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巨人網絡分別可能獲得馮柳逾15億元巨額增持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上市公司半年報顯示,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席位最多的私募基金要算是高毅資產馮柳掌舵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共有55隻個股獲得馮柳重倉持有。進入三季度,疑似馮柳的交易席位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買入了27家公司股份,其中,同仁堂、巨人網絡分別有可能獲得馮柳逾15億元的巨額增持。

 有27家公司在三季度凝似被馮柳買入

統計三季度以來上市公司的大宗交易數據,疑似馮柳所在的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席位共出現在27家公司59筆交易的買入方席位中。從金額統計,同仁堂的買進規模最高,8月4日、6日先後發生兩筆大宗交易的買入方均來自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合計買進6857.36萬股,成交金額高達18.71億元。同樣被巨額增持的還有巨人網絡,三季度以來發生的33筆大宗交易中,就有6筆交易是被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接盤,買入股份8550.5萬股,成交金額15.63億元。

除了同仁堂、巨人網絡,三季度以來,光啟技術、萬豐奧威、廈門象嶼、明陽智能、博雅生物等14家公司也相繼被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平臺買進了超過億元的股份。結合之前的持倉可發現,在三季度以來被買進的27家公司中,有8家公司早已進入馮柳的重倉股名單,如廈門象嶼在今年一季度末時,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就以新進的姿態成為公司的第八大股東,持股3000萬股。二季度末,馮柳持倉未變。7月2日,廈門象嶼又發生了一筆5000萬股、金額2.77億元的交易,買入方恰好為馮柳所在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從往年類似交易結果看,這極大可能是馮柳的增持行為。與之類似的公司還有明陽智能,二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晉升為公司的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1000萬股。7月7日,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接盤了明陽智能2309.44萬股股份,買入金額為2.74億元。同樣在之前已被馮柳重倉,三季度以來疑似被繼續增持的還有博雅生物、海鷗住工、科銳國際、得潤電子、聚光科技、羚銳製藥6家公司。

附表:三季度以來大宗交易買入方現身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的公司

 同仁堂被疑似馮柳席位斥資18.71億元買入

如果以重倉公司所處行業分析,馮柳顯然對醫藥生物板塊是頗為青睞的,在二季度末重點持有的55隻個股中,有10隻個股就來自醫藥生物板塊,子行業中醫療器械、化學製劑、醫療服務、醫藥商業、生物製品、中藥均有所涉獵。在最新交易中,疑似馮柳的交易席位於8月4日、6日再次現身百年中藥老字號同仁堂的大宗交易買入方,買入金額高達18.71億元。根據二季度末的持倉情況分析,減持方極大可能是安邦人壽。

熟悉馮柳的人都知道,「弱者體系」是馮柳投資的核心思想。簡單來說,就是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去買入目前業績不太好的公司,以換取後面業績與估值修復時的更高回報。身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2019年之前,同仁堂長期保持著穩定的業績增長,但2019年度,公司業績卻出現下滑,而導致下滑最主要的原因即公司主要產品產量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公司2018年底還遭遇了品牌聲譽的負面影響,一家名為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因回收大量過期蜂蜜作為原料並涉嫌更改生產日期被媒體曝光,同時牽扯出了事件背後的同仁堂,引發社會關注,最終,同仁堂蜂業因此被沒收蜂蜜3300瓶,罰沒金額共計1420萬元。與此同時,儘管門店數量不斷增多,但是公司持續兩年的業績下滑,成本端也在不斷加重。2020年,同仁堂更是迎來歷史上最困難的年份,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公司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了31.55%和27.28%。不過,同仁堂也在積極轉型中,今年,同仁堂提出從傳統製藥,到集現代製藥工業、零售醫藥商業和醫療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服務集團,並提出健康這一關鍵詞。塑造知嘛健康這個新物種,同時與新潮時尚的咖啡店融合在一起,推出同仁堂咖啡。但是這一系列轉型升級還處於開始起步階段,未來能否帶來業績增量還是個未知數,但從馮柳的此次入駐猜想,很可能暗示著同仁堂業績將觸底回升,到了該建倉的好時機了。

巨人網絡被被疑似馮柳席位斥資15.63億元買入

不僅偏愛醫藥股,傳媒板塊也頗受馮柳青睞,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崑崙萬維、新媒股份、視覺中國、遊族網絡、天龍集團均被其納入重倉股陣營。7月6日~9月11日,國信證券深圳振華路營業部又先後7次買入巨人網絡股權,累計買入金額達15.63億元。

馮柳在去高毅任職基金經理之前,其「茅臺03」這個ID號早已聞名於網絡。在多次接受採訪時,馮柳也明確表示偏好投資能提供半成癮性產品的公司,譬如白酒、香菸、遊戲。他認為遊戲和白酒一樣,有一定的成癮性,讓人慾罷不能。另外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好的遊戲產品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現金流,較低的成本讓遊戲公司具有像白酒廠商一樣的高毛利率,這在馮柳看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賽道。

與同仁堂類似,巨人網絡身為老牌遊戲公司,2018年、2019年也連續兩年呈現出業績下滑的趨勢,不過今年以來,巨人網絡的業績開始出現好轉,首季淨利潤同比增長14.84%,而中期增速雖有所下滑,也仍繼續保持了4.4%的正增長。從產品上看,巨人網絡兩大核心IP產品《徵途》系列、《球球大作戰》生命力依舊旺盛。《徵途》端遊全系產品累計收入超200億,其中手遊全系產品累計流水超50億,2019年收入和玩家人數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徵途」系列產品矩陣已經形成。並且巨人網絡已經將「徵途」IP拓展到影視領域,參與出品的電影《徵途》海外播放版權被奈飛(Netflix)購入,奈飛負責該影片的全球發行。國內方面,《徵途》上線愛奇藝,採取POVD(高端付費點播)方式。上線3天,《徵途》片方收入即突破4262萬元,創下了愛奇藝平臺網絡首播電影付費新紀錄。後續巨人還有可能進一步開發《仙俠世界》、《球球大作戰》等影視作品。此外,巨人網絡的參股子公司上海巨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之全資子公司北京盈溢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也於2018年完成對螞蟻金服的投資,直接持有螞蟻金服14172335股股份。當時投資金額約5億元,若待到螞蟻科技上市時很可能會產生可觀的投資收益。

相關焦點

  • 馮柳持倉新動向「曝光」 巨人網絡、東方日升等18家公司或被新買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今日直播】  太平洋證券2020中期策略會 | 新結構,新牛市原標題:馮柳持倉新動向「曝光」,巨人網絡馮柳在二季度疑似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增持22家公司在馮柳二季度減持回天新材的同時,其很可能還增持了完美世界、崑崙萬維、新媒股份、歐菲光、宇信科技等22家公司。
  • 巨人網絡一手買一手賣,收購Playtika能否重獲生機?
    分季度來看,巨人網絡的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在一季度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但是到了第二季度卻紛紛出現同比下降。第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1.81%、14.84%、22.60%,二季度分別同比下降15.23%、8.18%、10.80%。《全球財說》查閱巨人網絡近年財報發現,公司歸屬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 巨人網絡一手買一手賣,執意收購Playtika能否重獲生機?
    分季度來看,巨人網絡的營業收入、歸屬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在一季度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但是到了第二季度卻紛紛出現同比下降。第一季度分別同比增長1.81%、14.84%、22.60%,二季度分別同比下降15.23%、8.18%、10.80%。《全球財說》查閱巨人網絡近年財報發現,公司歸屬淨利潤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 馮柳持倉"曝光" 減持回天新材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增持22家公司
    馮柳在二季度疑似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增持22家公司  在馮柳二季度減持回天新材的同時,其很可能還增持了完美世界(行情002624,診股)、崑崙萬維(行情300418,診股)、新媒股份(行情300770,診股)、歐菲光(行情002456,診股)、宇信科技(行情300674,診股)等22家公司。
  • 二股東割肉減持,大私募巧妙接盤,同仁堂創半年新低背後
    富凱摘要:同仁堂年內股價表現背離醫藥板塊,混改遲遲不能落地,馮柳是不是也失望離場了?作者|天鵝300億市值,股價遲遲未能回歸至兩年前的水平,同仁堂更在近四個月開啟詭異下跌,創下了近半年來的新低。興業證券分析師徐佳熹指出,同仁堂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公司產品多為心腦血管、慢病及補養類產品,在疫情期間受到醫院停診、線下門店客流減少以及顧客購買意願下滑,因此銷售收入下滑。上述報告正是發布於陰跌期間(8月30日),這位分析師更給出「審慎增持」的投資建議。
  • 巨人網絡已耗資逾3億元回購股份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巨人網絡3月3日晚間公布了回購股份進展情況:截至2月29日,公司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股份數量為1730.1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5%,最高成交價為18.9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6.29元/股,成交總金額約3.01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 18公司獲得增持評級-更新中
    該股最近6個月獲得機構39次買入評級、16次跑贏行業評級、10次增持評級、7次強烈推薦評級、2次審慎增持評級、2次買入-A評級、1次推薦評級、1次優於大市評級。【15:01 甬金股份(603995):積極延伸產業鏈 拓展不鏽鋼業務布局】
  • 百億私募大佬馮柳減持順豐控股
    百億私募大佬馮柳減持順豐控股】10月27日截至收盤,順豐控股收報87.03元,跌幅為0.25%,總市值達3965億元。今日開盤,順豐控股一度急劇下跌,盤中最大跌幅達4.8%,而後大幅反彈。值得注意的是,馮柳的高毅鄰山1號大量減持並退出了前10名無限售條件普通股股東名單。
  • 巨人網絡一季度淨利潤3.17億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4月30日,巨人網絡發布2019年度報告及2020年一季度季報。2019年巨人網絡營收25.71億元,淨利潤8.2億元。2020年一季度營收6.92億元,同比增長1.81%,淨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14.84%。
  • 13年來最差成績單,百年老店同仁堂緣何遭遇滑鐵盧?
    遭「蜂蜜事件」重創2013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的同仁堂國藥(03613.HK)是同仁堂的另一重要子公司,其主要在海外發展分銷網絡以及製造銷售中藥產品。截至2019年末,同仁堂對同仁堂國藥的持股比例為33.62%,同仁堂科技對同仁堂國藥的持股比例為38.05%。
  • 圖解:「聰明錢」上周出逃逾7億 2隻股獲大幅增持
    原標題:圖解:「聰明錢」上周出逃逾7億,2股獲大幅增持 摘要 【圖解:「聰明錢」上周出逃逾7億 2隻股獲大幅增持】截至4月21日,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
  • 北向資金增持市值超億元股票(附名單)
    原標題:北向資金增持市值超億元股票(附名單)   12月21日,北向
  • 公告精選:包鋼股份控股股東擬增持20億元-40億元;維維股份遭證監會...
    來源:e公司【回購】包鋼股份:控股股東擬增持20億元-40億元包鋼股份(600010)5月6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包鋼集團計劃未來12個月內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金額不低於20億元、不高於40億元。
  • 31家公司高管出手增持 動用資金6.69億元
    近10個交易日共有31家公司股份獲高管增持,合計增持量4144.67萬股,增持金額6.69億元。根據深滬交易所披露的董監高股份變動情況,近10個交易日(12月9日~12月22日)共有80條高管增持記錄,涉及31家公司,合計增持4144.67萬股,增持動用資金6.69億元。
  • 史玉柱遊戲資本局:千億市值湮滅民生銀行馳援 巨人網絡並表難過關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巨人網絡的營收出現下滑的同時,淨利潤亦環比出現下滑。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巨人網絡營收為6.92億元,淨利潤3.17億元,扣非淨利潤為2.99億元。以此計算,巨人網絡第二季度營收為5.3億元、淨利潤為2.1億元、扣非淨利潤為2.1億元,三項指標均相較一季度出現下滑。
  • 股價腰斬,私募大佬馮柳被深度套牢!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董事長疑似被投毒送進ICU,嫌疑人竟是公司內部員工;股價不到半年腰斬,市值蒸發120億元;私募大佬馮柳再次失手,被深度套牢;收盤價驚現魔幻數字14.07,背後到底有何含義?最近遊族網絡驚現的一幕幕疑雲,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究竟發生了什麼?
  • 李衛偉的三七互娛頻踩坑:私募大佬馮柳接連減持,又一個跌停板
    殷天明表示,「可能某些廠商發行的第一款產品成了,但有可能憑運氣賺的錢,也會憑實力虧出去。」踩坑常有,海外市場成新寵根據介紹,三七互娛近一年投的各個品類遊戲,平均CPA是8美金起,且CPA成本隨著量級會不斷提高,「量越大CPA越高,個別區域的CPA成本要15美金,甚至更高。」
  • 巨人網絡營收不增反降:業績增長難、減持行為頻現
    根據財報,2020年上半年,巨人網絡扣非淨利潤為5.09億元,同比增長6.19%。不過,綜合來看,巨人網絡的營收呈現下滑趨勢,且淨利潤增速也趨平,環比更是出現下降的態勢。巨人網絡此前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報告期內營收為6.92億元,淨利潤3.17億元,扣非淨利潤為2.99億元。
  • 巨人網絡7月15日加速下跌
    以下是巨人網絡在北京時間7月15日10:19分盤口異動快照:7月15日,巨人網絡盤中加速下跌,5分鐘內跌幅超過2%,截至10點19分,報21.82元,成交
  • 渝股巨人網絡4.75億元轉讓合肥靈犀公司 聚焦核心業務
    原標題:渝股巨人網絡4.75億元轉讓合肥靈犀公司,聚焦核心業務    9月30日晚間,渝股巨人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