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兩大家電巨頭,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昨晚同時發布上半年業績。
這兩份業績報告透露出多個關鍵信息,首先,受疫情影響,美的和格力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其次,美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是格力電器的兩倍,兩者總體業務規模差距拉大;再次,美的在暖通空調業務的營收規模上首次超過格力。
二者股價表現也迥然不同,截至31日午間收盤,美的集團報71.55元,漲1.81%,格力電器報54.92元,下跌0.22%。今年以來,格力電器累計下跌14.58%,美的集團漲幅則達到26.15%,二者市值差距擴大至1720億元。
家電巨頭半年報PK
今年上半年,美的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390.67億元,同比下降9.56%;歸母淨利潤139.3億元,同比下降8.29%,基本每股收益為2.01元;
格力電器實現營收695.02億元,同比下降28.57%;歸母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降53.73%,基本每股收益為1.06元。
有意思的是,美的集團擬半年度不派發現金紅利,而格力電器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從分產品看,上半年,格力電器空調收入413.33億元,與去年同期793.25億元相比,同比減少47.89%(佔比59.48%);生活電器收入22.2億元,同比下降13.36%(佔比3.19%);智能裝備收入2億元,同比減少49.6%(佔比0.3%)。
而美的集團上半年暖通空調收入640.3億元,與去年同期714.4億元相比,同比減少10.37%(佔比46%);消費電器收入530.35億元,同比減少9.11%(佔比38%);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收入95.23億元,同比減少20.79%(佔比6.85%)。
從上述數據對比可見,美的集團在暖通空調業務上的收入規模首次超過了格力電器。不過,格力空調的毛利率仍然高過美的。格力空調上半年毛利率為32.05%,同比減少3.97個百分點;美的暖通空調上半年毛利率為24.2%,同比減少7.88個百分點。從這個角度看,美的空調在「以價換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郭榮村 攝
家電領域除了美的和格力,還有一個巨頭海爾。海爾智家更早前披露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957.28億元,同比下降4.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8億元,同比下降45.02%。其中,一季度營收為431.41億元,同比下降11.0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億元,同比下降50.16%。
海爾另一家上市公司海爾電器上半年收入為350.75億元,同比減少5.1%,公司股東應佔期內溢利為13.35億元,同比減少27.3%;其一季度合併收入為145.66億元,同比減少22.4%,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4.95億元,同比減少47%。
美的市場份額提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衝擊影響,家電行業整體下滑較大,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零售規模為3365.2億元,同比下降18.4%。
美的也沒能倖免,其營收淨利雙雙下滑,但上半年,美的主要家電品類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佔比均實現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家用空調產品的全渠道份額提升明顯,線上市場份額超過35%,全網排名第一,線下市場份額超過30%,排名第二。
線上層面,上半年美的漲勢更為明顯,其全網銷售規模超過430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0%以上,佔內銷比例49%,全網排名第一。
與美的集團業務相對多元化不同,格力電器以空調為主業。去年同期,雙方空調業務規模均超700億元,格力營收還高出美的約80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調營收640億元,格力空調營收僅為413億元。由於空調營收佔格力總營收的近60%,基本盤落後直接導致格力業績不佳。
格力並非沒有發力。為應對挑戰,格力電器加快渠道變革,今年4月以來由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牽頭,連接舉行多場直播帶貨活動,在全國範圍推廣新零售模式,實施積極的促銷政策。網際網路直銷和網批,縮減了渠道層級,也衝擊了原有的代理商體系。渠道變革疊加疫情影響,也使得格力電器短期業績承壓。
據第一財經報導,格力電器華東地區一位代理商表示,從本月開始的空調新冷凍年度,除上海等部分區域,今後格力空調的渠道商將從「格力董明珠店」的微信小程序直接下單。
董明珠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稱,格力的多元化進展「我覺得很好,是大家對我期望太高了」。
董明珠表示,空調永遠是有消費需求的,只是短時間內出現了異常。但長跑健將偶爾也需要找個驛站休息一下。她強調,即使業績承壓,也會如實向社會公布,不會為了業績好看在財務上做手腳。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證券市場紅周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