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外孫女上3年興趣班,姥姥花了120萬還賣了房,娃卻算不出6+9

2020-12-19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孩子的學習節奏也快,孩子學習你追我趕已成常態,似乎不上個補習班、興趣班還不能叫學習,興趣班市場的火熱可想而知了。

興趣班的費用有多有少,但上3年興趣班花掉120萬的可不多見,不過這卻是一個6歲女孩的真實經歷。

為支持外孫女上興趣班,姥姥賣了房花了120萬,網友:家裡有礦啊

首都人才濟濟,生活節奏也很快,誰都想讓自己的後代「更勝於藍」,於是從娃娃很小時就加大投入,狠抓教育,狠到什麼程度呢?

看看這個上3年興趣班,花了120萬的6歲小女孩晴晴的課表就知道了!

晴晴來自北京,6歲的她和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上小學,但她和同齡人又「大有不同」。晴晴一放學就開始跟著家長「趕場」奔向北京的各大培訓機構,興趣班包含珠心算、走秀、表演、聲樂、芭蕾、鋼琴等,看著這課表就知道家人給她定製了「藝術路線」

雖說北京物價高,晴晴興趣班也多,費用高也可以理解,但3年花掉120萬,平均每年花40萬真的是不可思議!

晴晴的媽媽公開了「帳單」:晴晴跟公司籤約費用為13.8萬;聲樂表演是一對一的形式,花了40萬左右;去參加美國紐約時裝秀費用大概20萬;2次北京工體演唱會花費30萬;加上其他培訓、表演和培訓班,總費用超過120萬,晴晴的姥姥為了支持她上興趣班,把房子都賣了。

這天價帳單一出就嚇壞了眾人,不少網友驚嘆:家裡有礦啊?

還有一些網友認為,為了一個興趣班,付出了這麼多的精力和財力,其實是不值得的事情。

其實,網友的說法也未必沒有道理,為了一個興趣班,把房子都給賣了,孩子就一定能夠成名、優秀嗎?

教育高投入就能保證孩子優秀?這倒未必

晴晴姥姥賣房支持孩子上興趣班其實可以理解,畢竟作為家裡的獨苗苗,老人們不寵誰寵呢?姥姥對晴晴的教育可謂用心良苦,她希望晴晴能夠堅持,事事爭第一。

如此高的期盼和投入,常人都會認為孩子一定很優秀吧,但看了晴晴的表現,網友們消滅了這個想法,紛紛表示:錢花得不值。

節目中主持人聽到晴晴還學了珠心算,於是隨意出了道題考考她,題目十分簡單「6+9=?」

沒想到,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題目,卻把這個上興趣班花費過百萬的孩子難住了,她看看姥姥看看媽媽,始終回答不出來,媽媽想要提醒時卻被她打了,一旁的姥姥為她解釋:沒帶小算盤,有算盤就會了。

看到這,不僅是網友,連主持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道題還用算盤?幼兒園的很多小孩隨口都能回答出來!

晴晴拿起話筒說:「我覺得好難哦!」轉頭埋怨媽媽表示:媽媽一直想提醒,這個媽媽有問題!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網友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尷尬。

不少人質疑:這就是花了120萬培養出來的孩子?真的不值,真不知道將來這孩子有沒有能力3年內賺回120萬呢?

巨資送孩子上培訓班的家長,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1.不管孩子意願,強行安排孩子的人生

許多孩子對興趣班、培訓班並沒有太多的概念,家長不管孩子的意願,就給孩子報各種班,其實是控制孩子人生的行為,這樣的孩子又怎能真正地變優秀呢?

2.只追求成績,忽視了孩子綜合能力的培養

成績的確可以決定孩子的人生走向,但過於重視成績而忽視了其他能力的培養,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考試機器人,除了學習,其他一無所知,這樣的孩子算得上優秀嗎?

相比於花巨額給孩子上興趣班,家長更應該教給孩子這些免費又實用的能力!

1.獨立能力

獨立能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能力,首先是幫助孩子實現生活上的獨立,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還有是學習上的獨立,讓孩子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

2.自律能力

自律能讓孩子走得更遠,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自律的。家長們可以給孩子灌輸自律意識,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提高孩子的計劃能力。

3.溝通能力

會說話的人到哪裡都受歡迎,溝通能力強的孩子情商不會低,聰明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溝通能力的培養,家長們不妨鼓勵孩子結交好友、多發言,讓孩子敢於表現自己。

孩子上興趣班最好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並且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希望家長們的付出都能有等量的回報!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6歲女童報興趣班,姥姥賣掉一套房,3年花費120萬元,結果如何?
    說到興趣班,家長們都不陌生,誰家孩子還不是上一兩個興趣班呢?有的孩子上的多,有的孩子上的少,但至少都有一個興趣班在上。我一個朋友在她女兒上小學前一星期要上五六個興趣班,孩子基本都沒有玩的時間。朋友想給女兒減少兩三個,可是她女兒卻一個不想減,都喜歡上。朋友就尊重孩子的意見,都上了。
  • 3年花了120萬上培訓班,那個6歲女孩怎麼樣了?網友:算不出6+9
    在《老師請回答》節目中,有一位媽媽說自己6歲的女兒,從3歲開始上課外班到現在已經花了超過120萬。6歲孩子上課外班能花得了120萬?這上的是什麼班?不管是主持人還是場上的各位老師,對此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原來6歲的晴晴被五花八門的課外班裹挾著前進,每天都是被家長帶著奔波在北京的各處培訓機構。
  • 給6歲女童報興趣班,姥姥賣掉一套房,3年花費120萬真值嗎?
    在《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中,中國家長的焦慮指數為67,到如今焦慮指數隻增不減。我在《老師請回答》這檔綜藝節目裡感受最為明顯,這個節目中有個6歲的女童,來自北京!她上興趣班3年花了120萬,為了支持她上興趣班,姥姥還買了一套房子。
  • 6歲女孩3年花掉120萬,賣房也要上培訓課,家長說:很後悔
    在《老師請回答》這個節目中,有一位媽媽他們的教育理念讓人不敢置信。這位媽媽說自己6歲的女兒,從3歲開始就接觸課外輔導班,到6歲的時候已經花了超過120萬元。在這麼小的年紀裡面,3年花費了120萬,這對很多人來說,無異於一個天文數字。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原創:牛媽彭小蹦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算算就算算!據不完全統計,哥哥一個人在興趣班的花費大約在15萬往上。暑假還沒開始,我昨天已經給娃報了遊泳培訓班,十堂課1800。以後花錢還多著呢……還有老二呢……不僅花錢,花時間也是妥妥的。誰家沒有個吞金獸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下這7年來,我帶娃上過的培訓班。因為總結的純屬個人經歷,所以肯定不夠全面,但也正因為是個人經歷,才包含了真實經驗和感受。
  • 李玫瑾坦言:再愛孩子,也別讓他上這3種興趣班,費錢不說還沒用
    6年花費50多萬,報了10多個興趣班,一個沒堅持下來李女士的家庭條件屬於非常不錯的那種,在成都全款買下兩套房子,一套留給父母住,一套是學區房,方便孩子上學,而當孩子出生之後,李女士一家對於孩子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視。
  • 李玫瑾:孩子6歲前,沒必要報這3種「興趣班」,浪費錢還沒啥用
    而這位媽媽的回答,說出了所有家長的心聲: 「我不能接受的是那個群裡面,所有的媽媽都攢班了。」 「我最聽不了的話就是,呦!都七歲了,這個應該五歲學!行,現在也不晚。」
  • 看月入5萬和1萬的家庭支出,才知道中年夫妻不拆夥就是為了養娃
    養個孩子到底多費錢,我很多媽媽朋友都是不知道的,不是算不出,而是不敢算。算帳實在太傷感情,怕一算完,忍不住把四腳吞金獸給扔了:錢不停地往裡投,效果一點都沒有。錢扔水裡還能聽個響,投給娃只能聽見自己吼得震天響。不過咱不算,不等於別人不算。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1.藝術類——畫畫特點:門檻低、夥伴多,孩子不反感孩子堅持學習畫畫2年,費用花了2萬,不過「魔鬼媽媽」還是放棄了,原因就在於畫畫雖然門檻低,但是講究天分!藝術上的事情,沒有天分空有努力也很難有成就感。不過,她懷了二胎,再加上興趣班離家太遠,孩子堅持1年沒放棄,她卻放棄了,實在折騰不起!3.武術類——跆拳道特點:強身健體孩子學了1年半,費用是1萬元。不過,孩子對跆拳道一點也不感興趣,即使如此,他也拿到了綠帶,可見天賦是有的,「魔鬼媽媽」覺得非常遺憾。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排最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中產家庭標準是:年收入10-50萬元,有房有車能旅遊。 然而,在一線城市,中產的門檻更高。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才能稱得上中產。
  • 6歲男孩1米41,很少去醫院,姥姥:常做3事,娃不積食長個快
    養孩子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孩子在一歲到10歲的時候,總是容易有積食的情況出現,更是讓寶媽們直呼帶娃難!孩子積食避免不了,若是發現孩子常常有不想吃飯、便秘、口臭,或者是經常生病,動不動就發燒咳嗽等,大多都與積食有關。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他們家雖然是地道的中產家庭,有車有房,住在北京三環內,但負擔這麼多興趣班還是有點吃力。 並不像那種上了很多興趣班,最後上啥課都提不起興趣的孩子。她對於上課,總體感覺還是積極正面的,笑嫣唯一不喜歡的是聲樂課,因為那個3小時太累了。
  • 遼寧:6歲被虐女童姥姥收到女兒威脅信息、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
    #撫順6歲被虐女童父親望嚴懲前妻#10月28日,遼寧撫順6歲女孩童童(化名)遭母親及母親男友虐待一事引發關注。童童姥姥稱,外孫女曾被虐待3個月,「最可恨的是拔她牙,拔下來還不讓扔,讓她咽肚」。虐童事件暴露後,「6歲被虐女童姥姥收到女兒威脅信息」,女兒稱「我死了也得找幾個墊背的」。他們竟能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究竟是怎麼了?背後有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故事?看到此,讓人悲憤不已! 這個女人真的太心狠了!不配為人母!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中產家庭標準是:年收入10~50萬元,有房有車能旅遊。然而,在一線城市,中產的門檻更高。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才能稱得上中產。他們的孩子往往就讀於優質的公立或國際學校,10歲之前就去過三到五個國家,英語、鋼琴、畫畫、舞蹈、遊泳……都是標配。
  • 姥姥帶了外孫6年,孩子卻不喜歡自己,是老人做錯了嗎?
    ,帶娃的「大軍」從奶奶變成了姥姥。 姥姥帶外孫6年,卻沒得到孩子的喜愛 小區裡面有一位馮阿姨,他的外孫跟我的女兒差不多大
  • 房住不炒的敵人,又多了一個
    之前都在講,房住不炒的真正敵人,是政府,是房企,是炒房客,罪大惡極,應該拉出去槍斃5分鐘。現在看來,不全對。2020年的教訓是,隨著政府、開發商、炒房客的退潮,普通人越來越成為拉動房價的急先鋒,他們拉橫幅慶祝破5萬、業主群裡拼命控盤、用孩子炒作學區房……普通人,成為房住不炒的最後一堵牆。
  • Alex家長6年時間總結:報興趣班的8點建議
    家長要從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的喜好,從而發現孩子的特長,那麼在選擇興趣班上,家長應該考慮到哪些呢?  近日,親貝網小編從家長幫看到一個家長分享的乾貨:一位叫Alex同學從十個月開始上早教課,6年的時間,家長給他報了不少興趣班,也走過一些彎路。
  • 這兩種興趣班,6歲之前沒必要報,邏輯思維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某網站統計出來的報表,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很多家庭在學齡前教育上的投入,完全不遜色於從小學到高中的投入總和,僅次於上大學。5歲大的孩子要上7個興趣班,父母借錢報興趣班這是我之前在天涯上看到的一則新聞,說南京某位媽媽,跟別人借錢給孩子報考興趣班。
  • 六歲娃上培訓班花掉近120萬,孩子:我挺累的,羨慕其他孩子
    一個6歲孩子是怎麼一年花掉120萬的?在《老師,請回答》節目中,有一組家庭,讓觀眾大為驚嘆。六歲的女孩晴晴,在姥姥和媽媽的安排下,上了六七個培訓班。這些培訓班包括表演、聲樂、鋼琴、芭蕾、走T臺、珠心算等。
  • 上過20個興趣班之後,告訴你怎麼選興趣班、怎麼學,怎樣避坑?(附...
    興趣班的話題,咱聊過不止一次了。看看現在的育兒生態圈,就知道它的確可以算作育兒路上的一個怎麼繞也繞不過的點。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如何選擇和安排時間?這些問題,困擾了許多爹媽。我就聽說過一個二娃家庭的爹媽吐槽,說一到周末,兩娃加起來一天要上八九個興趣班,爹媽已經快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