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泡泡瑪特B面:有玩家像染「賭癮」停不下來,黃牛大肆掘金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雷達財經出品 文丨梁春富 編|深海

小玩具背後也有大生意。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日前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站上1000億港元。泡泡瑪特原是新三板公司,2019年摘牌時市值還不足10億元。

十億到千億,猛增的還有泡泡瑪特的營收和利潤。據招股書,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增至16.83億;淨利潤從156萬增至4.51億,三年翻了289倍。

85後創始人王寧在敲鐘現場表示:"上個月,泡泡瑪特剛剛度過公司的十周歲生日。十年磨一劍,今天我們非常自豪和大家一起分享上市的喜悅,更加值得自豪的是,我們開創了一個品類、一個行業,打造了一個關於潮流玩具的生態體系,讓一代年輕人了解到什麼是潮玩,並在這個時代留下了關於潮流玩具的文化印跡。"

然而,許多年輕玩家感受到的並非文化印記,其"賭博式"的抽盲盒玩法,讓許多玩家根本停不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被吐槽產品存瑕疵,售後服務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改娃行業。

而泡泡瑪特的火熱,二手隱藏款盲盒的超高溢價,也吸引了一眾黃牛參與掘金。

魔力盲盒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專注於潮流商品零售、藝術家經紀、新媒體娛樂化平臺、大型展會舉辦於一體的,IP 綜合運營服務領域的公司,其主要產品包括盲盒、手辦、BJD、衍生品等。

該公司2017年新三板上市前,業績還持續處於持續虧損狀態。據財報,2014、2015年和2016年1-5月,公司營收分別是1700萬、4500萬、2900萬,淨利潤分別為-277萬、-1600萬、-2480萬。

而進入到2017年,泡泡瑪特的業績從虧損到一飛沖天。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2018和2019年的營收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增幅為225.4%、227.2%。

同時,公司2017-2019年分別實現淨利潤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三年淨利翻了289倍。

其中,盲盒為泡泡瑪特貢獻了主要的收入來源。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盲盒銷售收益分別為9140萬、3.596億、13.592億、6.887億元,分別佔同期泡泡瑪特總收益的57.8%、69.9%、80.7%、84.2%。

王寧曾表示,泡泡瑪特的核心壁壘在於IP價值,泡泡瑪特的核心仍然是在做IP生意。近年來,該公司也在不斷擴大IP庫。

據招股書,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Molly、Dimoo等)、25個拿到獨家授權的獨家IP(PUCKY、The Monster等)及56個非獨家授權的其他IP(米老鼠、哈利波特等)。2020年下半年,泡泡瑪特上新預期將達到14個,平均每個月將推出2~3個新IP。

自有IP包括買斷或內部團隊自主設計開發。據招股書,公司設計師團隊創作了9個自有IP,其中表現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一季度收入是3290萬元,佔營業收入4.8%。而剩下8個IP合計佔比不到0.5%。

目前來看,自主設計開發的IP營收佔比並不高。而為泡泡瑪特創造營收的大火IP,主要來自於從外部設計師手中買斷版權。也就是授權IP,又分為獨家授權IP和非獨家授權IP。

不過在招股書中,對營收貢獻最大的授權IP,卻被泡泡瑪特公司視為重大風險。由於主要通過版權授權轉讓的形式與藝術家達成合作,如果合同期滿後,是否續約、是否漲價等因素,都有可能對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據招股書,獨家和非獨家授權形式中有9個IP將在2020年到期,另外還有22個IP明年到期。

"賭運亨通"

盲盒為何有這麼大的魔力?

正心谷資本消費合伙人葉春燕在接受36氪採訪時表示,泡泡瑪特的優勢在於,它不光形成了從IP孵化、設計、生產到線上線下銷售的商業閉環,同時還是一個開放連結的系統,可以說所有的頂級國內外IP都能用泡泡瑪特模式生產一遍,而它將成為這些IP一種新的變現方式,這是很有想像空間的。

她所指出的"變現方式",即是盲盒。

盲盒玩法起源於日本,最開始以福袋、扭蛋的形式出現,但價值往往會高於其標價。

八零後九零後熟知的小浣熊乾脆麵、NBA球星集卡、氪金遊戲的充值抽卡,都可看作是一種盲盒形式。

盲盒又叫"驚喜玩具",和普通玩具不同的是,消費者一是為了購買造型可愛的人偶娃娃,二是為了體驗拆盒的快感。在拆開盒子之前,永遠也不知道會抽到哪一隻,充滿不確定性的拆盒,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

公司創始人王寧在接受IP蛋炒飯採訪時曾表示:"很多人打開盲盒,本來想買的是個物質,但拆開那一刻,你會發現她要麼驚喜,要麼沮喪,要麼開心要麼失落,你會發現她買的是一種心情。你知道嗎?這是一個除了物質層面以外的、另一個有情感的屬性的東西,我們其實就是想要從銷售商品到銷售情感,而盲盒只不過是一種方式,我們現在還在探索各種各樣的邏輯。"

泡泡瑪特的盲盒按系列進行出新,各個系列有不同的主題,每個系列通常包含12個普通款和1~2個隱藏款,抽中隱藏款的概率一般設置為1/144。

泡泡瑪特的盲盒價格一般為59、69元,與其材質、體積近似的玩具售價相比要高得多,高價的關鍵或在於它的盲盒玩法。

在收集欲望、驚喜快感的驅使之下,盲盒玩家們渴望擁有隱藏款。可全憑手氣的抽盲盒遊戲,有人"一發命中",也總有人怎麼也玩不贏。

以59元的常見定價計算,理論上抽到隱藏款盲盒需要8469元。但如果是手氣好的"歐皇",可能買一隻就會抽中,但如果是"非洲人"的運氣,即便一次性購買144隻盲盒也抽不到隱藏款。與氪金抽卡類遊戲不同的是,氪金抽卡每次"抽"都會積攢幸運值,幸運值累計到一定閾值後就會觸發保底,下一次抽卡則必定會抽到稀有卡包,但抽盲盒並沒有"保底"機制。

"抽盒"一時爽,一直"抽"一直爽。為了獲得心儀的盲盒,許多人像賭徒一樣,不斷投入資金,抽取盲盒。

據招股書,2019年,320萬註冊會員的重複購買率高達58%。有盲盒玩家在抽了一個可愛的娃娃後,就想集齊一整套;有了一整套之後,就想要隱藏款、限量款。

同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在盲盒玩家圈子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置換、二手交易盲盒市場,潮玩族、閒魚、微博、豆瓣、微信群等都是他們的陣地。

圖片來源:閒魚

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泡泡瑪特隱藏款的整體價格水平,低的要幾百元,高的標價數千元。其中,泡泡瑪特Dimoo鹿影賣到了7500元。

入坑一年多的95後可莉(化名)認為這個價格並不誇張,有時候抽個上萬塊都出不來一個,還不如直接買一個划算,"而且一些限量款有錢也抽不到了"。

此外,盲盒的社交屬性也不可忽略。盲盒玩家已經自發形成了一個社交圈,盲盒、稀有隱藏款成為盲盒玩家的身份標籤,在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圈子裡也扮演著社交貨幣的角色。

在資深盲盒玩家阿花(化名)看來,沒有一兩個隱藏款盲盒,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在盲盒圈混,"平常我們都會在小紅書、微博上一起分享。找到聊得來的集美就拉個微信群,交換一下重複或者自己不喜歡的娃(盲盒)"。

阿花表示,自己非常享受拆盒子的過程,如果拆到自己喜歡的娃娃,"能開心上好幾天",拆不到的話就繼續買買買,"實在抽不到想要的就去求助集美、找二手的"。

據阿花介紹,不同於以往需要到線下商店抽,如今在微信小程序上就可以在線抽盒,還有一套積分系統,用戶在180天內的消費金額會被分成V1-V4級,最高的V4級用戶一共可以拿到12張"泡泡抽盒機顯示卡"。

有了"泡泡提示卡",盲盒不再"盲",讓人上癮又上頭,被戲稱為"Z世代的茅臺"。

"黃牛猖獗"

阿花向雷達財經表示,除了怕抽到"雷款"以外,最怕抽到存在"原廠瑕疵"的隱藏款,"好不容易才抽到的娃,突然發現她不完美,心裡肯定不好受"。(所謂的"原廠瑕疵"就是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原裝人偶娃娃)

來源:潮玩族討論話題

在潮玩族討論話題上,有盲盒玩家吐槽泡泡瑪特的娃娃存在瑕疵,返廠換貨之後那拿到的娃娃瑕疵比之前更多。

還有盲盒玩家表示泡泡瑪特客服售後不積極、退換貨拖延時間長,"我買了一套DIMOO太空都有瑕疵,剛上市那段時間換的,等了10多天,第二批貨都快售完了還沒到。最後各種電話催,客服都是個擺設,要電話催"、"我已經在退坑路上了,換個娃太久了。找客服都是不好意思我把你加急,加急處理還不是一樣等,無限的等"、"寧可去自己改娃,也不要找官方換,有娃友隱藏款被官方換成了雷款,沒拍封箱視頻死無對證"…

在投訴平臺上,也多有對泡泡瑪特的娃娃存在官方瑕疵申請返廠,卻被告知無備品可換成其他產品;存在瑕疵返廠後遲遲不見發貨等。

泡泡瑪特產品的瑕疵,售後服務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改娃行業,改娃主要是為了掩蓋原產品做工瑕疵,或者自己動手打造出新的娃娃形象。

此外,泡泡瑪特的火熱,二手隱藏款盲盒的超高溢價,自然也吸引了一眾黃牛。黃牛們在不僅線上瘋搶,在泡泡瑪特線下門店發售時也是連夜排隊。

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有網友在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微博底下評論泡泡瑪特娃市場的種種亂象,卻被舉報、拉黑,禁言三天。

"被黃牛,被實體店員區別對待,被旗艦店極不專業沒有共情只一遍遍複製話術不解決問題的客服,被熬更守夜搶限量而一秒鐘網絡癱瘓,(被)有貨卻不發只強調渠道不同傷透了心。"該網友在王寧微博評論稱。

競爭激烈

2020年7月,據國元證券研報數據披露,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處於高速成長期,市場規模自2015年的63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07億,4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4.6%,預計 2022年翻倍至478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目前市值卻接近千億。

這個市場上的玩家越來越多,目前市場上的知名玩家還有IP小站、十二棟文化、酷樂潮玩、19八3、52toys等等。除此之外,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至少有800家企業的名稱與"潮玩"相關。

根據Frost Sullivan報告,2019年國內前五大潮玩市場營運商市佔率23%,泡泡瑪特市佔率8.5%,潮玩零售市場份額第一,隨後為依次7.7%、3.3%、1.7%及1.6%,泡泡瑪特並未拉開絕對的差距。

創業公司尚"不足為懼",真正能讓泡泡瑪特"擔憂"的是名創優品等老牌企業。在今年10月15日正式登陸紐交所的名創優品,在近日宣布推出上市後首個潮玩品牌TOPTOY,定位為"亞洲潮玩集合店",首家旗艦店計劃於12月18日在廣州正式開業。此外,星巴克、宜家等品牌也開始銷售自有IP形象的盲盒。

實際上,如今萬物皆可盲盒。生鮮果蔬可以裝在盲盒裡,博物館文創也裝在盲盒裡,巧克力也能裝在盲盒裡。

激烈競爭下,泡泡瑪特還能火多久?雷達財經將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黃牛囤貨生隱憂
    泡泡瑪特的千億帝國,一邊是一鳴驚人、風光無限,另一邊則是暗藏隱憂、競爭者眾。01IP才是核心資產劉小姐從2019年開始購買泡泡瑪特盲盒,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已經花費了兩萬多元,並且成為泡泡瑪特的VIP 3,她的家裡有幾乎整整一面牆的柜子,上面擺滿了泡泡瑪特等多個品牌的潮玩。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黃牛囤貨生隱憂
    泡泡瑪特的千億帝國,一邊是一鳴驚人、風光無限,另一邊則是暗藏隱憂、競爭者眾。IP才是核心資產劉小姐從2019年開始購買泡泡瑪特盲盒,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已經花費了兩萬多元,並且成為泡泡瑪特的VIP 3,她的家裡有幾乎整整一面牆的柜子,上面擺滿了泡泡瑪特等多個品牌的潮玩。
  • 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是閒魚撐起的?
    文 | 深燃,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璵璠泡泡瑪特上市了,市值過千億。很多人都說,看不明白。如今,「再買一個盲盒就收手」,成為繼「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後的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flag。但僅僅基於收集癖和驚喜感,泡泡瑪特是做不成千億生意的,它的成功離不開一群人的推波助瀾——炒貨黨。房產最熱的時候,有他們;潮鞋、中古包最火的時候,有他們;現在盲盒火了,背後站的也是他們。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出口海外的潮玩盲盒能走多遠?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據悉,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的躥紅,讓更多人看到了盲盒市場的廣闊藍海,故宮、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紛紛入局。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泡泡瑪特的千億帝國,一邊是一鳴驚人、風光無限,另一邊則是暗藏隱憂、競爭者眾。IP才是核心資產劉小姐從2019年開始購買泡泡瑪特盲盒,短短一年多時間裡已經花費了兩萬多元,並且成為泡泡瑪特的VIP 3,她的家裡有幾乎整整一面牆的柜子,上面擺滿了泡泡瑪特等多個品牌的潮玩。「因為每一套都很可愛,所以會想要不斷地去重複購買,而且抽盲盒的過程非常解壓有樂趣。」
  • 盲盒亂象叢生,上癮、棄坑一念間,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能走多遠?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12月11日,泡泡瑪特港股上市,開盤一度暴漲超100%。但12月14日,即第二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下跌超10%,之後尾盤暴力反彈,截至發稿,漲幅為7.97%,市值再度突破1000億港元。然而,在一眾消費者的狂熱追捧下,泡泡瑪特銷售市場可謂「亂象」叢生。
  • 泡泡瑪特上市B面:做潮玩真的賺錢嗎?
    有人看衰泡泡瑪特,認為這是一場「泡沫」,泡泡瑪特就是在收割智商稅。也有人大呼:「泡泡瑪特,永遠的神!」今年,我們的銷售額大概在900萬~1000萬元,平均下來,每個月80萬左右,偶爾一個月銷售額能破100萬。年初的疫情對潮玩行業有些影響,我看了泡泡瑪特的財報,它上半年兩個季度與2019年同比下滑10%~20%。我們上半年與去年的同比基本持平,畢竟我們只做線上,泡泡瑪特線下店多一些。我們下半年的增長超過了50%,泡泡瑪特肯定比我們多得多。
  • 我被泡泡瑪特「支配」的盲盒人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自象限,作者|偏見先生,編輯|刀刀先生 泡泡瑪特上市一周以來,圍繞這家千億市值港股公司的紛爭涇渭分明:看好者認為這是Z世代消費者引領市場的證明;而看空者則認為,這種商業模式只是被掩蓋了的賭博。
  • 飢餓營銷滋生「灰色」利益鏈 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大?
    近日,泡泡瑪特股價大跌被頂上熱搜,其股價大跌是因為一起「二次銷售」事件被曝光引發的。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爆料稱,自己在濟南萬象城泡泡瑪特購買了3個盲盒,回家後發現封口處都有黃色膠水,其中一隻盒子裡面的卡片還有摺痕,疑似拆封后二次銷售。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我們不妨看看對比。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圖源:騰訊自選股 泡泡瑪特憑什麼市值千億? 憑它能錢。 泡泡瑪特門店(圖源:新浪微博) 去年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排行榜單》中,盲盒已經成為95後玩家燒錢最快最多的愛好,有近20萬消費者花費超過
  • TOP TOY向左,泡泡瑪特向右,誰才是新零售時代的未來?
    撅著嘴巴的金髮小女孩Molly的出現,讓不少被現實生活壓迫的喘不過氣來的年輕人感到治癒,而其所謂「盲盒」的嶄新售賣方式也將消費者尋求未知刺激的心理滿足的淋漓盡致。也正是這數不清的一個個盲盒裡裝著的噘嘴Molly,將其背後的公司——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推向了市值千億的紫禁之巔。許多人並不明白,一個看似是給孩童玩耍的玩具娃娃,為何撐起了如此龐大的一個公司?
  • 泡泡瑪特,年輕人的博彩遊戲
    兩年後的今天,泡泡瑪特即將赴港上市,售價每股38.5港元,全球發售合計超50億港元的股票,已經公開獲得356倍的超額認購,前景無限。據說暗盤已經漲了1倍了。不少外界聲音表示不理解,尤其是成年人覺得盲盒經濟完全是智商稅,玩具成本低,定價全靠吹,有網友評論「搞不懂是怎麼火的,並且隱隱覺得過不了多久就會涼涼」。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但IP很難「永葆青春」
    泡泡瑪特的爭議點在於盲盒的玩法。不玩潮流玩具、不抽盲盒的人質疑:到底有什麼好玩的?是智商稅吧?但總有人對「盲盒」的玩法上癮,滿足於抽中心儀款式時的瞬間心動,還有醉心於其中的資深玩家,他們自成圈子,忠實程度極高。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腦極體 發表於 2020-12-20 10:34:53 最近,一家名叫「泡泡瑪特」的玩具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衝到了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曝出管理漏洞?
    對此,每日商業報導(www.bizvcw.com)了解到,雖然泡泡瑪特盲盒現今可以說是最熱門的潮玩,以其獨特的玩法,對年輕的消費者有極大的心理上的吸引力,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泡泡瑪特仍舊面臨原創IP競爭力不足,產品質量與價格不匹配,以及門店銷售人員監管不嚴等管理問題。不過,專業投資研究機構仍看好潮玩市場未來的增長。
  • 市值千億的盲盒故事,泡泡瑪特能講多久?
    鞭牛士BiaNews報導: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今天正式登陸港股,開盤就從發行價38.5港元上漲至77.1港元,漲幅超過100%,市值衝過千億港元。截至收盤時,泡泡瑪特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
  • 一年營收16億元,泡泡瑪特的盲盒究竟有什麼魔力?
    在如今盲盒盛行的年代,你沒買過泡泡瑪特,也一定聽過,POP MART泡泡瑪特是一家集潮流商品銷售、藝術家經紀、衍生品開發與授權、互動娛樂和潮流展會主辦於一體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而他們最主要的業務就是賣盲盒。賣盲盒能掙多少錢?
  • 千億泡泡瑪特啟示:盲盒+IP是SEA下一爆發點?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