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能夠找到一種造物主的感覺。在筆下的世界,你可以讓窮小子迎娶公主,讓醜小鴨嫁入豪門,讓普通人成為超級英雄,讓罪惡者墮入地獄深淵。然而,在寫小說這件事情上,我投入過很大的熱情,經常打算寫一篇精彩絕倫的長篇小說,而且,在寫過幾章後,便興奮地發到社交平臺上,靜等著各種稱讚或崇拜。然而,不久劇情卻進入死胡同,難以繼續,只能將文稿永遠的塵封,原貼也永無止境的「未完待續」下去。因此,在那段時間經常被人稱為「公公」。分析小說早夭的根源,主要在於沒有列好提綱。
美國暢銷書作家凱蒂維蘭德在《小說的骨架》的開篇,將小說藝術比作擁有無限可能的大海,提綱則相當於航海圖。我所駕駛的船舶,便是缺少航海圖,在駛離海岸不久便撞上了礁石。
凱蒂維蘭德創作有《守望黎明》《夢境者》等多部小說,以及美國亞馬遜暢銷書《小說的輪廓》和《小說的結構》,曾獲獨立出版社圖書獎和國家獨立優秀獎。在《小說的骨架》這本書中,凱蒂維蘭德詳細總結了自己多年的創作經驗,認真傳授讀者小說提綱寫作的布局和技巧,並講述了很多極為實用的小說創作技巧。
讀過凱蒂維蘭德的這本《小說的骨架》後,心中很受啟發,並喚起了創作小說的夢想,因此,決定按照這本書所傳授的部分技巧,來創作一篇完整的武俠小說提綱,以此一雪當年被稱為「公公」的恥辱。
一、提綱前提
書中觀點:雕琢好小說的前提。
應用技巧:找到小說的主要思路,明確小說的人物、衝突與情節,提煉出作品的精髓。
創作提綱:
我計劃創作一篇羅密歐與朱麗葉類型的武俠小說。主要人物有張三、李四、張小三(張三的女兒)、李小四(李四的兒子)。基本故事情節是,張三、李四早年結仇,但多年之後,發現張小三和李小四相愛了。
二、頭腦風暴
書中觀點:找到可行思路。
應用技巧:使用思維導圖、「如果」問句、提示性寫作、自由寫作等頭腦風暴工具。其中,自由寫作要求盡情的寫,寫的越快越好,切忌停下來評價自己。我將採取這種方式。
創作提綱:
尋找情節中的合理性。我計劃創作的武俠小說,打算以喜劇形式結尾,張三、李四冰釋前嫌,張小三和李小四喜結良緣,因此,張三、李四之間的仇恨不能太深,要屬於能夠化解的類型。在武俠小說中,經常會有高手比武,以此證明誰更強大,所以,張三與李四的仇恨如果因為比武造成,即使李四落敗後懷恨在心,但也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恨,能夠容易化解。應該豐富小說中的武俠元素。既然是武俠小說,那麼其中應該有神奇的武功,張三應該會什麼呢?我想他應該會一種叫做「如意指」的隔空打穴的絕學,這種絕學類似於黃藥師的彈指神通,有三重功力:第一重是彈桃花,桃花輕弱,稍有指力觸及,即飄落而下,黃藥師在桃花島種那麼多桃樹,其實就是在練如意指。第二重是彈菊花,菊花稍顯沉重,真氣不足,難以彈落。但最難的是第三重彈棉花,棉花被包裹於花殼之中,唯有以真氣化為劍氣才能擊破花殼,將棉花彈落。普通人經過十年修煉,可以將「如意指」練到第一重;資質較好者,則可以練到第二重;只有天才,才有可能練到第三重。張三多年修煉,也僅僅練到了第二重,就再難進階。還應該讓故事情節更複雜一些。李小四和張小三兩個人的感情戲太單薄。因此,在人物設計上,我將張三的村莊命名為五義莊,除張三外,還有另外四家,但那四家都是兒子(合稱F4),全村僅有一個女孩,就是張小三,F4與張小三同一天出生。為了兒子將來娶上媳婦,另外四家在滿月宴上商定,在F4成年時舉行比武招親,獲勝者可以迎娶張小三。但後來,由於張小三備受溺愛,驕橫野蠻,F4都不喜歡張小三,經過商量,在比武招親時他們採取了循環賽的辦法,每人勝了一場、輸了一場,因此沒有勝利者。張小三看出比武招親的真相,心中憤恨,勤學「如意指」,要找F4報仇雪恨。而對於F4,李小四與張小三保持了同一立場,並因此產生了感情。三、小說示意圖
書中觀點:概述或列出場景清單;加入小說的核心要素。
應用技巧:通過提問,填補場景之間的空白;確認小說的動機、願望、目標、衝突和主題;首尾呼應可以使小說更具連貫性,也更易引發讀者的興趣。
創作提綱:
列出場景清單,因篇幅有限,僅列出兩個場景,分別為張三、李四比武和張小三、李小四相遇兩個場景。在這兩個場景之間存在空白,那就是張小三和李小四是如何相遇的?對這一空白可以用以下情節填補:李四比武輸掉後,引以為恥,但知道技不如人,便讓李小四假扮孤兒身份到張家為奴,偷學張家的「如意指」,因此李小四得到與張小三共同成長的機會。每個人的動機、願望和目標都很明顯,李四為了打敗張三,李小四為了遵從父命,張三為了嫁出女兒,張小三為了報復F4,F4為了擺脫張小三。關於衝突,張三與李四、張小三與F4之間的衝突較為明顯,張小三與李小四雖然相愛,但李小四其實具有欺騙張小三的情節,也存在著潛在的衝突。主題包括張小三的成長,F4不喜歡張小三,是因為她刁蠻任性,所以,F4在比武招親中的伎倆,雖然傷害了張小三,但也讓她進行了反思,並最終得到了改變。另外,對於仇恨的思考也可以成為小說的主題之一。小說以張小三和F4的滿月宴開篇,最後以張小三和李小四的婚宴結尾,達到首尾呼應的效果。四、人物速寫
書中觀點:探索幕後的故事,用九型人格塑造人物。
應用技巧:通過激發事件帶領人物走向情節的高潮,激發事件應安排在小說的四分之一處或之後。幕後故事要複雜詳細,但只有一小部分在小說裡。九型人格可以幫助你豐富人物、概括人物個性並鎖定人物的致命弱點。
創作提綱:
比武招親可以作為激發事件,這一事件引發了張小三與F4的衝突,並讓她和李小四站在了一起,達到了情感的升華。張三、李四早年比武可以作為幕後故事,而這個故事借張三口述來表現。按照九型人格,張小三是給予者,理想是自由,恐懼的是卑鄙,願望是得到愛,缺陷是虛榮;李小四則是實幹者,理想是希望,恐懼自己沒有價值,願望是被重視,缺陷是欺騙。五、最終的小說提綱成品(簡版)
張小三與F4滿月宴,全村喝酒慶賀,商議孩子成年後舉行比武招親,勝者迎娶張小三;八年後,李小四在風雪之夜倒在張三家門前,被張三所救,入家為奴;村裡辦起私塾,張小三和F4入學,李小四成了張小三的書童;張小三刁蠻任性,任意欺侮F4,F4敢怒不敢言。趁張小三不在時,F4拿李小四出氣,李小四對F4充滿仇恨;張三傳授張小三「如意指」,對張小三說起仇人李四的事情。李小四經過,躲在暗處偷聽;七年後,舉行比武招親,F4耍詐,張小三暴跳如雷,誓報此仇,但由於「如意指」尚未練好,決定閉關練功;張小三勤練「如意指」,李小四提出幫張小三一起報復F4。張小三將「如意指」傳授給李小四,兩人同練指法,感情得到升華;李小四離開五義莊,將「如意指」傳授父親李四,因對張小三產生感情,偷回五義莊;兩年後,張小三練成「如意指」第一重,彈落桃花,學成出關,帶李小四去找F4報仇;張小三和李小四找到F4,將要動手之際,李四來到五義莊,要找張三報仇。李小四稱呼李四「父親」,與李四站到一起。張小三悲憤不已,F4與張小三同仇敵愾,仇恨全消;張三聞訊趕來,與李四對峙,李小四擋在兩人中間,向父親說出張三對自己多年的養育之恩,以及自己與張小三的戀情,並拿出一朵棉花,以第三重「如意指」,將棉花花殼輕輕彈破,眾人震驚;李四看到兒子練成絕世武功,心中仇恨化解;張三想到女兒終於能夠出嫁,心中得到寬慰;張小三雖氣惱李小四欺騙自己,但由於出於父命,心中能夠理解;張小三、李小四舉行婚宴,F4和全村人到場祝賀,張三、李四把酒言歡。按照凱蒂維蘭德在《小說的骨架》所講述的技巧,我完成了這篇武俠小說的提綱,而將這篇提綱變為成品,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而且,這篇作品完成後,最終情節可能還會有所出入,正如凱蒂維蘭德在書中所說,提綱更多的是一種指南。所以,我們是提綱的締造者而非奴隸,可以隨時對提綱進行調整,讓它的內容更加豐富,或者讓它的情節更加曲折,但不管怎麼說,提綱完成後,便等於拿到了航海圖,憑藉著這份航海圖,總會抵達故事的彼岸,不會再半途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