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天龍八部》,裡面要說武功的話,那喬峰與掃地僧都是非常厲害的,喬峰用的降龍十八掌,從他一出場開始我們就知道了他的厲害。不過看上去他並不是那種對武功非常痴迷的人,這點與虛竹和段譽一樣,他們三人雖然武功高強,但是都不是屬於武痴類型的。要說在《天龍八部》裡面誰最武痴的話,那還是鳩摩智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鳩摩智的故事。
鳩摩智是北宋時期吐蕃國的國師,人送外號「大輪明王」。他在《天龍八部》裡面總是給人一種愛裝叉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自得吐蕃國密教寧瑪派上師授以「火焰刀」神功後,就開始對中原地區的武林人門派進行挑戰,他先後挑戰大理和少林,可以說是武功非常高強的,其中在挑戰大理和少林的時候,分別對上我們的主角段譽和虛竹。雖然鳩摩智面對兩人沒有佔得什麼大便宜,但是還是利用自己豐富的戰鬥經驗讓段譽和虛竹在戰鬥結束之後吃了點小虧。
鳩摩智可以說為了得到武功是願意付出非常多的心血的,在鬥法大理之後,他覺得自己的武功還是需要繼續進一步的精進,於是他就去太湖無意中得到了逍遙派的小無相功,這樣之後他的實力可以說是大增,加上慕容博之前給他的少林寺絕技,配合上小無相功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已經學會了少林七十二絕技。之後遊坦撿到易筋經,正好碰上了鳩摩智,於是就給了鳩摩智,他誤認為鳩摩智是少林寺的高僧。鳩摩智拿到之後就開始修煉,果然內裡大增,不過由於急於求成,也造成了內傷。雖然小無相功與易筋經都是中原頂級武學,但是鳩摩智最厲害的還是火焰刀,因為他的火焰刀已經到了殺人於無形和臻於極高境界。
不過在鬥法大理的時候,他的火焰刀還是敗給了六脈神劍,甚至連剛學會六脈神劍的段譽都沒有打過。我們都知道大理最著名的就是六脈神劍的武學,他當時憑藉自己的火焰刀,一人挑戰枯榮、本因、本觀、本相、本參、本塵聯合使出的六脈神劍,這其中他發現本塵是大理國君保定帝段正明,於是他注意力不夠集中,想到了自己另一個計劃,那就是挾持段正明,這個時候由於分心,火焰刀已經擋不住六脈神劍了,剛剛學會六脈神劍的段譽也是情急之下出手,擊敗了鳩摩智,不過後者用自己的經驗帶走了段譽。
那麼為什麼火焰刀打不過六脈神劍呢?只是因為他犯了佛家的一個大忌,因為他有一個私念。他本身是一個出家人,但是卻有著「國師」的稱呼,這其實就是已經說明他參與政治,而且貪戀權利。他在對戰當中挾持段正明也是為了為吐蕃做出一番貢獻,能夠劫持大理的皇帝,肯定能夠在吐蕃贊普駕前邀功。後來還幫助吐蕃的宗贊王子到西夏求親。這一看就是為了名利,正是因為獲得名利的誘惑,才讓他在對戰當中分心,佛家講究六根清淨,沒有欲望,但是他貪念太重,這也是導致他沒法全身心的對抗六脈神劍,所以他的火焰刀才輸給了六脈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