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勒密能夠佔領埃及,建立王朝,全靠「碰瓷」亞歷山大大帝?

2020-12-22 史海星辰

前言

託羅密王朝在建立的時候,恰逢亞歷山大帝國的解體之際,為了爭奪權利和土地,大打出手內斷不斷,託羅密一世能夠順利的拿下王位,自然也離不開他忠誠的部下對他的支持,也就是說武力奠定了託勒密一世的政權。

武力奠定政權,但是想一直維持政權,僅僅靠武力就行不通了,特別是在一個全新的地區建立起穩定的政權就很有難度了,因為不同種族之間是會有著自己的文化和信仰的不同,會造成很多的統治上的矛盾,因此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要得到被統治區域人民的認可,就必須直面解決這些問題。

託勒密王朝劇照

於是,他們就從古埃及人對宗教的崇拜找到了切入點,因為古埃及一直是一個王權、神權並存的國家,國王藉助祭司鞏固王權,同樣的,作為回報,祭祀也會從國王那裡得到經濟支持和發展壯大的權利。

即便存在互相扶持的關係,古代埃及王權和神權的互相爭鬥也從來沒有停歇過,甚至出現很嚴重的內鬥,而託勒密正確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做出了將王權和神權結合在一起的重大變革。

統治埃及的前提:尊重當地信仰

在此之前,古埃及並不是沒有被其他外族統治過,但是那些異族統治者和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對待埃及本土宗教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引起埃及人民的大規模反抗主要是因為波斯帝國不僅僅一味的掠奪埃及人民物質財富和人力資源,給埃及人民的生活造成負擔的同時,還極其不尊重當地人的宗教信仰

根據一些史書的記載,薛西斯不僅掠奪埃及神廟的遺產,廢棄了延續已久的法老的頭銜,而且還將神廟建築作為驢馬圈,這些事情不僅是羞辱,還極大地傷害了他們的宗教感情,因為這一樁樁一件件,古埃及人民和波斯人兵戎相見也是常有的事,於是波斯帝國處於不斷的鎮壓埃及人民的反叛之中,極大的損傷了自身的物力、財力,加速了王國的隕落。

亞歷山大大帝

亞歷山大大帝很是聰明,在徵服埃及之後的表現出了對當地宗教的虔誠的態度,對比之下,他獲得了埃及人民極大的好感。在大帝病逝後,他的下屬託勒密思索一番之後,選擇了有"民眾基礎"的埃及,趁著帝國內亂、人們互相奪權之際,他直接將之前大帝任命的埃及總督趕走,掌握了埃及的政權,在他掌握過政權之後便很快的意識到,自己現在的統治是不穩固的,他不僅要抵抗外來侵略,守好自己腳下的領土,並且更要堤防埃及內部發生動亂。

想要維持統治就必須藉助埃及人的本土宗教信仰,讓自己的統治看起來更加的有神性,所以,託勒密在徵服埃及之後,他也汲取了亞歷山大大帝之前的成功經驗,對他們極為尊崇,並且他做了一系列措施。

"碰瓷"亞歷山大大帝,神化自身

因為在埃及人民心中,亞歷山大大帝不僅趕走了奴役他們的波斯人,將他們從水深火熱的生活中解救出來,還給了他們自由,也極為尊重他們的信仰,還親自從阿蒙神廟中求得神諭,埃及人民早已將他視為法老的繼承者,於是,他高調的宣揚自己是大帝的繼承人,"碰瓷"式營銷也使得他獲得了埃及人民的好感。

於是,當馬其頓人想把大帝的屍體帶回馬其頓時,託勒密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直接攔下隊伍。帶走了屍體,運往埃及安葬。又圈了一波好感,將自己繼承人的聲譽打響之後,也要把自己的功勞廣而告之,讓埃及人民都知道自己的神勇無敵,他大力宣傳自己是怎麼和波斯人作戰收復失地的事情,並且還在總督碑上刻上銘文,經過接二連三的宣傳活動之後,在他稱王之後,已經等同於埃及人心目中的神。

託勒密一世銅像

並且,這時候祭司們也以王銜的形式宣傳了託勒密國王的神性,隨著事件的發展,後世託勒密王朝的國王們頭銜的組成成分越來越複雜,長度令人匪夷所思,極盡讚美之詞,並且在末代的國王埃及豔后的頭銜裡也有著"荷魯斯"的頭銜(荷魯斯是法老神性的標誌和權威的象徵的形容詞之一),這說明了託勒密王朝對於國王的人格神化的基礎是非常穩固的。

埃及豔后的劇照

重視傳統宗教,創造本國的官方崇拜

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們對埃及各種宗教活動都非常的重視,不僅供養活著的阿匹斯神牛,對於死去的神牛也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還專門撥出了錢款用於神牛的喪葬費用,並且還重新修繕了之前的神廟等,一系列的行為獲得了當地僧侶和廣大民眾的好感。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虔誠,是想較大程度上淡化他們異族的身份,希望埃及的臣民們把他們當做恪守宗教傳統的人你瞧,我們對待本土宗教和你們一樣虔誠。一旦臣民們接受這種身份的設定,就會更加安穩地接受託勒密王朝的統治。

但是和之前歷代埃及法老統治的情況不同的是,託勒密王國在統治時並沒有向宗教傾斜過多的權利和利益,歷代的國王也是緊緊的把控著宗教。在尊重傳統的埃及宗教的同時,也自創、發展了自己的宗教崇拜。為了讓自己更有話語權,還創立了薩拉匹斯崇拜,是一個男性人形神,他將這個自創的神作為國家的保護神,並且鼓勵人民進行崇拜,這從根源上控制了埃及的宗教走向。

限制祭司集團的權利,加強王權

並且託勒密王國對於神廟祭司的選擇、任命、管理上面也十分的慎重,在每一位國王登基時,都需要選擇一個自己的高級祭司,還在神廟內設立各級祭司和地方的管理,幫助國王處理這些繁雜的宗教事務,並且國王要主持重大的宗教儀式和設定一些宗教規範來掌控宗教,人們參加宗教儀式的行為都是由國王規定的

託勒密王國中神權和王權,完全是一邊倒的狀態,而祭司集團沒有之前那樣獨立性、與王權的互相牽制性,託勒密時代王權才是主宰,神權只是為鞏固王權的工具而已。

埃及豔后

在政治中,託勒密的統治者也也開始有意無意的限制祭祀的權利,不會給與他們任何參政的機會,消除了他們在政治上影響王權的可能性。在此之前,神權和王權都是相互配合實行統治的,一旦祭司集團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之後,就開始幹擾世俗的王權,當王權處於弱勢地位,神權就成為王權的最大敵人!

在託羅密王朝時期延續了法老時期的土地制度,但是又加強了國王對土地的控制權,全國的土地都是國王的,而農夫們只有耕種的權利,他們的一系列活動都是受到國王的嚴格監控下。並且對於其他的產業,國王們同樣控制的非常的嚴格,不管是油的價格還是每個紡織工廠的生產都必須要經過國王的批准。在這些產業中,祭司集團的控制力十分的有限,不讓他們參與各種與經濟和貿易相關的活動,從根本上阻止了祭司集團的強大與發展到威脅王權的地步。

所以,託勒密王朝從歷史中汲取了經驗,大大減少了向祭司集團贈與土地和財產的情況的發生,從根本上限制了祭司集團勢力的增長。

雙神廟

劃分階級,王權為先,嚴格提防祭司集團

託勒密王朝是一個異族政權,他們的統治階級處於頂端是享有各種權利的,第二層就是埃及本土的祭祀和一些地方貴族了,他們是託勒密王朝統治工具的延伸,他們也會擁有一些權利,地位要高於普通的埃及人。社會的最底層就是埃及人民和其他的外來人民了。在階級劃分中,希臘、馬其頓人始終處於統治地位,曾經高高在上的祭司集團,經濟、權力、地位均處於弱勢地位,使得他們不能夠威脅到託勒密政權,極大的穩固了統治。

可以說,託勒密王國對於宗教的把控達到了面面俱到的地步

評價

在古代埃及,宗教色彩非常的濃厚,通常是王權和神權緊密相連在一起,二者雖處於互相衝突但是又互相依賴的狀態,處於相對獨立,直到了託羅密王朝時期, 這種情況發生了變革,外族政權通過武力掌握了本土宗教,本土宗教的作用力有限,只能淪為統治工具,任人宰割。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雖然利用祭司集團,但是一直都防著祭司集團,防止他們的力量發展壯大,威脅到上層的統治階級。

並且統治者推行薩拉匹斯崇拜,這是統治者有意在引導民眾的思想,讓他們接受一個全新的官方的宗教信仰。隨著民眾們對官方宗教越來越信仰,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就開始實行下一步的計劃——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國王崇拜,最終演變成國王就是神

從實際效果來看,託勒密王朝的統治者們極大程度上加強了控制對臣民精神的程度,披上宗教外衣穩定自己的政權的目的達到了

但是,藏得再好的尾巴也會有露出來的一天,這種赤裸裸的利用神權來維持自己統治的野心也逐漸暴露出來,在之後羅馬人能打敗託勒密王朝的很大原因就是失去了本土埃及人的支持。

參考文獻:《埃及古代史》

相關焦點

  • 兩約之間:亞歷山大大帝是如何徵服巴勒斯坦與埃及的?
    說起希臘,人們所想到的除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位著名的哲學家之外,一定也會想到其最偉大的一位帝王——亞歷山大大帝。作為帝王,他雖英年早逝,但卻戰功卓著,真正締造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豐功偉績又是世上多少帝王將相所嚮往的呢。
  • 古埃及最後一個朝代,國祚275年,開國法老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心腹
    古埃及的32個朝代當中,第1個到第31個稱之為第1王朝到第31王朝,而第32個朝代通常不稱之為第32王朝,而是稱之為託勒密王朝,因為是以其開國法老託勒密一世的名字來命名。託勒密一世出身馬其頓王國一個貴族家庭,馬其頓王國是號稱世界第五文明古國——古希臘的第一個君主制國家,君主稱號是國王,其最著名的國王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 埃及發現罕見託勒密王朝大型石棺 有網友想到亞歷山大大帝
    今日埃及7月11日又有消息稱,埃及安全部隊將與軍隊工程部門、觀光部門警察協助提取石棺。 另據科學美國人12日稱,這一發現為考古人員留下了一系列謎題:石棺中的人到底是誰?裡面藏了什麼文物?以及為什麼這個石棺會如此巨大。 不過,考古學家對石棺持謹慎態度。
  • 《全面戰爭:競技場》繼業者王國,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產
    雖然這位大帝在32歲就與世長辭,但卻創下了統一希臘全境,橫掃中東地區,佔領埃及全境,蕩平波斯帝國,甚至勢力範圍擴張到印度河流域的偉業。其疆域最大時,達到了500萬平方公裡。 但是,成也亞歷山大,敗也亞歷山大,他逝世後,他的馬其頓王國也迅速陷入了一系列的紛爭之中。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埃及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徵服下埃及,建立了第一王朝,由此埃及成為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美尼斯成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 十三王朝時政權又瓦解,「第二中間時期」開始,此時期埃及第一次遭到外族的侵略,侵略者為駕車作戰的喜克索人,他們佔領了埃及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長達100多年的「太陽神不在的統治」(公元前1720年到公元前1570年)。
  • 託勒密王朝在經濟上對埃及歷史所起的作用
    導語:公元前305年由亞歷山大部將託勒密在埃及建立的政權暨託勒密王朝。直至到公元前30年被羅馬帝國徵服,託勒密王朝在埃及史上存在了近三百年。託勒密王朝在政治上是由希臘人掌握最高統治權並繼承、發展了埃及原有的政治體制的王朝。
  • 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到底在哪裡?為什麼至今都是各種猜測?
    不過,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卻更具吸引力。根據一些說法,亞歷山大大帝的陵墓就在以他命名的亞歷山大城。據說,後來很多著名的統治者都去過此處,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有趣。比如:凱撒,他被告知必須是晴天日光直射時方可入墓,且時間不可久待。但是,凱撒偏偏不信,直接拿著火把闖入了好幾次,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於是,凱撒心中默默祈禱,才使得其順利進入,並在陵墓中待了很長時間。
  • 文明中斷,文化衝突,法蒂瑪王朝的建立為何對古埃及意義重大?
    宗教禮儀為何說法蒂瑪王朝的建立是埃及獨立政權的形成?法蒂瑪王朝建立前埃及是什麼政權?這種政變建立的政權,當阿拔斯王朝的勢力捲土重來之時必然又會破滅,所以土倫王朝僅僅維持了對埃及地區的37年統治便被阿拔斯王朝哈裡發剿滅了。
  • 埃及豔后,美貌與計謀,終難挽救埃及王朝覆滅
    埃及豔后,美貌與計謀,終難挽救埃及王朝覆滅在神秘的古埃及歷史上有一位充滿神奇色彩的女王,克裡奧帕特拉七世,也就是現在人們常常提起的「埃及豔后」。後來就有了埃及的託勒密王朝,克裡奧帕拉就是託勒密王朝的嫡系傳人,擁有王位繼承權。這位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勾心鬥角的權力鬥爭早已司空見慣。這是一個被上天極度寵愛的女子,讓其投生在帝王之家,享受人間至高的榮華富貴,賜予了她高出常人的智慧與膽識。
  •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的繼業者之爭
    亞歷山大大帝去世之後,他留下的最重要遺產——橫跨亞非歐的龐大的馬其頓帝國的繼承者人選問題引發了手握兵權的部將們的爭執。騎兵將領帕狄卡斯提出,等待亞歷山大大帝的遺腹子出生,如果是男孩,就立其為王。但是,以美利格為首的步兵派卻主張由亞歷山大大帝同父異母的哥哥阿里德歐斯來繼承大統。阿里德歐斯是個有明顯智力障礙的人。
  • 夢回埃及豔后:《刺客信條:起源》背後的古代埃及
    在去年的時候,《刺客信條》新作背景設定在埃及的傳言便時有傳說,在E3開展之前也多次被曝光,不過古埃及的歷史也有3000年左右,具體是哪段時間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之前甚至根據一張洩露畫面猜測可能是公元前25世紀至24世紀的埃及第五王朝背景,玩家甚至操心那個時候連鐵器都沒有,戰鬥要怎麼做?
  • 開疆拓土的埃及「亞歷山大大帝」——圖特摩斯三世對外政策解析!
    序言作為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六位君主,圖特摩斯三世在繼位後面臨了如何"打江山"和"守江山"的雙重難題。第十八王朝前期的幾位法老通過武力驅趕和文化同化,將周邊的部分外族政權逐漸瓦解,併入埃及版圖的一部分。因此圖特摩斯三世制定了適應各地區的對外政策,在繼承的同時推陳出新,不但固守了前人的江山,更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埃及的版圖繼續擴大,帶領古代埃及進入帝國時代,因此他無愧於被稱作埃及的"亞歷山大大帝"。
  • 在埃及古都亞歷山大市薩沙被當成老外圍觀: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埃及第三十二王朝託勒密王朝,這是希臘人統治的王朝,是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這座城市。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市有著2300年的歷史。其中,希臘人把它作為首都長達300年。羅馬人逼死了埃及豔后,又統治這裡接近700年時間,才被阿拉伯人取代。
  • 黛安娜公主變身埃及豔后
    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再次與女導演派蒂·傑金斯合作,這一次要翻拍傳記片《埃及豔后》。新片劇本由女編劇Laeta Kalogridis(終結者:創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執筆,嘉朵及丈夫的夫妻店Pilot Wave影業與Atlas Entertainment聯合出品,派拉蒙影業負責發行。
  • 埃及史前年表曝光:在法老王朝前古埃及曾被「神」統治上萬年
    公元一世紀的歷史學家弗拉維·約瑟夫在記錄埃及的歷史時,引用了埃及的牧師曼涅託(Manetho)的著作作為他的寫作來源。但這樣的著作從來沒有被發現過;但是,當我們意識到,這位歷史學家的著作是後埃及幾位歷史學家寫作的來源時候,我們不禁會問,是否存在這樣一個歷史學家呢?
  • 世界最大的城鄉結合部:埃及地中海城市亞歷山大
    由埃及首都開羅向北偏西方向行駛208公裡,就是埃及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口 亞歷山大被稱為「地中海新娘」,也被稱為「埃及新娘」,被認為是埃及最美麗的城市。是一座古老與現代相結合,傳統的伊斯蘭習俗與西方文明交織在一起的城市。城市建築雖然感覺雜亂但還算有序。 如果你打算尋找一種上世紀初的感覺,一種似曾相識的懶散的地中海風情的話,那就來亞歷山大吧,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法蒂瑪王朝
    909年,奧貝德拉伊斯蘭教什葉派首領在突尼西亞以法蒂瑪和阿里的後裔自居,自稱哈裡發,建都馬赫迪亞,攻打摩洛哥的伊德裡斯王朝,徵服摩洛哥,並進而佔領整個馬格里布。969年哈裡發穆伊茲派部將喬海爾徵服阿拉伯帝國統治下的埃及,973年遷都開羅。
  • 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這個帝國便是被稱為波斯第三帝國的薩珊王朝。薩珊王朝盤踞亞歐貿易的要道上,因此十分富裕。而且,它擁有極多元的種族和文化,曾是知識和學術的中心,是當時推動知識傳播的先行者。 公元前四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而毀滅,昔日屬于波斯人的領土如今落在希臘人手中。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這塊土地落入他的部將塞琉古手中,並建立了希臘化王國—塞琉古帝國。
  • 希臘帝國的西流基和多利買兩個王朝的統治及聖經中與此相關的預言
    關於亞歷山大大帝以及他死後帝國的狀況,聖經中有奇妙的預言,今天我們就藉著歷史記載了解一下這些預言,以期能夠幫助我們更加明白聖經所記的。亞歷山大死後,他就控制了東面的省份,主前311年左右以巴比倫為都城建立了西流基王朝後,逐漸向西擴展王朝勢力,直到敘利亞,且以敘利亞的安提阿為王朝的新都城。這座城市後來發展為世界大都會之一,也是新約初期教會的重要據點和宣教中心。據說主前301年,稱為西流基一世的尼加奪在葉普塞之役後,就建立了西流基,使之成為安提阿的港口。
  • 為何埃及一直被宗教政權統治?是信仰至上?還是另有隱情?
    前言從公元868年,埃及地區土倫王朝的建立具備開始脫離阿拔斯王朝控制走向獨立國家發展道路的趨勢開始,一直到公元1517年馬木路克王朝統治下的埃及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行省,其中將近700年的時間都屬於埃及地區走向獨立國家,並且維持獨立國家發展形態的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