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萬人空巷 恭迎兩位抗日將軍靈柩 不惜一死也要挺身殺敵

2020-12-22 愛歷史

1937年10月24日,上午9時在武漢大智門火車站,早早的武漢行營主任何成睿便帶領著武漢軍政各界要員以及各機關團體上千人,恭迎在忻口會戰的犧牲的第九軍軍長郝夢齡及第54師師長劉家麒的靈柩。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第九軍原本在守備川黔公路,郝夢齡和劉家麒在前往四川陸軍大學將官班受訓時,一再請纓北上抗敵。後率部抵達石家莊,隨著雁門關的失守,晉北戰事趨於緊張,郝夢齡和劉家麒都願意死守據點阻擊日軍。於是率部奉命調往太原以北80多公裡處的忻口鎮禦敵。到達陣地當日,郝劉兩位將軍便要求官兵與陣地共存亡。

從10月12日起,日軍便動用飛機、大炮、坦克向忻口陣地發動猛攻,但我軍將士抱定犧牲的決心,屹然不動,日軍發動數十次進攻均未能得逞。

郝夢齡將軍遺照

10月15日,郝夢齡命令部隊從正面對日軍發動夜襲,他身先士卒,揮兵前進,連克數個山頭,同時劉家麒指揮部隊從左翼同時前進。

10月16日,清晨5時許,天色已經微亮,郝夢齡擔心天亮一戶我軍新陣地受到敵人炮火威脅不能鞏固,於是決定乘勝追擊,將殘敵徹底殲滅一勞永逸。

在追擊過程中,郝夢齡和劉家麒依然率部衝鋒在前,兩人距離日軍散兵線僅有兩百餘米,郝夢齡不幸中彈兩枚當場倒下,劉家麒頭部最初受日軍擲彈筒炸傷一處,後又被日軍機槍數枚子彈擊中倒下。緊隨兩位將軍的特務連趕緊將他們救出陣地,但兩位將軍已經壯烈犧牲了。

郝夢齡和劉家麒兩位將軍犧牲以後,遺體經平漢路運抵武漢。在靈柩抵達武漢前,武漢各界便在大智門火車站第一站臺內布置靈堂,正面供奉著郝劉二位將軍的遺像,上面懸掛著「死有重於泰山」的橫額。前陳祭席,四周懸掛著各方所贈輓聯花圈,香菸嫋嫋,悲壯肅穆。

靈柩專列上午9時正抵達漢口大智門火車站,樂隊奏響悲壯的音樂,郝劉二位將軍的家屬跪地迎接。隨即在站臺舉行公祭。

公祭儀式由武漢行營主任何成睿擔任主祭,首先向遺像行三鞠躬,禮獻花圈,然後現場宣讀了蔣委員長的祭文,最後再行一鞠躬禮,奏響哀樂禮成。

劉家麒將軍遺照

蔣介石的祭文為:「民國26年10月16日,第九軍軍長郝君錫九,第54師師長劉君錚磊,殉職於晉北之大白水,越八日,於24日靈柩返於漢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爰為文以祭之,其詞曰:嗚呼,島夷蛇豕,薦食上國,既噬臺鮮,復攫東北,貪婪無厭,兵壓平津,陷察攻晉,謂我無人。矯矯郝君,一軍獨領,身先士卒,縱橫馳騁,劉君繼蹤,如影隨形,我師生力,萬鈞雷霆。方其赴敵,寧惜一死,挺身殺賊,誓雪國恥,槍林彈雨,與寇偕亡,士氣大振,無忝炎黃,嗚呼,寄生天地,百年瞬息,正命沙場,重聲無極,惟念二君,千裡庭趨,九原有知,遺恨欷歔。家室子女,存問昕夕,凡茲善後,生者之貴。神臯禹甸,寸土寸金,有寇無我,人同此心。仗茲精誠,虜人吾掌,一樽酹殮,尚其來享。」

公祭儀式結束後,當即發引,各機關團體參加執紼者多達上千人,軍、警、童子軍及軍樂隊隨行。從大智門車站經五族街、湖北街、中山路、民生路至招商局第三碼頭,沿途漢口市民紛紛站在路旁迎送英靈,路邊還有十餘處路祭。

上午11時30分,靈柩抵達江邊,當即用輪渡運至平湖門碼頭,武昌各界也沿途路祭,直到將郝劉二位將軍的靈柩恭送至洪山寶通寺側墓地暫時停放。

相關焦點

  • 李友邦將軍和臺灣抗日義勇隊
    在中國八年抗戰的艱苦歲月裡,遭受日本殖民侵略已久的臺灣同胞沒有缺席,他們與大陸同胞一道,同仇敵愾,英勇殺敵,演繹了一幕共赴國難、眾志成城的歷史壯歌,也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模人物。  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其中的傑出代表:李友邦將軍和他領導的臺灣抗日義勇隊。  李友邦,字肇基,祖籍福建同安,1906年4月生於臺北蘆洲。他自幼不滿日本殖民統治,1918年考入臺北師範學校後,加入了蔣渭水等抗日先驅領導的「臺灣文化協會」,開始接觸先進思想,積極參加反日活動。
  • 「我的團長」原型系抗日名將洪行 曾血戰滇西
    「我的團長」原型人物系抗日名將洪行 昔日「戰神」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洪行將軍「夜夜殺敵」血戰滇西 《法制周報》首席記者 朱春先 文/圖 在騰衝一帶老百姓的家裡,洪行將軍的牌位,至今仍並列於「天地宗親師」,以「戰神」的名號受到當地群眾的最高禮遇。
  • 遠徵軍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簡介 他是怎麼死的 子女現狀如何
    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第200師師長,著名抗日將領,以遠徵軍聞名遐邇。1939年12月在廣西崑侖關與日軍第5師團激烈鏖戰,戴安瀾指揮有方,重傷不下火線,在敵四倍與我的人數差距下,擼斷了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的要害,贏得著名的崑崙關大捷。蔣介石還專門為此發了獎狀"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 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
    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時間:2020-11-27 12: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馬拉度納下葬與父母一起長眠 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送別球王 當地時間11月26日,護送馬拉度納靈柩的靈車緩緩駛出阿根廷總統府,布宜諾斯艾利斯萬人空巷
  • 他是楊靖宇將軍唯一的兒子,多年後才知父親是抗日英雄,拒絕優待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是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他率領東北軍民與日軍血戰,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1940年2月底,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大量日軍周旋了幾天,最終因為叛徒的出賣而壯烈殉國,年僅35歲。
  • 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紀念像落成揭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攝影 許俊文 通訊員 劉悅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抗日民族英雄吉鴻昌將軍紀念像在河南福壽園抗日民族英雄紀念園落成揭幕。這裡,已為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楓將軍、楊靖宇將軍建立起永久的紀念豐碑,通過集中展示抗日民族英雄光輝形象,緬懷先烈功勳,傳承革命精神。吉鴻昌將軍的外孫女鄭吉寧、鄭吉安代表家屬參加儀式。吉鴻昌將軍生於河南扶溝縣,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
  •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狼牙山五壯士兩位倖存者,一個老死農村,一個晚年享正師級待遇 我們如今的和平,是先輩們浴血奮戰爭取來的,然而某些後代對抗戰的認識顯然不足,出現了抹黑、質疑抗戰英雄的事情,我們熟悉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曾遭遇到誤解,今天有必要和大家重新說一說。
  • 用生命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我軍雖無必勝之念,而人人具必死之心:有全連被敵炮和飛機集中炸死五分之四,而陣地屹然未動的;有袒臂跳出戰壕肉搏殺敵的;有攜帶十幾個手擲彈,伏在外壕裡一人獨立殺敵幾十個的。到了下午,他們接到北平軍分會的命令,因停戰協定已定局,令他們撤到高麗營後方。但他們正在酣戰中勢不能遽行撤退;而那個國恥消息,又正使他們留戀這一個最後抗敵的機會。直到下午七時,戰爭漸入沉寂狀態,我軍才向高麗營撤退,敵軍也沒有追擊。
  • 殺害張自忠將軍的罪魁禍首,雖然因功升任少將,但最終也魂斷異鄉
    張自忠,山東臨清人,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是一位著名的抗日名將。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的運輸線,於是便集結了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奉命迎戰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決定避敵鋒芒,將其主力及時轉移至外線,僅留少量部隊抗擊日軍。
  • 抗日名將張自忠遺書內容是什麼
    張自忠是我國著名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也是二戰同盟國中戰死的最高級將領,他在棗宜會戰裡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搏殺,最終不幸殉國。在決戰前幾天,張將軍給他的部下們寫了一封赴死狀,表達自己願意為國赴死的決心;1940年5月6日晚,在決戰前夕,張將軍親筆給副總司令留了封遺書,人們稱之為張自忠遺書。
  • 抗日英雄李延培:你問如何殺敵?那就用大刀往敵人的頭上砍
    「你問如何殺敵,那就用大刀往敵人的頭上砍!」這是從陝甘紅軍紅二十六軍中走出來的戰鬥英雄,參加過著名的平型關戰鬥的八路軍戰士李延培在自述裡記錄下的團長教育戰士殺敵的一句話。這種「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慷慨之語又把我們帶回到那個浴血奮戰的抗戰時期。平型關戰鬥是八路軍在山西省境內平型關附近對日軍進行的一次成功伏擊戰。
  • 二戰時死在中國的日本將軍有多少個?軍階最高者是何人?
    國民黨軍隊擊斃了3個大將:大角岑生、冢田攻、山縣正鄉,其中冢田攻是為在抗戰期間被擊斃的日軍陸軍最高指揮官;16個中將:小笠原數夫、田路朝一、中村正雄、木谷資俊、水川伊夫、前田治、藤堂高英、大冢彪雄、須賀彥次郎、山縣業一、酒井直次、下川義忠、橫山武彥、木村千代太、志摩源吉,楠木實隆,至於少將就更多了。
  • 新田:《抗日名將鄭作民》出版 展現將軍傳奇人生
    紅網時刻5月6日訊(新田站記者 鍾偉鋒 通訊員 唐人傑)日前,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編纂、修改,《抗日名將鄭作民》一書由中國國際出版社出版發行。鄭作民1902年9月出生於新田縣高山村,是我國著名抗日將領,原國民黨陸軍第二軍中將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曾先後參加了上海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桂南會戰。1940年2月,鄭作民在廣西崑侖關與日寇浴血奮戰,壯烈犧牲。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為鄭作民題寫了輓聯。1988年7月,國家民政部頒發烈士證書,追認鄭作民將軍為革命烈士。
  • 他本是侍女所生,竟成了聞名天下的大將軍,戰無不勝殺敵數十萬
    原標題:他本是侍女所生,竟成了聞名天下的大將軍,戰無不勝殺敵數十萬古時候,戰爭年代多於太平,因而也出了很多名聲顯赫的大將,古有詩歌文人屢屢稱讚英雄豪傑的詞句,給後人留下了身臨其境般的英勇形象,今天提到的這位大將,在王維的詩中體現的最為淋漓盡致,最為讓人肅然敬重,他就是霍去病。
  • 兩位106歲開國將軍,如今還健在,人生經歷出奇的相似
    而當初那些為了中國革命事業熱血付出的英雄們,也大都是都不在了,但是他們精神依然存在,正應了那句話「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雖然很多老兵都去世了,但是萬幸的是還有兩位百姓將軍如今仍然健在,他們兩人都在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也都曾先後擔任過中紀委委員,不僅年齡相同都是106歲,人生經歷也是如此相同,除了感嘆他們的英雄事跡之外,還感嘆人生的奇妙。兩位百歲將軍一位是鄒衍,一位是詹大南。
  • 比較經典的抗日劇推薦
    2、《長沙保衛戰》 真實記敘了三次長沙會戰的真實歷史,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沒有一處剪輯鏡頭! 3、《八路軍》 講述八路軍的抗戰紀實,感覺篇幅有點少,很多故事大而化小,不過癮。
  • 張自忠陣亡,百姓送殯蔣公痛哭,日軍戰機三次盤旋上空卻未投一彈
    在這幾場戰役中張自忠一直秉持著哪兒危險去哪兒,哪兒有需要去哪兒的原則,他在戰場上奮勇殺敵,英勇頑強,向國家表明了自己堅定不移的決心,也因此建功無數,國民政府為獎勵他撤銷了他的所有處分,全國人民也都知曉了他是一個英勇抗日的戰士,就連日軍也聽說了中國軍隊中有一個名為張自忠的戰士。
  • 吉鴻昌將軍紀念像在河南福壽園抗日民族英雄紀念園揭幕
    3日上午,吉鴻昌將軍紀念像在河南福壽園抗日民族英雄紀念園揭幕。這裡,已為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楓將軍、楊靖宇將軍建立起永久的紀念豐碑,通過集中展示抗日民族英雄光輝形象,緬懷先烈功勳,傳承革命精神。吉鴻昌將軍的外孫女鄭吉寧、鄭吉安代表家屬參加儀式。吉鴻昌將軍生於河南扶溝縣,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民族英雄。
  • 打響武裝抗日第一槍的「土匪」將軍
    黑龍江省的戰士是幸運的,他們終於可以不用被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束縛,不用被敵人追著屁股跑,能夠和敵人真刀真槍面對面血戰,雖死亦無憾。 當然了,按照日本人的一貫作風,動手之前總要先找個藉口,即便沒有藉口也得製造藉口,就像「九·一八」的柳條湖事件、「一·二八」的日僧事件、淞滬會戰的虹橋機場事件等等,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是他們一貫的優良傳統。 前面說了,中國守軍為防止日軍乘坐火車直抵齊齊哈爾,破壞了江橋的三孔橋梁,這正好成了他們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