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稱西域,意為中國西部疆域。從漢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被統稱為西域。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西域都護府的設立,標誌著西域正式納入漢朝的版圖,從此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書·鄭吉傳》中記載「之號令班西域矣!」
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復了新疆之後,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歸還了伊犁地區。於是,左宗棠力主在天山南北建省。他在給清朝皇帝的奏摺中稱新疆是「他族逼處,故土新歸」,將西域稱為新疆即 「故土新歸」之意。 1884年新疆建省,正式定名新疆省。從口頭傳統上已經成為特指西域地區名詞,「新疆」一詞正式成為特指中國西域地區的專用名詞,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