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官渡之戰曹操必勝沒有懸念

2021-01-13 評書曉伯芳

鬼才郭嘉為曹操提出十勝十敗論,官渡之戰袁紹曹操必勝,比諸葛孔明隆中對如何?什麼是十勝十敗論:

第一:袁紹經常搞一些繁瑣的制度,講究表面儀式,華而不實;曹操則注重實際,講究時效,辦事效率高。

第二:袁紹發兵打來,成了地方叛逆,言不正名不順;曹操代表朝廷平定反叛,師出有名理所應當,佔有仁義。

第三:袁紹放縱豪強,大族兼併,百姓不服;曹操糾正制猛,專門收拾豪強,百姓擁戴。

第四:袁紹不會用人,大部分都是用的自己族氏宗親,拒才於外;曹操知人善用,誰有能力用誰,待人態度不同。

第五:袁紹優柔寡斷,沒有主見,沒有謀略;曹操則其善者而從之,廣開言路。

第六:袁紹為人虛假,沽名釣譽,待人不誠;曹操寬德待人,視部下謀士為朋友。

第七:袁紹對人不公,誰和他好他對誰好,誰和他不好他就針對誰;曹操對每個人照顧都很到位,深得大家擁戴。

第八:袁紹忠言逆耳,什麼都相信;曹操卻不聽挑撥離間,大是大非十分有主見。

第九:袁紹黑白不分,紀律混亂;曹操法度嚴明,治理有度。

第十:袁紹虛張聲勢,實際外強中乾;曹操熟讀兵法,用兵如神。

這就是郭嘉為曹操分析的十勝十敗論,意思就是你有這麼多優點,這麼多人為你死心塌地辦事,你為什麼要怕袁紹呢?郭嘉不愧是鬼才先生,對曹操對袁紹的分析實在到位,可惜一代英才死的太早!

相關焦點

  • 鬼才郭嘉:曾是曹操的知己,定軍心擒呂布,預言孫策之死
    曹操大怒之餘,也深知目前自身實力難以與袁紹的勢力進行抗衡,正在失意時,剛入曹營的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論。十勝十敗論,助曹操擺脫困境十勝十敗論在如今看來,更像是一篇帶有鼓勵之意的"雞湯文"。但就是這樣一篇紙上談兵的"雞湯文",卻讓曹操給出如此高的評價,這極大地體現出了郭嘉洞察人心的聰明之處。
  • 三國歷史: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什麼唯獨器重鬼才郭嘉
    在東漢末年這段混亂的歷史上,生靈塗炭也是人才輩出、建功立業的時代,就像曹操就是當時崛起的一代英雄,曹操志在天下,招賢納士為己用,使得其帳下猛將如雲、謀士無雙。其中謀士就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那麼為什麼曹操在眾多謀士當中對鬼才郭嘉最為器重?
  • 被譽為「鬼才」的郭嘉究竟有什麼功績?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是史書對於郭嘉的評價,曹操稱他為自己的「奇佐」。那麼獲得如此高評價的郭嘉究竟做出了怎樣的功績?呂布劇照第三個階段:官渡之戰,大放異彩。前為曹操先表明十勝十敗論,為曹操陣營對於打敗袁紹增加信心。
  • 曹操麾下,郭嘉和司馬懿誰是戰略一哥,看完「十勝十敗」一目了然
    昨天我已經把他的基本事跡給講了一遍,但是躺在床上時,總感覺漏了點什麼,在輾轉反側之後,我最終發現,郭嘉巔峰之作「十勝十敗」論,我沒有細說,因此今天就開個單章,專門說下這篇文章三國時的「議論文」。在說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之前,駱駝先來說下這篇文章出世的背景。公元197年,曹操帶兵去攻打宛城,宛城的當家人張繡,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選擇了投降。
  • 曹操深怕不敵袁紹,謀士郭嘉祭出「十勝論」,偉人:古今罕成
    公元197年,即官渡決戰前3年,兵強馬壯的袁紹,曾寫信羞辱羽翼未豐的曹操,令曹操氣憤不已。曹操欲攻擊袁紹,但深感自身力量不足,於是向謀士郭嘉問計。郭嘉通過敵我對比分析,指出袁紹必然失敗的十條理由,相應提出曹操所具備的十項勝利因素,提振了曹操信心,也確定了後續曹操大敗袁紹的總基調。這便是後世廣為流傳的「十勝論」。
  • 郭嘉臨死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怎麼看出司馬懿有「反骨」呢?
    直到6年後,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當時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後,他在好友荀彧的推薦下來到了曹營。 此後郭嘉得到了曹操的寵信,成為他的第一謀士。而郭嘉也沒有令曹操失望,用業績來說話, 。
  • 網上很多人說郭嘉軍事能力很強,諸葛亮不如郭嘉,真的嗎?
    「十勝十敗」論表明,郭嘉是一名偉大的軍事戰略分析家官渡之戰前,面對號稱百萬之眾的袁紹,曹操心裡發虛。加上不久前被張繡在宛城打慘了,又被袁紹寫信羞辱一頓,心底的那團火被澆得透涼。郭嘉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向曹操提出「十勝十敗」論的,他前瞻性地指出,袁紹貌似強大,但一定不是你的對手。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究竟有多厲害?
    即便沒有了呂布和劉備,袁紹的實力也在曹操之上。曹營中很多人,開始暗中和袁紹聯絡,準備隨時投降袁紹。曹操本人也心中沒底,信心不足。郭嘉看出了這點,他提出了十勝十敗論。
  • 真的是郭嘉不死,就不會有諸葛亮嗎?一位曠世鬼才
    《三國演義》響貫古今,不管是哪一個版本依舊離開不了三國鼎立的時代,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謀士、預言家應該就是諸葛亮了,但是民間卻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真的是郭嘉不死,就不會有諸葛亮嗎?是一位曠世鬼才!
  • 俗語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年僅38歲,為何能比肩諸葛亮
    直到六年後,郭嘉應朋友荀或之邀加入曹操。曹操十分重視人才,對人才出身並不講究,而遇到意欲尋找明主賞識的郭嘉,兩人於是一拍即合。其實,在曹操的眾多謀士中,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人,他們是君臣也是密友。兩人常常行則同車,坐則同席。
  • 為何會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一說法呢?
    同時,恰恰郭嘉死亡不久,諸葛亮便遇到「三顧茅廬」的劉備,正式出山了。我們來盤點下,郭嘉粉為什麼那麼自信,看看郭嘉都出過什麼謀,獻過什麼策。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
  • 諸葛亮寫下「隆中對」,郭嘉寫下「十勝論」,倆人誰更技高一籌?
    郭嘉是曹操早期的幕僚,曹操依靠郭嘉過人的智慧在群雄割據時代脫穎而出,十年間兼併一個又一個諸侯,奠定曹操成為霸主的基礎。這兩大敵對陣營的軍師一直沒有交手的機會讓人感到遺憾,雖然網上曾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但這只是網友們的杜撰。要了解他們兩人各自的能力,其實從他們二人的戰略規劃就能看出孰強孰弱。
  • 三國志戰略版郭嘉與呂布相愛相殺,曾經的敵人遊戲裡的好搭檔
    三國時期每個霸主都想要的謀士-郭嘉作者:零氪玩家-花席曹操早期得到了郭嘉,在郭嘉的鼓勵下才敢在官渡決戰,才有了雄霸北方的資本。遊戲中的郭嘉表現如何呢?歷史上的郭嘉: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面見過袁紹後認為袁紹不是霸主,所以自己離開了袁紹,直到196年戲志才去世荀彧把他推薦給曹操,和曹操面試後,當上了曹操的參謀-「軍師祭酒」才走上了歷史的舞臺上。
  • 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歷史上的郭嘉,真的那麼厲害嗎?
    在天下大亂後,因為袁紹和潁川郡的人才一樣,都是當時的世家子弟,所以潁川郡的人才,大多投靠了袁紹,郭嘉和淳于瓊、郭圖等人,也投靠了袁紹。在三國時期,郭嘉是三國時代的頭號謀士,他只跟隨袁紹幾個月,就看出袁紹多謀寡斷,難成大事,果斷棄之而去,轉而投靠實力不如他的曹操。就結尾而言,郭嘉的選擇是正確的。
  • 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智謀無雙,曹操親切稱讚他為「奇佐」
    三國時期的鬼才郭嘉,智謀無雙,曹操親切稱讚他為「奇佐」。「才策謀略,世之英才」。亂世出英雄,而郭嘉則是英雄的代言人,他才華橫溢,甚至梟雄曹操也親切地稱讚他為「奇佐」。郭嘉出生在潁川,十幾歲時就有一個夢想。看到漢朝結束時世界將陷入混亂,他在20歲時隱居,與英雄交親密朋友,而不是世俗接觸。
  •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七三:敵強我弱的局面下,郭嘉為何認為曹操必勝
    就在曹操集團上下瀰漫著一股憂慮、彷徨甚至是失敗的情緒之時,郭嘉卻堅定地認為:一旦與袁紹集團爆發戰略決戰,曹操集團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為此,郭嘉還專門向曹操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便是著名的「十勝十敗論」。郭嘉表示:楚漢爭霸之時高祖劉邦的實力不如項羽,但卻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靠的是智慧,這就說明戰爭的最終結局並不能只單純的以實力的強弱而定。
  • 三國演義第一鬼才郭嘉,現代創業型企業夢寐以求得力助手
    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說完便離開袁紹繼續隱居去了。此時恰逢曹操的很喜歡的一位謀臣去世,曹操深感惋惜之餘,讓荀彧推薦一位才德兼備的人才代替這位謀臣,於是在家閒賦六年的郭嘉得以再次出山,而這次出山與曹操的共談天下大事,感覺彼此意氣相投,從此郭嘉開始成為了曹操創業初期的絕對左右手,而曹操也成為了郭嘉一直尋覓的梟雄良主。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一個比預言家還準的曠世鬼才
    投奔曹操後,曹操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郭嘉提出「十勝十敗」,再次預言曹操能打敗袁紹在家賦閒六年的郭嘉,到了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器重的戲志才去世。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推薦人才。荀彧推薦了荀攸、鍾繇、郭嘉。
  • 荀彧和郭嘉,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兩個方面對比後,結果出來了
    評價劉備,先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漢中之戰時,又說劉備「賣履小兒」,你信哪個? 因此,對曹操的評價,就只能找出其中最經典,知名度最高的那個進行對比了。 曹操對荀彧最經典的評價是:吾之子房也(張良)。 曹操對郭嘉最經典的評價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 郭嘉真的是吹出來的嗎?
    至少從這一點來看,郭嘉確實有過人之處,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那麼郭嘉在曹魏陣營都有怎樣表現呢?郭嘉最早在曹營大放異彩,是因為他的「十勝十敗」之說。實事求是的說,十勝十敗說確實以馬屁居多,比如「太祖性忌」、曹操多疑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事,而且曹魏集團的要害職務完全被曹氏親族把持。郭嘉說袁紹外寬內忌,曹操又何嘗不是?郭嘉說袁紹多謀寡決,曹操還不是一樣有被呂布抄了老窩的狼狽,有被張繡差點嚇成馬上風,回到家連老婆都跑了的尷尬?可見就君主個人素質來說,曹操並不比袁紹強多少,郭嘉在這一部分的比較確確實實完全是拍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