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紛紛研發高性能口罩 彌補布料口罩的缺點

2020-12-24 金臺資訊

人民網東京4月13日電 綜合日本共同社的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市場對口罩的需求日益高漲,甚至出現市面上很難買到口罩的情況。在此背景下,日本各地的中堅企業陸續在研發可以清洗多次反覆使用的高性能材料口罩。

在推出的高規格口罩中,所有的新產品都力圖避免傳統口罩易變型、容易起霧等布料口罩的缺點。

無紡布一次性口罩在商店很難買到的情況並沒有緩解的背景下,這些高性能口罩正受到日本市場的青睞。

此前,為幫助一般家庭抑制疫情,日本政府曾宣布對每個家庭派發2枚布口罩,還引起日本坊間出現「安倍口罩」的揶揄之聲。而布料口罩的網紋較粗,預防病毒的效果有限,只是對防止咳嗽、打噴嚏帶來的飛沫傳染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編譯:劉戈 校對:陳建軍)

相關焦點

  • 青島企業深耕日本市場 研發冷感、熱感面料口罩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青企的升級打法:科研助力 新品口罩不斷亮相文/半島記者 李兵 劉丹陽中國的口罩年產量約佔全球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在疫情期間,全國眾多企業紛紛加碼、入局口罩生產,青島企業概莫能外。受此影響,今年前5個月,不少口罩相關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 中國企業研發口罩生產線:每小時生產5000隻KN95口罩!日本企業都來...
    口罩緊缺、人員緊張企業開足馬力依然難以滿足當地防疫需求目前,市場上的醫用口罩、N95口罩、KN95口罩幾乎都處於斷貨、售罄的狀態,企業 生產 的口罩一直供不應求, 江蘇省南通林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能做的就是爭分奪秒地加緊生產。
  • 優衣庫65元一隻的口罩,為何沒有國內企業敢做?
    這款口罩使用了與優衣庫功能性內衣「AIRism」一樣的材料,主打透氣和速幹,號稱「清洗20次後仍可保持99%的細菌過濾效率」,甚至還能阻隔「90%的紫外線」。AIRism是優衣庫與日本東麗公司合作研發的面料,具有吸汗、透氣、柔軟有彈性等特點,尤其適合夏天。該款口罩三個零售價為不含稅990日元(約合人民幣65元)。初步計劃每周生產50萬盒,很快將會在日本以外的市場上線銷售。
  • 日本口罩缺貨,中國已馳援1000萬隻!越南:有實力成口罩生產大國
    與此同時,疫情襲擊下,日本每周口罩供應需求達到3億隻,是往年3倍以上,但是市面上的口罩持續缺貨,為此,日本採取了兩個行動。每周供應需求達3億隻!中國再次馳援日本1千萬隻口罩報導稱,4月25日,日本決定採取措施,加強對惡意囤積口罩並進行高價販賣從而獲得「不正當利益」的經營者進行管理,並在一定條件下出面徵收高價口罩,促使成為生活必需品的口罩在日本國內順利流通;另一方面,日本也已要求夏普和豐田汽車等汽車廠商新增口罩生產業務。不過,跨界生產防疫物資用品也非日本獨有特色。
  • 在蕾絲口罩和泳衣口罩之後,日本人已經製作出「高達口罩」了
    比方說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自製蕾絲口罩」---這是一款出自日本小姐姐之手的口罩,從外形可以看到它與內衣有著極為相近的感覺,也正因此曾在相關資訊版塊引起不少宅男的討論,紛紛刷出想要購買一款的說辭,而製作它的小姐姐也因為這款蕾絲口罩走紅在海外的社交平臺之上。
  • 日本企業推出名片口罩
    來源:解放日報新華社微特稿 戴上口罩有時讓人難以辨認,日本一家印刷企業推出名片口罩,上面可印製戴口罩者姓名和工作單位等信息。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近日報導,長屋印刷株式會社推出用棉布製作、可清洗重複使用的名片口罩。
  • 日本研發口罩頻上熱搜,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腦洞」……
    至此,各種不同場景、風格類型的口罩應運而生,而日本人的「腦洞」也令人折服。 眼前,下半年的旺季即將來臨,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來說,日本疫情的再次爆發,是否能夠帶來新的商機? 疫情發生以來,日本人研發的那些「熱搜」口罩…… 雨果網了解到,在疫情爆發前,日本市場上流通的約70%的口罩都產於中國。
  • 電聲企業生產口罩,直播設備「一夜爆紅」,熔噴布機自主研發
    「求生欲」激發的「魔幻」力量 電聲企業生產口罩,直播設備「一夜爆紅」,熔噴布機自主研發
  • 「我們不信做不好一個口罩」 服裝紡織企業火線轉產 溫州口罩廠一...
    疫情發生前,整個溫州僅有一家口罩生產企業。一個月後的今天,溫州一下又冒出了25家口罩生產企業,全市口罩日產量翻了近20倍,且每天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長。口罩雖小,轉產難度卻不小。但溫州企業卻做到了——沒有專業生產線,就手工縫製;沒有設備,就跨省採購;買不到原材料,就自己研發……就這樣,一批溫州傳統的服裝、紡織、醫藥等企業如今轉型成了口罩廠。
  • 稜鏡| 日本100萬防疫口罩援馳中國:口罩大國製造商正加班加點
    這個口罩大國的製造商正加緊生產:1月17日起,尤妮佳由正常工作時間生產,改為24小時生產;總部在日本仙臺的廠商Iris Ohyama在春節前一周的訂單是之前的三倍,其中國工廠也加緊了生產。 2000年之後,無紡布口罩逐漸取代了紗布口罩。之後,每隔數年就出現的傳染性疾病,非典、禽流感、伊波拉、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加速了日本相關科技的研發。
  • 生產口罩的十大企業
    3M是全球性的多元化科技企業,創建於1902年,素以勇於創新、產品繁多著稱於世,生產數以萬計的創新產品,在醫療產品、高速公路安全、辦公文教產品、光學產品等核心市場佔據領導地位。上海興諾康綸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呼吸防護產品和健康紡織品專家。公司集研發、設計、品牌、銷售為一體,從纖維科技的角度,切入健康產業,為社會提供康綸纖維抗菌和綠盾健康呼吸兩大系列高科技產品。
  • 日本人把口罩玩上了天!金槍魚口罩、冰鎮口罩、防水透明口罩……
    日本開始賣冰鎮口罩了?口罩不是不能沾水嗎?別急,此冰鎮非彼冰鎮,所謂的冰鎮口罩原理其實非常簡單,通過飲料自動販賣機把口罩降溫售出,因為售出時的溫度只有4度,媒體給起了個生動形象的名字:冰鎮口罩。之所以有冰鎮口罩的誕生,是因為售賣口罩的地區日本山形縣有獨特的「冰鎮文化」,在這裡,連拉麵和洗髮水都會被拿來冰鎮。
  • 口罩不夠?這些企業的口罩自動化生產線已經開工
    截止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三千多家企業在經營範圍內增加了消毒液、口罩、醫療器械、防護服、測溫儀等業務。在此向這些科技企業致敬!    五菱汽車    2月6日,五菱汽車官微發布消息稱,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將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
  • 口罩業紛紛創新,保為康、英諾利、順美、迅安、威尼爆珠口罩受寵
    在日常的出行當中,我們仍然少不了日常的防護工作,因此口罩依舊是我們出門的必備佳品。因為今年來疫情擴散較快的原因,迅速帶動了口罩市場的發展,同時也引來了不少口罩市場的投機者,使得我們目前的口罩品質良莠不齊,而且價格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面對市場的巨大差異,就需要比較遵守規則的廠商來維護市場的平衡與穩定了。
  • 日本印刷廠開發「名片口罩」 日本還研究過什麼口罩背後涵蓋什麼意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印刷廠開發名片口罩 日本還研究過什麼口罩背後涵蓋什麼意義 近日,網上有很多關於日本推出名片口罩的相關消息,我們一起來看看。 11月9日,在日本,口罩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戴著口罩也有一些問題,比如很難讓別人分辨和記住它的外觀。
  • 口罩稀缺,智能衛品企業「轉行」來幫忙
    來源:挖貝網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口罩需求呈幾何倍上漲,始終供不應求。面對亟待解決的防護物資短缺,許多企業甚至跨界轉產,原本做藥品、汽車、電子和紙尿褲的企業都參與了進來。這其中紙尿褲等從事衛品生產的工廠「轉行」做口罩更具備天然優勢。
  • 日本電氣公司產品研發新式人臉識別系統戴著口罩也能進行驗證
    據報導,日本電氣設備股權有限責任公司(NECCorp)發布了一種新的人臉識別系統,即便戴著口罩也能鑑別出你的真實身份。該系統是為了更好地融入現階段的新形勢,為了更好地避免新冠病毒散播,佩戴口罩早已變成了生活起居的一部分。
  • 安全,時尚與黑科技:日本何以成為口罩大國?
    這個口罩大國的製造商正加緊生產:1月17日起,尤妮佳由正常工作時間生產,改為24小時生產;總部在日本仙臺的廠商Iris Ohyama在春節前一周的訂單是之前的三倍,其中國工廠也加緊了生產。2000年之後,無紡布口罩逐漸取代了紗布口罩。之後,每隔數年就出現的傳染性疾病,非典、禽流感、伊波拉、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加速了日本相關科技的研發。
  • 溫州服企成功研發黑科技納米口罩
    日前,我市服裝企業東蒙集團成功研發了PTFE納米口罩,檢測結果顯示擁有更長時間、更穩定的防護效果。在保證衛生的情況下,可多次使用,實現每天不到一元錢的使用成本,享受N99的呵護。集團董事長池慧傑介紹,3月份,東蒙口罩日產量可達50萬隻以上,並已成立鞋服口罩聯盟不斷擴大產能,率先滿足溫州老百姓需求及企業復工復產、學生返校的需求。緊急攻關:1個多月成功研發PTFE納米口罩「未滅菌濾芯檢測數據出來了,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YY/T0969-2013標準。其他標準還在陸續送檢。」
  • 國產口罩緣何缺少巨頭?
    比如新華社《瞭望雜誌》曾報導過一家專門做口罩貼牌代工的公司,品牌多達50個,包括日本三次元等所謂的洋品牌以及綠盾、維康等國內市場上較為知名的品牌。除了生產商造假,也有賣口罩的零售商家也是信口胡說。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暴發,人們對N95口罩的需求激增,不少線上商家紛紛修改上架商品說明,明明是普通口罩,硬要說是醫用口罩;明明是防霾口罩,偏強加防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