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漸平穩,不久前,西安國際醫學中心赴武漢醫療隊從武漢市第八醫院轉戰到長江新城卓爾康復驛站,醫療隊的主要任務從醫療救治轉為康復指導。在這個武漢市最大的康復驛站裡,醫護人員搖身一變,成為了康復隔離人員的「心靈治療師」——幫助他們疏導情緒,呵護他們身體健康,照顧他們生活起居……這些來自西安的白衣天使們換了戰場,卻未改初心,陪伴著康復人員向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不斷前行。
根據防疫工作要求,經治療的新冠肺炎康復者,都將前往「康復驛站」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隔離結束後確認無恙再被送回家中,完成治療。「醫院告訴我可以康復出院了,現在又把我隔離在這裡,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回家?」這是很多康復人員最初的疑惑。「原先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大家首要關注的是疾病能否治癒,其他方面的需求暫時弱化。現在大家更需要心靈撫慰。因此,解釋疏導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醫療隊醫療管理組組長陳強表示,作為醫護人員,需要耐心地給大家解釋,如果有情緒焦躁的人員,還要持續溝通交流,隨時關注他們的心理狀況,確保大家配合完成體溫監測及核酸檢測工作,平穩度過康復期。
為了讓大家心情愉悅地完成隔離觀察,醫護人員拿出「十八般武藝」,豐富日常活動,理髮、剪指甲、送花、科普講座、跳舞、唱歌、打羽毛球……護士長朱晴了解到一位康復人員想理髮,可是自己手頭沒有工具,她馬上聯繫下個班次護士帶來推子給大家理髮。
「看你動作很嫻熟啊,以前練過的吧」,理發現場聚集起不少「圍觀群眾」,大家一邊打趣,一邊排起隊等著理髮。雖然是現學現賣,但效果還不錯,朱晴總共給6位康復人員簡單修剪了頭髮,推子終於沒電了。大家只好預約下一場「剪髮秀」。
康復中心有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中午出來遛彎時看到了醫療隊護士萬珍妮,主動過來攀談。「你是陝西來的?我看你衣服上寫著西安幾個字了。」「是啊,奶奶,我們是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來武漢支援的。」萬珍妮通過和奶奶聊天得知,奶奶的父親以前在寶雞工作過很長時間。「我也算半個陝西人了。沒想到在這裡還能見到老鄉!感謝你們!」奶奶感覺很親切,和萬珍妮話起了「家常」。
換了陣地,初心不變。醫療隊全體人員在康復驛站以另一種方式踐行著「白衣天使」的使命,陪伴患者們一起向著抗擊疫情的最後勝利前行,爭取早日戰勝疫情,萬家團圓。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