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報評論員:偉大的抗疫精神 復興的強大力量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偉大的抗疫精神 復興的強大力量

危急時刻,考驗一個國家的意志;災難面前,顯現一個民族的精神。

「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習主席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深刻闡明偉大抗疫精神,並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當生命遭遇寒冬,當民族陷入危難,總有這樣一種精神,在大難中生根,在苦難中磨礪,在艱難中成長,激勵我們不斷奮起、勇毅前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頑強拼搏,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醫者仁心,人民子弟兵忠於黨、忠於人民,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武漢人民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中國人民不僅贏得了重大勝利,更以億萬人團結一心的奮鬥,鑄就強大的精神防線,鑄就民族精神的時代豐碑。

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生命至上,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深厚的仁愛傳統和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舉國同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捨生忘死,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壓倒的頑強意志;尊重科學,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實踐品格;命運與共,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抗疫精神的五個方面,相互聯繫、相得益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既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我們駕馭複雜局面、戰勝困難挑戰的寶貴精神財富。

歷史前行的每一步,都需要精神的滋養;風雨無阻的每一程,都飽含精神的磨礪。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我們依靠民族精神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應變局,越過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書寫一次又一次偉大勝利。當前,經歷了抗疫鬥爭的洗禮,我們前行道路上依然充滿各種風險挑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艱險。當此之時,我們更加需要築牢精神家園,挺起精神脊梁,擦亮精神刀鋒。

一個民族的復興,離不開精神力量的支撐;一支軍隊的強大,離不開精神力量的熔鑄。制衡強敵、贏得勝利,既是裝備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在我軍90多年的光輝歷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嶺精神、老西藏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精神,承載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本色,蘊含著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列寧曾說:「為了克敵制勝,無論如何要保持精神上的優勢。」今天,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全面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同樣「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

鬥爭越是艱險,精神就越顯偉大。強軍興軍的徵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一馬平川,強軍目標也不可能在輕輕鬆鬆、敲鑼打鼓中實現,前進道路上依然有看得見的雄關漫道和看不見的「雪山草地」。全軍官兵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紮根於心靈、見諸於行動,激揚抗疫鬥爭中的那種精氣神,奮起打贏之志,擔當強軍之責,砥礪勝戰之能,不斷開拓強軍事業的新局面,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報評論員: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激勵奮鬥的強大力量
    偉大勝利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2020-12-21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激發強大奮進力量
    在9月8日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發強大奮進力量,本期「新論」版特邀請專家從不同角度撰文闡釋,敬請讀者關注。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湖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湖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德雅華興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兼COO劉賢表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也是當代中國青年企業家的精神引領和前行力量。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方向,永遠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紮實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心繫社會民生,關心員工健康,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 解放軍報社論:從偉大抗疫鬥爭中汲取強軍力量
    原標題:從偉大抗疫鬥爭中汲取強軍力量 抗疫鬥爭艱苦卓絕,「中國答卷」舉世矚目。今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抗疫鬥爭中湧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光榮地接受黨和國家的褒揚禮讚。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我國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 解放軍報評論員:加強組織領導 密切軍地協同
    認真貫徹落實習主席的重要指示,很重要的就是堅持軍民一心、同舟共濟,精心組織、密切協同,進一步擰成一股繩、合成一股勁,形成強大凝聚力,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 新時代不朽的精神豐碑 ——偉大抗疫精神的時代內涵和歷史意義
    一、抗疫鬥爭最閃亮的精神標識偉大精神總是在歷史進步中不斷豐富、在災難考驗中不斷升華。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的人民,在五千多年歷史長河中,孕育而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 中國聯通: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9月11日,中國聯通集團召開學習貫徹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精神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王曉初強調,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抗疫精神,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把今年以來抗擊疫情、洪澇災害,奮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促進中鍛造的精神風貌、涵養的精神氣質
  • 評論|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凝聚團結奮進力量
    12月21日召開的全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回顧東營抗疫歷程,表彰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動員全市上下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凝聚團結奮進磅礴力量,人人爭當抓落實的實幹者,全力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為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強市不懈奮鬥
  • 光明日報評論員:人無精神不立 國無精神不強
    原標題: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 一切都是最高禮遇——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由國賓護衛隊護衛前往人民大會堂,高擎紅旗的禮兵分列道路兩側,肩槍禮兵莊嚴佇立,青少年熱情歡呼致敬。 這種禮遇來自國家。
  • 人民日報評論: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
    原標題: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人民日報評論員「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
  • 國資報告評論員:從央企抗疫看中國效率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轉型升級、支援國際抗疫風雨同擔,我們看到了央企力量;從全力以赴保障湖北武漢不斷電、不斷網、不斷供,到聞令而動、勇挑重擔、緊急馳援、日夜奮戰,我們看到了央企精神;從十天建成火神山醫院、七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到迅速轉產擴產醫用防護服、壓條機、口罩機等,我們看到了央企效率。
  • 寧武縣婦聯舉辦「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凝聚巾幗力量」 巾幗大宣講
    寧武縣婦聯舉辦「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凝聚巾幗力量」 巾幗大宣講 2020-12-05 2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偉大抗疫精神激勵我們披荊斬棘奮勇前進
    他們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和傳承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在新時代新徵程上乘風破浪、奮勇前進,推動上海監獄工作再上新臺階。  上海市提籃橋監獄: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不僅是中國在疫情防控上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體現,也是全國上下一心、共克時艱的體現,更是各個崗位、各個職業不忘自身責任使命的體現。
  • 每日一詞∣偉大抗疫精神 great spirit of combating the COVID-19...
    他指出,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同困難作鬥爭,是物質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對壘。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 這三種「偉大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先後強調了「偉大抗戰精神」、「偉大抗疫精神」、「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學習領會並大力弘揚這三種「偉大精神」,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意義重大。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鑄就的偉大抗戰精神,是奪取抗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今天,習近平用20個字概括偉大抗疫精神
    在講話中,習近平就偉大抗疫精神進行了深刻闡述。他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抗疫語言傳遞強大精神力量
    用這份報紙包裹的禮包裡,除了抗疫物資外,還有一張紙條,上面用毛筆寫著:「細理遊子緒,菰米似故鄉」。這其實是一句改編的詩,源自唐代詩人沈韜文的一首殘詩《遊西湖》:「菰米蘋花似故鄉。不是不歸歸未得,好風明月一思量。」  抗疫過程中,類似這樣通過話語溫暖人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肆虐全球的疫情面前,語言成為一種特殊的工具,它傳遞著力量,傳遞著溫暖,成為抗疫精神的載體。
  • 匯聚起人民的強大力量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歸根到底是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