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永恆,追求真理真相的我們「一如既往」

2021-01-12 祁華勝

哲學的實際意義就是指導思想,感悟生活,游離紅塵,感悟天道,覺悟真理真相,啟迪智慧,陶冶情操。

世界哲學的四大流派,中國易學、古印度佛學、古希臘哲學、以及猶太熱人聖經。

哲學和神學很接近,和科學一母所生,和文學、藝術、宗教、文化都是兄弟姐妹。哲學是覺悟智慧的法門,是存在者追求真理真相的路。

追求永恆和永生,只有數學家和哲學家做到了,因為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很多人都把哲學家和數學家的奇異舉動當神經病,因為在他們的思維世界、意念世界,和現實生活是顛倒的。

事物認知就像輪迴,無始無終

哲學影響著著人類社會的進化和繁衍,追求真理,是所有人內在的需要和需求,我們被世俗社會構建太多太多的不是我們原本存在的東西,我們越想佔有越空虛,究竟還是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哲學給人類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

太多太多,說不完。簡明扼要的說幾個。

柏拉圖的「理念論」讓西方哲學指導出現了工業革命和古典主義哲學,海德格爾、尼採、羅格斯主義、必達哥斯拉,以及存在和虛無,理性主義、解構主義。以及製造原子彈的方程,E=mc2。

馬克思主義哲學發現了實事求是,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和共產主義這個真理。

牛頓第二定律,也是宇宙兩個相對物體之間的關係,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哲學為科學、神學、以及佛學、文學、藝術,提供如同底層邏輯一樣的存在。

比如中國古典哲學,很多人並不認可這個說法,說中國沒有哲學,那麼《易經》和《道德經》作為源頭上的經典,他帶給社會、歷史、文化、生活的意義就非常大,他們共同演化了整個華夏文明,至少在封建社會之前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天道就是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修行的境界,認為人和宇宙是一體的,而且只有人和宇宙同頻共振,那麼人是可以永生的。

陽臺的花對於人是花,對於狗是「混沌「

比如西方哲學,古希臘人從埃及金字塔發現了三角形,然後通過追求真理真相,以及意念世界的真理推導、推論、以及定理和定義,在特殊立場下是存在真理的,但真理的也會隨著立場、角色、要素的變化而變化。

哲學就是給我們一個參考系,我們怎麼知道虛無和存在的關係,真實和虛幻之間的關係,哲學就是感悟、領悟、以及參悟,世間的真相,有本體論、認識論、存在論、以及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統一思維。到底世界、事物、人的本質是什麼。

就像《易經》說這個世界是不變的,也說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那麼真理就是變,也有人說世界的真理是不變的,變的是形式和現象。

《易經》數、象、理,是古人對於感動認知的系統,以及抽象成能理解的文字和語言,那麼哲學研究的第一方法就是語言,一個民族、文化、以及文明最重的就是語言和文字。

哲學就像語言,幫助我們認知這個世界

哲學讓人類脫離動物屬性,多了其他兩個屬性,一個是社會性,一個是文化屬性,孔子和孟子都講仁,仁也是真理,是平等互愛的社會文化真理,看一個人仁不仁,不要看說和想,看他怎麼做,心安不心安,致良知和忠恕就是講仁是一個磁場,一種能量,一個大愛天地萬物的慈悲心,一個平常心,一個清淨心。

哲學是思考智慧的學問,其實儒釋道、老莊易,都是講人生境界和個人追求的學問,中國人講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像西方學者,講究改造世界,做世界的主人。

那麼哲學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什麼都給了,什麼也沒給,智慧是自己修行結果,哲學給我們的是經驗、理性、以及現實,通過研究哲學,我們發現一點,困擾我們的問題曾經困擾了很多人,但是有諸多哲學家解決問題,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比如禪、悟、太極、無極、道法自然、如來、般若、空、真、善、美、妙。

智慧中的光,需要我們自己尋找

我們需要啟迪自己智慧的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哲學不是口號,不是主義、形上學,而是找到自己最近的路,也是發現事物本質的方法,指引我們走向真理真相的究竟法門。

哲學告訴自己,人類不知足,不要問我為人類做了什麼貢獻,重要的什麼是我,我該如何認識自己。哲學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神,有的只有我們自己而已,佛魔一心,貪嗔痴如影隨形,如何看清真理真相,不要用眼睛、耳朵、觸覺、聽覺、感覺,要通過第六感,用思維的力量,理性的力量,從心出發。

什麼才是你懷疑的對象,懷疑的範疇,懷疑本身值得懷疑嗎?

哲學是一門科學研究世界的方法,科學的探究方法比科學本身更有意義,實事求是,見路不走。

所有學問歸根結底都要回歸現實,要回歸自己,回歸人心人性,哲學也不例外,形上學也好,唯物辯證也好,事於道也好,道法自然也好,都是我們面對現實世界和意念世界之間的一種選擇。

存在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如何就得道了,不是白日飛升,而是立地成佛,而是知曉了生命的真諦,人生的真諦。

好比真假孫悟空,就是孫悟空自己,哪來什麼六耳獼猴,被打死的六耳獼猴是孫悟空自己的「二心」,誰都不說,不是不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心藥還需心藥醫,朝聞道夕死可矣就是找到文化認同,內心歸宿和靈魂歸屬。

哲學就是思想者,存在者,存在者思考存在,存在和虛無,表象和真諦,這一點跟佛法一樣,見相非相,即見因果,見路非路,即見如來。

追求真理真相,透過想像看本質,活出自己真性情,活出真我,發揚自己的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

相關焦點

  • 顛覆認知:什麼是真理?真理一旦現身,我們能接受嗎?
    人們都以為真理是解決人類存在問題的法寶,是指導人類生存的指南,是我們達到目的的有力保證,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式方法……其實我們全錯了,我們連真理是什麼都是糊塗的,我們談何找到真理?如果真理活生生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認識真理嗎?我們會認為是怪物,因為它與我們所有的認識與觀念都全然不合,它不會符合我們對於真理的判斷標準,它極有可能會以荒謬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
  • 真理是時間的女兒
    什麼叫真理?記得在高中讀書時老師這麼說的。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性的正確反映。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實踐是需要時間的。就象一顆參天大樹,從種子發芽生根,經過幾十年乃至幾百年才長成遮蔭幾百平的參天大樹。真理與謬誤之間唯一的檢驗是由時間來決定的。
  • 悟道者一語點出:追求真理
    用現代的話來說,悟道就是 追求真理,悟 是 追求,所謂 道 就是真理。用 追求真理 代替 悟道 的好處之一:求同存異,避免門派之爭如果你堅持要用 悟道這個詞語,不喜歡用 追求真理,那麼:張三會說他是 悟佛王二會說他是 悟梵李一會說他是 悟儒站在旁邊的吃瓜群眾之一會說他是 悟己於是門派之見就來了,誰都堅持自己的理解才是對的,才是最好的,各方爭論起來以後容易出現口水四濺,板磚亂飛的現象
  • 它是永恆、變化而又簡明的真理
    《周易》永恆的、變化的真理也是非常簡明的真理。這在於天地之道雖然遮蔽自身,但又顯明自身,仿佛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如此的天道並不複雜,而是簡明。作為如此,易理容易被人所認知,也容易為人所實踐。《易傳》將《易經》中的迷信改變成思想,將其遮蔽的真理變成了顯露的真理,將其關於人事的預測升華為天地變易之道。正是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們不是從《易經》去理解《易傳》,而是從《易傳》去理解《易經》。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一條通往《周易》的正確通道。千年來,研究《周易》的解釋性文獻汗牛充棟,但真正洞曉易理的著作卻如九牛一毛。
  • 《真理之戒》:那個神奇的指環,其實就戴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
    而他所追求的弗麗卡,則是代表著道德,弗麗卡依附於沃坦的統治,但如果沒有了弗麗卡,沃坦就不會得到人類的信服。沃坦為獲得統治權犧牲了自己的一隻眼睛,為了追求到弗麗卡他願意犧牲自己的另一隻眼睛。而眼睛,是自發的自由的象徵。《指環》通過這樣的情節來說明,只有律法和道德二者結合,才能實現長久的統治。而只有受到律法和道德約束的自由也才是真正的自由。
  • 寂寞思索:沉沉浮浮誰作準,《蘇菲的世界》談,真理並不永恆
    《蘇菲的世界》〔25〕,「變化」真理,永恆的錯誤談到哲學,有一個無法跨越的坎,這就是黑格爾。黑格爾是浪漫主義的傳人,而且把浪漫主義發揚光大。最終以最為哲學的思維把浪漫主義推到了整個哲學體系的最前面。也就是,黑格爾處於的時代,是西方文明最為生機蓬勃的年代。
  • 劉旭光《藝術與真理》:真理為什麼需要藝術
    在旁觀和反思中他意識到,藝術這個行為是需要辯護的,作為一門手藝它是技術性的,而同時我們又從美學的角度給予了藝術極高的地位和價值。如此一來,藝術真理性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學理性的關於藝術和真理之間的關聯問題,最終觀測到的是藝術這個行為本身在追求什麼,它在美學上的終極價值應該如何去判定。因此,帶著這樣一個問題,他重新回到美學史和藝術史研究當中。
  • 無明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
    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所以你才有價值。覺悟天道,是名開天眼。你需要的就是一雙天眼。一雙剝離了政治、文化、傳統、道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然後再如實觀照政治、文化、傳統,把被文化、道德顛倒的真理、真相顛倒過來。這就是錢,就是名利、成就、價值,隨便你能說的什麼。
  • 《觸不到的戀人》12句經典臺詞,全智賢一如既往地美
    《觸不到的戀人》12句經典臺詞,全智賢一如既往地美1.我總被我想忘記的回憶纏繞2.人有三樣東西不能隱瞞:咳嗽、貧窮和愛,你想隱瞞,反而欲蓋彌彰,不過你仍然有些時候是想隱瞞的,我只是坐在那裡哭,一直哭到哭不出聲,愛是自討苦吃
  • 人生終極真理——「我是誰?」
    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渴望與本能。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等,他們之前或之後都有無數的先哲們在追求真理,追求一個被稱為終極真理的真理。那麼,這些先哲們追求的所謂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最深的往往是最淺的,最淺的往往又是最深的。這個終極真理就是——「我是誰?」!「我是誰?」,猛然一聽,似乎這是一個荒謬而又可笑的問題,一個人活著,難道連自己都不認識嗎?
  • 子一哲學:道——其實就是真理
    關於什麼是真理的問題,小編認為就要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來認識真理。教科書上的真理觀其實就是唯心主義論,其實就是在以片面的、靜止的觀點來看待和認識真理,即所謂:真理是絕對正確的,是永恆的,是指引全人類的理論。
  • 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 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
    戰雙帕彌什的比安卡真理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內容,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戰雙帕彌什的比安卡真理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內容,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
  • 夜讀丨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詩歌《超越真理》賞析
    當我讀到這首短短的《超越真理》時,感覺其中蘊含了她的心靈力量,也蘊含了她的現實力量,我甚至覺得,這首短詩為我們揭開了阿特伍德的寫作之謎,其中謎底所指,就是她乾脆利落的標題 " 超越真理 "。全詩第一行是氣勢逼人的標題重現," 超越真理 "。它表明阿特伍德對真理有了堅決的確認。就詩歌而言,首行是否有力,取決於作者是否胸有成竹。
  • 李明泉:文藝評論要堅守良知、真理和對美學的追求
    中國評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評協主席李明泉表示,文藝評論家要真正關注當代中國、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發展中的新的現象和新的思潮,堅守良知、真理和對美學的追求,真正發揮評論的引領作用。李明泉表示,進入全媒體時代以後,文藝評論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跟貼,一邊紀實性地展開讀後感評論。」
  • 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 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
    戰雙帕彌什的新構造體真理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戰雙帕彌什的新構造體真理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
  •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唐榮堂:汲取堅定理想、追求真理、遠望...
    汲取堅定理想、追求真理、遠望大道的力量  講述人:復旦大學「星火」黨員志願服務隊黨支部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 唐榮堂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我非常激動、振奮。總書記的話語,飽含著對我們全體黨員志願者的深切期許與勉勵。
  • 西蒙娜韋伊:愛真理意味著接受空虛,繼之接受真理之重負
    愛真理意味著接受空虛,繼之接受虛空,繼之接受死亡。真理是同死亡在一起的。——西蒙娜·韋伊韋伊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她厲行著哲學的每一步道路,她渴望真理企及真理,沒有誰能像她這樣果敢棄絕自我肉身的,在信仰的驅使下,在真理的道路上前進著,或許是匍匐的,這樣的重負帶給我們的是遙不可及的敬畏。韋伊像天空一道亮閃的星,帶給我們企及上帝的信仰,帶給我們追求真理的勇氣,在生這一道路上告訴我們人之信仰為之所受,重負之下彰顯的生命之美。
  • 佛教:一旦在執念於「正道」,便無法證得真理
    事實上,是他自身難以徹見真相,並非不存在輪迴,和解脫的境界。但他卻對妻子、家人和國王說: 「趁死亡降臨之前,趕快依照自己的喜好去享受生活吧,我們死後不會通過業力轉世,因為靈魂永恆不變,肉體在死亡後消失。」 其靈魂不變之說產生了常見;而身體消失之見則是斷見。
  • 探索人生終極真理——「我是誰?」!
    追求真理是人類的渴望與本能。老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等等,他們之前或之後都有無數的先哲們在追求真理,追求一個被稱為終極真理的真理。 那麼,這些先哲們追求的所謂終極真理到底是什麼?最深的往往是最淺的,最淺的往往又是最深的。這個終極真理就是——「我是誰?」! 「我是誰?」,猛然一聽,似乎這是一個荒謬而又可笑的問題,一個人活著,難道連自己都不認識嗎?是的,很少有人認識。 「我是誰?」
  • 講家風故事 聚戰「疫」力量|陶行知:追求真理做真人
    陶行知:追求真理做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中國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這樣的小故事正說明了陶行知辦學的教育目的在於教導學生追求真理。在教育子女時,陶行知也強調真理,他在給兒子的信中曾提及「追求真理做真人」,希望兒子「努力朝這方面修養,方是真學問」。不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子女,陶行知先生都強調一個「真」字。他在實踐中告訴人們,「真」比一切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