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希望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訪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

2020-12-24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布魯塞爾12月16日電 專訪:希望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訪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出席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新冠疫情正在影響全球減貧進程,希望各國通過相互學習、多邊合作恢復經濟增長,幫助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

新冠疫情蔓延給全球減貧事業帶來嚴重衝擊。聯合國報告預測,新冠疫情大流行將使更多人陷入極端貧困。消除貧困、保障民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之一。

萊特姆說:「當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減貧進程20多年來首次遇挫,貧困和不平等現象重新惡化,這一現象引起了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與會代表的普遍擔憂。大家一致強調,新冠疫情已對全球減貧進程產生了影響,希望此次論壇的召開有助於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

萊特姆表示,今年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全球減貧事業也面臨挑戰。所幸中國經濟很快扭轉了下滑態勢,已重拾增長。

過去20多年裡,萊特姆曾多次到訪中國,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留下深刻印象。他說:「通過對當前形勢的分析以及對中國『十四五』規劃建議的認真研讀,我對中國保持並鞏固經濟增長勢頭的能力十分樂觀。」

萊特姆說:「我相信歐中可以在可持續能源生產領域加強合作。此外,歐中還可以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歐盟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共同促進全球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

萊特姆再次強調多邊合作的重要性。「最近,中國與相關國家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編輯:王丹

相關焦點

  • 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我對中國保持經濟增長勢頭很樂觀」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文/潘革平)在北京出席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15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說,新冠疫情正在影響全球減貧進程,希望各國通過多邊合作恢復經濟增長,幫助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
    新華社華盛頓12月7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新華社記者熊茂伶 檀易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
  • 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許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2020年實現國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為世界減貧事業增添信心和動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可供借鑑的經驗。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亞洲國家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和主要貢獻者。潘基文指出,1990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極端貧困人口生活在亞洲,但這一數字在2015年下降到了6.4%。截至2019年,有記錄以來,超過一半的亞洲國家實現了平均每年超過1%的減貧率。中國對全球減貧有著突出貢獻。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通過打造「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案例分享平臺」,開展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徵集活動等舉措,中國同各國決策者、國際組織的實踐者共享減貧項目信息,方便各方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並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促使人們關注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空氣、水、土壤和塑料等汙染挑戰的必要性。在農村地區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的成效顯著。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林奇  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今天全球大咖「雲聚」廣州
    重磅嘉賓共話合作墨西哥前總統埃內斯託·塞迪略墨西哥前總統埃內斯託·塞迪略已多次訪穗,在2019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他表示,人們可以從多個方面,看到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與堅持。當前,全球化正面臨巨大挑戰。
  • 專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
    新華社華盛頓12月7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傑弗裡·薩克斯 新華社記者 熊茂伶 檀易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高級顧問傑弗裡·薩克斯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採訪時表示,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深化多邊合作 堅持包容發展比利時前首相 伊夫·萊特姆當前,大多數歐洲國家的貧困人口數量正在上升,尤其是一些民眾無家可歸的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該難題,歐盟正在調整政策,與相關國家和地方政府等展開密切合作。這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艱巨工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衝擊世界經濟,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交往。
  •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將走向何方?——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側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將走向何方?——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側記新華社記者胡璐、謝希瑤「中國為消除貧困制定了具有卓越遠見的計劃,讓數億人脫貧,成就令人鼓舞。」「中國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拓展貿易、擴大投資等都作出了貢獻。」……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推動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
    耿爽在發言中指出,不久前舉行的伊核問題外長視頻會議對外發出了積極和強烈的信號,各方應以此為契機,抓緊接觸磋商,加強外交努力,推動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當務之急,是美方迷途知返,早日無條件重返全面協議並恢復履約。
  • 阿根廷學者: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
    阿根廷學者: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記者倪瑞捷 陳瑤)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並嚴重衝擊世界經濟的背景下,中國在扶貧方面取得的成就反映其直面挑戰、堅持不懈實現脫貧目標的決心和能力。
  • 專訪:中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付出史詩般的努力——訪古巴國際政治...
    新華社哈瓦那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付出史詩般的努力——訪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學者何塞·羅瓦伊納新華社記者林朝暉「為了擺脫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付出了史詩般的努力。」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塞·羅瓦伊納日前在哈瓦那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年逾古稀的羅瓦伊納曾在北京大學留學,1980年至1989年擔任古巴拉美通訊社駐北京記者,2001年至2004年又作為外交官在古巴駐中國大使館工作。
  • 人民日報和音: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主席的賀信充分展現了中國同世界共同應對疫情挑戰、合力推進減貧事業、促進減貧成果在更大範圍惠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堅定決心。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作為奮鬥目標,為此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
  • 《數據與世界》: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
    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伴隨著巨大經濟增長,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經濟和貧困治理的格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報告還指出,在各國均面臨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減貧成果。
  • ...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古斯塔沃·吉拉多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2月12日電專訪:中國減貧方案為世界提供重要參考——訪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古斯塔沃·吉拉多新華社記者倪瑞捷 陳瑤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古斯塔沃·吉拉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大洋午讀—今日,全球大咖「雲聚」廣州,一起讀懂中國
    重磅嘉賓共話合作 墨西哥前總統埃內斯託·塞迪略 墨西哥前總統埃內斯託·塞迪略已多次訪穗,在2019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他表示,人們可以從多個方面,看到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與堅持。當前,全球化正面臨巨大挑戰。
  •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無雙——訪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
    新華社倫敦12月8日電 專訪: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無雙——訪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新華記者 孫曉玲英國共產黨總書記羅伯特·格裡菲思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中國經過幾十年努力從全球來看,世界銀行近來已表示,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滑,2020年全球或將新增超過8800萬貧困人口,這是20多年來從未有過的狀況;全球減貧事業嚴重受挫,到2030年將全球極端貧困率降低至3%以下的目標更加難以實現,急需相應政策行動加以應對。
  • 推進全球減貧、分享中國經驗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 中國社科報楊崇海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農村發展研究所承辦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會議旨在推進全球減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