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6年攢3萬被兒子玩手遊一夜花光:別讓這件事毀掉你的孩子!

2020-12-06 爸媽精讀

作者:茹月(爸媽進化論主筆)

又一個熊孩子玩遊戲,花光父母辛苦攢來的血汗錢。

最近,陝西西安,環衛工李女士拿卡去取錢時,發現裡面的錢竟然沒了!後來,李女士去銀行查了流水帳,2900多的錢全部用於遊戲充值。

李女士幾度哽咽:這3萬塊,是她辛辛苦積攢6年的血汗錢。已經兩天沒有吃飯的錢了。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靠一個月工資2700多的工資生活。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的痛苦。每天起早貪黑,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為了能讓孩子好好生活學習。

可誰知,孩子根本體會不到媽媽的這份辛苦。網友們一邊心疼這位媽媽,一邊指著熊孩子,都12歲了,難道一點都不懂事嗎?

李女士以為孩子拿著手機,好好上網課,背地裡卻幹出這樣荒唐的事。

前不久,官方發布一則#2019年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率#調查結果: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高達93.1%,超過三成的學齡兒童上網。

手機等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孩子上網低齡化,越來越多孩子長時間沉浸網絡世界。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麻木了對金錢的意識。

多數孩子對錢的認識,止於手機上一個數字而已。

《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說:「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會有人代替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父母不想讓孩子將來長大吃金錢的虧,現在就應該給孩子,一堂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課。

我們應該如何跟孩子談錢

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談錢就色變。在我們的傳統思想,談錢是一件很傷感情的事。

之前,霍啟剛在微博上說,科技給我們帶來便利,電子錢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出門掃一掃,東西帶回家。並提出質疑:孩子習慣了電子交易,但真的懂得每一次的「掃一掃」背後每一塊錢的意義嗎?

手機支付,看到的只是一串數字,花起來毫無節制感。這背後,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對孩子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教育。

古龍說,當一個成年人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菜市場看看。」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1、 明白錢不是從手機刷出來,而是靠努力工作獲得

通常帶孩子出去買東西,我都準備一些零錢,讓孩子自己買單。有一次,女兒問我,「爸爸為什麼每天都有要工作,沒時間跟我們玩?」

我蹲下來認真回答她,「如果,你要從超市買一個布娃娃,你必須付了錢娃娃才屬於你的。同樣,爸爸必須去工作,老闆才能付給他錢。」

後來,她看《小豬佩奇》有一集《努力工作的一天》,裡面豬爸爸豬媽媽在努力工作,小豬佩奇也在幼兒園扮演收銀員工作。她興奮地告訴,這就叫努力工作。

當孩子對錢有意識時,告訴她,錢不是憑空從手機刷出來,而是靠工作獲得。

2、 傾聽孩子,理智處理「偷錢」行為

最近,閨蜜曉婷跟我訴苦:她兒子豆豆,好幾次偷偷從她錢包拿錢,一次就十幾二塊。雖然拿不多,她擔心這樣孩子會變壞。不敢罵也不敢問,生怕孩子和她鬧僵。

我讓她跟兒子溝通,了解孩子最近需求。溝通之後,得知兒子喜歡一個飛行模擬遊戲機。怕家裡人不同意給他買,才偷偷從媽媽包裡拿錢。

多數情概況下,對於孩子偷錢,父母不管青紅皂白,上來直接暴打臭罵一頓。

當面對孩子「偷錢」,我們更需要傾聽孩子的需求,理智處理。

3、 別用哭窮的方式,製造匱乏感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寫過:有一次她和女兒圓圓去商店,圓圓特別喜歡櫥窗裡的那個洋娃娃。

但是那個洋娃娃實在太貴了,如果要買下來,一下子就要花掉她工資的十分之一。看著女兒又非常喜歡,她跟圓圓商量,以後回家幫媽媽做家務一次兩塊錢。

兩個月後,圓圓攢夠50塊錢,剩下的一半媽媽支付。在拿到洋娃娃時,圓圓特別開心。

我們小時候,父母對我們教育通常比較粗暴,那個東西太貴了,買不起。但卻在我們年幼的內心,種下一顆「好的東西,我不配擁有」的種子。

有些人成年之後,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報復性消費,;另外一種是首先考慮價格而不是自己的需求。

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寫關於孩子的金錢教育:

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給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依賴父母勞動成果的無能者。

金錢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才不被金錢所迷惑。

幫助孩子建立,合理消費觀和管理金錢的能力

傅雷,在《傅雷家書》這樣寫給他兩個孩子:「既然生活在金錢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控制金錢,才不致為金錢所奴役。」

不想成為金錢的努力,就必須學會管理金錢的能力。一個是控制欲望,另一個是合理安排錢。

1、 區分『需要』和『想要』,養成合理消費的習慣

孩子多數沒有意識,什麼是需要和想要。但凡看到喜歡的東西,都想要。我通過玩購物遊戲的方式,讓女兒學會區分需要和想要。

一開始,她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歸為需要的,我反問她,「我們每天需不需要吃飯菜,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們會怎麼樣?」

她會意識到,這些是生活的必須品。同樣玩具和零食,沒有也不會太影響生活,但可以提高生活品質。

這樣,我們習慣每次購物列清單,然後讓她按照清單的購買。

如果孩子臨時遇到特別喜歡的東西,會和她商量,有兩種選擇:下次可在清單加上;或者現在買,需要付出一些代價,扣減零花錢。

孩子有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能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

《反溺愛》這本書中提到,「想辦法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是妥善使用金錢的關鍵。」

2、 先讓孩子管理零花錢,才能更好提升金錢管理能力

《財務自由之路》作者,舍費爾曾說,「要克服金錢的問題,不能讓金錢控制我們的生活,而應讓它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助我們一臂之力。」

李玫瑾教授提出,父母應該給孩子合理的零花錢,告訴孩子這些錢可以幹什麼,比如上下學坐車、喝水等,剩餘部分的自由支配。

去年暑假,外甥女來我這,她告訴我有100多的零花錢,都是爸爸媽媽平時零花錢時存起來的。特別有成就感,這些錢她都是用在刀刃上,給爸爸媽媽買禮物或者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放手讓孩子自己管理錢的時候,並沒有我們想像的糟糕,甚至他們遠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懂得珍惜。

《小狗錢錢》吉亞就是通過自己管理錢,為自己設計夢想清單、儲蓄、投資,最終實現了夢想。

巴菲特,在拍理財啟蒙動畫片《巴菲特神秘俱樂部》時說:

「了解自己的決定可能會產生的後果,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儘早養成受益終身的金錢觀。」

當我們願意認真地,和孩子一起來談錢的問題時,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獲得管理金錢的能力。

作者簡介:茹月,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營第8期精講學員,二胎全職媽媽,左手生活,右手文字。願用溫暖的文字把生活釀成美酒,專注研習家庭教育,鬥娃路上歡迎一起同行,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九江:大風大雨襲城一夜「回冬」 吹散落葉辛苦環衛工
    原標題:大風大雨襲城 潯城一夜「回冬」  都說「三月天孩兒面,說變臉就變臉」,上個星期還是春光明媚,大家紛紛脫掉厚重的棉襖,11日開始,天氣陰沉,不少人本想著還能感受到前幾天好天氣的餘溫,去洗曬、踏青、賞花,結果「雨水君」竟然馬不停蹄地在第二天趕來。不少市民直呼,「一夜之間入冬。」
  • 「最美環衛工」劉漢青
    而這位生活清貧的老人卻堅持40年做好事,每個月的收入中只留下飯錢和煙錢,剩下的全部用於資助寒門學子和貧困老人。 這位老人名叫劉漢青,是金華環衛處的一名環衛工人,老家在蘭谿市黃店鎮劉家村。
  •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我市環衛工~
    「阿姨,這些圍脖都是手工織的,別看不太好看,戴上可暖和了。」12月6日上午,8個小學生穿著紅馬甲,在家長們的帶領下,來到讓胡路區中央大街附近。看到有環衛工忙著清掃積雪,孩子們快步上前,爭著跟環衛工打招呼,還有人拿著掃帚幫忙掃雪。記者看到,孩子們拎著兩個袋子,一個袋子裡裝著很多條圍脖,另一個裝有小米粥、豆漿、包子。
  • 環衛工雨中送傘遭誤會,真相讓人感動,環衛工:沒事!能用上就好
    近日,在四川成都下著雨的街頭,一名環衛工在街頭送雨傘的做法卻被人誤會,但是這名環衛工並沒有在意這些誤解,只是笑笑稱:沒事!能用上就好。具體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來看下。誤解的好意據現場的一位趙女士稱:我以為他在賣雨衣和雨傘的!
  • 離婚前後,這3件事千萬別做,否則自討苦吃
    這篇文章是來自一個離婚女人的忠告,她說自己在離婚前後太莽撞、太衝動了,連著做了幾件錯事,教訓慘痛。同是天涯淪落人。她說每個正在經歷離婚的女人都是苦命的女人,所以想把自己的這些慘痛教訓分享出來,希望對那些打算離婚,或正在辦離婚手續的女人一些啟發和警示。
  • 火影忍者手遊平民玩家金幣怎麼攢 攢金幣技巧分享
    很多火影忍者手遊平民玩家反應金幣攢不起來,那麼火影忍者手遊平民玩家要怎麼攢金幣呢?接下來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火影忍者手遊平民玩家贊金幣技巧分享!
  • 6歲兒子玩手遊氪金70萬日元 爸爸看到帳單後嚇傻
    近日日本一對父母發現6歲兒子玩手遊《貓咪大戰爭》上癮,竟然氪金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5萬元),爸爸看到帳單後傻眼,根本無心工作。後來父母找到客服求助,爭取到全額退款。此次事件還是因為父母看管不嚴,手機付款設定過於簡單,導致兒子抓住機會氪金。
  • 孩子不幸得腫瘤 善款溫暖環衛媽媽
    前不久,一條關於「7歲男孩患良性顱咽管腫瘤,環衛工媽媽求助」的消息在各大網絡平臺和朋友圈一發出,就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這位求助的環衛工媽媽是海口京蘭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保潔三中心的一名班長,她年僅7歲的兒子鄒漢齊於6月4日被診斷出患有良性顱咽管瘤,面對著被病痛折磨的兒子和那一筆筆高額的治療費,讓她既心如刀絞但又束手無策。
  • 一起請環衛工「吃桌」過小年
    6年前, 我們第一次在晉江宴請環衛工 時光匆匆,今年已經是第七年 寅時 3:00-5:00,環衛工李英全,在清掃金光路上的垃圾。
  • 老人去世留6歲孫子,如果孩子會這件事,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這則新聞一發到網上就引發熱議,戳中不少人的淚點,有人稱幸虧有疫情排查發現了這件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但更多的是網友們紛紛指責孩子父母狠心,把孩子和生病的老人留在家裡不聞不問。事情發生之後,孩子被好心人李阿姨接回家,據李阿姨回憶,小森還沒上學,6歲多一點,連電話都不會打,也記不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來家裡這兩天和自家兩個孩子一起玩,一起看動畫片,特別高興,「看他這樣,應該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
  • 溫馨巴士洗衣房開張納客,環衛工衣服免費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徐英 為了給環衛工冬季送溫暖,日前,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高新區分公司洗衣房開張納客,免費清洗環衛工工服,當天送當天洗當天即可取回十分方便。「這衣服洗得真乾淨,太謝謝啦!」12月6日,青島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工作人員將環衛工的工裝洗淨、甩幹、熨燙平整後遞給環衛工劉女士。接過乾淨整潔工裝的劉女士滿意地連連道謝。據悉,環衛工每天掃馬路、清潔垃圾桶,一天下來工裝很快就會弄髒。進入寒冬後,涼水洗衣十分冰手。
  • 10月26日是武漢市第24個環衛工人節 3.7萬環衛工人忙碌的背影遍布...
    10月26日,武漢市第24個環衛工人節。早上8點,央視新聞官微推送文章《這些背影,是誰?》。武漢環衛工劉先梅的事跡出現在推文中。這個時候,劉先梅正開著電動保潔車,在東風大道管委會段清掃路面。央視報導中的這個背影不僅僅屬於劉先梅。在這個他們自己的節日裡,全市3.7萬名環衛工人忙碌的背影,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 私家車擋住垃圾桶,環衛工將垃圾倒在車頂,車主:至於這麼缺德?
    ,覺得自己也有些理虧,於是懶得跟他計較,最後自己吃了啞巴虧,越是沒人跟他計較,他越是猖狂,就算別人的車停錯了位置,他也沒權利這麼幹,更何況這邊有免費停車的牌子,說難聽點這名環衛工的行為有些惡劣。 王先生覺得自己有必要向相關部門說明情況,別人能忍他不能忍,自己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工作人員得知這件事以後,表現得十分重視,王先生也不是多麼蠻橫的人,只是環衛工的做法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 鄭州六旬環衛工「仙風道骨」 文能狂草填詞武能打拳舞劍
    老王拿著掃帚「練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文圖  鄭州市中原區環衛工王富建,是萬千環衛工中的一員。而今年64歲的王富建老人,他的兒子王元東目前是高級工程師,曾赴南蘇丹維和,截至目前,共立過四次三等功。兒女爭氣,家裡條件很好,為啥他卻和老伴雙雙在鄭州做環衛工?  老人說,社會現在對環衛工很尊重,他覺得,一穿上環衛工衣服,「很驕傲」。做環衛工,一方面能鍛鍊身體,一方面還能發揮餘熱,為鄭州這個城市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兩全其美。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孩子年齡越小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 誤會你了!那位暴雨中送傘的環衛工
    這名環衛工很著急,把兩件雨衣塞給了附近的人,把傘塞給了趙女士,然後衝進雨裡,匆匆坐上他的環衛車走了……幾天來,趙女士一直為這名環衛工的善良而感動,也為自己當時的行為而愧疚,她希望找到這名環衛工,讓這份被誤解的愛心,重新得到理解。
  • 9年送手工針織品1萬多件 鄭州這個「女團」不簡單
    2012年12月14日,鄭州初雪如鵝毛般飄落,苗畬和學生們帶著親手織的圍巾、紙杯、熱水走上街頭,為冒雪堅守在工作崗位的環衛工人、交通協管員倒上熱水、圍上親手織的圍巾。還有學生接過環衛工的鐵鍬、掃把幫忙掃雪。苗畬用攝像機把同學們的感人瞬間記錄了下來,當這些照片、視頻傳回學校被更多人看到,「毛線編織班」一下子擴展到了200多人。
  • 音樂餐吧免費招待環衛工
    本報訊(記者 申雷)12月21日中午11點30分,伴隨著《好日子》的歌聲,位於上海路北安街口的雙福壹號音樂餐吧變成了橙色的海洋,這耀眼的橙色來自興慶區的近百位環衛工人。 雙福壹號音樂餐吧負責人勉志軍說,他們從去年的冬至開始舉辦關愛環衛工活動,今年是第二年了。
  • 54歲、每天送餐12個小時,兒子畢業3年不工作:只因做錯3件事
    可是一想到上有80多歲的老父親,下有畢業3年,卻一直待業在家的兒子,再苦再難也就堅持下來了。提到兒子,才是他最大的心病。因為之前幹涉過兒子的志願,兒子和他並不親近,也不願意溝通,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出門。他最大的心願是:「兒子能早點找份工作……希望有朋友或心理老師來勸勸他。」
  • 綠化帶中現大量盒飯,神秘人放下就跑,環衛工:只敢看不敢吃
    在附近的環衛工說:「燒餅夾菜、烙饃卷菜、西瓜、米酒、元宵湯,放得可全了,每份盒飯都配上3個菜,多的時候一次就放三四百份,少的時候也有一百多份。」這麼多的盒飯究竟是誰送來的呢?環衛工人也說不清楚是誰放的,每次都是看見有人將盒飯卸完就跑了。放了這麼多盒飯,環衛工人也不敢吃,因為他們不知道盒飯有沒有毒,只好將盒飯拉走餵狗或者餵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