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視為攬儲利器的智能存款正在降溫。近日,張家口銀行發布消息稱停售並清盤所有活期智能存款產品,廊坊銀行則調整了存量智能存款的利率,使其高收益不再。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銀行業人士表示,此舉主要是受央行此前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影響,該《通知》要求,各存款類金融機構應嚴格執行央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由此,一向以「高息靈活」自居的智能存款再遭嚴查。事實上,自2018年末以來,對於智能存款的監管就逐漸趨嚴,多次出現窗口指導,多家銀行也對相關產品進行了整改,比如調整存入期限或利率水平等。而在市場利率水平下行態勢下,目前已有銀行開始優化負債結構,降低負債成本。
多款智能存款產品下架或調整
所謂智能存款,主要來源於網際網路銀行推出的一種「活期存款」產品,但與傳統活期存款業務不同的是,智能存款可以隨存隨取,靠檔計息。此類產品的「智能」之處在於,就算是提前支取,也可按照最近一檔的定存利率計算,而非活期存款利率,這也是監管關注的重點。
近日,記者獲悉,張家口銀行的智能存款將於5月15日清盤並停售,清盤後,存量產品利率將按照活期掛牌利率0.42%上限執行。該行客服人員還對記者稱,對於具體執行的方式,不同地區的分支行可能也不太一樣,投資者需諮詢當地銀行。
無獨有偶,廊坊銀行此前也發布公告稱,將從4月29日對「生活無憂3號」(已經停售)存量存款產品利率按照活期存款基準利率0.35%執行。據了解,這款產品就是靠檔計息的智能存款產品。儘管目前該公告已被刪除,但利率調整一事確在進行中。
該行客服人士向記者介紹,此產品是按季付息,主要按照客戶每季度活期存款日均餘額來匹配收益率。根據公告要求,4月29日之前,已籤約存款仍按原有利息結算,但在7月1日後,將按照活期利率計算;另外,在季度結息後,不滿季度期限的也根據活期利率計算。
廊坊銀行的公告還稱,這是根據央行發布的《通知》及河北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委員會關於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行業規範進行的調整。
今年3月,央行曾下發《通知》,要求應嚴格執行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有關規定,按規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並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範圍等。
作為典型的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智能存款受到影響。實際上,對於此類產品的監管已經持續多時。2019年末,多家銀行就收到通知稱要立即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部分地區還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壓降靠檔計息定存產品餘額至0,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計息。
一般而言,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定存產品包括兩種,分別是大額存單和智能存款,前者在今年以來已很少出現,新發行的大額存單在提前支取時基本均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而後者,仍存少量。
如今,在嚴監管下,已有多家銀行下架或調整了此類產品。記者查詢發現,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在去年已暫停發行;藍海銀行相關產品也進行了整改,根據客服向記者介紹,「藍貝貝7-360天」僅支持一次性全額提前支取,如提前支取時持有不滿7-360天,需按藍海銀行掛牌活期利率計息;如持有時間超過7-360天或7-360天的整數倍,超出的天數亦將按活期利率計息。
同樣,網商銀行的「定活寶」利率計算也有所改變。該行表示,在2019年12月27日(含)後存入/到期轉存的定活寶存款,根據加急支取時的實際存期,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算利息。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智能存款相當於變相高息攬儲,從市場規範的角度來講,哪怕只是少數銀行在利用高收益進行攬儲,但仍將影響整個市場,進而使得銀行負債端利率下行受阻,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他還稱,監管對諸如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等產品的管理,核心在於規範存款市場競爭的秩序,引導整個負債端成本下行,讓定價更為理性,從而匹配資產端利率的下行,這也將更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減少套利機會。
優化負債結構提上日程
「智能存款類產品的存在反映了部分中小銀行在攬儲方面的壓力和靈活性,特別是民營銀行,由於營業網點少、攬儲渠道有限,較難吸引客戶,因此進行產品創新較為迫切。」華北某民營銀行金融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說。
一位銀行業資深從業者也對記者稱,相較國有大行,部分中小行對存款的需求較大,比如民營銀行等,願意以靠檔計息的方式攬儲。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在發展初期銀行資金來源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有的銀行依靠線上優勢擁有較大的長尾客戶,在資產端有較強的溢價能力,能覆蓋更高的負債成本。
但在曾剛看來,這類產品不太可能長期存在。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市場發展趨勢而言,整個市場利率處於下行態勢,而央行也要帶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因此負債成本下行存在必要性。
「基於利率傳導機制來看,負債成本不下去,資產端的收益率也難下行,那麼給企業提供的貸款也就很難下降。」曾剛說,「目前也有銀行意識到過高成本的存款並不划算,已經開始逐步優化負債結構,降低存款成本。」
前述資深從業者也稱,在同業負債受限制、結構性存款被規範、智能存款被叫停等背景下,中小行的負債管理能力面臨挑戰,如何優化負債結構、加強產品創新,成為不少銀行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了解,銀行負債端主要由存款、同業負債、應付債券和向央行借款四部分構成,其中存款和同業負債是主體。
華泰證券分析師沈娟稱,在存款方面,大行網點多且密集,存款佔比高、定價低優勢明顯,農商行基礎也較好,但較大行而言活期存款佔比更低;同業負債方面,股份行和城商行同業負債佔比相比較高,負債端配置更為靈活,因此計息負債成本率較高,其中城商行尤為突出。
據此,沈娟進一步建議,參考國外銀行業負債結構,如美國,存在不計息存款;存款種類較多且以市場化低息產品為主;另外相比同業負債,更青睞長期應付債券。因而國內銀行業在降低存款成本的可行路徑中,除調整存款基準利率外,還可改變銀行的存款結構,比如繼續強力監管高息產品、創設新的存款品種、將市場利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並引導存款成本向市場利率並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