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沒GPS迷路怎麼辦?脈衝星「宇宙燈塔」或幫助太空人遨遊太空

2020-12-18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圖片來源:NASA

幾個世紀以來,水手們靠夜空中的星星或者燈塔在海上航行。但一旦人類過渡到在太空旅行和生活,這個等式就改變了。這就是為什麼國際空間站上的科學家們正在尋找一種用於深空旅行的GPS替代品。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一份新的聲明,科學家們建議我們使用中子星——也就是超新星爆炸後恆星的殘骸——作為「宇宙燈塔」,而不是依賴衛星星座。

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利用國際空間站開發基於脈衝的導航系統,利用這些宇宙燈塔,在美國宇航局的阿爾特彌斯(Artemis)計劃的月球之旅和未來的人類火星任務中,為導航提供幫助。

脈衝星,或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是恆星發生爆炸形成超新星後所遺留下來的密核。它們以明亮而狹窄的光束髮射出X射線光子,在恆星旋轉時像燈塔一樣掃視天空。從很遠的地方看,它們似乎在發出脈衝,因此得名脈衝星。

空間站外部的X射線望遠鏡,中子星內部成分探測器或NICER,收集並記錄來自天空中子星的X射線。軟體內置在NICER,名為SEXTANT,正在利用脈衝星的信標創建一個類似GPS的系統。這個概念,通常被稱為XNAV,可以提供整個太陽系和更遠的自主導航

「GPS使用精確同步的信號。某些中子星的脈動非常穩定,從長遠來看,甚至與地面原子鐘一樣穩定,這使其有可能以類似的方式發揮作用。」 NASA馬裡蘭州格林貝爾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研究員盧克·溫特尼茲說。

脈衝的穩定性使得它們到達太陽系任何參考點的時間都能得到高度準確的預測。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詳細的模型,可以精確地預測脈衝什麼時候會到達,比如地球中心。對脈衝到達太空飛行器探測器的時間進行計時,並將其與預計到達參考點的時間進行比較,可以為導航提供遠超地球的信息。

「脈衝星提供的導航信息不會因為遠離地球而降低,因為脈衝星分布在銀河系中。」 SEXTANT小組成員、導航技術專家Munther Hassouneh說。

「它有效地將全球定位系統中的『G』從全球變成了銀河系。」團隊成員Jason Mitchell補充道,他是NASA太空通信和導航項目高級通信和導航技術部門的主管。「它可以在太陽系的任何地方工作,甚至可以在太陽系之外攜帶機器人或載人系統。」

脈衝星也可以在無線電波段觀測到,但與無線電波不同的是,X射線不會被空間中的物質所延遲。此外,X射線探測器可以比無線電天線更緊湊、更小巧。

但由於X射線脈衝非常微弱,所以系統必須足夠強大,才能收集到足夠導航的信號。NICER的大收集區域使它接近理想的XNAV研究。未來的XNAV系統可以更小,交易規模更長的收集時間。

「NICER尺寸大約是一臺洗衣機大小,但你可以大幅減少它的大小和體積。」 Mitchell說,「例如,把XNAV望遠鏡裝進一顆小衛星裡,讓它能獨立導航小行星帶,並描繪太陽系原始天體的特徵,這將是很有趣的。」

在201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SEXTANT已經成功地在空間站上演示了實時脈衝導航。它還研究了利用脈衝星進行計時和時鐘同步,並幫助擴大脈衝星目錄,將其用作XNAV的參考點。

SEXTANT團隊目前正在研究XNAV在NASA Gateway平臺上的自主導航技術,以支持載人火星任務。如果太空人需要獨自返回地球,他們也可以用它來補充船上的導航能力。

「Gateway圍繞月球的軌道大約為6天半,這將使我們凝視脈衝星的時間更長。」 Mitchell說,「這就是貿易的來源;這個儀器就像一個桶,你在桶裡裝滿了足夠的X射線光子來測量脈衝到達的時間。你可以有一個比NICER小几分之一的探測器。」

這類實驗可以使引導宇宙飛船到達目的地的宇宙燈塔向現實又邁進了一步。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自: 前瞻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科普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其它相關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太空人身穿的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
    我們常見的是穿著白色太空服在宇宙「遨遊」的太空人,那穿著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嗎?橙色太空服只有在通過大氣上升或下降的車輛內才能穿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船員免受車內減壓的不利影響。在宇宙飛船發射和著陸時太空人需要穿著它,因為它能夠在宇宙飛船發生意外的時候保護太空人。橙色太空服中帶有空氣和水供應,還配有一個降落傘和應急生存裝備,比如無線電、閃光燈和藥品。為什麼設計為橙色的?
  • DIMOO太空旅行系列盲盒上新 泡泡瑪特與你共遊太空
    或許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一個夢,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在充滿奇遇與冒險的太空,探尋宇宙的奧妙無窮。3月7日,POP MART泡泡瑪特就推出了DIMOO太空旅行系列,由嚮往太空的小男孩DIMOO帶領大家前往太空,開啟一段神秘的旅程!
  • 中國最美太空人王亞平:在太空中授課,成第一位「太空教師」
    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國家而言,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世界發展的進程中,人類對於宇宙事業的探索也在進一步加深,在這種情況之下,那些擁有著高端航空科技的國家,也將成為其他國家的榜樣。曾經,在中國出現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太空人,她曾在太空中授課,而縱觀中國的航空事業發展歷史也會發現,她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教師。
  • 假如迷失在太空會怎麼樣?太空狗漂浮太空,一支筆拯救2個太空人
    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登入太空以來,至今人類探索太空已經59年了。太空人不僅需要有強大的專業知識,而且在去往太空前要有「赴死」之心。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將繼續探索太空,替我們照料宇宙。有人可能會問:如果太空人不慎掉落於太空,那麼他們會去向何處?最終的命運又會如何?
  • 遨遊太空 《賽爾號:無限宇宙》不容錯過的場景
    遨遊宇宙、探索太空可能是每個人小時候都有過的夢想。以精靈收集和宇宙探索為主題的賽爾號正版手遊《賽爾號:無限宇宙》為玩家們創造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宇宙,遊戲中充滿了特色鮮明的行星和美輪美奐的外星景色,讓玩家瞬間開啟「2018太空漫遊」。下面就來看看這些遊戲中不能錯過的外星美景吧。
  • 「最倒黴的太空人」:被遺棄在太空311天才獲救,落地後祖國沒了
    所以近代航天事業的起步當中的故事都是外國的故事,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講一講在過去的歷史當中最倒黴的太空人:被遺棄在太空311天才獲救,落地後祖國沒了。歷史上中國很早就開始了對宇宙的觀察,《步天歌》寫道:「中元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號曰為太子,四為後宮五天樞,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乙太乙當門路。
  • 為何太空人在太空遇難,遺體卻不能運回地球?
    各國之間的較量也在暗自進行,航空技術能夠探知宇宙的未知秘密,首當其中的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從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登月的加加林到現今,無數太空人為航天事業獻出了自己的一生。當太空人在太空遨遊之時,採集到的數據和泥土便成為了下一個研究對象,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是實質性的勝利,具有十分深遠的研究意義,且對國家在世界的發言權具有重要影響。
  • 【物理科普】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
    在我們回答太空服如何保護太空人多長時間之前,我們應當清楚宇宙空間中存在的各種威脅。此外,太空人暴露在太空中還將承受未屏蔽的宇宙輻射和太陽風,人體除了導致一些致命曬傷,還會導致人體組織受損,DNA變異,增大癌症和白內障發生概率,並可能導致不育。此外,太空中還有非常快速的微流星體和太空碎片,能像子彈一樣射穿人體。
  • 在太空中喪命的太空人,能否被帶回地球?
    可能有人會覺得,是不是太空中存在某種細菌,冒然運回在太空站中喪命的太空人,會導致細菌變異等等,甚至可能會出現科幻片中的場景。其實這些都是多慮了,雖然人類自從踏入太空以來,有22位太空人不幸遇難,但如果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都不是在太空中喪命的,所以我們探討太空人在外太空遇難,也僅僅只能停留在科學假設的地步。
  • 機器人幫助解決太空中的生理需要?
    在太空有生理需要怎麼辦?這似乎是一個尷尬的問題,但不能總迴避!在太空中待得最久的男性太空人是克裡卡列夫,總時間達到803天。呆得最久的女性太空人是克裡斯蒂娜·科赫,她在太空中連續待了328天。這麼漫長的時間,無論是在物慾橫流的地面還是在廣闊寂寥的太空,大多數人都會有生理需要,這時,太空人通常會怎麼辦呢?興趣會有一定缺失失重環境會讓人噁心、嘔吐、頭痛和厭食,就像很多人暈車的那種感覺,當然比它要更強烈些。
  • 《2001太空漫遊》:音樂流淌,太空徜徉
    第一次是電影開頭三分鐘的黑暗結束後,音樂伴隨著一顆恆星緩緩升起,將這個場面襯託得極為宏大而壯麗,預示著宇宙的誕生、生命的初生。第二次是在猿人拿起一根骨頭砸碎動物頭骨之時,音樂伴出,將猿人懂得使用工具這一幕彰顯得十分神聖而重大,意味著猿人在進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 NASA和ESA公布「宇宙之吻」太空任務太空人名單,將於2021年發射
    太空人們將乘坐由SpaceX獵鷹9號火箭提供動力的「乘員龍」號太空船(Crew Dragon)前往國際空間站。」號太空船。SpaceX公司載人航天項目高級主管本吉·裡德(Benji Reed)今年9月表示,「Crew-3」任務的最後發射日期將由「Crew-1」返回後對「韌性」號太空船的翻新結果來決定。「Crew-1」的太空人計劃在大約6個月後從國際空間站返回。「韌性」號太空船將穿越地球的大氣層,在降落傘的幫助下在大西洋濺落。
  • 史上唯一被遺忘在太空的太空人,創下三項世界紀錄,至今無人超越
    成為一名太空人,是很多孩子兒時的夢想,太空人不僅可以在浩瀚的太空遨遊,而且返回地球時還可以受到眾星捧月般的歡迎,成為國家英雄。然而,在歷史上卻有一位太空人被遺忘在太空,長期滯留太空無法返回。但恰恰因為這次意外,這名太空人創下了三項世界紀錄,他就是前蘇聯太空人克裡卡列夫。
  • 太空人穿太空服能在太空活多久?大約6.5-8個小時!
    在我們回答太空服如何保護太空人多長時間之前,我們應當清楚宇宙空間中存在的各種威脅。太空人進入空曠的宇宙空間,將對身體帶來致命的傷害。幸運的是,我們的皮膚擁有足夠的彈性,可使人體內部容納蒸汽從而防止在太空環境下身體膨脹至一定程度。如果恢復至正常大氣壓,膨脹的身體就會恢復至正常。此外,太空人暴露在太空中還將承受未屏蔽的宇宙輻射和太陽風,人體除了導致一些致命曬傷,還會導致人體組織受損,DNA變異,增大癌症和白內障發生概率,並可能導致不育。
  • 在太空遨遊3天,這「太空包裹」讓科學家激動,它將輔助我國登月
    世界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5月5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非常試驗船成功發射,並且在太空中利用3天的時間,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第一次太空任務。根據介紹,這次新飛船試驗船在飛行期間,科學家們為它安排的最具有考驗性的一個任務,就是完成世界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而且列印材料還是陶瓷材料,更是非常的不易。此外,新一代飛船試驗船還帶著很多特色作物的種子也去太空中遨遊了一番,在開艙之後,交付給相關領域的專家們來進行下一步的研究。
  • 太空環境有多嚇人?如果不是太空人心理強大,可能會被壓垮
    文/仗劍走天涯太空環境有多嚇人?如果不是太空人心理強大,會被這種感覺壓垮宇宙太空在很多普通人眼中看起來,就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登上太空,人類會感受到無止境的孤獨,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能會在太空探索中迷失自己。太空人雖然看上去非常的榮耀,但其實背地裡承受的,是普通人所看不到的。太空環境很嚇人,如果太空人們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是非常容易患上抑鬱症的,會被孤獨感壓垮。太空人確實是世界上最至高無上的一種職業。甚至稱他們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
  • 5000光年外一顆脈衝星要爆了:銀河系最亮-脈衝星,銀河系,爆發...
    2018年,銀河系將上演一場好戲,脈衝星J2032將於伴星近距離接觸,脈衝星將與恆星周圍的氣體和物質盤產生強烈的作用,導致一次非常壯觀的伽瑪射線爆發。目前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科學家安德魯-萊恩教授所帶領的硏究團隊正在對脈衝星J2032進行周密觀測,使用76.2米直徑的洛弗爾射電望遠鏡進行跟蹤,預計的爆發時間為2018年。
  • 有犧牲在太空中的太空人嗎,他們的遺體又是怎樣處理的呢?
    截止到2018年,在人類探索太空的豪邁徵途上,全球共計有30名太空人英勇犧牲——在太空中犧牲的太空人18人,其中蘇聯4人,美國14人(包括一名日裔太空人鬼冢承次,一名以色列籍太空人伊蘭·沃爾費曼);在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卡門線)以下犧牲的太空人1人;在各種訓練、測試和搜救中犧牲的太空人
  • 俄羅斯電影《太空救援》:太空人不僅可以喝酒還能……
    普希金、契訶夫、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蒲寧、帕斯捷爾納克……一整串名字,構成了群星璀璨的「黃金時代」可是,隨著冷戰時代的到來,俄羅斯文藝逐漸從核心地位沒落,至今很少再聽到俄羅斯文學巨匠了,而在美國電影中,前蘇聯被塑造成冷血、狂暴、一直想奴役全世界的暴虐形象,俄羅斯又沒能在電影領域強力反駁,讓全世界對俄羅斯的印象多多少少也有些偏差。
  • 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到地面後,為何沒了音訊?現狀看了讓人羨慕
    導語:女太空人劉洋從太空回到地面後,為何沒了音訊?現狀看了讓人羨慕浩瀚的宇宙中,蘊藏著數不清的奧秘。長久以來,人類對它的認知一直都是冰山一角,它吸引著數不清的人為它著迷。在人類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擁有了探索宇宙奧秘的載體,宇宙飛船。在人類的歷史上,有很多的太空人已經能登上了太空。在中國,楊利偉是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太空人,在成功地回到地面以後,他的名字迅速地響遍了全中國。隨後,他轉到了幕後,做起了後勤工作,極細微中國的航天事業默默地做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