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個在世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記的名字。提起詞,他一定是所有人能想到的第一人,就像提起唐代作家,就會想到李白,提起婉約詞派,就會想起李清照,亦或者在他鄉思親時,便會吟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在悼念親人時,便會含淚唱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一首首動人心弦的詞句造就了千百年前的蘇軾,而後的千百年,人人都為了他那些傳誦千古的名句而瘋狂不已。
在命運上,蘇軾命途多舛,壯志難酬。但是在創作上,蘇軾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讓豪放不羈,清新雋麗融入到同一個人的身上去。
雖然一切都不盡人意,但是正是不公的命運,坎坷的仕途讓蘇軾為後世留下了驚為天人的詞句。
雖然詞句傳誦千古,但是詞句的意思並不一定流傳下來。隨著時代的更迭,新的朝代賦予了舊詞信的意義,就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本身是思親。
可是現在大多人都用來表達愛意,像「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本身用來思念伊人,可現在卻暗湧著一些其他的解釋。而蘇軾的一首打油詩——《戲贈張先》正是被新解的一首詞。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新娘十八歲,新郎八十歲,白髮蒼蒼的人娶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詩詞的意思便是字面意思。
蘇軾有一好友名叫張先,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迎娶了一位十八歲貌美如花的小妾,因此蘇軾就寫下了這首詞來調侃張先。有「老牛吃嫩草」的意思。也是對當時張先寫的「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來做一個回應。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一句是對上一句進行總結,調侃氛圍修補增強,「梨花」是白色,在此詩中象徵著白髮蒼蒼的「張先」,而「海棠」本身就是嬌嫩的淡粉色的花朵。
在此詩中象徵著張先新娶的小妾,詞句連起來便是蘇軾「流氓」的高光時刻。如此直白的話當著好友張先的面說出,也是關係很好了。
縱觀全詩,沒有多餘的象徵意義,簡單地道出了愛情無關年齡的道理,但是能夠在遲暮之年迎娶貌美女子,應該是家裡有真金白銀,既而自由戀愛,否則,女子父母怎可將含辛茹苦養大的女兒嫁於一個已過古稀之人?
無論什麼時候都有不是愛情的愛情存在,有的圖個安穩,有的圖個痛快,也有的圖個瀟灑快意,大多數都不被世人所認可。
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不同的活法,但是,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有能夠獨立自主的能力,能夠我靠他人的傲氣,以及敢於追求的勇氣。
為了自己好好生活,沒有必要活在別人的看法裡。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只要合理合法,都應該好好把握。
這首詩雖然簡單粗俗易懂,但是反映出來的問題卻很多。把這首詩投入當時的社會背景中去,便可發現,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老夫少妻,一夫多妻的情況數不勝數。
皇帝油後宮佳麗三千人,朝廷大臣也是妻妾成群,在那時的倫理道德中,女性沒有尊嚴,必須遵守三從四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相夫教子,做一個「賢良」的妻子。
但是我們回看歷史,留下姓名的,皆是那些有獨立人格的,具備與男性抗衡條件的女性,一代女皇武則天,巾幗宰相上官婉兒,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等人。
因此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做一個有獨立人格,有尊嚴的人。我們無法穿越到過去更改歷史,也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想法。
我們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讓遺憾少一點,讓後悔少一點,讓難過少一點,讓遲暮時,可以回憶的事情多一點。
蘇東坡這樣一位千古一遇的學者,無論是才華、人品、態度、能力,都值得我們仰慕和學習的。
這本《蘇軾詞傳》以蘇軾一生路過和生活過的地方為主題,將蘇軾這一生種的經歷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蘇軾這一生當中可謂是歷經坎坷,痴心不變,人生經歷千迴百轉。
喜歡蘇軾的豪邁和豁達,可以看一看這本《蘇軾詞傳》。這套詞傳還包括《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詩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需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回歸到這首詞上,蘇軾如此直白的調侃與張先,雖然對方已經是已過古稀的老人,他也照樣說得出來這樣的話,可見這兩個人的關係多麼的密切。
此詩與蘇軾其他詞的風格截然不同,沒有悲涼惆悵,沒有難以自恃,從頭至尾都是歡聲笑語,這也是他的詞作中不可多得的不一樣的「歡樂」。
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但是在他的生命中仍然留下了許多讓後人大笑開懷,津津樂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