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曹格攜女兒參加《爸爸去哪兒》第二季
今天的微博熱詞之一,是「被逼瘋的曹格」。
事情是這樣的,19日,吳鎮宇在參加某電影發布會時發火及摔打話筒,揪出一段原本以為已經塵埃落定故事——他帶兒子費曼參加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2》,在紐西蘭拍攝時,費曼眼角受傷,後來傷情鑑定出來,結果是受到永久傷害,他對節目製作方的消極態度感到不滿。
問題出在,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微博群眾,在這一年時間裡,積極破案,認定費曼是在和別的小朋友嬉戲時遭到推搡而受傷,他們群情激奮,挨個上嫌疑人微博上聲討,最終將矛頭對準了曹格和他兒女,曹格十分崩潰,於前日發微博要求討還公道追查真相,也表達了對吳鎮宇的不滿,但隨後他又說這是玩笑,並發出這樣一條微博:「是傻?是瘋?是醉?是難過?是受不了?為什麼?我也想知道。網友除了罵、侮辱,還有別的嗎?」
吳鎮宇和曹格,都是爆炭子脾氣,在演藝圈流行「正能量」,人人爭當逗比、個個一團和氣的當下,仍然以「憤怒青年」的風格行事。就說吳鎮宇吧,他在電影裡,常常扮演一些神經漢、變態、黑道大哥,即便最平和的角色,由他演來,也帶著幾分亦正亦邪的味道,如同尼古拉斯•凱奇,而他在現實中的為人處世,和他在電影中塑造的人物性格一脈相承,他常常炮轟別的演員、製片人,對同臺競爭的夥伴也並不十分避諱,直指他們的演技不如他,有的雖然不指名道姓,但名字已經呼之欲出。
不過,對人們來說,他們的性格如何,並不重要,鑑於吳鎮宇發飆的場合,是新片發布會,隨後湖南衛視又和他和解,而《爸爸去哪兒3》也正在籌備之中,人們認為,這不過是一場炒作,利用了人們的同情心,也迎合了人們關注家庭、關注孩子的熱點,而吳鎮宇、曹格、湖南衛視,都逃不了炒作的嫌疑。
李海鵬說,有一種人可稱之為拉平主義者,熱衷於將所有的事物拉平,正和反放在一個戰壕裡,高和低用一把尺子來衡量,無視其中的差別,忽視人的不同需求。而「炒作說」,是「拉平主義」的重要工具之一,不論當事人為的是個人名利還是社會公義,不管事件雙方是受益還是受損,都可以用「炒作」進行拉平,一聲「炒作」,就可以輕易將芙蓉姐姐和鍾楚紅拉平,就可以無視她們之間的差別。
但人們之所以敢於將與名人有關的一切新聞事件斷言為炒作,是因為,注意力為王的時代,新聞不分正負,醜聞的當事人,反而贏得更多的關注期待,身價暴漲。就像電影《夜行人》裡的新聞準則——要找準熱點,不迴避血腥、暴力場面。而且,從前的定義下,「炒作」意味著主體是事件當事人,而現在,炒作的主體變化了,媒體會為新聞資源而進行炒作,當事人受益與否,已經不能成為是否「炒作」的判定標準。「炒作」已經成為新聞事件中人物一切行為的最終解釋,是宇宙盡頭的唯一真理。
曹格要討還公道,要求追查真相,吳鎮宇要求費曼得到關心和補償,但事實上,他們的訴求都不重要,不管他們做出什麼舉動,人們最終都會認定,這是一次經過策劃的炒作,或者,即便事前並沒預謀,但事後卻會有炒作行為追加上去,那部頻頻出現的電影名字,就是明證。
這個世界,如網友Isamoz在微博裡所說,是一個人人自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誰也信不得,誰也愛不得,同時,誰也恨不得——一切陷於無能為力中,對錯、愛憎,全無可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立場。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