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委會主席劉文飛教授介紹獎項 攝影:郝志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志慧):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三位翻譯家及三位責編分別摘得翻譯獎和責編獎。
在七部入圍作品中,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陳方斬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2018-2019)一等獎,獲獎譯作為雅辛娜的小說《我的孩子們》。北京大學教授趙桂蓮獲得二等獎,獲獎譯作為庫爾恰特金的小說《陽光閃耀》。三等獎獲得者為首都師範大學俄語系副教授於明清,獲獎譯作為瓦爾拉莫夫的小說《臆想之狼》。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頒獎典禮致辭 攝影:郝志慧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委會主席劉文飛教授介紹了獎項的設立情況和評選過程。他指出,設立該獎項旨在進一步加強中俄兩國的文學和文化交流,促進俄羅斯文學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獎項名稱隱喻每一位文學翻譯家都是文學使節和民間外交家。據介紹,此獎由俄方提供資助,每兩年評審一次,獎勵對象為近兩年最優秀的俄譯漢文學作品。該獎項獲獎者將自動入圍世界範圍內最具權威性的俄羅斯文學翻譯大獎——「閱讀俄羅斯」翻譯獎。2019年8月,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正式啟動。
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在致辭中指出,2019年「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由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翻譯研究院與中國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聯袂設立,獎項評委會秘書處設在首都師範大學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劉文飛教授擔任評委會主席。孟繁華表示,首都師範大學將一如既往支持俄語學科發展,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多培養人才,多作貢獻。
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左一)在頒獎典禮致辭 攝影:郝志慧
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副署長格裡戈裡耶夫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就俄語作品翻譯數量而言,中國在全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5月的「中俄經典與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越來越多的年輕翻譯家加入到俄語翻譯的大家庭中,「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恰恰為年輕人提供了可資借鑑的榜樣和參照,為他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翻譯技巧課堂。
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在致辭中從文學、歷史等角度深入剖析了三部獲獎作品。他指出,「文學外交翻譯獎」的名稱把文學翻譯定義為跨文化的交流方式,是不同國家民眾互相了解對方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有效途徑。俄中兩國文學界通過互譯作品,能促進兩國人民相交相知。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在致辭中回憶了包括普希金在內的俄羅斯詩人和作家對他的影響,並認為文學翻譯是文學的組成部分,而文學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教授致閉幕詞 攝影:郝志慧
這次的三部獲獎譯著中有兩部均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該社總編韓敬群在致辭中介紹了該社出版俄羅斯文學的情況,並對三部獲獎作品作了解讀。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教授在閉幕詞中指出,翻譯在兩國人文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羅斯文學是其文化的亮麗名片,通過翻譯家的筆觸人們可以了解到俄羅斯民族的精神風貌。
頒獎儀式由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王宗琥教授主持,中俄兩國文化界知名人士、翻譯家、外交使節100餘人出席。
俄羅斯翻譯研究院為非盈利機構,使命是在全球範圍內推廣俄羅斯文學,為各國俄羅斯文學翻譯家和出版方提供資助。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2015年創建於首都師範大學,目的在於聚合國內外學者,強化學科交流與融合,研究斯拉夫區域重大和前沿性問題,為國家對外交流和戰略研究提供學術諮詢。
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陳方(右二)獲得「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2018-2019)一等獎 攝影:郝志慧