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庸齊名香港作家倪匡說過:「凡有華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金庸。」就連馬雲也不能免俗,自己的外號的就是「風清揚」。可見金庸小說受眾之廣。眾所周知,金庸大師寫了十四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短篇越女劍。這十四部武俠小說應該說伴隨我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金庸故去,世間再無大俠!
金庸的第一部《雪山飛狐》寫於1960年,收山之作《鹿鼎記》寫於1969年。至於說,哪一部武俠小說可以代表金庸大師的最高水平和代表,這應該每一個人看法都各有不同。
好看不好看是個人觀看法,你說《天龍八部》好,我說《天龍八部》雜亂無章。我覺得《連城訣》寫得好。你卻說《連城訣》過於陰暗。喻意、內容,文筆,影響都是影響標準的。由於金庸小說基本上也都被拍成電視劇,但由於電視劇拍攝的好不好。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說評價。這裡面影響最大的就是射鵰三部曲。如果有人要看金庸武俠小說,應該從射鵰三部曲開始。射鵰三部曲裡的很多設定都沿用下來,套路都差不多,屬於大眾化。是普通風格武俠的小說,金庸曾經說過:「武俠小說的主旨是要講是非、講道義」。射鵰三部曲很好地體現了武俠道義核心價值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實際上能夠真正體現金庸水平的武俠小說應該是《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這兩部武俠小說有著極為強烈的政治隱喻和影射,這對兩部小說都是金庸後期作品,在寫作手法和境界上是最高的,無論文筆,意境,寓意都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也是金庸的個人創造的巔峰,其中夾雜著金庸本人對政治,家國、民族的看法。個人認為金庸武俠小說寫得最好,巔峰之作是《笑傲江湖》,而《鹿鼎記》已經不是一部武俠小說。
《笑傲江湖》這部小說寫於1967年金庸先生43歲之時。是金庸大師唯一一部架空歷史,沒有實際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有人說:《笑傲江湖》是一部真正的、純粹的、十足十的武俠小說。這裡所有的人都有欲望,無論正邪,少林武當要保持現有態勢,因為他們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而日月神教既有內部矛盾,但對外的利益卻是一致的,左冷禪是外小人,而嶽不群是偽君子。而男主令狐衝卻是最無辜,最憋屈的男主,令狐衝希望瀟灑自由,笑傲江湖。但最後卻不得不退出他的舞臺。心有正邪是他的原則,在正邪的理解上,無疑令狐衝更加自由。也就是作品立意深刻,所謂神功必須自宮。隱喻政治的可怕。其提煉已至化境,堪稱金庸全著第一,人物性格塑造突出,尤其是嶽不群這一人物的塑造,堪設無與倫比。節奏始終引人入勝。 最主要的是作品立意深刻。
男主令狐衝的一生本想瀟灑走一生,但始終都是被動的,被時勢推動著走,沒有依照自己意願去生活,令狐衝在最黑暗的江湖最痛苦地生活著。而令狐衝能夠保持初心,在寂寞中、在黑暗中、堅持自我、守護初心實屬不易。在一個叢林法則生效的地方,道義成為稀缺品。狠毒成為「品質」。而令狐衝是個例,林平之才是常態,嶽不群是高級。東方不敗是極端。但最終男主還是離開的 江湖(社會)而走向平靜。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