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 王嬌妮 攝
中新網煙臺11月28日電 (王嬌妮 馬雙軍 徐希水)28日,挪威海洋牧場項目籤約儀式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舉行,這是國內迄今為止單體最大的陸基循環水養殖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約4億美元,從挪威進口大西洋鮭(三文魚)魚卵,採用世界先進的陸基循環水養殖系統,建設從魚卵孵化到成魚養成、深加工於一體的高端漁業養殖基地。
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三文魚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項目一期產能1萬噸成魚/年,二期產能增加2萬噸/年。
目前,挪威投資方已經編制完成商業計劃書,在挪威融資工作順利。11月14日,完成國內實體公司——諾鮮三文魚(煙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註冊資本6600萬美元。
與此同時,該項目將帶動萬噸級飼料廠、食品加工廠、高品質魚油、高端寵物飼料等上下遊產業協同發展。未來,還將通過「引進中轉+陸海接力」模式,支撐和發展黃海冷水團、日韓海域深遠海大西洋鮭網箱野生養殖,產能覆蓋日韓消費市場。
據悉,項目投資方挪威海洋牧場公司總部位於挪威斯塔萬格市,該市於2018年9月與煙臺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關係。兩市以「一城、一海、一魚」為發展戰略,在油氣裝備、海洋漁業、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合作。
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的特色之一。掛牌以來,煙臺片區高標準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等海洋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