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李顯龍感謝經營者:「滿足國人口腹之...

2020-12-18 人民資訊

【環球時報記者 辛斌 劉皓然】歷經近三年時間的努力,新加坡「小販文化」1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新加坡繼2015年植物園成功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第二次申遺成功。新加坡小販擺攤的飲食文化始於殖民地時期,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小本經營的草根階層通過辛勞與汗水極大促進了該國多民族的飲食文化融合,共同打造了「舌尖上的新加坡」。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7日報導,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16日晚召開第15屆會議,正式宣布將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聯合國方面的認可標誌著新加坡擁有了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該國的「小販文化」今後將與中國的京劇、印度瑜伽等國際知名文化符號共享盛譽。在線上評審環節,24名委員會成員一致同意了新加坡的申請,整個評審過程耗時僅3分鐘。但在此之前,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以及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等機構為申遺一事奔波了近3年時間。

對於這項殊榮,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對全體國民、特別是行業從業者表達了感謝,稱「小販文化」為舉國上下的「共同榮耀」,並承諾將捍衛這一文化遺產。《海峽時報》稱,申遺成功意味著新加坡今後有義務保護這一文化現象,政府今後每6年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報告,展示文化傳承事業的工作成果。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發表聲明稱,「小販文化」是新加坡飲食傳統的一大特色,它不僅塑造了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更為國家文化多樣性作出貢獻。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是一個方便的社區餐飲空間,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享受到價格低廉的多元文化食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亦對該國數代經營者表達感謝,稱他們「滿足國人口腹之樂,豐潤國家精神滋養」。

據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顯示,早在19世紀,新加坡的小販們就在街頭巷尾擺路邊攤。當時的從業者和顧客往往都是窮苦之人。由於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路邊攤上往往匯聚著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甚至西方國家的菜色,這些移民以自家的「私房菜」招徠顧客,再將看家本領代代相傳、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新加坡獨有的多元餐飲文化。

然而,由於從業者良莠不齊、經營環境惡劣,且當局疏於管理,「路邊攤」集中之地必然伴有嚴重的衛生隱患,甚至滋生各類暴力和犯罪活動。隨著新加坡城市化的推進,該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漸出現成規模的小吃中心、美食廣場——即「小販中心」,當局將攤位統一集中在固定區域規範化管理,小販持證上崗。

時至今日,「小販文化」已成為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顯龍2018年曾將小販中心稱作「社區餐廳」,更有媒體將之譽為「國民食堂」。新加坡的街邊小吃早已不再是廉價食品的代名詞,但價格依然「親民」:一般而言,在小販中心以3-4新元(約合15-20元人民幣),就能吃一頓飯。在整個新加坡,共有100多家小販中心。很多新加坡人的一天都和小販中心聯繫在一起:早上一杯咖啡、一份咖椰烤麵包,中午一份海南雞飯、雜菜飯或者炒粿條,晚上再來份釀豆腐或者魚頭米粉。在中國,如果不想做飯,就點外賣。而在新加坡,如果你不想做飯,那就去樓下的小販中心。

從政要富豪到普通百姓,都可能是小販中心的常客。2014年,媒體曝光李顯龍出現在紅山市場小販中心,在一個炸雞翅攤位前排隊30分鐘。

不過,新加坡小販飲食文化的傳承已經出現「青黃不接」的態勢。新一代年輕人已經很難做到像父輩那樣,在擁擠的街道食肆一天工作10至16個小時,今年的新冠疫情更是對該行業造成重大打擊。新加坡政府近年來也格外關注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並於今年推出了「小販培訓計劃」,為有意向的從業者進行食品安全、餐飲製作以及商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甚至還會教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及外送軟體。新冠疫情期間,政府還為商家提供了每月最低500新元的租金減免。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小販文化的申遺成功,該行業定能「重振旗鼓」。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
    當地時間1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召開第15屆會議,宣布新加坡小販文化等42個申遺項目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自2015年新加坡植物園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該國第二次申遺成功。
  • 曾是中國政府取經樣本,新加坡「小販文化」成最年輕世界非物質文化...
    華輿訊 綜合報導 北京時間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公布了今年全球「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入選者。中國的太極拳與中國、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龍船」成功入選,這使得中國累計擁有4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此同時,另一項與中國頗有淵源的申遺項目:新加坡的「小販文化」獲得通過。
  • 社論: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多重意義
     《聯合早報》12月18日報導:經過新加坡全國上下兩年多的申遺努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新加坡第一個被列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也是繼新加坡植物園後第二次申遺成功。雖然小販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存在,但入遺的意義重大。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同批還有哪些國家申遺成功?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消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終共有35個新項目被列入名錄(冊)。除了太極拳和送王船,還有哪些國家的項目今年申遺成功?
  • ...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第一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近年來,太極文化發源地河南深入推進黃河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重點將太極拳作為黃河文化的頂流IP進行推介挖掘,講好「黃河故事」、弘揚太極文化,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富有成效的「河南貢獻」。焦作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申遺成功為新的起點,積極推進「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建設,充分發揮太極拳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優勢,打造國際太極文化交往研習傳播中心。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河南理工大學太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認為,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RCEP的籤署表明亞洲國家依然相信合作共贏】談到近日籤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李顯龍在2020年「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RCEP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GDP(國內生產總值),有助於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經濟體間的貿易,RCE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聲明,表明了不管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什麼,亞洲依然能夠進一步促進區域一體化
  • 李顯龍宣布解封第三階段!政府豪砸10億,全新加坡免費接種疫苗
    新加坡12月28日正式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就在今天(12月14日)5點,李顯龍總理發表了最新的直播講話。這是自疫情發以來,總理第六次就疫情現況發表全國講話。李顯龍表示,疫情爆發時,新加坡抗疫的狀況有起有落,但是在過去幾個月裡有了很大的改變。從三四月的每天上千例,直到最近終於開始沒有當地病例。最開始時,還記得很多人去超市搶各種食物、物品,但是政府也跟大家保證會有足夠的供應。經濟受挫,但是新加坡人卻不斷地堅持。
  • 申遺成功!接下來太極拳文化的傳播方向是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太極拳申遺是我們期盼已久的,申遺成功感到很激動,很興奮!」75歲高齡的朱天才先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太極拳(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12月17日晚,當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他激動地對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說。
  • 成功申遺背後:文旅融合讓浙江良渚文化「活」起來
    回望良渚83年考古之路,25年申遺之路,人們翹首期待的這一時刻終於到來。此次申遺成功,也意味著良渚古城遺址成為繼西湖和大運河之後浙江的第三個世界文化遺產。在世界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方面,浙江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後申遺時代,如何實現保護與發展相融合,推動文化遺產帶動經濟轉型發展?
  • 喜訊,太極拳申遺成功
    喜訊喜訊,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印象·太極劇場再添世界名片
    本文轉自【消費日報網】;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5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5分),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之巔,得來不易!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
  • 不如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慾
    隨著新型冠狀肺炎的來襲,家家戶戶陸續開啟了「自閉」模式,許多朋友表示這個假期過得太無聊了......筆者也不忍心看到大家精神日漸萎靡,特意為大家推薦一套超值的廚房小家電,畢竟在家躺到生鏽,不如動動手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2008年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已走過12個年頭,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河南理工大學太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認為,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
  • 從抗疫模範生到二次暴發反面典型,新加坡做錯了什麼?
    筆者在2月曾撰文表示新加坡有能力控抗住疫情,現在頗有被啪啪打臉的感覺。那麼新加坡到底做錯了什麼,導致劇情反轉呢?回國潮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在社交媒體上撰文表示,新加坡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威力。新加坡在2月成功控制住疫情之後,針對疫情在國際上蔓延的情況,開始擴大禁止入境國家的範圍。
  • 中國武術太極拳申遺成功
    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歡慶申遺成功現場,無人機編隊升空展示「世界,從此太極」的字樣。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18日電 (李明明)17日晚間,中國武術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20: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40,將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成功申遺後,太極拳成為了焦點,如何以此為契機宣傳推廣太極拳?【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