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名中帶有斯坦、尼亞等後綴?

2020-12-22 騰訊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著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國土和300萬平方公裡的領海面積、173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也是全世界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裡,與14個國家接壤。中國的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六國隔海相望。在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中有8個國名中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

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演變而來的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這五個中亞國家的國名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巴基斯坦的國名中也帶有「斯坦」一詞。事實上阿富汗的英文名其實叫Afghanistan,只不過漢語中沒把「斯坦」翻譯出來。此外國際上也有「印度斯坦」這樣的說法,西亞還有一個巴勒斯坦國。除了這些主權國家的國名之外「斯坦」被用作地名後綴的例子還有很多。

雷吉斯坦、達吉斯坦、錫斯坦、胡齊斯坦、 庫德斯坦 、俾路支斯坦、韃靼斯坦、吐火羅斯坦.......為什麼「斯坦」會被頻頻用於國名地名的後綴呢?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這些名稱中帶有「斯坦」的國家或地區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信奉印度教的印度斯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外。在所有這些名稱中帶有「斯坦」後綴的地名中「巴勒斯坦」是最為獨特的一個,因為它的「斯坦」後綴完全是由於漢語翻譯造成的。

如今「巴勒斯坦」一詞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巴勒斯坦國;二是指巴勒斯坦地區。在過去的兩千多年間「巴勒斯坦」一直是一個地區的名字,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巴勒斯坦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從來都不是指的一個國家。直到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巴以分治的方案後才有了「巴勒斯坦國」這個概念。綜合百度百科和漢語辭海的定義:巴勒斯坦地區是指位於地中海與死海、約旦河之間的地區。

古代的巴勒斯坦地區包括今天的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國,還包括今天的黎巴嫩南部地區、敘利亞西南部地區、約旦、紅海北部地區和埃及的西奈半島東部等地。相比之下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已是相比古代巴勒斯坦地區縮小了不少,但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事實上存在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政治實體。巴勒斯坦地區在上古時代被稱為「迦南」,直到公元135年羅馬人鎮壓了當地猶太人的起義後才將其改稱「巴勒斯坦」。

羅馬人所起的這個「巴勒斯坦」的名稱本來寫作PALESTINE,後來逐漸轉寫成Palestine。本來正確的讀音應該是「非利士丁」,然而漢語在進行翻譯時將其譯為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國名中本來並沒「斯坦」這個後綴,所以這完全只是漢語在音譯過程中使用音近字造成的結果。除了巴勒斯坦這個特例之外其他被用作地名的「斯坦」其實都寫作stan,所以「巴勒斯坦」這一國名中的「斯坦」和其他地名中的「斯坦」是完全不同的。

stan最早起源於古波斯語的來源,指的是人居住或聚集的地區。在我國東北人會問你是哪旮瘩的,雲貴川人問你是哪個壩子的,山西人會問你是哪條梁子的,而在古波斯人們會問對方是哪個stan(斯坦)的人。在斯坦前面加上前綴就表示某一民族聚居的地區:哈薩克斯坦就是指哈薩克人居住的地區,烏茲別克斯坦就是指烏茲別克人居住的地區,庫德斯坦就是指庫德人居住的地區.......

那麼有人會問巴基斯坦難道是指巴基民族居住的地區嗎?事實上巴基斯坦並沒一個叫巴基的民族。巴基斯坦的國名其實是將伊斯蘭教概念中的「清真」(paki)與「地方」(stan)所組成的一個複合詞——「清真的土地」。「達吉斯坦」則是將突厥語的「高山」(dage)與波斯語「土地」(stan)的組合——「高山之地」。「努裡斯坦」是將「光明」(Nuri)與「土地」(stan)的組合——「光明之地」......

這些地名中的stan(斯坦)和英語中的State一樣都是用來表示地方、地區、區域、土地的含義。波斯薩珊王朝時期隨著帝國的擴張使stan(斯坦)一詞的使用逐漸普及起來。如今一些國名中並不帶有stan(斯坦)的國家當年也曾被波斯人稱為xx斯坦:希臘被稱為玉努尼斯坦;亞美尼亞被稱為阿爾明尼斯坦;喬治亞稱為格爾斯斯坦;中國被稱為秦那斯坦(秦人生活的土地).......

拉丁語的「尼亞」其實與波斯語中的「斯坦」一樣是表示地方、地區、區域、土地的含義。這個詞的詞根其實是「-ia」,在漢語裡這一詞根除了可以翻譯為尼亞之外還可以翻譯為利亞、西亞、地亞、吉亞、比亞、維亞、尼西亞等等。世界上帶有「-ia」這一詞根的地名有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斯洛維尼亞、亞美尼亞、喬治亞、坦尚尼亞、澳大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哥倫比亞等等。

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名是以「-land」作為後綴。這個來源於日耳曼語的詞彙和斯坦、尼亞一樣是指地方、地區、區域、土地的含義。這其中比較典型的有England(英格蘭)、Scotland(蘇格蘭)、Ireland(愛爾蘭)、Netherland (尼德蘭)、Poland (波蘭)、Finland (芬蘭)、New Zealand(紐西蘭)、Maryland(馬裡蘭)......事實上英格蘭這個詞的本意就是英格蘭人的土地。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國家的國名中帶有斯坦、尼亞等後綴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也是全世界陸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中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裡,與14個國家接壤。中國的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與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六國隔海相望。在中國的14個陸上鄰國中有8個國名中都帶有「斯坦」這一後綴。
  • 解密:一些國家名稱後綴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
    一些國家後綴裡的「尼亞」和「斯坦」是什麼意思?其實意思差不多,另外還有一個和這兩個詞相近的後綴翻譯成漢語是「蘭」,那麼這些後綴分別都是什麼意思呢?「尼亞」、「利亞」、「地亞」、「維亞」和「比亞」,都是什麼意思?
  • 中亞國家國名中為何多帶「斯坦」,「斯坦」究竟什麼意思?
    這幾個國家不約而同地在其國名中使用了斯坦這個後綴,這背後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原因呢?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凡是國家名字後綴為「斯坦」的國家,往往都是伊斯蘭教的國家。於是,將兩者聯繫起來就會得出:「斯坦」是伊斯蘭教的專屬,並作為這些國家使用「斯坦」的原因。其實這兩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真正的原因需要我們回到歷史中重新尋找。
  • 中亞國名的「斯坦」,到底是何意,中國為何也被稱「秦那斯坦」?
    圖:中亞五國這些國名中帶「斯坦」的國家,大都位於亞洲中南部這一塊。由於這些國家大都是穆斯林國家,因此我們很多人會錯誤地以為,「斯坦」就是穆斯林國家的專用國名。但其實兩者沒有必然關係,比如大多數中東國家也都是穆斯國家,但他們的國名中就沒有「斯坦」二字。那麼,中南亞國家國名中的「斯坦」,到底是何意呢?其實,這兩個字的意思並無特殊之處。「斯坦」一詞來源於古波斯(今伊朗)語「stan」,意為「地方」或「家園」,某某斯坦就是指某某地方,之後「斯坦」的叫法逐漸由伊朗傳到了中、南亞這些近鄰國家,逐漸成為地名的專用後綴。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什麼意思,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說起國名,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很多國家中,「共和國」、「王國」、「合眾國」等都非常普遍見到,而有一些國家卻使用「斯坦」。 據說,國外的一個國家也將中國稱之為「斯坦」。那麼,「斯坦」表示的是國家嗎?還是有其他的含義。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是何意,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
  • 很多國家和地名的斯坦是什麼意思?
    就拿中亞有五個國家來解釋下,這5國國名中帶有斯坦一詞,這五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這裡的斯坦一詞是英語中Stan和tine的音譯,起源於古波斯語意為什麼什麼之地,也可以理解為某物或某人的聚集之處。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凡是國家後綴為斯坦的國家,往往都是伊斯蘭教的國家。
  • 為什麼有些國家名字的後綴叫「斯坦」,比如哈薩克斯坦?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甚至阿富汗,其實也應該叫阿富汗斯坦。為什麼如此多的亞洲國家名字後面都以「斯坦」(-stan)結尾?這是因為在很多中東、近東的語言(古波斯語系)中,「斯坦」的意思是「國家、土地」,而前面那一堆則是代表「XX民族的人」,結合在一起就表示「XX民族居住的地方」。舉例說,土庫曼斯坦的意思其實是「土庫曼人居住的地方」,以此類推,烏茲別克斯坦意思是烏茲別克人居住的地方,塔吉克斯坦就是塔吉克人居住的地方。但是,也有例外,巴基斯坦不是「巴基人居住的地方」,而是「純淨之地」。
  • 中亞多數國家都稱「斯坦」,到底啥意思?為何中國也叫「斯坦」?
    那麼為何這些國家都稱為斯坦呢?甚至在一些地區稱呼中國也是叫斯坦,這事還得從古代一個輝煌的帝國說起,那就是波斯帝國。其實斯坦原本不具有任何含義,只是古代閃語中的一個後綴,直到公元前十二三世紀左右,地中海沿海來了一批人登陸到巴基斯坦地區,這些從海上來的境外人就有了這一稱呼。
  • 中亞國家為啥叫「斯坦」,有啥含義?原來中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在現今的地球上,全世界共有196個被認可的國家,他們有著各自獨特的名號和百花繚亂的文化,讓世界充滿了多樣性。可當我們的視線放在中亞的時候,會十分奇怪的發現這裡國家的名字都是清一色的「斯坦」,甚至在我國的記載裡也曾經有著「斯坦」的稱呼。那麼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呢?這到底有些什麼含義?原來中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 為何中亞國家,都叫「斯坦」而有的國家也稱中國為「斯坦」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地球上很多國家跟地區都會帶「斯坦」兩個字,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甚至在我國的記載裡也曾經有著「斯坦」的稱呼。那麼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呢?這到底有些什麼含義?
  • 中亞國家都有「斯坦」,斯坦就是信仰穆斯林的國家?那你就錯了
    「斯坦」,是一個地名後綴,源於古時候的波斯語stan或者stein,意思是「......之地」。大多數有這個地名後綴的國家都是一些中亞國家,例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甚至印度也有「印度斯坦」的說法。那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信奉伊斯蘭教就可以被稱作「斯坦」嗎?事實並不是這樣。
  • 為何中亞很多國家叫「斯坦」,有啥含義?為何中國也被稱「斯坦」
    經過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而很多國家都帶著一個詞,那就是斯坦。比如說中亞五國,分別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這就比較奇怪了,為什麼他們的國名後面都要加上斯坦?有什麼特別的用意嗎?其實像哈薩克斯坦,哈薩克這個詞的意思是逃亡者、脫離者,因為他們是古突厥的一個直系分支民族,形成了哈薩克族,所以人家叫哈薩克,而後面的斯坦是大多中亞國家都使用的。
  • 中亞國家大多以「斯坦」結尾,有啥含義?為何古中國也叫「斯坦」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中亞國家的國名大多以「斯坦」為後綴,比如什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很多人都說,一般叫「斯坦」的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專家卻否定了這一觀點。近年來,隨著中亞地區古文獻的不斷出土,「斯坦」的秘密也逐漸被揭開,而且專家們意外發現,中國在古代也被稱為「斯坦」。「斯坦」一詞出自波斯語,「-stan」是其真正的後綴,在阿赫美尼德王朝時代,官方語言為上古波斯語;可是到了波斯薩珊王朝時代,官方語言卻改為中古波斯語——巴列維語。與此同時,帶「斯坦」的地名開始高頻率出現在波斯史料之中。
  • 中亞國家都稱「斯坦」,到底啥意思?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
    西周的「中國」用意非常明顯,指的就是中原地區,戰國諸子百家的文獻中,「中國」屢見不鮮,古代中國,並沒有國家性質概念,只是以朝代自稱,強漢、盛唐兩大王朝,對後世影響尤深。如今我們也有「漢人」、「漢服」一類的稱呼,在海外也有「唐人」、「唐服」、「唐人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西亞、中亞、東歐也稱呼中國為「契丹」。
  • 很多國家都叫「某某斯坦」,為何中國也被稱為「斯坦」呢?
    在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的國名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亞」這個字,如馬來西亞、亞美尼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等等,它們的國名中都存在著「亞」這個字。這是因為它們的國名在英文中都是以「a」結尾,所以統統翻譯成「亞」,這是一種音譯的方式。
  • 中亞國家為何都是「斯坦」?中國也被稱為「斯坦」?說出來別不信
    世界上以斯坦為「後綴」的國家或地區不在少數,但對我們而言,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是中亞那五個「斯坦國家」了,除去與我國接壤的三個,還有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 國名趣談5:「斯坦」的歷史演變,世界上還有哪些「斯坦」國?
    在中亞、西亞、東歐與南亞存在許多帶「斯坦」的地名。世界上198個國家中有8個「斯坦」國,包括中亞五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斯坦」一詞到底是什麼意思?讓我們從「斯坦」的歷史起源說起。一、「斯坦」的歷史演變「斯坦」源自波斯語地名後綴-stān,羅馬字母轉寫為-stan,表示「家園」或「站立的地方」,梵語sthāna(地方)、拉丁語stāre(站立)、status(地點)以及英語stand(站立)、state(國家)與之同源。
  • 很多國家都叫「某某斯坦」,為何有人也稱我們為「斯坦」呢?
    在世界範圍內,很多國家的國名都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亞」這個字,如馬來西亞、亞美尼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等等,它們的國名中都存在著「亞」這個字。這是因為它們的國名在英文中都是以「a」結尾,所以統統翻譯成「亞」,這是一種音譯的方式。
  • 「斯坦」國家到底是什麼?為何中國也被此國稱為「斯坦」?
    大家都知道,我們在稱呼一些中亞國家的時候,經常會在這些國家的國名後面加上斯坦兩個字。一般來講,世界上主要的斯坦國家都聚集在中亞一帶,然而其中有一個國家也稱呼中國為「斯坦」國家。那麼斯坦國家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