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這個說法既對又不對,說它對,是因為單論軍事才能,郭嘉的水平不在諸葛亮之下,而諸葛亮最大的才能並不在軍事;說他不對,是因為郭嘉不能算作軍事家,他只是一個謀士。
01從「成名作」解析二人的最大特長
1.《隆中對》表明,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戰略家
《隆中對》諸葛亮短短三百字的話,把諸葛亮的才華表露無遺,他向劉備的建策,也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略思想之一。那麼,諸葛亮說了什麼呢?
①形勢分析
諸葛亮說,曹操以弱勝強,「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所以,「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所以,「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諸葛亮認為,曹操和孫權都已經建立了非常大的優勢,劉備不能跟他們爭,也不能謀圖他們,這是目前的客觀現實。
②劉備的機會
「曹老虎」和「孫豹子」不能碰,不代表沒機會。老天還是很垂青你的:荊州劉表「不能守」,益州劉璋「暗弱」,這兩塊地方就是老天給你的賞賜。
得到荊州和益州之後,你可以與孫權結為聯盟,共同抗曹。如此一來,天下三分,三足鼎立之勢形成。
③劉備的遠期目標
鼎立之勢不是終極目標,接下來要做的是好好「修理內政」,靜等天時(天下有變)到來。一旦機會來了,立刻派兵從荊州出發,劍指宛城、洛陽。憑藉天府之國的強大後盾,你的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隆中對》雖短,但是諸葛亮字字珠璣,對局勢的把握,和未來的方向拿捏得極精準!要知道,此時的劉備如同喪家之犬,連個立足之地也沒有,而且年過半百。第一次有人用如此簡潔,如此明了,如此振奮人心的話,給他指明了方向,對他來說何等重要。
就像有人對你說,只要如此這般,你就會跟馬雲、劉強東三足鼎立,你會不會瘋掉?
事實上,局勢的發展,就是按照諸葛亮的規划走的,成功了!所以,諸葛亮最大的才能,體現在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戰略家。
2.「十勝十敗」論表明,郭嘉是一名偉大的軍事戰略分析家
官渡之戰前,面對號稱百萬之眾的袁紹,曹操心裡發虛。加上不久前被張繡在宛城打慘了,又被袁紹寫信羞辱一頓,心底的那團火被澆得透涼。郭嘉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向曹操提出「十勝十敗」論的,他前瞻性地指出,袁紹貌似強大,但一定不是你的對手。
「十勝十敗」是指: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涵蓋了政治法令、組織團隊、個人修養、韜略、性格等多方面。
郭嘉的「十勝十敗」,首先說明了郭嘉是個心理大師,將曹操和袁紹的人性長短分析得淋漓盡致。其次反映出郭嘉分析問題的系統性和深度。最後也看出郭嘉的思維高度,他不糾纏於細節末節,透過統帥的本質剖析,直接得出曹操不可戰勝,袁紹必敗的結論。
以上兩點分析可見,郭嘉和諸葛亮所最擅長的內容不一樣,一個擅長於政治,一個擅長於軍事。拿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郭嘉相比,本身不太公平。
之所以產生這種比較,其實源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過度神化,被塑造成政治、軍事「雙一流」的大神。因而一提到軍事,情不自禁地認為,諸葛亮理所當然地要比「無名小輩」(其實郭嘉比諸葛亮大11歲)郭嘉厲害,其實是個誤解。
02論軍事才華,郭嘉真的很「神」
郭嘉26歲投靠曹操,37歲英年病逝,沒有讓他的才華盡情展現。即便如此,郭嘉還是在短短的十年間,爆發了耀眼的光芒。除了「十勝十敗」論,再舉幾個典型例子。
建安五年,就在曹操專心於對付袁紹之時,劉備從背後發動攻擊。曹操南北受敵,不知所措,有心打劉備,又擔心許都遭受袁紹偷襲。郭嘉拍著胸脯對曹操說:你放心去打劉備,袁紹必然不會來襲。理由有二,劉備剛站穩腳跟,好打,袁紹此人優柔寡斷,等他想明白,你已經打完劉備了。
曹操依計行事,果然當曹操打敗劉備虜獲關羽而歸,袁紹還坐在那裡研究研究呢!
官渡之戰剛結束,就傳出孫策要襲擊許都的消息。曹操又開始擔心,袁紹雖敗,戰事完全結束尚需時日,離不開,許都受襲擊必然危險。郭嘉又獻策說:別擔心,孫策來不了。理由是,孫策剛剛拿下江東,殺了那麼多豪傑,他為人輕率不設防,跑不掉死於刺客之手。
郭嘉再次神一般預測中的,孫策沒來及出兵,就被許貢的門客刺殺於江邊。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兄弟逃亡烏桓,曹操決定遠徵,但是又擔心劉表,會在劉備的鼓動下偷襲許都。大神郭嘉再次晃著腦袋說:主公放心去,即便許都是空城,劉表也不會來!
一句話搞得滿朝譁然,你郭嘉這話說得太大了!郭嘉不慌不忙地說出了自己理由,他先談了徵烏桓的重要性,和形式分析,得出結論:烏桓肯定會速敗!同時劉表誇誇其談,又對劉備小心提防,不可能聽劉備的慫恿。
曹操依計行事,過程和結果,跟郭嘉預測一模一樣!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軍事水平過於神化,而《三國志》卻記載了一個真神郭嘉,他對軍事行動的結果,總能有神奇預測,準確率和精準度完全超出人謀的範疇。
03郭嘉是出色的軍事參謀,卻算不上軍事家
那麼,能不能說郭嘉的軍事才能比諸葛亮高呢?看著似乎是這樣,其實這麼說很不恰當。因為即便比軍事,倆人也不好比,諸葛亮是軍事家(雖然被神化了),郭嘉不是軍事家,他只是謀士,或者叫軍事戰略分析師、軍師。
這二者有什麼區別呢?軍事家是對軍事行動負全責的軍事領導人,是軍事行動的最高決策人,和行動的總指揮。軍師相當於今天的參謀,他只負責提供決策參考,不對結果負責,也沒有指揮權。
性質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要比讓曹操和諸葛亮比軍事才能,郭嘉一輩子做謀士,從來沒有單獨領軍作戰。正因為性質不同,好的軍師家不一定是好的軍事家,好的軍事家也不一定是好軍師。
我們舉個東漢的例子。東漢開國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就是個非常出色的軍師、戰略家,但是他自己領兵,卻創下過幾十萬大軍敗得只剩二十四騎的記錄。
所以,郭嘉軍師才華雖然近乎神,但沒有證據表明,他一定是好的軍事家。
04總結
綜上所述,郭嘉和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不能直接相比,如果實在要比,就只能放在軍師這個身份上比較。這麼比,按正史(不能按《三國演義》)比較,郭嘉肯定要比諸葛亮強,且強很多,但是這麼比其實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