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屬虎,屬兔,屬龍。「等有關生肖的話語。十二生肖通常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身份另一種歸類。其實自己的屬相是與中國古代的天幹地支紀年是一致的。

天幹地支(Heavenly Stems and Earth Branches)是中國古代一種紀年的方法,有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交叉搭配,組成六十個基本紀年單位,人們常常說的「六十一甲子」也就是從這裡來的。天幹地支紀年使用的痕跡在歷史知識中體現得更多一些,比如我們常說的「甲午中日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命名。

十天幹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陰乾;地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twelve symbolic animals)是中國人的出生年份與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的,它們分別對應十二種動物。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些動物除了辰龍之外所有的動物都是真實存在的。

在上文中提到的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其實是它們簡化後的稱呼,未簡化之前的稱呼比較複雜,在使用中不適用,因此現在我們聽到的大多數是簡化的。

十天幹的原稱是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是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鬮茂、大淵獻。

二十八星宿(twenty—eight stars)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為單位,分成四組,分別為東方青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是古代中國天文學的一部分內容,同時也是天幹地支的一部分。

二十八星宿在我們的生活中一般主要說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傳說中,前兩個青龍和白虎顧名思義它們對應的動物就是龍和虎,而朱雀則是古代鳳凰的一種並不是孔雀,玄武則是烏龜。在古代的名篇中也有提到星宿的,比如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的:「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兩句中就提到了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翼宿和軫宿。

天幹地支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優秀產物,無論是二十八星宿還是十二生肖都是天幹地支的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