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萬物春,老樹嫩芽吐芳芬。借問好茶何處有,路人皆指文怕村。又到一年春茶飄香的季節,來到雲南普洱市鎮沅縣振太鎮文怕村,在隨處可見的大茶樹上,總能看到茶農們晃悠的身影,靈巧的雙手正在不停地採摘「搖錢樹」上的「金葉子」。
文怕村位於無量深山,平均海拔1800多米,自然生態良好,物種豐富,氣候環境怡人,很適宜茶樹的生長。全村現有茶地1320畝,其中上百年的古樹茶佔大多數,位於河頭組的一棵茶樹王,據說是現存最大的一棵栽培型古樹茶。
以前文怕村茶葉種植及加工技術欠缺,茶樹的經濟效益沒有顯現,群眾增收渠道單一。脫貧攻堅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推動和省人民銀行的真情幫扶下,文怕茶逐漸走出大山,對外知名度越來越高。鎮黨委政府每年都會邀請老師到文怕村現場教授茶葉管理和製作技術,培訓涉及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茶農。掛包單位的省市人民銀行,通過線上線下等各種渠道對文怕茶進行宣傳推廣,並且大力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對茶葉進行定點採購,極大地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增強了農戶種茶的信心。
據文怕村黨總支部書記段玉祥介紹,目前,全村有茶葉粗製所13個,茶業合作社1個,文怕村中低端茶葉單價從100多元上漲到300元左右,古樹單株茶平均單價都在1000元以上,預計今年全村茶葉產值達500多萬元,茶葉已經成為農戶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
眼下,在文怕村尖山茶園一派忙碌景象,文河茶業合作社負責人趙明生正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採摘今年的第一縷春茶。他管理的茶地有300多畝,常年僱傭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茶樹管理和採摘,從正在摘茶的農戶口中了解到,以前茶葉價格低落的時候,想打工都沒有去處,現在茶產業發展了,在家邊就能打工,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據文河茶業合作社負責人趙明生介紹,文怕村古樹茶資源豐富,茶葉質量好,但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茶葉銷售卻受到了較大衝擊。傳統的銷售模式面臨了很大的挑戰。目前,他結合市場實際現狀,開始學習「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賣茶模式,下一步還將嘗試「直播代購」,讓茶葉有更多的銷售平臺,擴大宣傳,讓農戶在茶產業的發展中獲得更多地實惠,讓「茶樹」成為農戶穩步增收的「搖錢樹」。(金豔昭 趙建紅 王斌)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