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綜複雜的街道,陰雨綿綿的天氣,五彩斑斕的霓虹燈管,離奇張揚的命案,但凡在重慶及其周邊地帶取景的影視劇,總會出現這些元素。
賽博重慶
是不是很眼熟,老爺的老家哥譚is watching you。
這也讓近幾年的重慶成為網友口口相傳的「中國哥譚」,不是胡說八道,最近又有案件在重慶發生了,這回真的猛,是連環殺人案,來自迷霧劇場第三部作品——《非常目擊》。
由於此劇最大詭計已經揭露了,所以可以隨心所欲地劇透。
雨夜,幽林,女屍,這是《非常目擊》的開場。
一名叫秦菲的38歲女性被山民發現陳屍水塘內,衣著完整,死於機械性窒息。
20年前,該地有一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女孩「小白鴿」,也被人發現死在樹林裡的水塘中,和秦菲的死狀一模一樣。
經常瀏覽社會新聞的桃們可能有一種既視感,20年前的小白鴿一案令人不由自主想到了20年前的「白銀連環殺人案」,其中一名受害者叫「小白鞋」。
而秦菲死後,當地麵館老闆老謝的女兒謝甜甜也神秘失蹤,小城更加人心惶惶。
閱片不算廣的各位應該也能發現這似乎像是對《殺人回憶》的又一次致敬。
雨夜、女人和兇殺
是有人模仿作案還是連環殺人狂重現江湖呢?
案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市局決定併案調查,派警察山峰來到巫江縣協助當地刑警江流合作。
不過隨著秦菲案真相浮出水面,這可能遠不是一次「白銀案」還魂那麼簡單。
殺死秦菲的並不是20年前殺死小白鴿的兇手,而是她的丈夫李銳。
秦菲多年來受抑鬱症困擾,屢次自殺,於是丈夫李銳提出死要死得其所,找出當年殺害他們共同好友小白鴿的真兇,於是秦菲自願被殺死(後面會說到緣由),事後李銳還將現場布置得和當年一模一樣,希望引出兇手,讓警察重新調查小白鴿案。
這種典型的模仿作案手法在推理小說裡出現的頻率很高,大山誠一郎的《赤色博物館》「至死不渝」也是這麼一個故事,作案動機看似離奇實則非常悲情,感興趣的桃可以去看一看。
在秦菲案告破之際,小白鴿案真相也漸漸浮出水面。
字幕留白,應該是刪減了部分劇情,不過不妨礙理解
原來20年前,「小白鴿」在周勝、周宇兄弟的工地上被發現,她當時並沒有死,只是休克。
哥哥周勝欠下債務不想影響工程,老闆還警告他如果項目出問題就只能「死」,在轉移屍體的過程中小白鴿醒了,並且誤會兄弟倆是殺人兇手,周勝太多案底不想進局子,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徹底殺掉了小白鴿,弟弟周宇目睹了全程。
這證明水塘不是第一犯罪現場,而根據山峰找到的目擊者衛青描述,小白鴿是被竹筏拋屍,沿著漂流,流到了工地。
兇手的作案手法非常具備儀式感,還緩慢而溫柔地幫小白鴿整理儀容,並不像對待一個死人。
當一個兇手殺人如此具備儀式感,那麼表明絕不僅僅只有小白鴿一個受害者。
之後第二個受害者吳翠蘭浮出水面,山峰帶人沿江排查,果然又發現了其他受害者,大學生齊飛,中年男子張勇。
很明顯,這不是一起專門針對女性的連環殺人案,雖然被害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繫,但可以總結出來的共性是:雨夜、窒息、竹筏、剪髮。
兇手是誰,為什麼會選擇這些受害者,他到底想幹什麼?
說實話,看到第6集還是懵逼的,但你也不能說這6集沒作用,正是通過這6集展現出來的相關人視角,才能逐漸拼湊出真相。比如周宇找到了當年的聾啞人目擊者衛青,知道是一個穿雨衣的人殺了小白鴿;小禾發現了父親的筆記,上面記載也有其他竹筏受害者。
而山峰小時候因為見過兇手,所以最接近兇手的真正動機。
案情在這些人的視角中被完整拼湊出來,線索最終都指向一個人,又是很典型的,你絕對想不到的那個人,竟然是兇手。
不存在洩底,直接告訴大家就好了。兇手是那個和藹可親的麵館老闆老謝。
其實第一集就登場了
本劇重點並不在於案件,而在於案件背後的人,四宗命案形成一張蛛網,將十幾個人物束縛在其中,此劇出場人物眾多,幾乎每一集都有新角色,甚至到了劇集末尾,也有張漢東這樣的角色出現。
許久不見的杜志國老師
一個個來講,秦菲李銳夫婦,他們的故事其實非常令人唏噓。
20年前,李銳與小白鴿互相暗戀,秦菲是尷尬的第三個人。某一天,眾人相約看電影,但秦菲撒了一個謊,間接導致了小白鴿被害。
小白鴿死後,秦菲和李銳走到了一起,本來是互相治癒的關係,但婚後,心有愧疚的秦菲不許李銳再提任何關於小白鴿的事。直到一次爭吵中,她意外洩露了自己的秘密。
夫妻感情開始變味,李銳婚內冷暴力,秦菲罹患抑鬱症,屢次嘗試自殺。
李銳想要拯救還活著的人,結婚十周年的紀念日,李銳給妻子準備了一份禮物,而秦菲卻選擇割腕自殺。
這段關係已經沒有挽救的可能,兩個人的人生也被徹底毀了,於是他們走上「自願獻祭」這條不歸路。
李銳殺死妻子後,舉著「我是殺妻者,誰是殺人者」的牌子跳樓自殺。
他倆這條線殘酷得令人咋舌,可以說是血腥版《婚姻故事》。
接著是宋洋飾演的山峰。
山峰應該是男主,他是小白鴿案的第一目擊者,因為對這個案子放不下,於是選擇做警察,當這裡又發生了一樣的案件時,他回來了。
20年裡,他其實也被困住,當年他看到了殺人犯的臉,但記憶出現了偏差導致怎麼也記不起來長相,從而錯失了最佳的追捕良機,這種愧疚和對死亡的恐懼一直讓他ptsd。
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角色,小禾的父親,當年負責小白鴿案,他沿江走訪搜查線索,已經找到了最關鍵的竹筏連環殺人信息,但年代久遠,沒有人信他,加上妻子離開,隨著年紀增長,他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小禾,因為小白鴿案,失去了母親,父親精神狀態不好,她孤獨長大,然後認識了周宇,倆人互為對方的救贖。不過小禾內心也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當年山峰離開,是因為她在學校裡傳播他和殺人犯認識的謠言,在她幼小的內心裡,覺得都怪山峰,小白鴿案破不了,父親才會關心工作勝過家庭。
小禾的戀人周宇,本是個善良的人,可惜20年前他十分懦弱,沒能阻止哥哥掐死小白鴿,還幫著隱瞞真相,在某種意義上成了「幫兇」,這讓他一直懷揣著對死者、死者家屬的愧疚,最後只能以死救贖。
小白鴿的父親白衛軍在女兒被害後性情大變,有點像男版的王瑤,為了追查殺害女兒的兇手奔波飄搖20年,誰都懷疑誰都不相信,這輩子困在裡面了。
在山峰迴來後還綁架了他,此舉看似瘋狂,實則體現了這位痛失愛女的父親的可憐之處。
另一位受害者吳翠蘭的兒子石磊,為了給母親報仇,多年來一直找尋仇人,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可以說當年辦案的警察,當年的目擊者,被害者的男友,被害者的閨蜜,當年的二次施害者,無一例外都被這幾起案件困了20年,無法解脫。
甚至連謝希偉這個殺人犯,也是被困住了,這個殺人犯非常值得玩味,來重點說一下他。
在最初的劇情裡,他是一個女兒失蹤而陷入瘋狂的好父親。
實際上,他才是那個狠辣變態的幕後兇手。
連環殺人案兇手有一個共性,喜歡收集,有的收集受害者器官,而謝希偉收集的是「家人」。
他家庭貧窮,幼弟生病需要錢,家人賣了他,謝希偉被拋棄之後的人生可以說悲慘無比。
被養父虐待,逃出後認了貨車司機做師傅,某一天,他偷了師傅的身份證跟人開房,被抓到後遭到毒打,還被撞「死」,死而後生的謝希偉蛻變了。
聯想到自己這悲慘的人生,他開始懷念起曾經的原生家庭,太小被賣掉的他對原生家庭其實沒有怨恨,而是充滿懷念,懷念父母兄弟姐妹,加上他被騙自己家人全都去世了,於是這種懷念令他變得扭曲,極度想要和家人團聚,於是謝希偉想要收集家人。
活人是不可能的,只有死人才可以。
謝希偉挑選了年齡、長相、穿著與家人相似的陌生人,一個個將他們掐死,幫他們整理遺容,用竹筏將他們沿江拋下,送到他認為的「天堂」,在他的精神世界裡,他不認為自己在殺人,而是沿江送家人回家,慢慢湊齊一張全家福,和他們團圓。
遇到謝甜甜之前他都是這麼幹的,殺掉了吳翠蘭、齊飛、張勇、小白鴿,收集完成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然後是妹妹。
只不過在收集「妹妹」的時候,他正好目睹了對方父母的死亡,滿目鮮血讓他清醒過來,因為之前他都是掐死受害者,沒有見血。
加上謝甜甜父母是車禍死亡,讓他聯想到了之前被車撞過的自己,於是他覺得自己重獲了新生,還將謝甜甜當做了真正的親妹妹,停止了殺人,成了一個老實巴交,普通平凡的麵館老闆。
如果謝甜甜一直不出事,他可能永遠都會披著「老謝」的皮囊活下去,直到謝甜甜被女婿錯手殺死,他又清醒過來,開始了「全家桶式殺人」之路。
他囚禁了女婿,還將女婿冰凍起來的謝甜甜扮做自己的妹妹,完成了20年前沒做成的事。
最後,這個「全家桶」還差一位,那就是弟弟。
弟弟可以說是謝希偉一生悲劇的源頭,但也是他內心深處最純潔的存在,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麼20年前他明明碰到了山峰,卻選擇放過他,在他的潛意識裡,山峰就是弟弟,而自己一定要最後和弟弟一起死的。
這劇結局你們一定要去看,非常精彩。
謝希偉極其離奇的作案動機,可以說既恐怖變態,又可憐可悲。
仔細來看,謝希偉這條線其實非常本格推理,但實際上《非常目擊》無論是案件還是案件背後的人其實都是傳統社會派推理那一套做法。
通俗地說,有文學性,對於人物,環境,社會的刻畫都有很深的功力,重點在於描繪底層人民的殘酷物語,如何從回憶和傷痛中走出來,放過他人才能放過自己。
聊完比較刺激的案件和角色後,說回咱們開頭提到的,為什麼是重慶奉節?
本劇發生地在巫江,實際取景地在奉節。
在導演楊苗的手記裡提到過,每個故事,只能發生在這個故事能發生的地方。重慶作為一個偏遠的西部小城,電影作品甚少。
30年代它作為民國政府的陪都,在此期間拍攝了大量表現民族戰爭、民族正義的電影。陪都身份消失後,重慶鮮少出現在中國電影熒幕上,它自身也沒有形成特色,和其它三線小城一樣泯然眾人矣。
直到90年代,重慶發生了幾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也成為了中國第四大直轄市。
短短十年,重慶可以說發生了巨大的嬗變,躍升新一線,城市景觀魔幻兼具後現代,城鄉二元結構突出,每天有無數的流動人口,天南海北的,南腔北調的,都鍾情於這座沿江城市,很多導演也開始來到重慶尋找故事題材。
有兩部片最值得推薦,一部是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再就是章明的《巫山雲雨》,夜雨霧顯得那麼文藝,那麼不拘一格。
《三峽好人》
再就是2006年《瘋狂的石頭》橫空出世,它暗黑、商業、後現代、賽博於一體的多面性被發現,重慶正式開了「中國哥譚」之路。
《瘋狂的石頭》
如果說重慶主城區是哥譚,那麼重慶下屬的周邊城市則是小丑的堡壘,奉節比較典型。
這是一座被遺忘的小城,很多人將回憶和人生留在了那裡。
岸邊的房屋無人居住,江上的船隻空空蕩蕩,只有永遠流動的江水能記住一切,因此在這裡所發生的任何事,都自帶一種悲劇底色。
《非常目擊》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了一起,這樣殘酷的故事,這樣陰暗的環境,讓它理所應當地成為當代風陵渡,有凜冽的江湖和連環殺人案,也有著數不盡的滄桑故事。
於是,當桃們再回過頭來品一品這部劇裡從頭至尾的夜雨霧,那種縹緲浪漫而殘酷詩意的美學風格就凸顯出來了。
所以《非常目擊》這一點做得非常突出,可以說完完全全實現了文學上的「景語」。
只不過,當連環殺人案之後,各位桃覺得下一次會有怎樣更離奇的犯罪故事在這片銀幕上的敵託邦發生呢?
設計/視覺: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