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方人士最新爆料稱,韓國進口的全球鷹無人機有問題)
為了成為所謂的舉足輕重大國,以及討好美國,韓國在2011年以高達8.5億美元的價格,和美國達成了採購4架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的合同。根據美韓合同規定,這四架全球鷹已經部分或者全部到貨,韓國計劃於2021年部署全球鷹。
但是根據韓國軍方官員最新發布的消息,這些已經到貨的全球鷹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其中一架漏油,另一架出現核心控制傳感器相關的問題。
(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是美國推出的一款戰略級先進裝備,本身有問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尤其是在美軍已經大批量列裝多時的情況下)
韓國採購全球鷹,難道被坑了不成?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是美國於本世紀前後推出的一款尖端軍事裝備之一,該機的綜合性能非常突出,非重要盟友,美國絕不出售。從韓國採購該機的價格,也能看出這一點。根據美軍的計劃安排,全球鷹將會部分取代美軍一眾高性能有人戰略偵察機,包括中國人最熟悉的U2偵察機。
可是,如此高性能的戰略級裝備,到了韓國人手中,為何就出現了問題那?我個人認為有三種可能性。
(尖端軍事裝備的操作很複雜,韓國宣稱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韓國人操作不當)
第一種可能性:操作不當,但是這種可能性較小。
先進軍事裝備的設計,以及使用向來都是很複雜的,在實際操作使用之前,銷售方一般都要對使用客戶進行較長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但是即便如此,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者仍有可能出現操作不當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採購國為了顏面,也都會把這個問題歸咎於裝備的性能。而韓國進口的全球鷹之所以被認為有問題,也有可能是韓國人操作不當造成的。
但是其中曝光的漏油問題,很可能就預示著操作不當的可能性不大。
(美國坑韓國的可能性也有,且最大)
第二種可能性:美國誇大了全球鷹的性能,包括可靠性。
為了成功的對外推銷,軍事裝備大國在武器銷售過程中往往會刻意掩蓋推銷裝備的一些問題,並誇大這些裝備的性能。作為世界最大的軍事裝備出口國,美國,以及俄羅斯都愛用這一招。在很多時候,軍事裝備出口大國,為了驗證軍事科技,甚至會刻意為出口裝備配備並不成熟的技術和產品。而這些慣例,也有可能被用在了美韓全球鷹交易中。
第三種可能性:美國對韓國全球鷹進行了修改,這種可能性最大。
軍事裝備的出口向來都會牽涉到軍事科技保密的問題,涉及戰略級軍事裝備,更是如此。全球鷹是標準的戰略級裝備,這個問題,美國必定會考慮。受此影響,美國極有可能修改了全球鷹無人機,降低了韓國版全球鷹的部分性能,使用了美國原版完全不同的設計,以及重要零部件。而這些修改,在很多時候都會帶來可靠性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出售國都會很謹慎。但是對韓國,美國完全沒必要太過于謹慎。
由於完全不具備獨立保護本國安全的能力,韓國在美韓關係中根本沒有多少話語權、主動權,坑韓國,美國絕對有膽量,即便韓國明知被坑,在很多時候也不敢多說。而這些就決定了,美國修改韓國版全球鷹設計的可能性,最大。
(由於在國家安全問題上嚴重依賴美國,對於美國,韓國沒有任何主動權,被坑也只能認栽)
因此來說,全球鷹無人戰略偵察機的綜合性能,其實是毋庸置疑的,至於韓國版全球鷹出現的嚴重問題,大概率和全球鷹本身無關,是美國的問題。這個問題最終如何解決?按照美國一貫的做法,所有的責任,美國都會推到韓國頭上,並且還會再訛韓國一筆。
對此,韓國能做的,只有「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