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在電視和小說中看到聽到「大內高手」的形象,那麼現實中的「大內高手」究竟是什麼樣子?功夫水平如何?
北宋的大內侍衛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小編小時候和小夥伴看《天龍八部》,劇中西夏一品堂的高手可謂是存在感十足,相比之下北宋的大內高手貌似都沒有出場機會……因此,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北宋的大內侍衛都在領盒飯」的種子,整整影響了筆者整個青少年時期。長大後才知道,有些年幼的種子是發不了芽的。北宋的大內侍衛,是一群可能不會套馬,但絕對威武雄壯的漢子。
北宋前期,軍隊沿襲了五代軍人好勇鬥狠的作風。宋太祖仍然對軍隊趕到不滿足,特意從全國各地挑選最強壯的士兵進入北宋禁軍。其中「上四軍」的身高標準是,必須高與178 CM。而且士兵必須拉開1石2鬥弓。宋朝9石,相當於漢朝25石。1石大致相當現在82.5KG。自己算士兵的手力有多強?然後從精銳部隊中挑選更加精銳的充當殿前侍衛。身高標準為 187 CM以上。
真宗朝事,北宋40萬禁軍,但是卻只有3000侍衛,只有6個「帶御器械」。按照禁軍的標準,則是全國成年強壯男子,每40萬中挑選出1個,接近7萬個中挑選一個。真正的「萬裡挑一」的高手。
據說太祖時代,一番邦進攻一隻老虎,太祖下令餵一隻羊腿,老虎吞噬過快,結果被羊骨頭卡住咽喉。一個侍衛伸手入虎嘴把羊骨取出,而自己毫髮無傷。宋太祖曾經得意的說:「樞密院有十數萬精兵,朕大內亦有數萬兵馬」其實殿前侍衛只有3000人,但是這群人個個有「以一當十」甚至「以一當百」的身手。
不僅膽識過人,大內侍衛們的輕功也是一等一的棒。一次,太祖去五鳳樓散心看風景,看見有鳥雀飛到了東南角樓的鴉尾上。這位太祖皇帝頓時靈光一閃,問左右隨侍的侍衛:「有能取之否?」侍衛們估計在想:飛簷走壁小意思,必須給您長長臉。就有一不知道姓名的侍衛出來了,「攝衣攀屋桷以登緣,歷危險,取之以獻,觀者膽落,蓋試其趫捷也」片瓦不落就把鳥給捉住了,倒把圍觀群眾嚇了個夠嗆。
如果到現在,還有人受到《天龍八部》的影響覺得西夏的一品堂的高手更厲害的話,筆者必須拿出這個事實來為宋宮的大內高手正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