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哥譚」又出事了

2020-12-12 騰訊網

錯綜複雜的街道,陰雨綿綿的天氣,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管,離奇張揚的命案,但凡在重慶及其周邊地帶取景的影視劇,總會出現這些元素。

賽博重慶

是不是很眼熟,老爺的老家哥譚is watching you

這也讓近幾年的重慶成為網友口口相傳的「中國哥譚」,不是胡說八道,最近又有案件在重慶發生了,這回真的猛,是連環殺人案,來自迷霧劇場第三部作品——《非常目擊》。

由於此劇最大詭計已經揭露了,所以可以隨心所欲地劇透。

雨夜,幽林,女屍,這是《非常目擊》的開場。

一名叫秦菲的38歲女性被山民發現陳屍水塘內,衣著完整,死於機械性窒息。

20年前,該地有一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女孩「小白鴿」,也被人發現死在樹林裡的水塘中,和秦菲的死狀一模一樣。

經常瀏覽社會新聞的桃們可能有一種既視感,20年前的小白鴿一案令人不由自主想到了20年前的「白銀連環殺人案」,其中一名受害者叫「小白鞋」。

而秦菲死後,當地麵館老闆老謝的女兒謝甜甜也神秘失蹤,小城更加人心惶惶。

閱片不算廣的各位應該也能發現這似乎像是對《殺人回憶》的又一次致敬。

雨夜、女人和兇殺

是有人模仿作案還是連環殺人狂重現江湖呢?

案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市局決定併案調查,派警察山峰來到巫江縣協助當地刑警江流合作。

不過隨著秦菲案真相浮出水面,這可能遠不是一次「白銀案」還魂那麼簡單。

殺死秦菲的並不是20年前殺死小白鴿的兇手,而是她的丈夫李銳。

秦菲多年來受抑鬱症困擾,屢次自殺,於是丈夫李銳提出死要死得其所,找出當年殺害他們共同好友小白鴿的真兇,於是秦菲自願被殺死(後面會說到緣由),事後李銳還將現場布置得和當年一模一樣,希望引出兇手,讓警察重新調查小白鴿案。

這種典型的模仿作案手法在推理小說裡出現的頻率很高,大山誠一郎的《赤色博物館》「至死不渝」也是這麼一個故事,作案動機看似離奇實則非常悲情,感興趣的桃可以去看一看。

在秦菲案告破之際,小白鴿案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

字幕留白,應該是刪減了部分劇情,不過不妨礙理解

原來20年前,「小白鴿」在周勝、周宇兄弟的工地上被發現,她當時並沒有死,只是休克。

哥哥周勝欠下債務不想影響工程,老闆還警告他如果項目出問題就只能「死」,在轉移屍體的過程中小白鴿醒了,並且誤會兄弟倆是殺人兇手,周勝太多案底不想進局子,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徹底殺掉了小白鴿,弟弟周宇目睹了全程。

這證明水塘不是第一犯罪現場,而根據山峰找到的目擊者衛青描述,小白鴿是被竹筏拋屍,沿著漂流,流到了工地。

兇手的作案手法非常具備儀式感,還緩慢而溫柔地幫小白鴿整理儀容,並不像對待一個死人。

當一個兇手殺人如此具備儀式感,那麼表明絕不僅僅只有小白鴿一個受害者。

之後第二個受害者吳翠蘭浮出水面,山峰帶人沿江排查,果然又發現了其他受害者,大學生齊飛,中年男子張勇。

很明顯,這不是一起專門針對女性的連環殺人案,雖然被害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繫,但可以總結出來的共性是:雨夜、窒息、竹筏、剪髮。

兇手是誰,為什麼會選擇這些受害者,他到底想幹什麼?

說實話,看到第6集還是懵逼的,但你也不能說這6集沒作用,正是通過這6集展現出來的相關人視角,才能逐漸拼湊出真相。比如周宇找到了當年的聾啞人目擊者衛青,知道是一個穿雨衣的人殺了小白鴿;小禾發現了父親的筆記,上面記載也有其他竹筏受害者。

而山峰小時候因為見過兇手,所以最接近兇手的真正動機。

案情在這些人的視角中被完整拼湊出來,線索最終都指向一個人,又是很典型的,你絕對想不到的那個人,竟然是兇手。

不存在洩底,直接告訴大家就好了。兇手是那個和藹可親的麵館老闆老謝。

其實第一集就登場了

本劇重點並不在於案件,而在於案件背後的人,四宗命案形成一張蛛網,將十幾個人物束縛在其中,此劇出場人物眾多,幾乎每一集都有新角色,甚至到了劇集末尾,也有張漢東這樣的角色出現。

許久不見的杜志國老師

一個個來講,秦菲李銳夫婦,他們的故事其實非常令人唏噓。

20年前,李銳與小白鴿互相暗戀,秦菲是尷尬的第三個人。某一天,眾人相約看電影,但秦菲撒了一個謊,間接導致了小白鴿被害。

小白鴿死後,秦菲和李銳走到了一起,本來是互相治癒的關係,但婚後,心有愧疚的秦菲不許李銳再提任何關於小白鴿的事。直到一次爭吵中,她意外洩露了自己的秘密。

夫妻感情開始變味,李銳婚內冷暴力,秦菲罹患抑鬱症,屢次嘗試自殺。

李銳想要拯救還活著的人,結婚十周年的紀念日,李銳給妻子準備了一份禮物,而秦菲卻選擇割腕自殺。

這段關係已經沒有挽救的可能,兩個人的人生也被徹底毀了,於是他們走上「自願獻祭」這條不歸路。

李銳殺死妻子後,舉著「我是殺妻者,誰是殺人者」的牌子跳樓自殺。

他倆這條線殘酷得令人咋舌,可以說是血腥版《婚姻故事》。

接著是宋洋飾演的山峰。

山峰應該是男主,他是小白鴿案的第一目擊者,因為對這個案子放不下,於是選擇做警察,當這裡又發生了一樣的案件時,他回來了。

20年裡,他其實也被困住,當年他看到了殺人犯的臉,但記憶出現了偏差導致怎麼也記不起來長相,從而錯失了最佳的追捕良機,這種愧疚和對死亡的恐懼一直讓他ptsd。

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角色,小禾的父親,當年負責小白鴿案,他沿江走訪搜查線索,已經找到了最關鍵的竹筏連環殺人信息,但年代久遠,沒有人信他,加上妻子離開,隨著年紀增長,他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小禾,因為小白鴿案,失去了母親,父親精神狀態不好,她孤獨長大,然後認識了周宇,倆人互為對方的救贖。不過小禾內心也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當年山峰離開,是因為她在學校裡傳播他和殺人犯認識的謠言,在她幼小的內心裡,覺得都怪山峰,小白鴿案破不了,父親才會關心工作勝過家庭。

小禾的戀人周宇,本是個善良的人,可惜20年前他十分懦弱,沒能阻止哥哥掐死小白鴿,還幫著隱瞞真相,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幫兇」,這讓他一直懷揣著對死者、死者家屬的愧疚,最後只能以死救贖。

小白鴿的父親白衛軍在女兒被害後性情大變,有點像男版的王瑤,為了追查殺害女兒的兇手奔波飄搖20年,誰都懷疑誰都不相信,這輩子困在裡面了。

在山峰迴來後還綁架了他,此舉看似瘋狂,實則體現了這位痛失愛女的父親的可憐之處。

另一位受害者吳翠蘭的兒子石磊,為了給母親報仇,多年來一直找尋仇人,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可以說當年辦案的警察,當年的目擊者,被害者的男友,被害者的閨蜜,當年的二次施害者,無一例外都被這幾起案件困了20年,無法解脫。

甚至連謝希偉這個殺人犯,也是被困住了,這個殺人犯非常值得玩味,來重點說一下他。

最初的劇情裡,他是一個女兒失蹤而陷入瘋狂的好父親。

實際上,他才是那個狠辣變態的幕後兇手。

連環殺人案兇手有一個共性,喜歡收集,有的收集受害者器官,而謝希偉收集的是「家人」。

他家庭貧窮,幼弟生病需要錢,家人賣了他,謝希偉被拋棄之後的人生可以說悲慘無比。

被養父虐待,逃出後認了貨車司機做師傅,某一天,他偷了師傅的身份證跟人開房,被抓到後遭到毒打,還被撞「死」,死而後生的謝希偉蛻變了。

聯想到自己這悲慘的人生,他開始懷念起曾經的原生家庭,太小被賣掉的他對原生家庭其實沒有怨恨,而是充滿懷念,懷念父母兄弟姐妹,加上他被騙自己家人全都去世了,於是這種懷念令他變得扭曲,極度想要和家人團聚,於是謝希偉想要收集家人。

活人是不可能的,只有死人才可以。

謝希偉挑選了年齡、長相、穿著與家人相似的陌生人,一個個將他們掐死,幫他們整理遺容,用竹筏將他們沿江拋下,送到他認為的「天堂」,在他的精神世界裡,他不認為自己在殺人,而是沿江送家人回家,慢慢湊齊一張全家福,和他們團圓。

遇到謝甜甜之前他都是這麼幹的,殺掉了吳翠蘭、齊飛、張勇、小白鴿,收集完成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然後是妹妹。

只不過在收集「妹妹」的時候,他正好目睹了對方父母的死亡,滿目鮮血讓他清醒過來,因為之前他都是掐死受害者,沒有見血。

加上謝甜甜父母是車禍死亡,讓他聯想到了之前被車撞過的自己,於是他覺得自己重獲了新生,還將謝甜甜當做了真正的親妹妹,停止了殺人,成了一個老實巴交,普通平凡的麵館老闆。

如果謝甜甜一直不出事,他可能永遠都會披著「老謝」的皮囊活下去,直到謝甜甜被女婿錯手殺死,他又清醒過來,開始了「全家桶式殺人」之路。

他囚禁了女婿,還將女婿冰凍起來的謝甜甜扮做自己的妹妹,完成了20年前沒做成的事。

最後,這個「全家桶」還差一位,那就是弟弟。

弟弟可以說是謝希偉一生悲劇的源頭,但也是他內心深處最純潔的存在,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20年前他明明碰到了山峰,卻選擇放過他,在他的潛意識裡,山峰就是弟弟,而自己一定要最後和弟弟一起死的。

這劇結局你們一定要去看,非常精彩。

謝希偉極其離奇的作案動機,可以說既恐怖變態,又可憐可悲。

仔細來看,謝希偉這條線其實非常本格推理,但實際上《非常目擊》無論是案件還是案件背後的人其實都是傳統社會派推理那一套做法。

通俗地說,有文學性,對於人物,環境,社會的刻畫都有很深的功力,重點在於描繪底層人民的殘酷物語,如何從回憶和傷痛中走出來,放過他人才能放過自己。

聊完比較刺激的案件和角色後,說回咱們開頭提到的,為什麼是重慶奉節?

本劇發生地在巫江,實際取景地在奉節。

在導演楊苗的手記裡提到過,每個故事,只能發生在這個故事能發生的地方。重慶作為一個偏遠的西部小城,電影作品甚少。

30年代它作為民國政府的陪都,在此期間拍攝了大量表現民族戰爭、民族正義的電影。陪都身份消失後,重慶鮮少出現在中國電影熒幕上,它自身也沒有形成特色,和其它三線小城一樣泯然眾人矣。

直到90年代,重慶發生了幾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也成為了中國第四大直轄市。

短短十年,重慶可以說發生了巨大的嬗變,躍升新一線,城市景觀魔幻兼具後現代,城鄉二元結構突出,每天有無數的流動人口,天南海北的,南腔北調的,都鍾情於這座沿江城市,很多導演也開始來到重慶尋找故事題材。

有兩部片最值得推薦,一部是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再就是章明的《巫山雲雨》,夜雨霧顯得那麼文藝,那麼不拘一格。

《三峽好人》

再就是2006年《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它暗黑、商業、後現代、賽博於一體的多面性被發現,重慶正式開了「中國哥譚」之路。

《瘋狂的石頭》

如果說重慶主城區是哥譚,那麼重慶下屬的周邊城市則是小丑的堡壘,奉節比較典型。

這是一座被遺忘的小城,很多人將回憶和人生留在了那裡。

岸邊的房屋無人居住,江上的船隻空空蕩蕩,只有永遠流動的江水能記住一切,因此在這裡所發生的任何事,都自帶一種悲劇底色。

《非常目擊》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了一起,這樣殘酷的故事,這樣陰暗的環境,讓它理所應當地成為當代風陵渡,有凜冽的江湖和連環殺人案,也有著數不盡的滄桑故事。

於是,當桃們再回過頭來品一品這部劇裡從頭至尾的夜雨霧,那種縹緲浪漫而殘酷詩意的美學風格就凸顯出來了。

所以《非常目擊》這一點做得非常突出,可以說完完全全實現了文學上的「景語」。

只不過,當連環殺人案之後,各位桃覺得下一次會有怎樣更離奇的犯罪故事在這片銀幕上的敵託邦發生呢?

設計/視覺:YAN

相關焦點

  • 重慶,中國「哥譚」?
    來源:重慶言子(ID:ffff023)作者:言子哥//名偵探·網友們發現迷霧的6部劇,有4部都是在重慶拍的,被網友調侃「不愧是中國哥譚
  • 《哥譚》:這就是紐約
    作為一部《蝙蝠俠》的「前傳」衍生劇集,在布魯斯·韋恩還沒長大的時代裡,華納電視(及DC漫畫和其它製作公司)把《哥譚》打造成了一部標準的犯罪劇集:哥譚市警局的探長戈登走馬上任,一方面跟父母雙亡的小韋恩有著緊密的互動(長大的韋恩成了蝙蝠俠後,還是視戈登警長為親密師友);另一方面,戈登則不斷的與哥譚市內的犯罪分子做著鬥爭,什麼企鵝人、氣球殺手、毒藤女等經典角色次第登場
  • 被網友戲稱「中國哥譚」,國產懸疑片為何偏愛這座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座被網友戲稱為「中國哥譚」的城市——重慶。▲「中國哥譚」名不虛傳哥譚市,是超級英雄系列電影《蝙蝠俠》中的虛構城市,城中怪異的哥德式建築高高聳立,軌道交通系統十分發達。▲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劇照而重慶,因為曾作為背景地出現在不少國產懸疑推理片中,被網友「腦洞大開」地賜予了「中國哥譚」這個稱號。
  • 人才輩出阿卡姆——《哥譚》蝙蝠俠前傳
    大家好,我是小編老貓,昨天跟大家嘮了嘮《哥譚第一季》,今天來嘮嘮第二季。《哥譚》是DC旗下的美劇,取材於DC漫畫經典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算是蝙蝠俠前傳,講述了少年蝙蝠俠的成長曆程。(想看完整民謠看昨天文章講述的《哥譚第一季》哦~)第一季主要鋪墊了「民風淳樸」的哥譚市;第二季重點描寫哥譚內的反派成長。
  • 哥譚是華晨宇的,更是蝙蝠俠的
    作者 |張岱,UCL語言學 昨晚華晨宇以一首新作《哥譚》拿下歌王,首先恭喜花花奪冠。 不知道有多少影迷當時看到《哥譚》這個歌名,會跟我一樣心生疑惑:難道華晨宇也跟蝙蝠俠扯上了關係?
  • 蝙蝠俠三部曲:真實的哥譚
    可是,在這個華麗的電影幕布下展現的哥譚市,現在來看,更像是現實社會的投影,或許,我們就生活在哥譚。01 他人即地獄無論是原著漫畫還是電影,哥譚都被塑造成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而事實上,哥譚的來歷也是紐約的某個綽號。在這個現代社會生活的人,似乎都具有「現代人」的精神。
  • 《抖音》華晨宇哥譚歌詞一覽 我是歌手華晨宇奪冠歌曲哥譚
    華晨宇在4月24日憑藉一首氣勢恢宏的哥譚奪得了本屆我是歌手的歌王,那麼這首歌的歌詞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我是歌手華晨宇歌壇歌詞一覽 一、【哥譚】歌詞 夜幕低垂 蟲鳴叫 看天空飛過 知更鳥
  • 假如蜘蛛俠來到哥譚會怎樣?
    當蜘蛛俠來到哥譚:眾所周知,哥譚是一座歷史悠久民風淳樸的城市,這座城市由蝙蝠俠所屬的韋恩家族、反派緘默所屬的埃利奧特家族、蝙蝠女俠所屬的凱恩家族、企鵝人所屬的科波特家族共同創建。因為無法理解的特殊地理位置,哥譚常年陰雨綿綿,但這並沒有澆滅當地居民的熱情,所以哥譚的整體氛圍是非常活躍的。
  • 中國的哥譚市?這是要拍國產犯罪宇宙
    五百下一步計劃,極有可能——把綠藤市,打造成中國的哥譚市。想想就興奮?別急。Sir可不是隨便開的腦洞,證據確鑿。今天一一列出來。證據一:犯罪率。都知道,DC宇宙的哥譚市,乃美國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這一點,綠藤有過之無不及。《心理罪》第一集副標題:「強姦城市」。拉開籠罩在這個城市的犯罪基因。1998年,綠藤市發生了一起轟動全市的建築工地頂樓系列姦殺案。
  • 哥譚主要人物評析
    傑羅麥·瓦勒斯卡(Jeremiah Valeska) 登場於《哥譚而戈登制定了作戰計劃,但傑羅麥並不相信哥譚警方的實力,在小少爺的勸說下配合按計劃順利救出人質並逃跑。(個人感覺傑羅麥一直都是很懼怕傑羅姆,安全感很低又接二連三的被劫持被恐嚇,這使傑羅麥出現嚴重的精神緊張。)傑羅姆逃到天台上後被戈登擊中,墜樓而亡,臨死前發誓自己會永遠活在哥譚的陰影中。
  • 新《蝙蝠俠》衍生劇敲定,又一部《哥譚》?
    據介紹,衍生劇將主要講述哥譚警局的故事。 講哥譚市,講警察局,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故事背景不就是前兩年的《哥譚》麼?《哥譚》是華納電視和FOX一起在2014年推出的美劇,主角是年輕的吉姆斯戈登,也就是日後《蝙蝠俠》中的戈登警長。
  • 新《蝙蝠俠》衍生劇敲定,又一部《哥譚》?
    新版《蝙蝠俠》電影將拍攝衍生劇,劇情聚焦哥譚,將於未來上線HBO MAX平臺。據介紹,衍生劇將主要講述哥譚警局的故事。 講哥譚市,講警察局,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故事背景不就是前兩年的《哥譚》麼?當然,實際製作估計是另起爐灶,不太可能沿用《哥譚》的演員,劇情上也不會有什麼明顯交集。
  • 暗處窺望《哥譚》市——蝙蝠俠前傳
    今天跟大家嘮嘮《哥譚第三季》《哥譚》是DC旗下的美劇,取材於DC漫畫經典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是蝙蝠俠前傳,講述了少年蝙蝠俠的成長曆程。第一季主要鋪墊了「民風淳樸」的哥譚市;第二季重點描寫哥譚內的反派成長。第三季主要講述了年輕的布魯斯·韋恩對抗貓頭鷹法庭的故事。
  • 民風淳樸《哥譚》市——蝙蝠俠前傳
    《哥譚》是DC旗下的美劇,取材於DC漫畫經典超級英雄作品《蝙蝠俠》,是蝙蝠俠前傳,講述了少年蝙蝠俠的成長曆程。今天跟大家講講《哥譚第一季》。該劇第一季於2014年9月22日在美國FOX電視臺首播。戈登是哥譚市的一股清流,《哥譚第一季》從戈登的視角切入,講述初出茅廬的戈登的成長及引出哥譚市的諸位大佬。
  • 民風淳樸的哥譚,蝙蝠俠勉強維持的平衡,註定崩塌
    哥譚是一座連超人都心生畏懼的城市,事實上哥譚註定坍塌。蝙蝠俠的偉大不在於成功而在於失敗,他會倒下,受傷,昏迷但是他會不斷站起來,但總有一天,他不會再站起來。哥譚也會坍塌。蝙蝠俠是用自己的身體支撐著哥譚,因為他清楚自己無法把這座城市根治,不管哪個故事,哥譚都是一團迷霧,哥譚幾乎什麼東西都有(尤其是下水道) 地面上和地面下的差異也暗示著哥譚根部到底有多爛。
  • 麥可·切克利斯加盟《哥譚》 飾演納巴恩斯警長
    中國網娛樂7月23日訊據Screen Rant消息,美國男星麥可·切克利斯(Michael Chiklis)加盟《哥譚》(Gotham)第二季,飾演納撒尼爾·巴恩斯(Nathaniel在《哥譚》第一季中,當偵探詹姆斯·戈登進入哥潭市警察局當警探後,他發現當地的執法部門貪汙盛行。在助理檢察官哈維·登特(Harvey Dent)等人的協助下,詹姆斯·戈登在哥潭市警察局做出了一些成就。然而,當他被迫向企鵝人奧斯沃德·科波特(Oswald Cobblepot)求助時,他也放棄了自己一貫以來的做法。
  • 《哥譚》第二季:新的大反派出現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哥譚》第二季:新的大反派出現 2015-07-28 14:03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
  • 《哥譚》最終季大結局,蝙蝠俠之外的內容更具意義
    五年五季,劇集未播而褒獎先達,話題熱度與人氣收視直線飆升,《哥譚》在萬眾矚目下「壽終正寢」。在超級英雄劇集頻現瓶頸,難出獨特的市場現狀下,《哥譚》的火爆程度打破了桎梏,在美國電視評論家協會的投票評選中高居榜首,更是獲得多次艾美獎提名。
  • 《哥譚》第三季小丑女季終登場
    小丑女哈利·奎恩要來《哥譚》了。早前已經透露第三季『會帶來小丑女哈利·奎恩,但是目前第三季快要接近尾聲,我們還是沒有看到她的出現。  現在主演大衛·馬佐茲向大家保證,哈利·奎恩確實會出現在《哥譚》的第三季。「她會出現在季終,等著吧。」大衛在FOX的試映會上向Movie Pilot的說到。
  • 《哥譚》後DC將推出全新哥譚劇集,時間設定為《蝙蝠俠:元年》
    劇集將側重於哥譚警察局,在與喜劇女演員艾莎·泰勒的談話中,裡弗斯說道,哥譚警局系列將會把時間點定在《蝙蝠俠:元年》,這也是蝙蝠俠開始在哥譚市初出茅廬的時間點。從技術上講,這使得這部劇集成為電影的前傳,裡弗斯表示電影版時間點將會是《蝙蝠俠:第二年》。我們都知道,哥譚市的警察部門已經深陷腐敗,裡弗斯說,該系列將專注於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