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唐伯虎自己在華府當小跟班的時候,一次深夜本來要去和秋香表白的,沒想到遇到了採花大盜要對秋香圖謀不軌。華安於是想藉機親近他們,好擾亂其計劃。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華安急性的來了一段脫口秀:哇呀呀呀呀~,好!實不相瞞,小弟我就是人稱玉樹臨風勝潘安,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小淫蟲周伯通!
從此一樹梨花壓海棠,這句話就成了一個典故,也成了一句十分經典的臺詞。那麼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編劇自己寫的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這句話,其實是一首詩,出自堂堂大名,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唐宋大文豪,蘇東坡的一首詩。
沒錯,是出自一首詩,而非宋詞。雖然蘇東坡的詞更有名。像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像是千裡共嬋娟。這樣的,隨便摘抄一句,都可以是千古名片,中華文化中最閃耀的部分。
這首詩是一首打油詩,名字叫做《戲贈張先》。張先?張先是誰?蘇東坡也要贈他詩?
各位看官,這就不懂了。張先也是宋詞史上的一朵奇葩——這裡的奇葩絕對是讚譽有加的意思,沒有一絲網絡用語的意思。說實話,網絡文化毀了很多優美至極的詞,這一點讓我很是痛心。
張先在宋詞上的成就,可以說是除了宋詞歷史上的,蘇軾,李清照,就能數得著他的。我這樣說可能有很多不認同的。但是如果說他是宋詞的把大家之一,應該就沒有人反對了。他的成就的確很大,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這句是歷史對他的極大肯定。
雲破月來花弄影。這句你是不是很熟悉?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一句呢?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這一句呢?
這些經典名句都是出自張先的手筆呢!
再來說一樹梨花壓海棠這一句詩。這句詩出自宋代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和蘇東坡之間的一次文人間的調侃。不曾想,文人墨客之間的一句調侃,就成為了歷史名篇!
事情是這樣的——
張先——活了八十八歲,在古代來說,是很長壽了。在80歲時娶了18歲的女子為妾,張先為此作詩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
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
作為好朋友的蘇軾知道此事後,作了一首詩來開玩笑調侃他,蘇軾是這麼說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從此以後,"一樹梨花壓海棠"是就指老夫少妻,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的說法。因為梨花是白色的,代指白髮蒼蒼的老張先,海棠是紅色的,代指十八歲的紅妝新娘。 哈哈哈哈,文人墨客之間的玩的就是這種有意思的感覺,一說大家都明白,但是我不點透,不說破。不過蘇東坡這句,到底有沒有羨慕人家張老先生的意思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歷史已滄桑,滄海已桑田。我們已經不能去找他老人家問了,已經完全不了考證了。
不過除了一樹梨花壓海棠,代指老夫少妻外,一樹梨花壓海棠的自然景觀也是有的。歷史上真的就有人記載了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看——
清朝文人劉廷璣在他的《在園雜誌》作品集裡寫道,有年春天他到淮北巡視部屬,「過宿遷民家」,見到「茅舍土階,花木參差,徑頗幽僻」,尤其發現「小園梨花最盛,紛紜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紅豔絕倫」,此情此景,令他立刻想到了蘇東坡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典故,此情此景,不正是嗎?梨樹高大,花開繁盛。海棠一株,就顯得瘦小了一點,偏偏還長在梨樹下面,可不就是——一樹梨花壓海棠,了嗎?


咳,文學史上真是有數不清的精華所在。每每想到此處,就感到我們作為文學的後輩,是無比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