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故事為何要從西域都護府說起?

2020-12-15 喜歡歷史的小毛驢

新疆古稱西域,意為中國西部疆域。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被統稱為西域。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版圖,從此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書·鄭吉傳》中記載「之號令班西域矣!」

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將西域稱為新疆即 「故土新歸」之意。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

相關焦點

  •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軍政合一的西域都護府對唐朝控制西域有何作用
    在漢朝和匈奴的連年戰爭中,漢朝奪得了西域。漢宣帝為了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方便對匈奴的防禦設立了西域都護府。西域都護府負責代表中原王朝對西域的諸多國家進行管理。唐朝初期對突厥、回紇勢力進行了大規模的打擊,順理成章地得到了對西域的控制權。
  • 揭開新疆通古斯巴西古城神秘面紗,見證唐代安西都護府歷史變遷
    龜茲,西域一個古代輝煌王國的名字。充滿神秘,令人嚮往。這裡遍布古代遺址,流傳著一個有又一個傳奇故事。這是一座經歷戰爭烽火的城池,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見證著歷史變遷。 真沒想到,今年六七月份,新疆新和縣還原建設的通古斯巴西古城即將竣工,耗資五億元的復古工程,這在新疆還是首次。
  • 大名鼎鼎的西域都護府,「都護」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西域都護府,由西漢中興之主漢宣帝劉病已於公元前60年所立。漢宣帝劉病已是漢武帝的曾孫。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使得西漢的政令第一次貫徹到了西域諸國;其意義非同小可。西域都護府的確立,跟一個人的關係非常重大,那麼這個人就是鄭吉。 鄭吉,西漢會稽郡人,今江蘇蘇州吳中區。
  • 什麼是北庭都護府?
    「 可考的北庭都護官銜中不再有「大」字。但其作用是明顯的,北庭都護府在地位上實現了與安西都護府的平起平坐,整個西域由二府東西分疆而治。NO.為了統治廣袤的西域邊疆,有效管理眾多的少數民族,唐朝效法漢朝建制設置都護府,都護府負有「撫慰諸藩,輯寧外寇」之責,進而穩固唐朝的統治。唐朝在西域先後設置了安西都護府與北庭都護府。而北庭都護府便是武則天時期主管天山北麓軍政的機構。它興於一座城——庭州。
  • 新疆新和縣復原和打造唐古城,將再現安西都護府輝煌景象
    建設葦草麥田區的目的,一是為了讓整個園區景觀更加豐富,二是為了反映國家屯田,畢竟古代的屯田對新疆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從路邊往裡走,一座古式的城門浮現在眼前,上面寫著「安西」,但要反著念,如果正著念的話就成了「西安」。我想,當年的唐朝帝王,是不是在西域設置都護府有著更深的含義,並且起了一個「安西」的名字呢?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狹義的西城則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蔥嶺(今帕米爾)以東,即今新疆南部地區。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
  • 中華文明在中亞的潰敗:大唐帝國是如何失去西域的?
    最終,唐帝國聯軍數千人戰死,2萬人被俘,僅剩4000多人逃回安西都護府。    回顧大唐帝國的歷史,從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到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徵服東突厥,648年徵服西突厥,大唐帝國的聲威遠播西域、盛及中亞;到709年,大唐帝國在天山以北,設立北庭大都護府管轄西域北境;又在天山以南設立安西大都護府,管轄西域南境。
  • 古代都護府|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從詩中可知,王維是去見都護的,都護是都護府最高官職,那麼都護和都護府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置的呢?在政治軍事上有什麼意義呢?歷代沿襲又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
  • 關於西域三十六國,五分鐘十個問題徹底認清,不留遺憾
    漢朝通過西域都護府,對西域三十六國進行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國王,以及國家的主要官員,由漢朝任命,有漢朝頒發的印綬。這些人選有可能是三十六國國王提出來的,但是要經過漢朝任命,也有的人是直接由漢朝通過西域都護府任命的。主要的觀者除了國王之外,還有大祿、左右將、譯長、輔國侯、去胡侯、都尉等,各國不一定一樣。
  • 唐朝一支軍隊堅守西域四十餘年,無補給無支援,少年白頭無人降
    早在漢朝時期,西域就納入了中原王朝的統治版圖,更是設立了西域都護府這個集軍事行政為一體的機構。安西都護府的設立唐朝時期,周邊少數民族不斷對中原王朝進行侵擾,為了有效的打擊少數民族勢力和控制西域,唐王朝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又被稱為安西大都護府),安西都護府掌管著中原王朝與中亞國家交流的咽喉通道,「絲路」也從這裡穿過,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 新疆新和縣縣委黨校組織學員走進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開展黨性教育
    近日,新疆新和縣縣委黨校組織2020年春季學期鄉科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公務員班學員,走進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開展黨性教育。進入古城,翠綠的山體、壯觀的鐘鼓樓、精美的觀光塔、古色古香的仿古街區,這裡的山水美景令大家沉醉。
  • 投筆從戎的班超,在西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自從西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之後,中原政府便十分重視與這一地區國家的外交關係,並在那裡建立起了西域都護府,以維持自己的威望。不過到了東漢時期,漢政府對於西域的影響力持續下降,因此西域各國紛紛停止了對於東漢的貢奉。
  • 大唐六大都護府
    我看到歷史好多歷史書對古代王朝的版圖有所誤解,在地圖上標註的疆域比各個王朝真正版圖要小的多。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好多人不理解古代王朝對周邊民族實行的的政策。『羈縻制度』就是對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採用的政策,承認當地土著貴族,封以王侯,納入朝廷管理制度。(ps:宋代西南土司,明代奴兒幹都司,都屬於羈縻制度,有點類似一國兩制。
  • 早期西域人無姓,但龜茲王姓的來源,曾引起專家的辯論
    今天,我們就通過闡述新疆民族姓氏問題,來追溯古代的龜茲王族為何有姓氏,為何如今的維吾爾族人卻無姓氏了呢?01維吾爾族人名字的組成縱觀歷史,要是追溯維吾爾族人的族源,恐怕一時難以說清,必須至少要從漢代說起,無論是從回紇
  • 重現千年古城——訪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
    中外記者在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雲帆):12月5日下午,參加「外籍記者看新疆」活動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外記者來到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參觀採訪。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依託通古斯巴西古城(唐安西都護府下屬軍事重鎮)遺址建設,於2018年9月開工,2019年8月底落成開放。文化園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主要包括通古斯巴西古城體驗區、山體、水系、鐘鼓樓、觀光塔、仿古街區等。
  • 西域離中國核心文明區相去甚遠,為什麼古代中原王朝拼命爭奪?
    一、西域的地理環境玉門關以西的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省區,位於我國的西北邊陲。早在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政府就在這裡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東漢魏晉改都護為長史,東晉以後又設置了高昌等郡縣。七、八世紀時唐王朝在此設置了伊、西、庭三個州和安西、北庭兩個都護府。兩個都護府的轄境曾西抵裏海、鹹海。
  • 大唐將領50年堅守西域一塊「飛地」,最後2萬人血灑疆土
    唐朝時期,就存在過這麼一塊飛地,古稱龜茲,就是現在的新疆庫車縣。那麼這塊飛地是怎麼來的呢?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唐朝的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平了高昌,在其地設西州都護府,治所在西州當時的戰略意圖主要是針對西突厥。
  •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全文)
    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內的廣大地區統稱為西域。自漢代開始,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漢朝以後,歷代中原王朝時強時弱,和西域的關係有疏有密,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管治時緊時松,但任何一個王朝都把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該地區的管轄權。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演進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拓了中國的遼闊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白皮書發布(全文)
    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內的廣大地區統稱為西域。自漢代開始,新疆地區正式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分。漢朝以後,歷代中原王朝時強時弱,和西域的關係有疏有密,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管治時緊時松,但任何一個王朝都把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該地區的管轄權。在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演進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共同開拓了中國的遼闊疆土,共同締造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大家庭。
  • 唐朝在安西四鎮只有2萬駐軍,為何能牢牢控制住遼闊的西域?
    ,唐朝在安西都護府只安排了2.4萬駐軍,可是這並不是當時唐朝控制西域的所有兵力,因為唐朝除了安西都護府之外,還有北庭都護府也有2萬駐軍,這雙方加起來就是4.4萬駐軍,再加上當時的一些部落可調動的僕從軍,總共有5萬多兵力是可以調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