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第51期
作者:長安街大司馬
熟悉《封神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原著全書一共一百回,說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
主要劇情是以紂王統治的商和以姬發為代表的周兩國之間的戰爭,並且摻雜著宗教的鬥爭。
闡教幫助西周,截教幫助殷商,他們各顯道術,之間互有殺傷。其中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封神演義》全過程的主線。
闡教明明幫助西周姬發打敗了昏庸無道的紂王,為什麼說還有人說封神大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一、封神大戰的起因
對於封神大戰的起因,在原著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元始天尊和姜子牙的對話,還有一個是雲中子向紂王進劍除妖失敗後,也暗暗道出了封神的原因。從這兩位闡教的代表人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封神大戰的起因:
一則是成湯合滅;
二則是周國當興;
三則神仙遭逢大劫;
四則姜子牙享將相之福;
五則有諸神欲討封號。
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們所說封神大戰的主要成湯合滅、周國當興。也就是原始天尊所說的「恰逢其數,非是偶然「。
縱觀整部《封神演義》,可以看出封神大戰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闡教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原始天尊護短,捨不得門人去昊天上帝手下聽命,不得已才約老子和通天教主一起籤定封神榜。我們可以看出是元始天尊護短引發的封神大戰,紂王昏庸不是主要原因。即使紂王英明賢達,還是一樣會發生封神大戰的。
二、商周大戰的始作俑者
說起西伯侯姬昌,相信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是比較仁慈,忠於殷商,即使大兒子被妲己設計害死後,也還是忠於殷商,絲毫沒有造反的意思。
當下屬決定要為伯邑考報仇的時候,姬昌說到:「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過;父有失,子亦不敢語……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賜文王榮歸西土,孤正當早晚祈祝當今;但願八方寧息兵戈,萬民安阜樂業,方是為人臣之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姬昌是忠於殷商的,西周也不會和商紂出現什麼戰爭。
這時候闡教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姜子牙用崇侯虎的頭顱來嚇唬仁慈心善的姬昌,致使姬昌鬱郁而死。然後又以託孤老臣的身份來指揮朝堂。並沒有按照西伯侯姬昌的遺言來行事,反而指揮不諳世事的姬發來發動和商紂之間的戰爭,最終爆發了商周大戰,封神行動才得以進行。
三、闡教和截教之間的鬥爭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封神大戰的起因是原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和昊天上帝想讓他們稱臣。也就是說封神行動和截教並沒有什麼關係。所以通天教主下下令門人閉洞不出。謹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這樣封神行動就沒辦法進行了,只有闡教的人參與,元始天尊是不可能捨得讓自己的門人進封神榜的,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派「叛徒」申公豹去一一說服截教的人下山來參與封神大戰。申公豹果然不負使命,針對每一個截教門人的弱點,說服了一大部分截教的人參與到封神大戰之中。
其次,加上截教的人還不能填滿封神榜,就需要人間的凡人來補充,隨便舉出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燃燈道人破十絕陣的時候,每一次開始破陣的時候都是用一個凡人來祭陣的,儘量把封神榜填充到最大,以此來減少闡教的損失。
有上面三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整個封神大戰就是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他們不惜一切手段,來闡教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每天都會為大家奉上——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