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2020-11-22 綿羊先生老九零

那邊丁元英從樓裡出來了,眾人紛紛上車,丁元英和韓楚風坐進寶馬車裡,兩輛轎車駛向嘉禾園小區大門,匯入馬路上的車流中消失了。

故事於此戛然而止,那麼丁元英在古城投閒置散,修了三年多道,在這一天晚上離開了。我們做讀者的,總會有些人忍不住問問,他究竟去哪兒了?電視劇劇照 丁元英

作者沒有明確交代。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由思想決定了擺動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要知道丁元英去了哪兒,我們得先索隱索隱他去過哪兒。

丁元英是四川人,在柏林讀大學,在北京停留運作基金後,去了古城。

四川是自給自足的天府之國,北京是八百年帝都和中國的文化中心,古城(實際上即孔子家鄉曲阜)是儒家文化聖地,這三者合在一起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是丁元英思想模式的重要來源。

柏林很顯然代表西方的馬克思哲學思想,丁的思想體系也有這深深一筆。

丁的文化屬性決定論,很有後來大紅的「三體理論」的味道:高級的文化屬性能夠而且必須踩踏低級的文化屬性。一切的方法論都只能解決表面問題,除非改變升級文化屬性。

最終離開古城之前,丁元英還去過古城鄉下的王廟村,去過耶路撒冷,去過五臺山。

王廟村是丁元英扶貧和驗證文化屬性論的幫扶點。王廟村,王是帝王(即救主)之意(該村出現的角色一個姓王的都沒有,就是刻意說明這個王字並不是姓氏),廟是祈禱讓偶像靈驗的地方。王廟村這個名字集中體現丁元英對傳統文化中尤其厭惡的「救主文化」部分。

在王廟村丁元英遇到了一個基督教的鄉村神父,與他討論了天堂:

(一位信教村人)將臉轉向丁元英:「兄弟,我這麼跟你說吧,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時候俺都上天堂了,就你沒去,你心裡啥滋味?」

丁元英只是靜靜地聽著,一句話也沒說。

這時劉牧師說了一句:「丁先生,你應該回答這個兄弟的問題。」

丁元英說:「如果是駱駝穿針的天堂,我敬仰他們,因為我做不到。」

後來,丁元英(修道者)還從古城出發經北京(傳統文化)和自德國(西方文化)返回的芮小丹(天國的女兒,代表道?)在三教聖地耶路撒冷(文化交匯衝擊之處)見了面,他們先談了對救主的認識程度問題:

芮小丹說:「我不來也知道,原本就沒什麼救主。」

丁元英說:「你的知道是自覺, 現在是讓你覺他。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很多,但多是呈道理和知識存在,不是自覺。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讓你覺他什麼?覺他的無明,覺他的道理和知識的沒用。」

他們還談了對生死的看法:

丁元英問:「那你是該祈禱有炸彈還是該祈禱沒炸彈?」

芮小丹一笑說:「存在和永恆我都能夠接受,有沒有又有什麼分別?」

丁元英也笑了:「這見解了不得,直指人心,快得道了。」此時此刻在這個愛的麵包房前分點心時,這樣的對話之後,笑容還未消退的丁元英其實已經明白並且理解最終芮小丹打那個電話時,他被她希望怎樣應對。當然,他還抱有希望能夠永遠不接到那樣的電話。

王廟村是別人邀請(村人通過芮小丹)而去,耶路撒冷某種意義上也是(芮小丹),只有佛教聖地五臺山,是丁元英主動去的,並且精心準備。他跟「代佛說話」的智玄大師和盤託出自己的文化屬性論、扶貧計劃和目的以及對各種主流宗教的看法,這次參訪是重頭戲。關於救主文化和丁的文化屬性論,智玄論道:

「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產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智玄大師的言說,是全書唯一一次提到「天道」二字。後來作者親自領銜編劇據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即命名《天道》,可見作為作者思想投射的主角丁元英對佛學思想的態度。

書中另外還有一場隔空論戰,對方是一個叫王明陽的人。這次論戰是丁元英在古城跟芮小丹發生實質性接觸之後(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王,兩者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馬上發生的。

古城是儒家文化的象徵,王明陽是起於古城的高智商文化類犯罪團夥中比老大戲份還多的二號人物,再加上這個非常相似的名字,我們完全可以將他視為起於儒學又被視為叛逆的心學在本書中的代表。

事實也正是如此。王明陽出於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假心安,拒不交代。丁元英的教授之下,芮小丹打散王的心魔,讓他意識到,我心要安,更要得道。在芮小丹去見他父親最後一面之前,也是王明陽行刑之前,王主動約見了芮小丹:

王明陽說:「我對你說過的一句話想了很久,挺佩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話把基督、道家和佛教的精義概括了,你這個年齡不該有這樣的學識。」

芮小丹說:「事實上我也沒有,現炒現賣的,但是道理不虛。」

王明陽牽動嘴角笑了一下。

王明陽對所長、芮小丹和獄警說:「謝謝,謝謝關照。」

此時的王明陽是得道的王明陽,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王明陽。

在這裡,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有很明顯的指代意義,女主角是天國的女兒,也是天道的代表。從名字上講,芮字有個內字,小跟元一樣體現茂盛的生長力(芮也有這個意思),丹就是道的成果表現,所以芮小丹就是丁元英要修的道在世間的化身。丁與芮的相遇,就是修道的人與道的相遇。

那麼芮小丹離開人世,去了天國之後,已經得道的丁元英去了哪兒呢?

他可能暫時出家了。

理由有三:

其一,他跟智玄法師有約定:

智玄大師把修改過九字的上闕詞送給丁元英,說道:「貧道與失主的一闕之緣今日圓了上闕,貧僧九字不實之處還望施主修正。下闕貧僧不改了,留半闕緣待續……」就後來的故事看,以芮小丹為道,再去看詞的上闕,可見智玄大師改的毫無「不實之處」,所以本就揮斥各派獨尊佛學的丁元英完全應去也會去續這半闕之緣。

其二,是他思想上的選擇:

全書表層是一個扶貧故事,第二層是一個修道者在古城求道的歷程。同樣以芮小丹為道的代言人看,丁已經完成了修道的過程。一個得道之人的下一步選擇無非兩個方向:或出世,或入世。

在書的結尾,丁元英離開了古城。雖然沒有明說他去了五臺山,但是我們要注意古城是儒學思想的代表,儒家講究的是入世,而他選擇了離開。

其三,是書中細節的透露:

丁元英離開古城,時間是「晚上快九點(8點鐘籤約儀式開始,歐陽雪又開車20多分鐘後)」,方式是「兩輛車,丁元英、韓楚風、李志江、司機小趙和三個保鏢模樣的男人」,是「重要人物趕夜路的陣勢」。

古城離北京只有四百公裡的高速公路,芮小丹和歐陽雪兩個女人帶著幾十萬現金開夜車都沒問題,如果去北京(當然包括轉機柏林),沒必要這樣的陣仗。

三個保鏢帶上司機小趙,說明路比較遠不好走而且可能有危險,這就符合古城直奔五臺山的安排。而韓楚風所說「我和元英的朋友」李志江,這個出場不多的角色,也從北京趕來出現於此,正是為了再見見即將出家五臺的丁元英。

至於夜晚走而不是白天走,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安排這些人物細節,一方面也說明丁元英出家是暫時的,等到長夜過去天明之時,他可能又做出其他選擇......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現代小說,其努力構建的故事情節,富有特色的主要人物所表現出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

這部來自於女作家的作品相當令人敬佩。其筆鋒與核心人物一樣,言簡意賅,理性克制,且眼界開闊,立意不俗。《遙遠的救世主》披著愛情外衣,實則展現同一文化屬性下不同人性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收藏看看。

相關焦點

  • 《天道》:丁元英神話能否被複製?丁元英成功的前提是什麼?
    丁元英成功的前提《天道》中丁元英答應芮小丹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王廟村實地考察,最主要是了解這裡的人擅長做什麼,想做什麼,有什麼技術特點,再結合馮世傑和葉小明能力和特長才能確定做什麼的範圍。確定能幹什麼之後,丁元英在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方案,有針對市場的,針對品牌的,甚至針對人性層面的。這才制定了王廟村的布局模式不以銷售音響產品營利為主,而是以炒作格律詩品牌,最後公司或託管,或轉讓,或逼對手合作為主。並且選定了出資人,確定了王廟村和格律詩之間的合作關係,算計好了所有時間節點,神話正式拉開序幕!
  • 《天道》中丁元英為什麼沒有阻止芮小丹?
    很多看完《天道》的朋友都會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芮小丹打電話告知丁元英自己要去同罪犯殊死搏鬥時,丁元英沒有說一句話?其實可以這樣反問:就算丁元英勸阻了,芮小丹就會停止行動嗎?未必。丁元英有救世主之能,卻因為看得太遠太深而喪失了救世主的心態;芮小丹有救世主之心,卻因為喜歡隨心而動,導致缺乏足夠的謀劃,沒有救世主之能。因此,只有丁元英和芮小丹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救世主,王廟村這個禮物就是他們兩人天作之合的最好見證。而他們兩人還恰恰也是對方的救世主,填補了彼此生命底色裡的缺憾。
  • 《天道》智慧:丁元英為什麼是高人,他究竟高在什麼地方?
    而整部電視劇中,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丁元英的洞察全局,運籌帷幄的能力。雖然我們都是觀眾,多一些洞察力,可是還是看不透最後的結局丁元英如何安排下一步的打算。憑這一點來說,不敢認為自己比葉曉明,馮世傑他們高明。最後結果浮出水面,才體驗到整個過程是多麼的驚嘆,幕後的黑手丁元英確實算得上「高人」!
  •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的區別是什麼?
    原生家庭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丁元英和芮小丹是例外,因為他們獨立精神,自由的意志都是先天和後天的結合,最終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最後的歸宿。不同生存哲學的方法論對個體文化屬性塑造不同,也許芮小丹根本不清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許丁元英知道自己一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身、心、神,很難做到三位一體。
  • 電視劇《天道》丁元英的「自嘲」詩,到底何意
    結合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們從故事裡可以清楚地知道,丁元英是藉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首《自嘲》,來應對芮小丹跟歐陽雪兩個女人的「窮追不捨」。電視劇《天道》的第四集,為了芮小丹,丁元英「隻身犯險」去赴宴。自古以來,女人請客吃飯,宴無好宴,總是夾帶私貨。
  • 《天道》:丁元英給劉冰「內幕文件」是為了下套嗎?事實剛好相反
    丁元英在給了劉冰文件後便離開了,劉冰望著手中被密封嚴實的檔案袋,他以為這一次只要抓住了這個「內幕文件」,他就可以住在自己的命運。當然,最後劉冰縱身一躍的悲慘結局也是與這個「內幕文件」有關,很多人都覺得劉冰罪不至死,丁元英為何要給劉冰下這麼一個圈套,就是為了除掉劉冰嗎?
  • 「高人」丁元英是如何煉成的?從《天道》中讀懂丁元英的逆推思維
    電視劇《天道》是根據豆豆的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救世主,劇中前半部分就是大量關於道的描寫,但是隨著芮小丹的死轟然崩塌 。究竟用什麼來解釋她的死亡呢,也許就是使命吧,芮小丹是一個要強的女人,使命感是最自然的。
  • 解析《天道》各層級格局,決定了你的結局
    前一段時間《天道》突然就火了起來,各個自媒體平臺掀起了一陣熱潮,來自各路神仙的評論也是參差不齊,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解析一下《天道》裡面各個層面的人物格局。 這部電視劇原著《遙遠的救世主》,可以說每次看都會有一些收穫。
  • 《天道》在原著《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可怕之處在哪裡
    電視劇《天道》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的超現實主義的愛情,尤其面對巨大文化差異和文化認同,如果按照傳統觀念中出發,芮小丹不可能愛上一個二婚的中年大叔,丁元英也不會愛上警界霸王花芮小丹。
  • 劉冰的悲劇並非丁元英有意設計,《天道》為你解密小人物的宿命
    《天道》是一部經典的國產電視劇,若說《天道》一劇中男主角丁元英的存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高人,那麼發燒友三人組葉馮劉就是《天道》電視劇中的「靈魂小人物」。透過葉馮劉三人的結局我們能夠在他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以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不少的啟發和警示,今天我們一起解讀一下《天道》中結局最悲慘的劉冰。
  • 《天道》: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丁元英為什麼要這樣講?
    看過電視劇《天道》的人都知道,電視劇主線劇情講的是商業鬼才丁元英他可以看透金錢的屬性,所以在女朋友芮小丹的請求下希望把王廟村打造成一個神話送給自己當禮物,於是丁元英就開啟了對王廟村的扶貧計劃。王廟村貧困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文化屬性造成的,多年來王廟村的村民們,一直用「靠」的思維來生活,靠天靠地靠別人,卻從未想過靠自己去脫貧,所以丁元英才說過這樣一句話「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丁元英從一開始就知道想要帶領王廟村脫貧致富,就一定要讓村民自己產生脫貧的動力才行,自己做自己的救世主。
  • 《天道》:丁元英與韓楚風的對話,對文化屬性分析的是一針見血
    在電視劇天道中,正天集團的老總裁病死,老總裁的遺囑特意推薦總裁一職由韓楚風來擔任,不過眾人都不服啊,非要一起討論到底誰擔任這個位置,一直都討論不出個所以然出來。韓楚風為了這件事,借著為丁元英接風的機會和丁元英特意提了出來,丁元英說這不是我能管的事情,受不住韓楚風一而再再而三的請求,丁元英給出一條建議:丁元英:退一步,讓兩個副總裁之間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讓他們去內耗,等他們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企業必然會蒙受損失,此消彼長,有個比較。
  • 《天道》:丁元英4次被罵,第一次自找的,最後一次原因被刪減
    說起被罵,就不得不提一部電視《天道》,主人公丁元英可謂是被人從頭罵到尾。1、在德國成立私募基金來中國股市淘金如探囊取物,被罵成漢奸。2、父親病重,丁元英表示如果確定變成植物人,他會遵照遺願讓父親有尊嚴不痛苦地離開人世,聽到他會親手拔管子,老娘氣得捶胸頓足,大哥指著他的鼻子罵。
  • 《天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裡?他為何要離開古城
    《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作品,富有特色的是主要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它又是一部披著愛情的外衣,實則展現同一文化屬性下不同人性的故事。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決定了自己去往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
  • 《天道》:劉冰之死是誰的錯?為什麼在死之前還在埋怨丁元英?
    《天道》的結局是悽涼的,芮小丹死後,深圳的樂聖以不正當競爭為名起訴格律詩一案也落下了帷幕。丁元英也為此背上了意料之中的罵名。但是,芮小丹已經不在了,所以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在他的心裡他和芮小丹的愛情見證——格律詩不能倒。
  • 《天道》:丁元英對於幾位《流浪者之歌》演奏者的評價
    電視劇《天道》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哪怕是十幾年後的今天來看,依舊如此。而關於《天道》電視劇的思考和討論,可謂五花八門,仁者見仁。這一篇,說說《天道》中丁元英回答馮世傑的幾句話。《天道》的原著小說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對於小說情節有很標準的展現,幾乎沒有什麼改動,無非臺詞有刪減。
  • 《天道》:丁元英為什麼要去五臺山求心安?難到其中有什麼隱情?
    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經典的作品,這部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天道》,受到了許多觀眾的好評。丁元英去五臺山求心安的事,來做一番分析和探討,以饗讀者。一、丁元英去五臺山的緣起——神話丁元英作為一個高人,受芮小丹的請求,答應去管一管王廟村扶貧的事。
  • 《天道》中作者為什麼一定要芮小丹死?她的死到底該由誰來負責?
    芮小丹的死,看似像偶然,但是其實也是一種必然,正像丁元英所說的那樣,只要芮小丹一天還是刑警,她就沒有規避風險的權利。那對於芮小丹的死亡,到底應該由誰來負責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他也堅信,女兒肯定是帶著心靈創傷的痛苦去面對死亡的。事實上,任何一個常人都會這麼做:即便知道芮小丹肯定會選擇執行公務而死去,也應該把徒勞無功地勸慰的話說出來。芮小丹最後的死,看完真的讓人很難過。
  • 《天道》:芮小丹一絲不掛站在丁元英面前,為何丁元英落荒而逃?
    顯然,芮小丹是被丁元英的個人魅力所徵服。如今這個社會有很多「舔狗」,姿色還可以的女人只要是不善拒絕的,一般身邊都圍著一大堆男人。丁元英跟這些人完全不一樣,在古城一年的時間裡,丁元英幾乎沒有去找過芮小丹,反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這樣的男人更容易給女人一種神秘感。
  • 《天道》被刪的3段,丁元英五臺山與高僧論道!領悟高人的境界
    《天道》可以說是一部經過歲月洗禮的神劇,雖然已經是一部老電視劇了,但是現在去看依然很精彩。不過電視劇中有好多都被刪減掉了,有時候會感覺前後有點不太順暢,看完也有點不太過癮!這部電視劇跟那些能讓你哭能讓你笑的電視劇不一樣,《天道》會讓你有更深的思考。就像肖亞文說的一句話:「認識一個人,開一扇窗,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