洗馬」一職位經常會被笑話為洗馬官,因為此時洗(xi)這個詞已經和現在洗有相同之意了,就連明朝大文學家劉定之在這個職位時,都被朝中大臣笑話其「今天洗幾匹馬了」。下面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太子洗馬的這個職務。
  • 太子洗馬、銀牌天使、宇宙大將軍,古代的官職名到底有多奇葩?
    但是侯景做人反覆無常,先後投靠過多個主子,這也導致了他悽慘的結局。公元549年,侯景投靠了南梁,在第二年的時候,發生叛亂,攻陷了南京。隨後梁武帝蕭衍更是被侯景活活餓死。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侯景扶持梁武帝的兒子蕭綱為南梁皇帝,隨後自封為「宇宙大將軍」,當蕭綱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下巴都快掉了,直接愣愣的說:「將軍這個職位和宇宙根本不搭邊啊!」
  • 看起來官職很小,實則地位很高的「洗馬官」,在古代為啥這麼受寵
    縱觀中國歷史,朝廷裡曾經出現過各種奇奇怪怪的職位,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一個職位:洗馬官。從這個名字上,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哦,原來就是在宮裡洗馬的呀!那如果我再告訴大家,這個官職的全稱叫「太子洗馬」呢?可能又有人明白了:哦,原來就是給太子洗馬的呀!
  • 這些重要官職的讀音可別念錯,一起了解一下
    在幾千年的古代歷史裡,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湧現了許許多多的王朝,從而產生了數不清的官職名稱。隨著文化的進步、時代的變遷,許多官職名字逐漸被淘汰、被取消、以至於後世的人們對其中的讀音不甚了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快歷史第八期,認識古代官職的正確讀音。
  • 古代10大奇葩官名,宇宙大將軍排在最末,前5名聽著不像是凡人
    ,當然,你不一定了解他們是幹嘛的,但至少聽過,這些官職的名稱也都還算正常,但你可能不知道,古代有不少讓人難以理解的官職命名,就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10個。(古代將軍劇照)這個職位乃是一位皇帝給自己封的,此人便是梁漢帝侯景,這可不是說笑,在《梁書·卷第五十六·列傳第五十·侯景》記載道:「相國可加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餘悉如故。」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送東陽馬生序》) (一)官職設置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3.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4.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 常見的古代官職,追劇追小說必備的知識儲備
    這些官名還經常會出現混淆,比如丞相和宰相有什麼關係?是同一個職位不同時代的不同叫法嗎?知州和知縣哪個職位更高?小說裡常見的主簿到底是多大的官?以下僅作為科普式通講,目的最快最直觀地了解古代官職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官職雖然各朝代名稱有相同名稱,但是對應的職責和分工以及品級都不盡相同。所以請不要以學術態度追究以下內容。
  • 宋代的官職為什麼這麼繁瑣,這是什麼官兒帶你看懂官銜的內涵
    咱們講到了官制其實咱們說歷朝歷代以來,這個官員的複雜程度沒有比宋朝更複雜的。宋朝的官職分官職和差遣,官和職是分開的,你是什麼官、你是什麼職、你得了什麼差遣這三個是不一樣,宋史上講官是幹嘛的呢。我給你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就相當於現在的行政級別僅用於確定待遇,比如說什麼享受副處級待遇、享受處級待遇副、廳級待遇之類的是沒有實權的,部分有實差的官又叫職事官,用以區別記錄官;職是指管職,就比如說昭文館、使館、集賢院、秘閣等等這些個職位,再加上這個虛銜,比方說什麼大學士、學士來表示高級文官的這個尊貴的地位。差遣這是最後一點,這才是真正的職權所在,一般的帶有什麼判、權、閒、直、監、點、提舉、提點了。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個路,路中設若干個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省」。歷代皇帝未死時即傳位於太子,也就自稱太上皇。 駙馬:駙馬最早也只是一個官職,漢代武帝時設置駙馬都尉,意思是掌副車之馬,原為近侍官的一種,多由宗室及外戚、諸公主的子孫充任。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為駙馬,但並不是實際的官職,清代時則稱為「額駙」。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到了民國之後就有專門的警察局,這個民間組織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這個制度就開始遭到廢除,要知道為了能讓保長震懾住百姓,多數擔任這個植物的不是地頭蛇就是有實力的人,當然要把它給廢除掉才行。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乾隆朝時期的劉墉乾隆十六年,受時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劉統勳影響,32歲的劉墉得以直接進入「會試」考場,並在隨後的「殿試」中考中「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個類似於普通秘書的短期職務,雖無具體品級,但卻是進入仕途的完美開端。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戲曲中的「八府巡按」傳統京劇的代表曲目——《胭脂寶褶》中,就有「八府巡按」的角色存在:你如今是八府巡按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8|官職調動術語:授官、升官篇
    古代官職和官職調動任免術語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因為其內容龐雜,小編我會分為幾個小專題跟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是官職調動術語中表示官職授予和官職升遷的詞,大家記得收藏學習喔。(《陳情表》)(註:我們昨天的「古代對稱常用語」講過「臣」,可以作第二人稱,譯為「我」)【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其實這就是漢代選拔官員的制度——察舉制。古文常說的「舉孝廉」說的便是這個制度。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紀曉嵐與和珅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左都御史行使監督職權,可稽查、彈劾朝臣,絕對有資格同和珅開展政治鬥爭。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
  • 一代名相狄仁傑,雄韜偉略,可為何他至死也只是個三品官職?
    大周破案小分隊 而在劇中,狄仁傑的官位也是被反覆提及, 不過他作為一朝宰輔,品級竟然僅為三品內史,不得不說,這是挺讓人驚訝的 ,但你要是對唐代官制略為知曉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紀曉嵐劇照從官職高低和行政級別來看,紀曉嵐與和珅根本沒有可比性,但左都御史行使監督職權,可稽查、彈劾朝臣,絕對有資格同和珅開展政治鬥爭。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