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李白詩歌中描寫的江河(一)

2020-12-14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吳振華

第709期

內容提要:李白現存詩歌幾乎一半都描寫江河,江河意象是李白詩歌重要的藝術元素。其筆下的江河姿態萬千,既有雄渾飄逸的長河飛瀑,也有清麗澄澈的溪水湖泊;江河意象在揭示人物活動背景、承載情感、組織結構、鑄造意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李白詩歌藝術理想的體現,具有豐富的審美意蘊。

關鍵詞:李白詩歌 江河意象 地位作用 審美意蘊

山水景物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要素,與人們的生活朝夕相關,但進入文學作品還比較晚,儘管《詩經》中就有一些描寫南山、淇水與江漢的詩歌或詩句,楚辭、漢賦中有大量山水的描寫,然而山水詩的誕生還要等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人們要在山水中悟道或安放心靈,所以在隱居談玄、尋仙訪道、悠遊山水之時,重新發現了山水,形成了對山水的審美觀照。尤其進入唐朝,詩人們受到蒸蒸日上盛唐氣象的影響,漫遊幹謁、讀書山林、隱逸求仙成為時代風氣,迎來了山水詩發展的黃金時代。李白是一個有濃厚的道教思想並「一生好入名山遊」的詩人,他幾乎遊遍了大半個中國,處處留下精美的華章,其中描寫江河的詩歌別具特色,值得好好研究。本文不揣淺陋,論述江河意象在李白整個詩歌中的審美意蘊及其作用,以就教於通家。

01 李白詩歌中描寫的江河概述

李白無疑可以稱為偃蹇困頓於盛世的流浪詩人。他既完整地經歷了唐代最繁榮的「開天盛世」,又歷經過殘酷慘烈的「安史之亂」,在這場天荒之變的浩劫被最終平息的前一年竟溘然長逝,結束了他輝煌壯麗又沉淪不偶的六十二年人生歷程。考察李白的一生,很少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長期安靜地生活,幾乎永遠處於漫遊流動的狀態,即使隱居某地,也決不會為幽居的閒適生活所羈絆,而是不停地四處尋仙訪道、登山攬勝、暢飲高歌、迎來送往、幹謁訪友,除了讓人引發一種神姿飄逸的謫仙想像外,還給人雄健俊邁、爽朗真率的硬漢印象。

隨著他的遊蹤所及,高山長河、碧溪澄湖、朗月清風、蒼煙落照、暮靄晴嵐、飛流瀑布、野草閒花、古寺巨木、雪域黃沙等景物,奔湧而至,繽紛雲集,以致韓愈有「萬類困陵暴」的感嘆 。翻開清人王琦的《李太白集注》,浩博的注文讓人好像走入古代山經地誌描述的山川勝境之中,李白詩歌中最重要的意象就是名山巨川。其中,江河湖泊(包括大海)等以氣象雄渾或閒靜明澈的魅力吸引李白的目光,流水成為與他好動性格相映成趣的對照物。那麼,李白詩中到底描寫了多少江河(含湖海)呢?

李白出生於西域碎葉城,五歲跟隨父親遷回西蜀綿州,直到卒於當塗,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為:1、蜀中時期(705-726);2、以安陸為中心的第一次漫遊時期(726-742);3、長安時期(742-744);4、以東魯、梁園為中心的第二次漫遊時期(744-755);5、安史之亂時期(755-762) 。今據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並參考清人王琦的注本及安旗等《李白全集編年箋注》(中華書局,2015年版),將李白詩歌中的江河列表如下。

1、韓愈《薦士》詩:「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見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第52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參王運熙等著《李白精講》第3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3、總計一欄裡,「/」前為這一時段描寫江河海的詩歌總數,後為本時段的詩歌創作總數。後期憶舊遊類的詩歌會同時出現江、河、海意象,亦據實錄入,故三類詩歌的百分比總和會超出100%少許。

如果按現存李白詩歌九百四十八首算,其描寫江河(含湖海)的詩歌有四百五十六首,佔其詩歌總數的48%,即幾乎一半的詩歌與江河相關。如果從詩歌體裁來看,現存李白詩歌中含有的四古、五古、七古、五律(含五排)、七律、七絕、五絕等全部體裁,都有大量的江河描寫,儘管那種專門描繪一條江河的詩歌並不多見,但整首詩如果缺少江河(湖)這一活動的背景或意象,將難以構成完整的意境,江河成為李白詩歌構造的必要成分。也有很多江河因為李白的描寫與歌吟,成為蜚聲遐邇的名勝所在,如秋浦、桃花潭等,或者成為重要標記,如廬山瀑布、黃河等。

再從李白遊蹤所及的地域來看,其居住盤桓時間較長的有蜀中、安陸、梁園、宣城、金陵、魯中等處,圍繞這幾個中心區域,其詩歌描寫的南方水系(320首佔70%)遠遠高於北方水系(103首佔23%)。總體上看與中國整個地理形勢相關,北方廣袤的平原、高原,多寬闊的原野、巍峨的高山,缺少柔靜的涓涓細流,且旅行主要靠騎馬乘車,故對北方河流的描寫多注重雄渾的總體印象,如描寫黃河就是典型代表;而南方則丘陵縱橫,河網密布,多峽谷溪澗,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車馬還有小舟,以長江、錢塘江等為主幹的河流,皆擁有豐富的彎環澄澈的支流及湖泊,這些支流兩岸或湖泊周圍往往遍布村落、城鎮,是可居可遊的理想勝境,非常適合安靜歇息或隱逸幽居,李白在安史之亂及遠貶夜郎赦歸後,主要流寓宣城一帶,故李白描寫南方水系多突出具體的細節和民情風俗。

(作者系安徽師範大學教授)

製作:童達清

相關焦點

  • 論李白詩歌中描寫的江河(二)
    吳振華第709期02 江河在李白筆下的姿態及特色李白是一個主觀化強烈的詩人,他在描寫山水景物時,往往運用誇飾的手法,展開恢宏的想像,揮舞如椽的大筆,恣意潑墨皴染山水,並將自己的個性與情感貫注於客觀物象之中,使之成為詩化的山水。
  • 人工智慧將攻克詩歌?歐陽江河: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於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知名詩人歐陽江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生於1956年,四川瀘州人,詩人,詩學、音樂及文化批評家。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代表作有長詩《懸棺》《玻璃工廠》和《傍晚穿過廣場》等。  日前,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出版了,引發關注。
  • 論詩歌中「意境」和「意象」的關係
    王夫之認為情景結合有三種形態:一是「景」中「情」,以景寓情,如「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傳達的是「孤棲憶遠」之情;二是「情」中「景」,情中有景,使情具形,如「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將感懷身世之情顯現於登嶽陽樓的景象中;三是情景「妙合無垠」,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裡「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從而達到「情景相融而莫分
  • 將孤獨描寫得如此悽美,李白不愧大唐詩仙,驚豔整個華夏文明
    每個朝代都有其相應的時代印記,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而唐詩和宋詞都是華夏文明長河中的兩顆璀璨明珠,也只有大唐這樣的盛世王朝才能孕育出如此璀璨的詩歌。其背後是無數偉大的詩人,整個大唐詩歌成就頂峰的代表也就那麼幾位詩人,其中李白就是其中一位。
  • 李白詩歌《月下獨酌》中的無情遊,怎麼理解
    我們讀李白的詩歌,感覺他非常豪爽,朋友很多,講義氣重感情。他說「千金散盡還復來」,與朋友飲酒甚至不惜五花馬、千金裘。雖然是詩家的語言,但確實是體現了他的真性情。但是李白在寫《月下獨酌四首》的時候,怎麼那麼孤單寂寞呢?
  • 歐陽江河:回到成都,回到我的青春和詩歌寫作的源頭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薛維睿 攝影向宇11月2日,得益於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論壇,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歐陽江河回到了成都,這個他曾經生活了17年的城市。在成都,歐陽江河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並成為一名詩人,每次回到這裡,雖然總是匆忙,但歐陽江河也每次都感慨萬分。「回到這兒就是回到我的青春,回到詩歌剛剛開始的地方。」歐陽江河說。
  • 李白的詩歌「浪漫主義風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盛唐時期出現了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的高潮。李白擴大了浪漫主義詩歌的表現領域與豐富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可以說李白的詩歌成為屈原以後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首先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特色有其產生的社會原因。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歌,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比,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歌,上下五千年無人能比,讀起來令人熱血沸騰自古以來,詩人可以說是不管在哪個朝代都有非常多,有才能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能夠被大家所熟知卻為數不多。在我國的詩歌歷史上,無論什麼樣的風格的詩歌都應有盡有。但是,能夠流傳至今仍然被譽為經典的詩歌卻是不多。
  • 平行篇 相邀李白 第2部分 如果李白來到現在,還會寫出怎樣的詩歌
    13、夜宿山寺(二)14、題峰頂寺平行篇 靜夜思一夢家鄉入畫中,歲知風雨善時空。詩人李白,突下凡來。輕抒雲海,落本識才。望廬山瀑布長雲天上月告瓊樓升玉宇,指點江河兩丈寬。創作於陽曆2020年10月25日平行篇 夜宿山寺(一)相談執甚歡,落筆書雲篇。隨書聽彩卷,對酒落詞謙。詩仙李白,非凡之才。
  • 「詩人遇見讀者」 |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東南大學詩歌分享會
    《談談當代詩寫作的語言轉向問題》——歐陽江河詩歌分享會這座「圖書館」的藏書有著特定的結構,詩人每一句詩的背後都有一種知識體系在支撐,讀者僅靠閱讀詩歌本身是難以感受到的。唯有通過詩人的講解,我們才能更深入地探知詩歌背後真正的思想情感和價值理念。「詩人遇見讀者」詩歌系列活動,就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可以和詩人深入交流的平臺。
  • 李白寫了首肉麻情詩,把女子思春描寫得淋漓盡致,最後兩句太露骨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對人生充滿了希望,他所寫的詩篇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詩篇多以抒情為主,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曾寫過一首情詩,肉麻無比,把女子思春的境況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情詩中最後兩句尤其肉麻。這首肉麻無比的情詩叫《春思》,整首詩都是「春草如絲,秦桑低綠枝」。若君懷歸日,便是妾斷腸。春暖花開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寫下原文的李白,才是那個真實的李白
    另外,古本中還少了一句「將進酒,杯莫停」。網民因為古書中的「死」字,感到十分「驚豔」,於是大呼李白原作被「埋沒」。事實上,聯繫前後文進行分析,發現「古本」可能遠不如大家想的那麼「狂傲」。李白《將進酒》的創作時間,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 李白寫給朋友的一首詩,讓我們看到了李白最落魄的時光
    李白,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大唐帝國的所有重要城市,而且結交了當時很多的文人士大夫。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送給他的朋友的,這些朋友中,有的是官員,有的是商人,有的甚至是他的紅顏知己,這些人並不會被歷史記住,而能夠讓今天的我們知道他們曾經存在過,多虧了李白。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這當然是小說中描寫的場景,真實發生的故事,想來是更加震人心魄的,那將是二十幾萬戰士的血肉相搏,戰爭的結果也不是由仙術借來的東風決定的,而是周郎英武,黃蓋謀略,是英雄逐鹿,成王敗寇。歷史中經歷千年之久還能夠如此打動人心的力量,無非如此了。這樣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是絕對不會錯過的,他的名字叫李白。李白是自屈原以來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關於他的詩風,他自己的形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針對的是創作的狀態和風格。而杜甫的詩中有一句評價李白詩歌整體意境,比之李白自己的評價更加客觀一些。
  • 詩仙李白五次到訪並留下眾多詩歌,這裡究竟有多少值得打卡的景點
    李白一生遊歷了太多的地方,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但若說詩仙李白到過那裡,哪一處是他最喜歡的,相信一時半會都會爭論不休,永遠也找不到答案。但安徽省境內有個縣城,一定是詩仙李白比較喜歡的地方,不然,他怎麼會前後五次來這裡,留下無數不朽的詩篇呢?這裡就是安徽省池州市境內的石臺縣。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李白的詩,或豪氣可幹雲,或飄逸如塵散,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的內心,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詩歌界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精神領袖,他的詩被後世詩人當作唐詩的楷模,他的背景被眾多史學家們爭相研究、發掘。
  • 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
    然而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用不同於漢語的洋文,贏得了美國人的稱讚,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甚至還被列入美國教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李白詩歌的意境眾多周知,詩的意境代表這首詩的感情基調和文學層次。而每個詩人也都有自己所擅長之處,比如在唐朝詩歌繁榮的朝代,孟浩然就擅長五絕,王昌齡也對七絕有所成就。
  • 哈金:李白豐富了漢語,我們的語言中仍能聽到他的語聲
    哈金消化和吸收了20世紀中、外唐詩特別是李白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中國李白研究》年刊中的專題論文對他幫助頗大, 「我就決定跟著李白的詩歌走,他的每一篇傑作也可能反映了他生活中的危機」,「整個敘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可以順便展現唐代的詩歌文化。」傳記所涉的五十多首李白詩作,哈金都自己動手翻譯。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鑑賞詩歌的形象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詩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意象是指詩歌中滲透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鑑賞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鑑賞詩歌的形象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詩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意象」是指詩歌中滲透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鑑賞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層,而應更多地關注其內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蘊涵的文化意義,才能準確地欣賞作品中具體形象的特定含意。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詩歌所刻畫的人物形象。鑑賞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詩歌中詩人的形象準確形象地描述出來,並作賞析。
  • 李白這句俠客詩,論霸氣你給打幾分?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要說霸氣、殺氣,李白先生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了,李白從小就有個俠客夢,作《俠客行》一首,有句雲「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大家都很熟悉這一句,但甚少有人知道,李白另有一首詩,也是寫少年俠客,論其中俠氣,並不遜於《俠客行》,這就是《結客少年場行》: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