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叫停智能存款,多行清盤高息變活期,還好銀行攬儲有新招

2020-12-25 瀟湘晨報

隨著央行對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加強監管,智能存款作為典型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受到了影響。此前,多家銀行已經下架了智能存款產品,但存量產品仍然違反監管規定。

近日,部分銀行宣布清盤這類智能存款產品,而且清盤之後存量產品利率將按照活期利率執行,投資者的收益明顯受損。

不過,銀行攬儲也是新招頻出,拼團提息、縮短付息周期等新型攬儲方式收益較可觀,對於保守型投資者還是有不小的吸引力。

智能存款正在加速退場

日前,有市民反映收到了張家口銀行智能存款即將清盤的消息。記者致電張家口銀行,該行客服人員介紹,銀行已向所有智能存款儲戶發送了簡訊,該行的智能存款將於5月15日清盤並停售,在此之前儲戶仍可按原定利率將存款取出;5月15日之後,將按照0.42%的活期利率計算。不過,對於具體執行的方式,不同地區的分支行可能不太一樣,投資者還需諮詢當地銀行。

無獨有偶,廊坊銀行此前發布公告稱,從4月29日對「生活無憂3號」(已經停售)存量存款產品利率按照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執行。該行客服人士介紹,此產品是按季付息,主要按照客戶每季度活期存款日均餘額來匹配收益率。根據公告要求,4月29日之前,已籤約存款仍按原有利息結算,但在7月1日後,將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另外,在季度結息後,不滿季度期限的也根據活期利率計算。

所謂智能存款其實就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其收益會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率。受制於網點少、知名度低等原因,不少吸儲能力有限的地方性中小銀行及民營銀行力推智能存款產品攬儲。由於智能存款產品具有起存點低、計息付息靈活、隨存隨取等特點,所以近年來受到市場的追捧。但是這類存款其實就是變相的高息攬儲,存在很多問題。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就曾表示,智能存款相當於變相高息攬儲,從市場規範的角度來講,哪怕只是少數銀行在利用高收益進行攬儲,但仍將影響整個市場,進而使得銀行負債端利率下行受阻,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因此,央行此前下發《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類金融機構應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受此影響,早在去年,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產品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已經難覓蹤影。例如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在去年就已暫停發行,富民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富民寶」在顯示售罄後也未再上架。

但是產品下架後還有部分銀行的存量智能存款產品還是不合規,所以銀行開始通過調整利率的方式慢慢實現全面清盤。比如富民銀行在3月11日、4月8日和4月28日對「定存寶」進行了三次利率下調。最終,1月期、3月期、6月期和12月期產品年利率分別降至3.6%、3.85%、4.05%、4.2%。儲戶在調息前存入定存寶的資金仍按存入時公布的滿期利率執行。

但不管是逐漸下調利率還是清盤執行活期利率對於投資者來說都將造成收益損失,畢竟存進去的時候多數產品收益都超過4%,而現在卻跌到了0.5%以下,落差巨大。而且銀行是履行監管要求所以並不需要承擔責任。

市民王女士就表示,她在廊坊銀行「生活無憂3號」產品裡存了二十萬,收益變這麼低她的錢肯定不會繼續存這款產品了,和活期存款沒差別,但是現在市場波動較大,不敢輕易選擇理財產品、基金或股票,這筆錢何去何從成了她最大的心結。

銀行攬儲新招利率還算可觀

王女士的擔憂也是大多數保守型投資者的擔憂,理財產品在向淨值化轉型,不能保本保息對於很多這類投資者來說還是很難適應。所以比起理財產品,他們更願意選擇存款產品,但是收益太低也不行。還好,銀行也推出了新的存款方式,其利率還算可觀。

其一是「拼團提息」的方式,這種存款就跟我們在購物時經常用到的團購差不多,只要投資者邀請幾個好友一起存錢,就能使存款利率有所增長。比如,上海銀行的一款1萬元起存的三年期存款,1人團、3人團和5人團的利率分別為3.3%、3.68%和3.88%。簡單來算,一個人存1萬元三年後的收益是990元,找兩個朋友一起存的收益是1164元,可以多獲得174元。

這種「拼團提息」的存款方式,不僅可以抬高存款利率讓儲戶滿意,也能讓儲戶自發地為銀行尋找新的客戶,可謂是雙贏。

另一種則是是把期限較長的定期存款的付息周期縮短,這意味著一款5年期的存款原本是5年後到期一次性付息的,把付息周期縮短後,可能一個月或半年就付一次息。其實就相當於1個月期或6個月期的定期存款卻能拿到5年期存款的利息。

據了解,目前這類產品中期限最短的僅為7天。比如,眾邦銀行推出的「多邦利7天」,起投點為100元,利率為3%,滿7天支取即按3%計息,不滿7天按活期計息,若持有達5年,到期按照3%自動兌付本息;藍海銀行推出的「藍貝貝7天」也是每滿7天為一個付息周期,每存滿一個周期按滿期利率3.9%計息,未滿一個付息周期則按照活期利息計算。

這類存款其實跟之前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有點類似,但不同之處在於,如果沒存滿一個付息周期就把錢取出就只能以活期利率計算利息。而此前智能存款是無論什麼時候取出,都會按一個相應定期利率來計算利息的。

總結來看,兩種新型攬儲方式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還是有所提升,比活期存款利率高上不少。另外,如果對於資金流動性要求不高的保守型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大額存單,目前多數銀行的大額存單為20萬起存,3年期利率為3.98%,5年期利率為4.71%,投資者可按需選擇。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央行整頓高息攬儲後續:銀行靠檔計息產品陸續退場
    還有部分銀行清退工作也提上日程,廣發銀行日前公告稱,將於9月11日終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計息」業務。分析認為,靠檔計息存款產品退場主要因為央行出手規範高息攬儲,加上今年貸款端利率不斷下行,銀行上漲存款利率動力減弱。在此情況下,未來銀行的攬儲思路和策略也應作出調整。
  • 多家銀行下架智能存款產品,調整負債結構提上日程
    一度被視為攬儲利器的智能存款正在降溫。近日,張家口銀行發布消息稱停售並清盤所有活期智能存款產品,廊坊銀行則調整了存量智能存款的利率,使其高收益不再。事實上,自2018年末以來,對於智能存款的監管就逐漸趨嚴,多次出現窗口指導,多家銀行也對相關產品進行了整改,比如調整存入期限或利率水平等。而在市場利率水平下行態勢下,目前已有銀行開始優化負債結構,降低負債成本。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 有銀行早已清空存款"創新"產品
    叫停『靠檔計息』後,定期存款與銀行理財相比,已經沒有明顯優勢。現在我們靠大額存單攬儲。」一家中小銀行高管對記者表示。而在上述監管要求中還包括,對大額存單的產品功能要做到正確宣傳。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靠檔計息,是指客戶在銀行買入定期產品時,如果提前支取,銀行會根據客戶實際存入時間,以靠近的定存檔計算定期利息,剩餘的按活期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存款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聯手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
    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銀行12月14日同日公告,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存款產品計息規則,提前支取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你的利息要少了?
    靠檔計息存款的利率將要調整了。你有這樣的存款嗎?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你的利息要少了?
    來源:新京報網靠檔計息存款的利率將要調整了。你有這樣的存款嗎?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近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個人存款產品:明年起提前支取按活期...
    據公告,六大行「叫停」的產品包括了採用「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規則的存款產品。在此次調整生效的時點方面,六大行則頗為「默契」,均敲定明年1月1日。具體來看,明年1月1日起,個人客戶提前支取相關產品,將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事實上,壓降上述存款產品並非銀行「一時起意」,年內已有部分中小銀行「先行一步」。
  • 六大國有銀行齊發公告叫停靠檔計息產品,為啥?憑啥?
    同時,「靠檔計息」產品也曾因定價激進惹來社會爭議,有些銀行的靠檔計息在央行同檔次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明顯超出市場同期限存款利率。在此之前,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也被監管部門一度叫停。
  • 「智能存款「不再智能!定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被叫停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背後是監管近期以窗口指導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叫停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要求在2020年末之前,相關存款產品壓縮至零。 早在2019年5月,部分民營銀行熱衷發售的「智能存款」也引發監管關注,監管指出,這類產品以定期存款收益權轉讓之名、行資金通道之實,兼具定期收益和活期支取便利,明顯違規。因此,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召開會議要求,商業銀行應有序停辦此類活期存款創新產品。
  • 明年存款有新變化 六大行叫停靠檔計息業務
    所以銀行推出了一種「靠檔計息」的存款創新產品,讓儲戶既能享受活期存款的便利,隨存隨取,又能獲得定期存款的高收益。比如存了50萬元的三年期,靠檔計息的話,如果存款滿2年後提前取出,就可以按照銀行2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計算利息。假如沒有靠檔計息,就只能按照0.3%的活期利率計算利息。所以靠檔計息一推出,就備受儲戶青睞。
  • 曾經風靡一時的銀行「智能存款」都去哪了?
    在此之前,也有農行「活利盈」等產品停止辦理,那為什麼此前風靡市場的「智能存款」類產品(高息存款)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呢,原因主要有三點:一、監管機構持續加強監管力度今年3月,央行下發了《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明確指出:
  • 六大行整改存款「創新產品」 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按活期計息
    央廣網北京12月21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爆火到下架,網際網路存款僅用了2年,它的爆火和爭議背後是中小銀行對存款的渴求。而實際上,不同體量的銀行都有不小的攬儲壓力,由此也催生出了各類吸引存款的產品。
  • 央行叫停靠檔計息定存 藍海銀行發售產品仍存滿息給付行為
    經濟導報記者走訪濟南部分商業銀行發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從去年底就開始整改,浦發銀行等相關產品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政策已恢復參考活期利率。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不少商業銀行明確「叫停」的做法,部分民營銀行「欲蓋彌彰」,並未更改靠檔計息政策,而是標註「售罄」「產品維護中」等字樣為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高息產品「遮羞」。
  • 靠檔計息存款被集體叫停,替代品已經出現,哪裡有?
    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消失,也意味著高息存款產品又少了一款。可靠檔計息的高息存款被叫停靠檔計息的存款是前一兩年很火的一款存款產品,也是一款真正的高息存款產品。比如有銀行的靠檔計息存款,只要存滿7天就有3.3%的利息收益,存滿3個月就有4%的利息收益,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利率要高得多。
  • 定期變活期 你的「靠檔計息」變了
    同時,「靠檔計息」產品也曾因定價激進惹來社會爭議,有些銀行的靠檔計息在央行同檔次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0%,明顯超出市場同期限存款利率。在此之前,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也被監管部門一度叫停。
  • 創新存款將迎嚴監管!靠擋計息產品「隱退」 六大國有銀行公布調整...
    在監管層頻頻發聲之後,多家銀行創新型存款產品正在下架。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齊發公告,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靠檔計息產品提前支取時適用的計息規則。如在調整日(含)後提前支取,將按照支取日該銀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息計息。「此次六大行統一發布公告與監管層有窗口指導有關。」
  • 網際網路銀行存款,怎麼就被叫停了?
    此前在貨基萬份收益跌破1元之後,不少人轉戰「保本又高息」的線上存款,以維持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  如今隨著線上存款被叫停,這些人無疑將失去重要的理財工具,其中更出現諸如「又動了誰的奶酪」之類的不滿聲音。  事實上,線上銀行做強背後,亂象也在滋生,尤其是存款保險制度被「濫用」,用網友的話講:你看到風險了嗎?
  • 六大行發布公告 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六大行發布公告,叫停靠檔計息存款產品!來源:央視財經近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國有商業銀行紛紛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在提前支取時,將對計息規則進行調整,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份公告對於儲戶有哪些影響呢?
  • 廣州多家銀行下架靠檔計息類產品
    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目前多家銀行新發的大額存單已經停止靠檔計息。   在某股份制行的一家網點,大堂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仍然在售的大額存單,並強調從下一期起就不再靠檔計息了,將實行「按月付息」或者「到期一次付息」的方式,如果提前支取則按活期利率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